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复习巩固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复习巩固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1.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6 12:10: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基础知识复习巩固卷-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间断(jiān) 白云观(guàn)
B.火炽(zhì) 娴熟(xián)
C.擦黑(cā) 掺和(chān)
D.菱角(léng) 榛子(zhēn)
2.下列字形、加点字意思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摊贬 王候 悬灯结采(挂着)
B.轿车 彩绘 札扎弄机杼(梭子)
C.沸腾 解释 泣涕零如雨(零散)
D.染缸 奈何 万象更新(改变)
3.下列诗句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春城/无处/不飞花 B.寒食/东风/御柳斜
C.日暮汉/宫/传/蜡烛 D.轻烟/散入/五侯家
4.《寒食》描写的是(  )时节的景色
A.夏天 B.秋天 C.冬天 D.暮春
5.对《十五夜望月》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是(  )。
A.诗的开篇描绘出十五夜的明朗素洁的景象,为下文写秋思作铺垫。
B.“冷露无声湿桂花 ”中的“桂花”,固然是写庭院中的桂花,但又可联想到神话故事里的月中桂树、吴刚、嫦娥等,诗的意境十分悠远。
C.诗的最后一句写“秋思落谁家”,一个“落”字,用得十分妥帖新奇,给人以动的形象感觉,仿佛愁思在随银月的清辉,一起洒落人间。
D.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优美的想像,渲染了元宵佳节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离思聚的情思,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6.下面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万象更新 张灯结采 残灯末庙
B.能歌善舞 行善积得 身无分文
C.别无所求 随心所欲 牛郎织女
7.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换成括号里的词后,句意不变的一项是(  )。
A.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光线)
B.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间隔)
C.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格外)
D.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经常)
8. 下列句子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
B.他曾见过跌进黄焖鸡锅子里的一群栗子,不久就融掉了。
C.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D.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式各样。
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个人是否有理想和信念,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B.我们要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方法。
C.我国的传统节日有清明节、儿童节、中秋节。
D.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10.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雄浑的歌声 雄伟的气势 B.鲜明的特点 鲜艳的颜色
C.神秘的笑脸 神妙的景象 D.美好的姿态 美妙的音乐
二、填空题
11.读拼音,写词语。
zhǎn lǎn biān pào tōng xiāo luò tuo áo zhōu
12.辨字组词。
寺    饺    拌    腊   
侍    绞    伴    醋   
待    跤    绊    措   
13.用课文中的词语填空。
   的歌声    的容貌    的舞姿    的唱腔
   的江水    的激流    的百姓    的性格
14.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吞噬——    敦厚——    演绎——    雄浑——   
保留——    压抑——    松散——    威严——   
15.根据意思写词语。
(1)一切事物或景象都焕然一新。   
(2)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3)(连续的事情)中间隔断,不连接。   
16.选词填空。
继续 连续 陆续
(1)锅中的粥,有声无力的叹气还在   。
(2)早上,同学们   来到学校,开始了新的一天的学习生活。
(3)轩轩   发烧三天了,把妈妈着急坏了。
17.写出下列语句运用的描写人物的方法。
①“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 ”   
②锅中的一切,对八儿来说,只能猜想:……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   
③妈妈就如八儿所求的把他抱了起来。   
18.写出下列语句运用的修辞方法。
①让它在锅中叹气似的沸腾着,单看它那叹气样儿,闻闻那种香味,就够咽三口以上的唾沫了。   
②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   
19.根据词意完成练习。
“规矩”一词有两个意思:①借指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②(行为)端正老实,合乎标准或常理。
(1)“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中“规矩”的意思应选   .
(2)“弟弟虽然刚上一年级,但写的字却很规矩”中“规矩”的意思应选   .
20.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素”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除部首外还有   画。“素”的解释有:①与“荤”相对;②本来的,原始的;③构成事物的基本成分;④一向,向来,从来。“素材”中的“素”应选第   种解释;“素不相识”中的“素”应选第   种解释。
21.给下列句子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①北京的春节   排场,   分外热闹。
②   孩子们要放鞭炮,   要过春节了。
③   除夕之夜要守岁,   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人睡觉。
④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   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
⑤北京   城市,   它也跟着农民一齐过年,   过得分外热闹。
22.按课文填空
(1)   ,轻烟散入五侯家。
(2)盈盈一水间,   .
(3)《十五夜望月》中委婉表达作者思亲之情的诗句是“   ,   .”
(4)你的同学李明经常以自己还小为借口不好好学习,你会用《长歌行》中的“   ,   .”来劝他。
(5)《腊八粥》一文的作者是   ,课文主要写了八儿   和   两部分的内容。
(6)我国民族众多,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民风民俗,就汉族而言,我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   、   、   等;从民族戏剧来讲,有能演三五天没结束的   ,有堪称国粹的   等;古诗里也有对习俗的描写,《寒食》描写的是   节   的习俗。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C
4.【答案】D
5.【答案】D
6.【答案】C
7.【答案】C
8.【答案】A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展览;鞭炮;通宵;骆驼;熬粥
12.【答案】寺院;饺子;拌面;腊月;侍卫;绞痛;伙伴;白醋;等待;摔跤;绊倒;措施
13.【答案】雄浑;俊俏;婀娜;优美清新;咆哮;野马脱缰般;过江;两面三刀
14.【答案】吞食;忠厚;表现;雄壮;保存;压制;分散;威武
15.【答案】(1)万象更新
(2)截然不同
(3)间断
16.【答案】(1)继续
(2)陆续
(3)连续
17.【答案】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18.【答案】拟人;反问
19.【答案】(1)①
(2)②
20.【答案】糸;4;②;④
21.【答案】不但;而且;之所以;是因为;因为;所以;即使;虽是;可是;而且
22.【答案】(1)日暮汉宫传蜡烛
(2)脉脉不得语
(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沈从文;等粥;喝粥
(6)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藏戏;京剧;寒食;禁火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