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城市形态概念:城市特定的外部轮廓形态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读图--形态类型上述城市形成这样的城市形态的原因 ?考虑:城市名称;形态特征;影响因素?特征具体形态举例一、城市形态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2、功能区的形成——
集聚效应:吸引分散的人和物聚在一定的地域上,形成规模。
集聚效应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读图2.1,观察城市中有哪些主要的功能区? 不同功能区之间有明确的界线吗?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2、功能区的形成——集聚效应
3、主要功能区及特点(1)住宅区:分布特点、分化类型
(2)商业区:位置、形状、中心商务区
(3)工业区:分布特点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随着城市的发展,住宅区会出现怎样的分化?不同等级的住宅区有什么差异?区别:位置 面积 质量 设施 环境等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2、功能区的形成——集聚效应
3、主要功能区及特点(1)住宅区:分布特点、分化类型
(2)商业区:位置、形状、中心商务区
(3)工业区:分布特点纽约的CBD---曼哈顿中心商务区有什么特点?它和一般商业区有什么不同?
CBD的标志就是摩天大楼。建筑高度代表了技术,同时也象征着财富,加上核心区寸土寸金的地价,导致楼越盖越高,越盖越密,形成了所谓的“水泥森林”。建筑高大密集可以节约土地,提高土地的利用率,也提高了CBD的商业和服务功能,但也会带来许多问题。
中心商务区 商务中心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之地,商务中心区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和经济实力的象征,而且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一个重要标志。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2、功能区的形成——集聚效应
3、主要功能区及特点(1)住宅区:分布特点、分化类型
(2)商业区:位置、形状、中心商务区
(3)工业区:分布特点阅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读图2.5,说说常州市的分布特点,为什么?工业区一般分布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河流的下游,是由城市内部工业相互集聚而形成的。往往在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来布置其厂房、仓库等设施。1、图中城市的形态类型属于( )
A.集中式 B .组团式
C .条带式 D .放射式B2、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
A住宅功能用地 B工业功能用地
C商业区功能用地 D绿地功能用地A住宅区:应该分布在最大风频的上风向、河流的上游。住宅区工业区3、判断A、B分别是什么功能区?(住宅区、工业区)作业:单元测评一
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
(1)三种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或楔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2)成因:经济因素(主要因素);其他因素(历史、社会、行政因素等)
2、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
3、城市功能分区的变化
P24活动P23读图分析 P23读图分析
1、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由市中心向外,地租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递减。商业、住宅和工业的付租能力随空间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趋势。
2、OA可能成为商业区,AB可能成为住宅区,BC可能成为工业区。
实际上,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并非完全按照这一经济规律呈现,而是更具复杂性。收入是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知名度对于住宅区的选择有很大的影响种族因素对住宅区分化的影响也很大 方案一居住用地集中在市中心,这样造成职工上下班交通负担较重,并且工业区处于东南和西北方向,位于盛行风向的上风向,容易造成市区的大气污染;
方案二居住用地和工业区相邻,减轻交通压力,方便居民生活,这是合理的方面,但工业区位于城市的东南和西北方向,也就是位于城市盛行风向的上风向是不合理的。改进的措施是将工业区布局在城市盛行风向的垂直方向即东北和西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