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中考:2014年科学总复习专题测试二十二《生物的新陈代谢》

文档属性

名称 决胜中考:2014年科学总复习专题测试二十二《生物的新陈代谢》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3.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4-04-03 11:08:36

文档简介

2014年科学总复习专题测试之二十二:生物的新陈代谢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A
D
B
D
A
D
A
D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D
C
C
C
D
C
C
D
B
二、简答题(21-24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42分)
21、(1)作对照 (2)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在树皮内 (3)环割切口处
22、低 bc
27、甲
28、(1)D (2)先不变后上升 (3)减慢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29、(1)子叶 (2)二氧化碳 (3)A、C
温馨提示:凡是在21世纪教育网下载“精品科学工作室”的正版资料,如有疑问,均可与编者(QQ:1617369420)交流。更多精品资料,请查看“精品科学工作室”。
2014年科学总复习专题测试二十二:生物的新陈代谢
说明:本卷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1.在温暖的环境中久放的萝卜会逐渐变成空心,重量明显减轻。其主要原因是 (  )
A.萝卜进行蒸腾作用,散失了较多的水分 B.被周围的细菌和真菌等分解者分解
C.萝卜呼吸作用消耗了其中的有机物 D.萝卜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停止
2.生物体内几乎所有的化学反应均在酶的参与下才能完成。以下有关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酶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 B.一种酶只能催化某一种或某一类化学反应
C.酶的催化作用受到温度、pH的影响 D.酶是生物体细胞制造的一种蛋白质
3.如图所示是研究植物某一生命活动过程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实验可用于检验植物呼吸作用产生CO2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
B.装置甲的作用是吸收鼓入空气中的CO2,避免对实验造成干扰
C.装置丙中的植物换成萌发的种子,装置丁中也会出现浑浊现象
D.若装置丙不遮光,从装置丁出来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4.将放置于黑暗处24小时的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的细胞中无叶绿体)作如图处理后,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取下实验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再漂洗。会变蓝的部分是(  )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5.人体的每个肾脏是由约100万个肾单位组成的,如图为一个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流入的动脉血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B.流出的静脉血中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均较少
C.流入的动脉血和流出的静脉血中含氧量均较少
D.图中所示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6.近期我市电视台播报市中心血库A型血告急,许多市民纷纷到各献血站无偿献血。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A型血液中含A凝集原和抗A凝集素 B.血型是由遗传决定的,一般终生不变
C.一次献血200毫升一般不会影响健康 D.给病人输血时应遵循输同型血为原则
7.血液循环系统是人体内的主要运输系统,在体内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下列与血液循环系统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www-2-1-cnjy-com
A.肺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 B.静脉血经过体循环后变成动脉血
C.红细胞的功能只是携带、运输氧 D.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8.下列有关人体新陈代谢及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发烧的病人消化不良,主要原因是体温过高减弱了消化酶的活性
B.大脑主要负责人体动作的协调性,并保持身体平衡
C.静脉能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器官
D.糖尿病是由于肾上腺激素分泌过少引起的
9.绿色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不包括( ) 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
A.降低叶片的温度 B.促进植物对水分的吸收
C.增加空气湿度,增加降水量 D.有利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
10.几位同学在探究“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时得出如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A.根和茎的导管是连接贯通的
B.导管中水和无机盐的运输方向是根→茎→叶
C.根尖的成熟区有大量的根毛,因此扩大了吸收面积
D.植物的茎中都存在形成层,所以植物的茎都可不断加粗
11.小明在自己家里种了一盆菊花,为了使菊花长得健壮一点,他向花盆中加了很多的肥料,但不久他发现菊花却枯萎了。菊花枯萎的原因可能是 ( )21·世纪*教育网
A.小明加的肥料有毒 B.菊花是不需要肥料的
C.土壤溶液浓度小于菊花细胞液浓度 D.土壤溶液浓度大于菊花细胞液浓度
12.在探究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实验中,能证明水分和无机盐一般是从下向上运输的现象是( )
A.横切变色枝条的基部上方,观察到木质部变红色
B.实验时观察到枝条变红色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
C.纵切枝条,发现木质部内的导管变红色
D.观察茎的纵切面,木质部的红色越靠近枝端颜色越浅
13.俗话说,树“不怕空心,就怕剥皮”,其中的道理是 ( )
A.树皮中有筛管,能运输水分 B.树皮中有导管,能运输水分
C.树皮中有筛管,能运输有机物 D.树皮中有导管,能运输有机物
14.有位科学家给一株黑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让黑麦的根能充分地生长.到它长出麦穗的时候,统计出这株黑麦的根系有1400万条根组成,全长600千米,相当于从北京到锦州的距离,这些根共有150亿条根毛,根毛全长10000千米,相当于北京到巴黎的距离。那你知道根的什么部位长得最快?(  )www.21-cn-jy.com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15.农业生产中,对不同类型的种子播种的深度要求不同,如花生种子播种时应注意适当浅播。这样做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  )2-1-c-n-j-y
  A.花生种子属双子叶植物,浅播使幼苗容易出土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
  B.花生种子的营养贮存在子叶中
  C.花生种子的营养中贮藏大量的脂肪,分解过程中需氧量较大
  D.花生种子容易扎根,不需要播得太深
16.如图所示是探究“食物上滋生微生物条件”实验。一星期后用放大镜观察,结果只有乙中有大量微生物生长。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A.甲乙这一实验对照组中,自变量是水分
B.设置丙的目的是为了排除乙中的微生物可能来自于水
C.通过甲乙的对照,说明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水
D.通过乙丙的对照,说明这些微生物为自养生物
17.为什么肚子饿了会咕咕叫?原来,人饥饿的时候,胃部肌肉挤压其内部的水和空气就会发出咕咕叫的声音,这无疑是最明确的需要进食的信号。以下关于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胃位于腹腔的右上方,上连食道,下接十二指肠
B.胃壁内有胃腺,可分泌胃液,能对脂肪进行初步消化
C.胃的主要功能是暂时储存食物,并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
D.胃内形成的食糜中含有淀粉、麦芽糖、氨基酸、脂肪酸
18.如图所示为验证动物需要呼吸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实验前应该检验装置的气密性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
B.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可适当增加试管内的昆虫数量
C.实验时为便于操作和观察,应该用手握紧试管
D.为更好地控制变量,可在乙试管内放入等数量的同种死昆虫

19.曲线图表示肺部血管中气体含量的变化,以下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曲线a表示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含量的变化 B.H代表的血管是动脉
C.I代表肺部的毛细血管 D.J内流动的血液为静脉血
20.如表是小丽探究“光照是否影响种子萌发”时的有关操作和现象
培养皿
操作1
操作2
操作3
现象

在一层浸水的棉花上放等量的绿豆种子
在25℃光照环境下培养
定时适量喷水,连续观察2周
无种子萌发

在25℃黑暗环境下培养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
A.环境温度太高  B.种子无生命力  C.光照不适宜  D.实验时间太短
二、简答题(21-24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42分)
21.为研究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①选取两枝带有较多不定根和叶的枝条。
②用刀片对其中一枝进行树皮环割处理。环割部位离不定根的距离约为4厘米,环割树皮?掉约2厘米宽的树皮(如图)。21cnjy.com
③把它们的根分别浸在土壤浸出液中,土壤浸出液液面在环割处下方。
④放在阳光下培养,两周以后进行观察。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
(1)实验中对两枝枝条进行不同处理的目的是         。
(2)实验中该同学“对树皮进行环割处理”基于的假设是    。
(3)两周后,可通过观察枝条上的不定根或   变化来判断假设是否成立。
22.如图中的左图是人在平静呼吸时肺内气压变化的示意图,右图是平静呼吸时胸廓变化 示意图。在左图的d点处,此时肺内气压比大气压 (选填“高”、“低”或“相等”)。当胸廓变化处于右图的B状态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反映于左图中的哪一段 (用左图中的字母表示)。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2·1·c·n·j·y
23.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需经消化才能被吸收。其中 在⑥胃中开始被初步消化,在⑧ 中被最终消化成简单小分子物质;① 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但能促进 的消化。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
(2)小肠内有胆汁、胰液和肠腺分泌的 多种消化液,且内表面积大,这说明小肠是 和 的主要场所。
(3)暴饮暴食易损害既是重要消化腺又是内分泌腺的⑦ 。因此要有良好饮食习惯。
24.人的生活离不开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还要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下图表示的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过程,请分析回答: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
(1)小林同学的午餐有米饭、花生油烹饪的鱼和青菜等,鱼肉中丰富的蛋白质进入消化道中的________(填器官名称)后就开始消化,但只有到了小肠最终消化为__________后,才能够被人体吸收进入血液。
(2)肺泡与血液之间发生气体交换后,血液中氧含量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肺静脉中流动的是颜色鲜红的________(填“动脉血”或“静脉血”)。
(3)“瓣膜”保证了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在抽血或输液时,用胶皮管将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捆扎起来后,会看到“青筋”暴起的现象,这与该血管中的________有关。
(4)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时,不仅把运来的营养物质送给细胞,而且红细胞中的__________还把它结合的氧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5)如图,取某健康人①处的血浆和②处的尿液进行分析比较,发现排尿主要是排出了多余的水和无机盐以及________等废物。
(6)人粪尿中的有机物能被____________利用和分解,转变成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后可以被植物的________(填器官名称)吸收。由此,我们看到人体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25.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量来表示。如图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时,处于不同光照强度下在单位时间内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或释放量。
(1)植物吸收或释放二氧化碳的主要通道是叶表皮的________。
(2)环境温度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会产生影响,原因是温度会影响活细胞中____________。
(3)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时,图中曲线上的A点将向___________移动(填“上”或“下”)。
26.赵斌最近常感到头晕、疲劳、精神不振、面色苍白,他到医院做了血常规化验。下面是化验报告单,请仔细分析,并回答问题: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
姓名 赵斌 性别 ?男
正常参考值
化验项目
测定值
RBC(红细胞)
WBC(白细胞)
PLT(血小板)
2.9×1012?个/L
6.8×109个/L
210×109个/L
男:(4.0~5.5)×1012个/L
男:(5.0~10)×109个/L
男:(150~350)×109个/L
(1)请你根据报告单上的信息,判断赵斌可能患了    。
A.青光眼???? B.贫血??? ? C.阑尾炎?? ??D.艾滋病
(2)你的判断依据是:与参考值相比     。
(3)针对他的身体状况,你认为他在今后的日常饮食中应多吃下列哪些食物    。
A.黄瓜、红薯、白菜????? ??B.鸡蛋、鲜鱼、猪肝
C.海带、紫菜、胡萝卜??? ???D.肥肉、土豆、冬瓜
27.实验设计的严密性、操作的规范性等都很重要,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实验结果。在做“证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实验时,取一大口塑料瓶,装入豆芽,盖紧瓶盖,在暗处放置一个晚上,然后打开瓶盖,将点燃的蜡烛放入瓶内,蜡烛立刻熄灭。甲同学由此得出“塑料瓶内的O2减少了”,乙同学则由此得出“塑料瓶内的CO2增多了”,你认为________同学的结论更合理。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21教育网
28.酵母菌的呼吸作用方式可以用以下两个反应式来表示:
有氧呼吸:C6H12O6+6O2→6CO2+6H2O+能量
无氧呼吸: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某兴趣小组成员为了探究酵母菌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气体体积的变化(已知相同条件下, 子数相同的任何气体,体积相同),进行了实验。在装有酵母菌和足量葡萄糖溶液的气球中通入O2和CO2直到饱和,再注入一定量的氧气,扎紧后放入装有温水的量筒中(如图所示),记下液面的读数,以后每隔一段时间进行观察并记录量筒中液面的读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的细胞结构与下列哪种生物有明显的区别?________
A.水稻 B.蘑菇 C.西瓜 D.大肠杆菌
(2)若不考虑温度变化对气体体积的影响,则实验过程中量筒内的液面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
(3)若将装置中的温水换成冷水,重复以上实验,则量筒内液面变化的速率将________(选填“加快”、“不变”或“减慢”)。【版权所有:21教育】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29.为研究“绿豆种子的呼吸作用”,某同学将一定量萌发的绿豆种子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煮熟),同时分别放入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关闭止水夹并在黑暗处放置12小时后进行实验:①测量瓶内和瓶外环境的温度,读取温度计示数;②打开止水夹并挤压塑料瓶,观察试管中澄清石灰水的变化;③移开双孔塞,用燃烧匙将燃着的蜡烛放入塑料瓶内,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出处:21教育名师】
    实验现象实验组
温度计读数
澄清石灰水
蜡烛燃烧状况
实验甲
升高
变浑浊
熄灭
实验乙
不变
不变
继续燃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绿豆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来自于种子结构中的______________
(2)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能推出绿豆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产生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
(3)绿豆种子要在黑暗处放置12小时的原因是__________(填序号)。
A.防止光合作用对实验的干扰
B.种子呼吸只能在黑暗中进行
C.便于种子有足够的呼吸时间
30.小叶同学在研究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 时,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案进行实验。21·cn·jy·com
方案一:用显微镜观察同一张蚕豆叶片的上、下表皮装片。
方案二:把新鲜的蚕豆叶片浸没在60℃左右的热水中(如图所示),观察叶片两面的气泡数目。
方案三:在一株生长旺盛的蚕豆植株上选取一片蚕豆叶,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遇水会变红)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将其固定,观察贴在叶片上、下表皮上的滤纸,哪一张先变色,哪一张的颜色深一些。  21*cnjy*com
(1)采用方案________可以观察到叶片的保卫细胞。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
(2)方案二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说明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比上表皮大。
(3)小叶采用方案三进行实验,贴上滤纸后经过较长时间,发现两张蓝色滤纸颜色都变为一样红。小叶同学认为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同样多,与方案二实验结论不一致。于是去问老师,老师询问了小叶的实验过程后,指出小叶用方案三所做实验的结论不可靠。你认为老师这样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21cnj*y.co*m】
31.酶的催化效率不仅与温度、酸碱度有关,还与离子种类有关,如氯离子(Cl-)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铜离子(Cu2+)能降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钠离子(Na+)对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无影响。为了进一步探究硫酸根离子(SO42-)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小柯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1步:取2支洁净的试管,按下表中从左到右的顺序将药品加入到相应的试管中。
试管号
1%淀粉溶液
1%稀硫酸
蒸馏水
碘液
1
2mL
0
1mL
2滴
2
2mL
1mL
0
2滴
第2步:在2支试管中各加入1毫升稀释的唾液,然后摇匀。
第3步:将2支试管同时进行37℃的水浴加热,观察并记录现象。
(1)小柯的实验还不能确定硫酸根离子(SO42-)能否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需作如何改进?21世纪教育网精品科学工作室21*cnjy*com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硫酸根离子SO42-)能提高唾液淀粉酶的催化效率,那么小柯改进实验后的现象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3步操作中,另有一同学小妍把2支试管同时分别握在左、右手心里,也达到了相同的实验效果。请分析小妍这种做法的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