【新版精品试卷系列】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版精品试卷系列】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4-03 10:24: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
卷首寄语:亲爱的同学,本试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它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请认真审题,看清要求,仔细答题,祝你成功。  21*cnjy*com
题 号



总 分
得 分
得 分
评卷人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皲裂( ) 衔shāng( ) 容臭( ) yìng人( )
2.依次填入下面括号里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可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面对这让人(??????)的舌尖上的浪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中国式剩宴”。近日,团中央、全国学联开展了(?????)的“光盘行动”, 倡导节约、反对浪费。广大学生纷纷用实际行动响应号召,合理消费的做法(???????)。21*cnjy*com【来源:21cnj*y.co*m】
A.瞠目结舌??????? 波澜壮阔??????? 蔚然成风
B.触目惊心??????? 来势汹汹??????? 风起云涌
C.骇人听闻?????? ?声势浩大??????? 家喻户晓???
D.触目惊心?????? ?声势浩大?????? ?蔚然成风
3.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任意东西 B.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C.经纶世务者 D.千丈见底21*cnjy*com
4.下列朗读语句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B.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5.下面两句话各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请找出并进行修改。(2分)
①“小美人鱼”是上海世博会丹麦馆的核心展品。“她很小,”彼得勒默尔汉斯说:“但她想去外面看世界的愿望却令人惊叹。”【出处:21教育名师】
②不少人失去了对生活品质的判断力,一味去追逐名牌,用有名的香水、手机、服装……等来显示自己生活品质高人一等,这也正是现今名牌泛滥的主要原因。
6.名著阅读。(3分)21*cnjy*com
约在四分之一海里的空间内,我没有停步,几乎不断地看到这些珍品。他向我招手,我跟着他走。不久,脚下的土壤变了性质。接连细沙平原的是一片胶粘的泥地,单独由硅土或石灰贝壳构成,美国人管它叫“乌兹”。接着我们跑过一段海藻地,它们是未经海水冲走的海产植物,繁殖力很强。这种纤维紧密的草坪,踩在脚下软绵绵的,可以和人工织出的最柔软的地毯媲美。【版权所有:21教育】
选段中划线处的“他”是 ,在小说中他是一个 的形象。这部小说的作者凡尔纳被公认为是“ ”。
7.填空。(5分)
①《与朱元思书》中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 , 。
②《五柳先生传》赞扬五柳先生的高洁人格并且与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的句子:
, 。
③《马说》中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
④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巧借地名,写出了形势险恶和境况孤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⑤《水调歌头》宏描写月光,勾画自己孤寂难眠的形象的句子是:

得 分
评卷人
二、阅读。(共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25题。
(一)(4分)
赠 从 弟
刘 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8.三、四两句诗中的两个“一何”,表达上各有什么不同?(2分)
9.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二)(12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21*cnjy*com21*cnjy*com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天下独绝 群响毕绝 B.蝉则千转不穷 转视积薪后
C.好鸟相鸣 好为《梁父吟》 D.横柯上蔽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猿则百叫无绝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B.从流飘荡 求而从者
C.鸢飞戾天者 念无与为乐者 D.与朱元思书 借旁近与之
12.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生动描写了富阳、桐庐一带富春江上优美 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爱慕美好自然和避世退隐的情怀。21*cnjy*com
B.第①段的“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既是作者在富春江上所见所感的概括,也是本文所写山光水色的总体特点。
C.第②段主要运用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富春江清澈、湍急的特点。
D.第③段先描写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动,显示山中热 闹的景象。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山峦)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4.简要概括下列文段的主要内容。(2分)
吴均,字叔庠,吴兴故鄣人也,家世寒贱,均好学有俊才。沈约①尝见均文,颇为称赏。天监初,柳恽②为吴兴太守,召朴主簿,日引③与赋诗。
——节选《梁书》,卷四十九
【注】①沈约:南朝史学家、文学家。②柳恽:南朝齐时诗人。③引:召引,这里可理解为“请”。21*cnjy*com
(三)(14分)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宋濂尝与客饮,帝①密使人侦视。翌日,问宋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②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21*cnjy*com
——选自《明史》
注释:①帝:指明太祖朱元璋。 ②朕(zhèn):皇帝自称。
15.宋濂是明初著名的文学家。(甲)文写宋濂??????? ??????的故事;(乙)文写宋濂????? ????????的故事。(4分)?
16.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患: ????????? ②濂具以实对 具:????????????????
17.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加点词语必须准确译出。(4分)?
①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②诚然,卿不朕欺。
18.选择一个角度,谈谈你读了(甲)文或(乙)文后获得的启示。(4分) 21*cnjy*com

(四)(9分)
“不假思索”的肌肉记忆
①我们都知道记忆的功能是由大脑完成的,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当人们需要记忆一些必须由身体参与的技能和运动时,除了通过大脑进行记忆之外,肌肉自身也会自觉启动记忆功能。21*cnjy*com
②肌肉记忆虽然听起来很陌生,但在生活中却相当常见。用筷子、骑自行车、跳舞、做体操、演奏乐器等等,无一不需要肌肉记忆的配合。就拿弹钢琴来说,有时候一首曲子弹到一半,突然想不起后面的谱子了,这时候无论你怎么绞尽脑汁地回忆,都没有任何进展。但是,如果你能从头开始,再弹一遍曲子,很可能到卡壳的地方就自然而然地顺下去了,这就是你身体的肌肉记忆在起作用。
③再比如打羽毛球,所有人都可以用大脑记住一系列规则和技巧,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个没有经过训练的普通人可能和林丹打得一样好吗?21*cnjy*com
④林丹之所以成为“超级丹”,不是因为他脑子里羽毛球理论记得比任何人都熟,而是因为他的肌肉在大量的练习中熟记了各种球的应对模式,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自动给出反应。其实不难理解,当外界刺激出现时,如果完全要靠大脑支配身体肌肉,需要的时间较长,而肌肉依靠自身的记忆支配身体就要快得多了。如果你恶作剧突然偷袭一位武木高手,即使这位高手是你的亲人,你也千万不要以为他会对你手下留情,因为身体的反应绝对要快过大脑, 当他后悔时,你可能已经被打残了。“不假思索”就是肌肉记忆的真实写照。
⑤事实上,肌肉记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和普通记忆一样,也起源于大脑。当我们的身体学习某种新的技能时,大脑就会激活身体上所有需要配合的运动单元来帮助我们完成一系列的动作。21*cnjy*com
⑥一旦我们 的肌肉纤维从大脑处获得了移动的信号,它们便会开始反馈信息。当我们做出某种动作时,肌肉、肌腱以及关节中的“传感器”便会持续不断地将身体当前的空间位置反馈到我们的中央神经系统当中,以便肌肉得到下一步行动的信息。
⑦这一过程是从大脑到肌肉的一个持续不停的反馈循环,久而久之,我们的大脑会创建一条穿过中央神经系统的路径,从此,肌肉的动作也就不再需要一次次通过大脑的指示,而是可以自动进行了。这些一次次经过的路径也就变成了所谓的肌肉记忆。
⑧从肌肉记忆的原理中我们不难看出,想要构建肌肉记忆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动作重复的数量。在刚开始学习某种技能或运动项目时,我们还是需要通过大脑来控制身体协调的,只有在一次次的大脑和肌肉反馈循环之后,才能构建出便捷的路径,形成肌内记忆。
⑨肌肉记忆有个特点,那就是形成以后便很难忘记了,即使我们很长一段时间不再重复那些动作,肌肉记忆也会潜藏在我们的身体中,一旦需要使用就会被再次激活,其效率远比新学者的效率高得多。比如,专业的运动员即使中断训练长达20年,当其再次重新训练时,所需要的时间也比那些新手要短至少40%。21*cnjy*com
⑩一般来说,记忆花费的时间长,遗忘所需要的时间也就越长,而肌肉记忆是在长期的重复练习中形成的,因此遗忘得慢也是理所当然喽。
19.肌肉记忆为什么可以“不假思索”?(3分)

20.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4分)

21.下面这段文字介绍了一种利用肌肉记忆原理发明的新技术。如果你想用它为上文锦上添花,你会把它放在文章的开头部分还是结尾部分?为什么?(2分)
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名叫“移动音乐触觉”的技术,你只需要戴上一款特殊的无指手套,把手放在琴键上,这副手套通过蓝牙与-台笔记本或是手机连接,科学家设计的计算机程序会将音符转换成震动,并刺激手指移动到正确的位置上敲击琴键。而在这期间,你完全可以背英语单词或者看部新上映的电影。实验证明,这期间背诵单词的效率与正常情况下没有任何区别。

(五)(11分)
走进一片雪花的温暖
包利民
①越是寒冷的天气,雪花落得越勤。其实,一生最寒冷的际遇中,总会凝结出一些
直入人心的美好。冬季并不能将一切冻结,比如那些流淌的风,料峭的树,比如那些些酸涩而充满希望的心,都会在冰封雪地中生机盎然。21*cnjy*com2-1-c-n-j-y
②喜欢飘雪的日子,喜欢走进那一片苍茫的洒落中,身前身后都是舞动的精灵。女儿
学校的门前,有一个卖冰糖葫芦的中年女人,在她的三轮车上,一根横着的圆木靶上,插满了红红的冰糖葫芦。她穿着一件绿色的旧军大衣,头上裹一条蓝色的头巾,脸上洋溢着暖暖的笑。孩子们都愿意买她的冰糖葫芦,我问女儿为什么,她说喜欢阿姨的笑。
③后来知道这个中年女人身世很是坎坷,不说她那些种种艰难的经历,只是在如此寒冷的风中雪里,她的脸上能露出那么灿烂的笑,就足以让人心生钦敬。
④有一个雪天,路滑。放学时间,车流如织,还是有许多学生在路上横跑。那中年女人冲过去,抱起一个滑倒在马路中的孩子,自己却被车蹭了一下,倒在地上。幸好车开得很慢,女人并没有受伤,她从地上爬起,掸掉身上的雪,笑着告诉那个孩子以后过马路要小心。
⑤雪花依旧纷纷扬扬的下着,而她身后的那些冰糖葫芦像一串串红红的火。
⑥记起几年前的一个雪夜,我们的车抛锚在一段土路上,车上的几个人冻得直哆嗦。透过茫茫夜色,我们依稀看见左前方有隐约的灯光。走了近二十分钟,双脚已冻得麻木,雪花纷纷扑打在没有知觉的脸上。那是一个小小的村子,我们犹豫着敲开了村头一户亮灯人家的门,说明了情况,那个憨厚的年轻人立刻跑出了门,而老大爷和老大娘开始抱柴禾烧火。我们坐在热乎乎的炕上暖了一会儿,就见年轻人已带了七八个小伙子回来。于是我们坐着一辆农用拖拉机到了土路上,大伙儿帮着用绳子把车拴在拖拉机上,就这样把车拖到了村里。
⑦至今仍记得那个雪夜,坐在滚热的炕头上,望着外面朦胧的飞雪,觉得充满了温暖的
情趣。特别是那些乡亲们的笑脸,让人心里热乎乎的。21*cnjy*com
⑧越是严寒的时候,越能体会到温暖的可贵。其实只要心里温暖了,便会感觉到那每一片雪花,都蕴含着让我们怡然的种种。在飞舞的雪花中,那红红的冰糖葫芦,,那雪夜中隐约的灯光是那样一下子击中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⑨去年冬末,和几个朋友去山上赏雪,在一个山谷里,便看到了震惊的一幕。只见高高的悬崖顶上,已堆积了很厚的雪,如墙耸立。忽然,那雪便轰然而下,一时间如瀑布纵贯,惊天动地。约一分钟后,积雪倾尽,我们却依然沉浸在那一泻的气势里。是的,所有雪花的积累,竟会爆发出如此的辉煌,蕴含着如此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是一种沉重,是一种积累,更是一种希望。面对飞雪的瀑布,心中似也燃起熊熊的火焰,激情满怀。21*cnjy*com
⑩常听人说,万千的雪花构成了冬季的寒,那是因为没有真正走进雪花。我更愿意相信,每一片雪花都是冬季里那些不甘寒冷寂寞的心绪,都是那些充满温暖和希望的心灵在飘飞。
(选自《做人与处世》2013年第6期,有删改)
22.联系全文,分条概述作者在“一片雪花”中走进了哪些温暖?(3分)
23.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其实只要心里温暖了,便会感觉到那每一片雪花,都蕴含着让我们怡然的种种。
(2)在飞舞的雪花中,那红红的冰糖葫芦,,那雪夜中隐约的灯光是那样一下子击中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
24.第⑤段景物描写生动传神,请简要分析它在文中的表达作用。(2分)
??雪花依旧纷纷扬扬的下着,而她身后的那些冰糖葫芦像一串串红红的火。
25.文章线索有着串联全文、贯通文脉的作用。本文的线索是什么?为什么?(2分)
得 分
评卷人
三、写作。(共50分)
26.文学泰斗巴金先生就曾经说,他晚年有三种痛苦:一是为什么不可以拿着笔死去?二是深爱的人一个个离他而去,三是生命失去了奉献的意义。巴老正是在这种精神炼狱中最终完成自己独立人格的历史选择。21*cnjy*com
请以“坚守精神的家园”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600

600


600


600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测试题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答案:jūn 觞 xiù 媵
? 评分:每小题0.5分,共2分。
2.答案:D21*cnjy*com
评分:2分。
3.答案:D
评分:3分。
4.答案:C
评分:3分。
5.答案:第①句“说”后的冒号改为逗号。第②句删去省略号或去掉“等”。
评分:改对一处得1分,共2分。其他改法正确也可。
6.答案:尼摩 遇事头脑冷静,沉着而又机智,善良热心助人 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评分:每空1分,共3分。
7.答案:①从流飘荡,任意东西。②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③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④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⑤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
评分:每小题1分,出现错别字或添字、漏字该题不得分,共5分。
二、阅读(共50分)21*cnjy*com
8.答案:第一个“一何”突出谷中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一何”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
评分:意近即可,共2分。
9.答案:象征手法。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从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评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10.答案: D(D项:均为“遮蔽”;A项:前者为“少有的,独揽主无二的”,后者为“消失、停止”;B项:前者通过“啭”,鸟叫声,后者为“转身”;C项:前者为“美丽的”,后者为“喜欢”)21*cnjy*com21教育网
评分:共2分。
11.答案:A(A项:前者为连词,可译为“就”“便”,也可不译,后者为表示转折的连词“却”;B项:均为动词“跟随”;C项:均为代词“……的人”;D项:均为动词“给”)21cnjy.com
评分:共2分。
12.答案: D(“以静写动,显示山中热闹的景象”有误,应为“以动写静,反衬出山林之寂静”)
评分:共2分。
13.答案:(1)(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仿伄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2)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优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21*cnjy*com
评分:关键词“轩邈” “反”翻译各错扣1分,共4分。
14.答案:介绍吴均的生平及才华(文章得到名家称赞)。
评分:意近即可。共2分。
15.答案:艰难(谦恭)求学;诚实待君
评分:每空2分,共4分。
16.答案:担心 全,都(或通“俱”)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
17.答案:①等到他(老师)高兴了,就又去请教。②确实是这样,你没有欺骗我
评分:意思对即可,只翻译得2分,共4分。
18.答案示例:从(甲)文中我得到的启示是虚心求教才能学有所得。从(乙)文中我得到的启示是只有坦诚相待才能得到别人的理解和信任。21·cn·jy·com
评分:言之有理即可。共4分。21*cnjy*com
19.答案:肌肉从大脑处获得移动信号,便开始反馈信息。在一次次的大脑和肌肉反馈循环之后,就能构建出便捷的路径,形成肌肉记忆。从此肌肉的动作可以自动进行,不再需要大脑的指示。www.21-cn-jy.com
评分:意思对即可。共3分。
20.答案:逻辑顺序 先举例说明肌肉记忆在生活中很常见,再说明肌肉已忆“不假思索”的原理,最后说明肌肉记忆“形成后很难遗忘”的特点。21*cnjy*com
评分:第一问1分,具体分析3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21.答案示例一:放在文章开头部分。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示例二:放在文章结尾部分。说明科学家的不断探索会赋予肌肉记忆越来越多的不可思议的功能,让人感受到科学的无穷魅力。2·1·c·n·j·y
评分:观点1分,理由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22.答案:雪天里中年女人抱起滑倒在马路中的孩子;雪夜里乡亲们帮助我们拖车;雪景中感悟到雪花蕴含着的一种力量。21*cnjy*com【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评分:答到2?点给3分,意合即可。
23.答案:(1)是指文中给作者带来温暖的人和事(或”感动作者的人和事”)
(2)指作者被感动的心灵深处
评分:每题2分,共4分。意近即可。
24.答案:借洁白的雪花和火红的冰糖葫芦形成对比,有力地烘托了(衬托出)中年女人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热情似火的形象。21·世纪*教育网
评分:答到1点给1分,意合即可,共2分。
25.答案: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雪花”是明线,因为作者雪天所见下马看花、发夜所经历的、雪景所感悟的都与雪花有关;“温暖”是暗线,因为中年女人的善良、乡亲们的热心、雪花积累蕴含着的希望等都让作者感温暖。www-2-1-cnjy-com
评分:答到一条线索且说理充分给1分,两条线索都答到给2分。
三、写作(共50分)21*cnjy*com
行间展示我们对未来美好精神的赞美与追求。二是紧扣主题寻找典型素材,要有具体的实例和真切的感受,不能泛泛而谈。写记叙文要抓住具体的事例来写自己对某种美德(诚实守信、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的追求;写议论文既要有鲜明的观点,又要有典型充足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