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声现象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共15张PPT) 2022-2023学年人教版 物理八年级 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章 声现象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共15张PPT) 2022-2023学年人教版 物理八年级 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2-26 08:5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第二章 声现象
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新课引入:我们生活的世界,有各种各样的声音
思考:
人或者动物,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敲鼓的时候,声音又是如何产生的?
我们为什么能听到声音?
各种声音为什么不同呢?
为什么声音的大小也不一样呢?
……
声音的产生
实验1:把橡皮筋张紧到一定程度后,用手拨动。
(1)你听到声音了吗?
(2)橡皮筋在做怎样的运动?
(3)这声音是由什么引起的?
(4)当橡皮筋停止振动时,你还能听到声音吗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实验2:用两只手指轻轻地放在你的喉部,然后发出声。
你能感觉到喉部在振动吗?
你知道是什么部位在振动吗?
声音的产生
实验:逐渐抽出玻璃罩里面的空气,注意声音的变化。
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注意声音的变化。
结论:空气能传播声音,
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的传播
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声波
声音的传播
固体能传播声音
液体能传播声音
气体能传播声音
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结论: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能传播。
声音在介质中以什么形式传播呢?
就像水波一样
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声速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声速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
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
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
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总结:正常时听觉的引起,是由于声波经外耳道引起鼓膜的振动,再经听小骨和听觉神经传给大脑,这一条声音传递的途径,称为气传导。 (气体传声)
耳朵听到声音的过程
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物理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固体传声)
耳朵听到声音的过程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需要依靠介质(气体、液体、固体),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跟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
15oC时, 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
小结
1、判断
有振动就一定有声音产生。
有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
课堂练习
A、“余音”是我们听到的钟声的回声
B、大钟还在振动
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2、在敲大钟时,我们会发现,停止对大钟的的撞击后,大钟还会“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B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讲话时发声是靠空气振动产生的
B.水中的游鱼会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跑,说明液体也能传声
C.固体传声比气体慢
D.能区分自己讲话的回声和原声,人与障碍物的距离不得小于34m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