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25 21:51: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下图,完成1~2题。
1.A点连续两次看到太阳位于正南方向的时间间隔是( )
A.一个恒星日 B.24小时56分4秒
C.23小时56分4秒 D.一个太阳日
2.图中A、B、C、D四点看不到北极星的是(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我国在酒泉(40°N,100°E)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3名航天员将在空间站工作生活6个月,这是目前为止我国执行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据此完成3~5题。
3.纽约(西五区)的华人观看卫星发射时,当地时间接近( )
A.4日21时44分 B.4日23时44分
C.5日21时44分 D.5日22时44分
4.宇航员在空间站工作前2个月期间( )
A.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B.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C.白昼时间北京长于昆明 D.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南移动
5.三名宇航员在轨驻留最后2个月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京昼长夜短且昼逐渐变长
B.北京昼短夜长且昼逐渐变短
C.北京天安门的旗杆正午影子先变长后变短
D.北京天安门的旗杆正午影子先变短后变长
据《信息时报》报道,位于北回归线上的广州出现“头上有烈日,脚下无人影”的有趣景象,据此完成6~8题。
6.广州出现这种有趣景象的原因是( )
A.阴雨天 B.太阳直射 C.观察角度不同 D.太阳斜射
7.此日广州的昼长为( )
A.一年中最短 B.12小时 C.一年中最长 D.无法判断
8.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 )
A.南回归线及其以南 B.北回归线及其以北
C.南北回归线之间 D.赤道以南地区
“猴子观海”是黄山的一处奇石景观(下左图),花岗岩“猴子”独居峰顶,静观山下云海。下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猴子观海”岩石类型为图右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10.形成“猴子观海”景观的地质作用依次是( )
①岩浆侵入 ②地壳抬升 ③外力作用 ④火山喷发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④②③
读“某地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回答11~13题。
11.按照六大板块的划分,M小板块属于( )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非洲板块 D.太平洋板块
12.图中所示的边界属于( )
A.陆地区域边界 B.板块消亡边界 C.海洋区域边界 D.板块生长边界
13.在此类边界处,常常形成( )
A.高大的山脉 B.岛弧 C.海岭 D.深邃的海沟
国庆期间,小明同学去长白山研学,他在日记中写到“坐游览车往山顶的途中,有一段10公里的路绕了100多个弯,沿途我还看到了3种类型的植被带,到了山顶,一大片红褐色的熔岩石映入眼帘。……”据此完成14~16题。
14.小明同学在山下看到的植被带应该是( )
A.针阔混交林 B.常绿阔叶林 C.高山草甸 D.山地苔原
15.往山顶途中道路多弯的原因是( )
A.丰富旅行体验 B.减缓坡度 C.连接更多景点 D.避开断层
16.形成山顶红褐色熔岩石的地质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风化作用 C.岩浆活动 D.变质作用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三圈环流示意图,图中序号表示气压带或风带,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读图完成17~18题。
17.下列气压带或风带中,通常能够为其所影响的地区带来降水的有( )
A.①③④ B.①④⑥ C.①⑤⑥ D.①③⑤
18.⑤终年控制的地区容易形成(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读世界部分区域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分布图,完成19~20题。
19.图中所示的季节应为北半球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0.亚洲低压中心出现在图中的(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与天气系统的活动密切相关。下图为常见天气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21~22题。
21.能形成台风的天气系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2.能形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景象的天气系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七月的盛夏,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般的太阳毫不留情的烤着大地上的一切。我们边走边聊,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田间小路,路边的庄缘地中,成熟的水稻,金黄金黄地,好似一大片的金子。据此完成23~24题。
23.导致“太阳毫不留情的烤着大地”的原因是( )
A.受西北季风影响降水少,晴天多 B.受来自内陆的干热风影响
C.受气旋系统控制 D.受副热带高压脊控制
24.此时“我们”所在的地区可能是( )
A.华北平原 B.长江中下游平原
C.东北平原 D.黄土高原
天山将新疆分为南疆和北疆两个部分,位于北疆的千泉湖是准噶尔盆地南部边缘沙漠中的淡水湖,因湖区泉眼众多而得名;位于南疆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河水径流季节变化大。读千泉湖位置及景观图。据此完成25~27题。
25.千泉湖湖水的主要补给形式为( )
A.大气降水 B.地下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 D.冰川融水
26.下列径流特点的形成,与塔里木河主要补给水源密切相关的是( )
①含沙量大 ②径流日变化显著 ③径流季节变化大 ④结冰期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7.塔里木河某些河段为时令河,反映该流域内( )
A.蒸发强烈,降水稀少 B.积雪减少,补给量小
C.气候变暖,冰川萎缩 D.下渗严重,地形阻隔
如图为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完成28~29题。
28.造成①、②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特点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 C.太阳辐射 D.地形地势
29.图中③地的植被以常绿灌木为主,叶质坚硬,根系发达,反映当地自然环境( )
A.土壤贫瘠 B.终年少雨 C.夏季干热 D.地下水短缺
利马是世界上闻名的无雨城市,四季如春。虽然地处热带沙漠之中,但自建城以来,该市一直植被茂盛、繁花似锦,这座城市存在着许多“奇怪”现象。读图完成30~31题。
30.利马四季如春,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昼夜等长 C.洋流 D.植被覆盖率
31.2020年5月9日,我国气象中心发布消息称,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已经形成,据此推测该事件对利马的影响是( )
A.昼夜温差增大 B.降水异常增多 C.植被缺水而死 D.沿岸海水营养物质增多
读大西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32~34题。
32.关于洋流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B.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C.中低纬大洋西侧为暖流,东侧为寒流 D.30°N附近海域为西风漂流
3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
A.阻隔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
B.顺洋流而行,会导致航行速度加快
C.寒流对沿岸气候起到降温增湿作用
D.在暖流流经的地区,多形成大渔场
34.墨西哥湾(甲)海底石油发生泄漏,下列四地最可能受到污染的是( )
A.亚洲东海岸 B.非洲南部沿海 C.欧洲西海岸 D.南美洲东海岸
《梦溪笔谈》中记载:岭峤微草,凌冬不凋;并汾乔木,望秋先陨(古同“殒”)……此地气之不同也。据此完成35~36题。
35.文中“地气”主要是指( )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土壤
36.推测岭峤、并汾地区的地带性植被分别为( )
A.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B.常绿硬叶林、温带草原
C.常绿硬叶林、落叶阔叶林 D.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
某航班于2022年3月20日日落时从甲地(30°N,105°W)起飞,沿经线飞行,经过北极点飞到乙地(50°N,120°E),落地时为21日21:00。据此完成37~38题。
37.飞机的飞行方向是( )
A.先正北后正南 B.先正南后正北
C.先东北后东南 D.先西北后西南
38.该航班共飞行了( )
A.10小时 B.12小时 C.14小时 D.16小时
下图为波兰和秘鲁简图。读图完成39~40题。
39.与波兰比较,秘鲁( )
A.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大 B.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小
C.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大 D.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小
40.利马位于华沙的( )
A.西南方向 B.东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东北方向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
41.(10分)甲图为某半球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为黑夜,乙图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E、F两处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______。(2分)
(2)甲图反映的是北半球的______(节气)。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乙图中的______点。(4分)
(3)甲图所示时刻,P点的地方时为______。(2分)
(4)当太阳直射点位于乙图中B点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是______。(2分)
42.(10分)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地质作用角度分析乙地湖泊的形成原因。(4分)
(2)说出甲地地貌的形成原因。(2分)
(3)分析丙地易发育成河流的原因。(4分)
43.(10分)下图分别示意非洲和中国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1)④自然带的名称是______,该自然带所对应地区的气候特征是______。(4分)
(2)⑤⑥⑦自然带的变化主要体现了______分异规律。(2分)
(3)图中③和⑦的景观均以荒漠为主,其中③地主要受______气压带控制,降水少;而⑦地主要是因为______,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4分)
44.(10分)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量算图示地区铁路桥至公路桥一段河流的流程。(2分)
(2)写出大青山顶与李村之间的相对高度;站在大青山顶可否看到李村,并简述理由。(4分)
(3)某游客在山区小路游览,在小桥至古庙一段行走感觉轻松,请分析其原因。(4分)
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D 2.D 3.A 4.C 5.B 6.B 7.C 8.B 9.B 10.A 11.B 12.D
13.C 14.A 15.B 16.C 17.C 18.C 19.B 20.A 21.C 22.A 23.D 24.B
25.B 26.C 27.A 28.B 29.C 30.C 31.B 32.C 33.B 34.C 35.A 36.D
37.A 38.B 39.C 40.A
41.(1)E(2分) (2)冬至D(4分) (3)0或24点(2分)
(4)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2分)
42.(1)位于背斜顶部,受张力产生裂隙;易被外力侵蚀形成谷地,积水成湖。(4分)
(2)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紧密,不易被侵蚀,相对高耸形成山岭。(2分)
(3)丙地位于断层线附近,岩石破碎,易受外力侵蚀形成河谷;位于沿海地区,降水丰富;有泉水出露,为河流提供水源。(4 分)
43.(1)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4分)
(2)干湿度地带性(2分) (3)副热带高;深居内陆(远离海洋)(4分)
44.(1)1000米左右。(2分)
(2)250米至350米之间。不能看到,因为两地之间有山脊阻隔视线。(4分)
(3)坡度缓;小路走向与等高线大致平行。(4 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