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益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5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2-26 21:15: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益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生物学试题卷
注意事项:
1.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时量75分钟,总分10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有关这句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老树”构成了种群
B.诗中场景中的黄花、红叶属于生命系统的不同结构层次
C.叙述的秋天场景中最大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生态系统
D.“孤村”、“白草”、“落日”都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肉末酸豆角是益阳市的一道传统名菜,有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补虚强身、滋阴润燥等功效。菜中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纤维素,同时钙、磷、铁、氮等元素的含量也很多。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肉末酸豆角中含有的C、H、O、N、Ca、Fe、P元素,均属于细胞中的大量元素
B.钙、磷、铁、氮等元素在细胞中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C.菜中的纤维素彻底水解的产物只有一种
D.肉末酸豆角中的氨基酸都只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3.近年来校园外面出现了奶茶店,同学们成为了消费的主体。奶茶中含有淀粉、乳化剂、甜味剂、咖啡因等成分。下列关于奶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饮用奶茶后,可以为人体细胞提供一定的能量
B.“不甜”的奶茶中由于不含糖类,可代替白开水大量饮用
C.奶茶中的淀粉是以葡萄糖为单体组成的多聚体
D.长期饮用奶茶等饮品会导致体内脂肪囤积,患糖尿病的风险也会提高
4.科学家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有很少的细胞质相连。结果,有核的一半能分裂,无核的一半则停止分裂。当有核的一半分裂到16~32个细胞时,如果这时将一个细胞核挤到无核的一半,这一半也会开始分裂(如下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这个实验说明了细胞核控制着细胞分裂
B.①→②实验中a与b形成了对照实验
C.②→③的实验进一步证明细胞核的功能
D.这个实验证明了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5.下图表示的是一个动物细胞内外不同离子的相对浓度,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的离子是K+和Mg2+
B.动物细胞对不同的离子的需求量存在差异
C.从图中可以看出Cl–比Mg2+运输速率慢
D.Na+和Cl–排出细胞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6.下列关于细胞膜的探索历程中相关实验与结论之间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 结论
A 荧光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 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 红细胞膜中脂质铺展成单分子层后是细胞表面积的2倍 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C 蛋白酶处理细胞膜后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细胞膜中含蛋白质
D 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 细胞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7.下图表示酶促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当温度为t2时,该反应的活化能最高
B.温度在t2时比在t1时更适合酶的保存
C.酶的空间结构在t1时比t3时破坏更严重
D.当反应物浓度提高时,t2对应的数值可能会增加
8.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上图为ATP的结构示意图,①②④表示组成ATP的物质或基团,③⑤表示化学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表示腺苷,即ATP中的“A”
B.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由图中③断裂提供
C.在ATP与ADP循环中④可重复利用
D.细胞内许多吸能反应与A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
9.下列关于高等植物细胞内色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中的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参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
B.液泡中的色素也能吸收光能,并用于光合作用
C.细胞内的光合色素主要包括叶绿素和胡萝卜素两大类
D.所有植物细胞中都含有四种色素
10.研究小组在透明的密闭温室里,在适宜的光照、温度和水分条件下进行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发育的研究,实验测得温室中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种子萌发过程中,细胞呼吸会使种子堆中温度升高
B.萌发的水稻种子在第10天时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在第17天~22天,温室内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D.种子萌发17天以后,限制温室内氧气浓度增加的外界因素主要是CO2浓度
11.科学家用含32P的磷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数据如下。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A.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时,细胞周期的时间为19.3h
B.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时,分裂间期的时间为17.3h
C.线段AC可以表示一个细胞周期
D.DE时间段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12.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下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网织红细胞不再具有细胞分裂能力
B.造血干细胞具有分化成各种血细胞的能力
C.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
D.造血干细胞与幼红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同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图示为不同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C无细胞结构,最有可能属于病毒
B.A和B都无核膜围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C.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
D.D的遗传物质是DNA,A、B、C的遗传物质是RNA
14.黄杨和松鼠体内细胞的某些元素含量(占细胞干重的质量分数百分比)如下表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元素 C H O N P Ca S
黄杨 43.57 6.24 44.43 1.46 0.20 0.23 0.17
松鼠 55.99 7.46 14.62 9.33 3.11 4.67 0.78
A.依据表中N的含量可推知,松鼠细胞的核酸含量比黄杨多
B.依据表中O的含量可推知,黄杨的含水量比松鼠多
C.依据表中C的含量可推知,干物质主要是有机物
D.这两种生物体内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差异均很大
15.下列相关实验中使用的实验试剂及其作用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检测和观察细胞中的脂肪实验中,用体积分数为50%酒精洗去浮色
B.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时,用0.3g/mL的蔗糖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C.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实验中,用溴麝香草酚蓝检测酒精的产生情况
D.使用甲紫溶液使根尖着色便于观察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质)的动态变化
16.细胞分裂是细胞生长过程中保持足够表面积,维持一定的生长速率的重要过程。某班学生为了研究细胞周期中每个时期所经历的时间长短,用高倍显微镜取样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某个切片,并将细胞周期各时期的细胞数量统计于下表。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细胞周期阶段 样本1 样本2 样本3 总数
间期 M1 M2 M3 M
分裂期 前期 A1 A2 A3 A
中期 B1 B2 B3 B
后期 C1 C2 C3 C
末期 D1 D2 D3 D
计数细胞的总数 N
A.正常情况下,表格中M>A+B+C+D
B.表中的样本1、样本2、样本3具体是指三个不同视野中的细胞
C.若需比较细胞周期不同时期的长短,需统计全班的结果,求各时期细胞数目的平均值
D.制成临时装片后立即放在高倍镜下,找到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的部位观察
三、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60分)
17.(12分)溶酶体是一种主要分布在动物细胞中的具膜细胞器,是细胞的“消化车间”。细胞自噬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生物学现象,它是细胞成分降解和回收利用的基础,是细胞在恶劣条件下确保其生存的基本应激反应。底物进入溶酶体腔的方式可以分为巨自噬、微自噬等,图1、图2分别表示巨自噬、微自噬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溶酶体膜作为生物膜系统的组成之一,其成分主要有____________(2分)。
(2)巨自噬过程中的底物通常是细胞中损伤的蛋白质或____________(填结构),据图可知隔离膜的形成可来自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3)当病毒或细菌侵入细胞后,通常可以通过____________方式进入溶酶体,被降解后的产物如氨基酸等可以通过溶酶体膜上的载体蛋白转运进入____________(填细胞结构名称),其中部分氨基酸还可以运输进入核糖体,通过____________方式合成多肽链。
(4)巨自噬和微自噬的过程都充分体现了生物膜具有____________(2分)的结构特点。
(5)研究表明,溶酶体内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其内的pH为5左右,若少量的溶酶体内的水解酶泄露也不会引起细胞损伤,请你推测出现该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2分)。
18.(12分)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植物细胞在不同溶液中吸水和失水实验中,分别将洋葱表皮细胞浸入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和0.4g/mL的KNO3溶液中,得到细胞原生质体相对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1),图2为某一时刻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形态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b、c曲线分别表示洋葱表皮细胞浸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原生质体相对体积变化曲线。
(2)若图2表示细胞在0.3g/mL的蔗糖液中第4mim时的图像,图示细胞正在发生渗透失水,出现了____________现象,原因是③④⑤组成的____________相当于半透膜,此时,②处充满了____________。
(3)b所在溶液中,4min后原生质体体积逐渐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2分)。
(4)某课外活动小组在进行野外调查时,发现某盐碱地中央一小片洼地长有少量某种周围非盐碱地常见植物,据此考察小组成员推测:该洼地植物已适应盐碱地环境,其细胞液浓度比周围非盐碱地同种植物细胞液浓度高。请利用已学知识设计实验加以验证,写出设计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4分)。
19.(12分)研究人员以大豆、甘薯、花生、水稻、棉花作为实验材料研究CO2浓度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分别进行三种不同实验处理,甲组提供大气CO2浓度(375μmol·mol–1),乙组提供CO2浓度倍增环境(750μmol·mol–1),丙组先在CO2浓度倍增环境中培养60天,测定前一周恢复为大气CO2浓度。整个生长过程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选择晴天上午测定各组的光合作用速率。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μmol·m–2s–1)
农作物种类 光合作用速率 分组 大豆 甘薯 花生 水稻 棉花
甲 22.0 24.1 21.8 21.9 22.4
乙 35.2 34.8 34.7 34.8 34.2
丙 18.1 18.2 18.0 16.5 18.4
(1)CO2主要通过影响光合作用____________阶段而影响光合作用速率,若用14CO2追踪光合作用中C原子的去向,则其转移途径可表示为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2)在CO2浓度倍增时,光合作用速率并未倍增,此时限制光合速率增加的因素可能是光反应阶段生成的____________不足,叶绿体中____________(填“C5”或“C3”)含量有所增加。
(3)与甲组植物相比,丙组植物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CO2浓度倍增环境下____________活性降低,且这种活性的降低是不可逆的。
(4)农业生产中,经常通过中耕松土、合理密植、通风、施肥等措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实践中人们普遍认为,增施有机肥要比增施化肥更有利于农作物的增产,请对这一现象加以解释。____________。
20.(12分)下图为某实验小组利用大蒜(2N=16)做植物根尖有丝分裂实验时高倍镜下的一个视野图。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大蒜根尖临时装片时的制片流程为:解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片,此过程中解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图示细胞①为有丝分裂____________期细胞,此时细胞中核DNA分子数为____________个。
(3)图示细胞②中染色体条数为____________条,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若要将细胞②移至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向____________方移动。
(4)②细胞的后一时期最明显的特点是在细胞中央赤道板的位置出现____________,该结构最终可以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____________。
(5)某同学计划通过观察视野中某一细胞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来研究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该同学能否实现目标?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2分)某同学在研究“酶的特性”过程中,设计了以新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为反应底物的4组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处理1 处理2 处理3 实验现象
A组 H2O2溶液2mL 蒸馏水2滴 常温 无明显现象
B组 H2O2溶液2mL FeCl3溶液 ① 常温 气泡稍多而小
C组 H2O2溶液2mL 新鲜肝脏研磨液2滴 常温 气泡极多而大
D组 H2O2溶液2mL 煮沸冷却的肝脏研磨液2滴 常温 ②
注:FeCl3的质量分数为3.5%,肝脏研磨液的质量分数为20%,已知此浓度下每滴FeCl3中的Fe3+数大约是每滴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分子数的25万倍。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处所填内容分别为____________。
(2)A组和B组对比,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C组和B组对比,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
(3)C、D组形成对照实验,其因变量是____________,D组出现结果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另一同学在重复上述实验时发现,A、B、C、D四组中都无明显现象,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
益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生物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C B B D C A D A A B C C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题号 13 14 15 16
答案 CD ABD CD ABC
三、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60分)
17.(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脂质分子和蛋白质分子(2分)
(2)细胞器(线粒体等细胞器) 内质网 高尔基体
(3)微自噬 细胞质基质 脱水缩合
(4)一定流动性(2分)
(5)酶的活性易受pH值的影响,溶酶体内的水解酶进入细胞质基质后由于pH值不同而失去活性(2分)
18.(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蒸馏水 0.4g/mL的KNO3溶液(必须写出浓度) 0.3g/mL的蔗糖溶液(必须写出浓度)
(2)质壁分离 原生质层 蔗糖溶液
(3)K+和NO3–被植物细胞吸收后,细胞液浓度逐渐增大到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合理即可)(2分)
(4)配制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将长势相同的盐碱地植物与非盐碱地同种植物相同部位的成熟细胞分别置于配制好的蔗糖溶液中,相同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的程度。(3分,合理即可)
预期结果:洼地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程度小于非盐碱地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程度。(1分)
19.(12分,每空2分)
(1)暗反应 CO2→三碳化合物→糖类(或“CO2→C3→(CH2O)”)
(2)ATP、NADPH C3
(3)固定CO2的酶
(4)微生物分解有机肥中的有机物能释放CO2,为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20.(12分,每空1分)
(1)漂洗 染色 用药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2)中 32
(3)32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两条染色体 左下方
(4)细胞板 细胞壁
(5)不能 因为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都是死细胞,不具备继续分裂的能力
21.(12分,每空2分)
(1)2滴,无明显现象
(2)FeCl3能促进H2O2的分解 过氧化氢酶比Fe3+的催化效率高得多
(3)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或产生气泡的多少)
高温使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失去活性
(4)过氧化氢溶液放置时间过久,过氧化氢分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