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第一届联合国大会
避免战争,争取和平、发展成为战后世界潮流
我联合国人民同兹决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促成大自由中之社会进步及较善之民生。
——《联合国宪章》
一、战后世界发展状况
非洲民族独立进程示意图
民族独立浪潮推动世界殖民体系崩溃,促进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矛盾转化
印度独立前后,印度尼西亚、老挝、菲律宾、缅甸、锡兰、柬埔寨、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也纷纷独立。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体系瓦解。
——《中外历史纲要》(下)
两极对峙,长期紧张;实力均衡,避免大战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世界和平的严重威胁
战后部分局部战争与冲突
1950年 朝鲜战争
1961年 美国侵略越南
1979年 苏联入侵阿富汗
1989年 美国入侵巴拿马
1990年 北约发动海湾战争
1992年 南斯拉夫内战
1999年 北约轰炸南联盟
多极力量兴起,制约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欧共体旗帜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瞬间
不结盟运动徽标
两极格局解体后大国关系的“伙伴化”
美俄 和平伙伴关系
中俄 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中美 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中法 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日俄 建设性伙伴关系
欧俄 伙伴关系
——整理自卫灵《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大国关系非对抗性战略——合作共赢时代潮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关贸总协定
国际协调与国内调整促进发展,缓和矛盾
英国政府为残疾者提供家庭服务
个人计算机
阿波罗号飞船登上月球
科学技术新发展极大推动世界经济进步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整理自《世界经济千年史》
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战后世界历史鲜明特点
——整理自《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两极格局解体后,经济全球化加速
世界贸易组织
在人均收入方面,1965年最富有者为最贫穷者的30倍,1990年则扩大到60倍。
——卫灵《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
20世纪60年代时,全球每年发生自然灾害100次左右,现在则达到每年500次以上,提高了4倍。
——蔡娟《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贫富差距、环境问题威胁世界发展
“9.11”事件
非传统安全威胁影响人类和平与发展——合作共赢
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的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破产
新型冠状病毒超微结构图
恐怖主义、金融危机、环境问题、疫病传播、跨国犯罪、海盗活动……
分类整理,提炼主题
二战后世界历史重大史实
联合国成立 两极对峙 亚非拉民族独立 第三世界兴起
科技革命 资本主义调整 多极力量崛起 Wto建立
局部战争与动荡 9.11事件 2008年金融危机 新冠病毒
历史潮流,实质是社会能量的释放过程。历史潮流可以分为主流、支流、逆流等不同形态。主流决定着社会的基本面貌,规定着社会的基本方向——历史趋势,社会历史呈现的不可抗拒的趋势,既时代主题。
——摘编自王效民《历史潮流、时代主题的形成、延续和转换》
事物分类、主题提炼依据
历史潮流
和平发展
合作共赢民族自决
科技创新
……
恐怖主义
分裂主义
霸权主义
历史趋势
国际关系民主化
政治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
社会信息化
文化多样化
……
问题挑战多元化
时代主题
?
和平
发展
世界基本矛盾缓和
国际协调机制建立
支持和平力量壮大
制约战争因素增多
联合国的成立
资本主义调整
民族独立运动
多极力量崛起
全球联系加强
科技创新发展
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进步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邓小平文选》
世界和平
世界繁荣发展
两大阵营对抗
发展中国家发展是核心
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合作才能共赢
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地区热点与局部冲突
环境问题、疫病传播
金融危机、跨国犯罪
恐怖主义、海盗活动
南北差距、贫富分化
和平问题
发展问题
二、问题与解决之策
和平赤字
发展赤字
治理赤字
信任赤字
联合国十年国际发展战略主导思想
(20世纪60-90年代)
第一个十年:提高经济增长率
第二个十年: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第三个十年:发展权是基本人权
第四个十年:可持续发展战略
——整理自《联合国经济发展战略分析》
联合国协调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
联合国千年宣言
(2000年9月)
二、和平 安全与裁军
三、发展与消除贫穷
四、保护我们的共同环境
六、保护易受伤害者
七、满足非洲的特殊需要
二十国集团
上海合作组织
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
亚洲复兴开发银行
……
(亚瑟 斯坦认为)倘若没有全球治理的成功, 世界就不是今天这个样子了, 全球化的程度也不会像今天这么高。
——姜红《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应该且能发挥领导作用》
新型治理机制建立,探索合作共赢之路
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
——习近平主席2016年新年贺词
习近平
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社会必须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守望相助,携手应对风险挑战,共建美好地球家园。
——习近平主席与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通话(新华社2020年3月12日电)
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主义伟大胜利》
政治领域:平等相待、互商互谅
安全领域:公平正义、共建共享
经济领域:开放创新,包容互惠
文化领域:和而不同、兼收并蓄
环境领域:尊崇自然、绿色发展
概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
抽绎实质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质
是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
是源自于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和谐理念。
是中国为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给出的可供选择的、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
是为了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政治领域:平等相待、互商互谅
安全领域:公平正义、共建共享
经济领域:开放创新,包容互惠
文化领域:和而不同、兼收并蓄
环境领域:尊崇自然、绿色发展
时代问题
治理赤字
信任赤字
和平赤字
发展赤字
连线说明理念与时代问题联系
推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理念高度契合
2. 国际关系顶层设计和重大创新
3.开创了合作共赢思维模式
4. 国际文化交流方式的新选择
……
71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彼得汤普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这个星球上人类唯一的未来。”
——高旺来《国外精英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知评析》
2017年2月10日,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55届会议一致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
——据新华社联合国2017年3月17日电等
中国声音,世界反响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
开拓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设立亚投行
召开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2013 年至 2018 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达到28.1%,居世界第一位;2019 年 1 月至 10 月,我国企业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共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 83 万个。
——迟福林《新型开放大国的全球观》
时代主题 面临问题 解决之策
和平与发展 治理赤字 信任赤字 和平赤字 发展赤字 国际社会:成效与问题并存
中国声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结合本课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