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6 12:37: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抱怨 (yuàn)  滔天(dāo)  希冀(jì)
B.逼问(bī) 陶罐(táo) 恼怒(nǎo)
C.皱眉(zòu) 生涯(yá) 遵循(xún)
D.尊敬(zūn) 忙碌(lǜ) 妇人(f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接触 颈项 手棒 守株侍兔
B.贷款 狮子 传说 南辕北撤
C.尘土 到映 倒影 没精打采
D.价值 叹气 哎呀 精美匀称
3.《守株待兔》一文选自(  )
A.《韩非子 五蠹》 B.《战国策 魏策四》
C.《伊索寓言》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是含有较强讽刺性和劝诫性的故事。
B.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构的,《守株待兔》就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C.寓言故事一般篇幅较小,语言精辟简练,故事性强。
5.根据下列情境,说话恰当的一项是:(  )
A.小兵正在认真做作业,妈妈叫他吃饭,他说:“没看我正忙着吗?”
B.陈江借了同学一本新书,不小心给弄脏了,还书时他连声说:“对不起。”他的同学说:“‘对不起’值多少钱?给我另买本新书吧!”
C.李河骑自行车不小心撞了一个同学,他马上下车说:“对不起,请问撞伤了吗?”这个同学说:“没关系。”
D.某中学正要上公开课,课前一位外校来观摩的老师走到教室里问一个学生:“请问同学,上什么课?”这个学生回答说:“你自己不会看课程表?”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称”和“禁”都是多音字。
B.“撒”在“撒手”中读sā,在“撒种”中读sǎ。
C.“传”共7画,第五笔是“丿”。
D.“兔走触株”中的“走”和现在“走”的意思不一样。
7.交际技巧。
在讨论“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先说明自己的理由,再发表自己的观点。
B.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再说清楚理由。
C.一边听一边思考,想想别人讲的是否有道理。
D.我们要尊重每位同学的想法。
二.填空题(共5小题)
8.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耕(gēn gēng)     释(sì shì)     触(chù cù)    
冀(yì jì)     颈(jǐn jǐng)     株(zū zhū)    
9.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释:①解释,说明;②消除,消散;③放开,放下;
(1)因释其耒来而守株,冀复得兔。   
(2)老师要求同学们对照注释理解文章。   
10.我会选词填空。(填序号)
①继续 ②连续
(1)李伟    三年被评为“五好学生”,是我们的好榜样。
(2)小娟做完了语文作业,又    做数学作业,一分钟也不浪费。
11.写出带点词语的反义词。
(1)他的发明创造,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卓越   的贡献。
(2)怀丙让人们把八只笨重   的铁牛捞起来。
(3)她认真   记录,研究地震现象。
(4)一声巨响打破校园的宁静   。
(5)火车上使用的那种扫地机目前是最先进   的。
12.读一读下列的词语,再按要求分类。
①狼吞虎咽  ②惶恐不安  ③手忙脚乱 ④喋喋不休  ⑤垂头丧气 ⑥蹑手蹑脚
⑦精神抖擞  ⑧口若悬河 ⑨一声不吭  ⑩得意忘形 异口同声 跑东窜西
(1)表示动作的:   
(2)表示语言的:   
(3)表示神态的:   
三.语言表达(共1小题)
13.根据要求写句子。
(1)例: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仿写句子)
天上的云朵千姿百态:有的   ;有的   ;还有的   。
(2)例: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清理干净,它还是那样美观。(请运用2~3个表示动作的词仿写句子)
   。
(3)例:这些小虾,有的通体透明,像玻璃似的。(用加点词语仿写一个比喻句)
   。
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14.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出自《韩非子 五蠹》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①因释其耒而守株   
②而身为宋国笑   
(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因 释 其 耒 而 守 株,冀 复 得 兔。
(3)为什么宋人再也没捡到兔子?
   。
(4)读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
五.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5.阅读下面的短文,并完成有关问题。
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个罐子遗落在荒凉的废墟上,上面覆盖了厚厚的尘土。
许多年过去了。有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物,发现了那个陶罐。
“哟,这里有一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真的,一个陶罐!”其他的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也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1)选择:读画“ ”的句子,结合全文想一想,陶罐为什么能这样对待铁罐?   
A.陶罐过于健忘
B.陶罐胸怀宽广
C.陶罐没有骨气
(2)判断:铁罐为什么连影子也没有了?在正确答案后打“√”,错的后打“×”。
①铁罐自知自己没有价值,不想出来了。   
②铁罐最终被侵蚀、氧化、分解了。   
③铁罐看到人们发现陶罐,就躲起来了。   
(3)想一想:陶罐的价值在哪里?
   。
16.
狐狸和樵夫
有一次,一只狐狸被猎狗和猎人们追击,狐狸心里很害怕。它急急忙忙地逃走,可猎人们紧追狐狸不放。
就这样,它跑到了一位樵夫家。正好樵夫在院子里乘凉,他听见敲门声,便打开门一看,发现了那只狐狸。
樵夫问它:“请问有何贵干?”狐狸把事情告诉了樵夫,樵夫让它进去并藏在自己的屋里。
不一会儿,猎人们带着猎狗追过来了。猎人问樵夫有没有看见一只狐狸。
樵夫一边对他喊:“不知道!”一边用手指着自己的屋子,暗示着狐狸的藏身之处。但猎人们过度性急,根本没有明白樵夫的意思,又向远处追去了。
猎人们走远后,狐狸想悄悄地溜走,被樵夫看见了。樵夫很不高兴   责备它说   你真是太没良心了   临走之前对你的救命恩人也不说一句感谢的话吗
狐狸地说:“如果你的手势与你的语言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我就该好好地感谢你了。”
(1)在短文的第六自然段填入合适的标点符号。
(2)“狐狸把事情告诉了樵夫”,狐狸是怎样说的?请你想一想,写在下面。
   。
(3)填空。
樵夫的语言表达的意思是   ;樵夫的手势表达的意思是   ;语言和手势表达的意思是   。
(4)这个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
六.习作(共1小题)
17.看图画,编故事。
仔细观察左面这幅图片,想一想:图中的人物在干什么?观察他们的神态,想象他们的心情。把你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不少于300字。题目自拟。
第二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部编版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解答】A.有误。“滔天”的“滔”应读“tāo”。
B.正确。
C.有误。“皱眉”的“皱”应读“zhòu”。
D.有误。“忙碌”的“碌”,多音字,碌:读“lù”,意思有:平庸;繁忙。读“liù”,〔碌碡〕也叫石滚。故在“忙碌”中读“lù”。
故选:B。
2.【解答】A.有误。手捧:拱手。表示敬意。故“手棒”的“棒”书写错误;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也讽刺妄想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故“守株侍兔”的“侍”书写错误。
B.有误。南辕北辙:本想往南方走,却驾着车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故“南辕北撤”的“撤”书写错误。
C.有误。倒映:物体的形象倒着映射到另一物体上。“到映”的“到”书写错误。
D.正确。
故选:D。
3.【解答】《守株待兔》一文选自《韩非子 五蠹》。
故选:A。
4.【解答】A、C正确。
B.有误,《守株待兔》是一个虚构的故事。
故选:B。
5.【解答】A.不恰当,小兵回答妈妈说话不礼貌。
B.不恰当,陈江已道歉,同学应接受。
C.恰当。
D.不恰当,面对观摩的老师的客气的询问,学生应礼貌回答。
故选:C。
6.【解答】A、B、D正确。
C.有误,“传”的笔顺是:撇,竖,横,横,竖折折,点。第五笔是“竖折折”。
故选:C。
7.【解答】结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的学习,B、C、D正确。A选项有误,应该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再说清楚理由。
故选:A。
二.填空题(共5小题)
8.【解答】故答案为:
gēng shì chù
jì jǐng zhū
9.【解答】“释”在字典中有三种意思,在不同的句子中,意思不同。
(1)“因释其耒来而守株,冀复得兔。”这句话的意思是:于是,农民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释”放开,放下的意思。故选③。
(2)这句话中“注释”的意思是解释字句的文字,“释”解释,说明。故选①。
故答案为:
(1)③;
(2)①。
10.【解答】连续:相连接续。
继续:连续下去;不中断进程。
根据词义,结合(1)题语境,本题应选填词语“连续”。
根据词义,结合(2)题语境,本题应选填词语“继续”。
故答案为:
(1)②;
(2)①。
11.【解答】(1)卓越:杰出的,超出一般的。反义词“一般”。
(2)笨重:庞大沉重。反义词“轻巧”。
(3)认真:指做事细致,不马虎。反义词“马虎”。
(4)宁静:安宁寂静。反义词“嘈杂”。
(5)先进:进步快,水平高。反义词“落后”。
故答案为:
(1)一般;
(2)轻巧;
(3)马虎;
(4)嘈杂;
(5)落后。
12.【解答】故答案为:
(1)①③⑥ ;
(2)④⑧⑨ ;
(3)②⑤⑦⑩。
三.语言表达(共1小题)
13.【解答】(1)考查仿写排比句,根据给出的内容,写出云朵不同的样子;
(2)考查连动式的句子,运用2~3个表示动作的词仿写句子如:她系上围裙,拿过菜刀,麻利地切起菜来。
(3)考查比喻句,比喻句,是一种常用修辞手法,意思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用比喻词“似的”仿写比喻句为:天上的月牙像弯弯的小船似的。
故答案为:
(1)像奔跑的老虎 像飞翔的雄鹰 像正在吃草的小羊;
(2)她系上围裙,拿过菜刀,麻利地切起菜来。
(3)天上的月牙像弯弯的小船似的。
四.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14.【解答】(1)考查了加点字的理解。结合课内学习和译文可知,①释:放下。②身:自己,本人。
(2)考查了文言断句。结合译文内容,可断句为: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3)考查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上下文理解可知,宋人之所以再也没捡到兔子,是因为“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只是一个偶然现象。
(4)考查了寓意的理解。结合内容理解,通过阅读可知,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存有侥幸心理,不要想着不劳而获,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
故答案为:
(1)①放下。②自己,本人。
(2)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3)因为“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只是一个偶然现象。
(4)不要存有侥幸心理,不要想着不劳而获,如果不付出努力,而寄希望于意外,结果只能是一事无成。
五.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
15.【解答】(1)考查了理解句子的能力。画线句子是陶罐说的话,它请人们将铁罐也挖出来。结合对全文的阅读可知,铁罐曾对陶罐进行了无情的嘲讽,而此时陶罐却以德报怨,是因为有宽广的胸怀。
(2)考查了课外知识的积累。结合课内外的阅读及生活经验可知,铁易氧化,生锈。许多年后,铁罐在土里最终被侵蚀、氧化、分解了,所以连影子也不见了。
(3)考查了对内容的理解。结合“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擦洗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回答。
故答案为:
(1)B;
(2)①×②√③×;
(3)陶罐虽然易碎,但它不易氧化,虽经过许多年,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16.【解答】(1)考查了标点符号的运用。结合内容理解,提示语在前,“说”后用冒号、引号,引号里是个问句,句末用问号,停顿用逗号。
(2)考查了思维拓展。联系上下文理解,例:有猎人和猎狗在追捕我,我无路可逃了,求求你救救我吧!
(3)考查了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樵夫的语言表达的意思是没看见狐狸;樵夫的手势表达的意思是狐狸就在那里;语言和手势表达的意思是不一致的。
(4)考查了寓言的寓意。结合内容理解,这个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只是嘴上说做好事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实际行动。
故答案为:
(1)樵夫很不高兴,责备它说:“你真是太没良心了,临走之前对你的救命恩人也不说一句感谢的话吗?”
(2)有猎人和猎狗在追捕我,我无路可逃了,求求你救救我吧!
(3)没看见狐狸 狐狸就在那里 不一致的;
(4)只是嘴上说做好事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实际行动。
六.习作(共1小题)
17.【解答】范文:
一次有意义的比赛
岁月像湍湍激流,不断冲刷我的记忆,多彩的校园生活中许多事情已经模糊,但在我心灵深处,有一件事,一直令我难忘。
  记得那是去年的秋天,老师为了让我们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培养我们的观察力,组织了一场拔河比赛。老师把我们分为两个队,一个是“猛虎队”,另一个是“雄鹰队”。我被分到了“雄鹰队”。两队实力相当,互不相让,同学们一个个英姿飒爽、昂首挺胸,一场针锋相对的比赛即将展开了。随着随着老师的哨声,比赛开始了。双方队员握紧绳子,一个个脚蹬着地,身体向后倾,拼命向自己的方向拽绳子。绳中间的红绸带一会儿移向“猛虎队”,一会儿又移向“雄鹰队”,互不相让。双方啦啦队的队员们,也齐声呐喊,不停地为自己队擂鼓助威。我的手都拽红了,可绳子还是不动一下,双方进入僵持状态。此时,我方的队员们一个个都红了眼,有的人脸憋得通红,有的人龇着牙、咧着嘴在叫劲,还有的人双手紧握绳子铆足了劲向自己方向拉。最后,我们队使出了全力,随着啦啦队的喊声,红绸一下子移向了我方,我们“雄鹰队”胜了。后来两局连续获胜,最终我们取得了胜利。
  这次拔河比赛,使我明白了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更激励我在走向未来的道路上,要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我永远也不会忘记这次拔河比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