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5 23:0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共6题;共12分)
1.(2分)下列加下划线的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油腻(nì) 嘟囔(dū) 腊肉(là)
B.肿胀(zh ng) 沸腾(fèi) 孥孥(nú)
C.锅铲(chǎn) 搁置(gē) 栗子(sù)
D.唾沫(tu ) 焖饭(mèn) 奈何(nài)
2.(2分)下列句子运用了两种人物描写方法的一项是(  )
A.小孩子们开始整段整段地往嘴里塞五香肠。
B.“要到夜里!”其实他妈妈所说的夜里,并不是上灯以后。
C.“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
D.八儿听了这种松劲的话,眼睛可急红了。
3.(2分)下列作品与作者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北京的春节》——巴金 B.《腊八粥》——沈从文
C.《寒食》——韩翃 D.《藏戏》——马晨明
4.(2分)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赴汤蹈火(热水) B.走马观花(慢走)
C.不以为然(正确) D.过犹不及(达到)
5.(2分)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寒食》这首诗应该用赞美的语气诵读。
B.《寒食》这首诗采用的写作方法是借古讽今。
C.“纤纤(qiān)擢(zhuó)素手,札札(zá)弄机杼。”诗句中加点字注音都正确。
D.寒食节的传统习俗是吃冷食和禁烟火。
6.(2分)句子中画线部分换成词语。(  )
我们的轮船在没有风,没有浪,非常平静的大海上行驶。
A.风平浪静 B.留连忘返 C.连绵不断 D.迫不及待
二、填空题(共6题;共38分)
7.(8分)读拼音,写词语。
chūn chéng hán shí là zhú qì tì
               
jī zhù qī yā yíng yíng mò mò
               
8.(3分)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过来。
①经过两年的坚苦实验,他们终于做好了一台电话样机。   
②王林从爸爸的话语中受到起发,终于想通了这个问题。   
③战士们冒着暴雨清除路上的障碍,已经分辩不出从他们脸上流下的是雨水还是汗水。   
9.(2分)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1分)太阳落下时才准吃。    
(2)(1分)也不过是看到一股淡淡烟气往上一冲而已。    
10.(10分)给下列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①北京的春节   排场,   分外热闹。
②   孩子们要放鞭炮,   要过春节了。
③   除夕之夜要守岁,   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人睡觉。
④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   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⑤北京   城市,   它也跟着农民一齐过年,   过得分外热闹。
11.(8分)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吞噬——    敦厚——    演绎——    雄浑——   
保留——    压抑——    松散——    威严——   
12.(7分)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1)(1分)《迢迢牵牛星》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   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   。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   。
(2)(1分)《寒食》一诗中形象而生动地描绘出寒食时节长安的明媚春光的诗句是   ,   。
(3)(1分)《十五夜望月》的第一联中能照应题目“望月”的景物是   ,通过听觉觉察到的景物是   。
三、语言表达(共2题;共10分)
13.(5分)给下面的句子重新排队,变成一段通顺的话。
(A)他的母亲没法用上那张药方,不久就去世了。
(B)他听说母亲病了,连忙给家里写信,信上介绍了一剂良药。
(C)从前,有个叫陶生的人,在城里读书。
(D)事后,他非常后悔,但已经来不及了。
(E)可是,他的字太潦草,家里人怎么也看不懂。
14.(5分)你是怎么过春节的?选择你认为最有趣或者印象最深的风俗习惯写一段话。
四、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10分)
15.(10分)课外阅读。
正月里欢乐的高峰,无疑是上元佳节——也叫灯节。从初十就热闹起来,一直到十五。花灯可是真正的艺术品。有圆的、方的、八角的;有谁都买得起的各色纸灯笼,也有绢的、纱的和玻璃的;有富丽堂皇的宫灯,也有仿各种动物的羊灯、狮子灯;羊灯通身糊着细白穗子,脑袋还会摇动。另外有一种官府使用的大型纸灯,名字取得别致,叫“气死风”。这种灯通身涂了桐油,糊得又特别严实,又怎么也吹不灭,所以能把风气死。
纽约第五街的霓虹灯倒也是五颜六色,有各种电子机关,变幻无穷;然而那只有商业上的宣传,没什么文化内容。北京的花灯上,就像颐和园长廊的雕梁画栋,有成套的《三国演义》《水浒传》和《红楼梦》。有些戏人儿还会耍刀弄枪。我小时候最喜欢看的是走马灯,蜡烛一点,秫秸插的中轴就能转起来。守在灯旁的一个洞口往里望,它就像座旋转舞台:一下子是孙猴,转眼又出来八戒,沙和尚也跟在后边。至今我还记得一盏走马灯里出现的一个怕老婆的男人:他跪在地上,头顶蜡扦;旁边站着个梳了抓髻的小脚女人,手举木棒,一下一下地朝他头上打去。
(1)(1分)正月里欢乐的高峰是   。
(2)(1分)纽约第五街的霓虹灯的特点是   。
(3)(1分)花灯是真正的艺术品,选段是从   、   、   等方面体现出来的。
(4)(5分)作者在选段中介绍了哪些花灯?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五、写作题(共1题;共30分)
16.(30分)我们的祖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相信这些节日一定给你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请选择一个传统节日,把节日中发生的某件事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