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导体与绝缘体
教学目标
1.知道有的物体容易导电,叫做导体;有的物质不容易导电,叫做绝缘体。 2.了解导电性是材料的基本属性之一
3、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
导入新课:
思考:
我们在连接电路时,为什么要把导线两端的塑料包皮剥开?
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体容易让电流通过,哪些物体不容易让电流通过?
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导电
【教学准备】教师:电路检测器、验电球、一盆水、一盆植物、8种材料名称卡片学生: 回形针(有塑料层和无塑料层包裹各4枚,随机放在不同小组)、2B铅笔芯、牙签、铁钉、瓷砖、铝片、玻璃等待检测的物体,一个电路检测器,一份记录表。
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导电
猜测橡皮擦容不容易让电流通过?
用什么工具检测?
1.自检:用“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相互接触,检验小灯泡是否发光。
2.检测1:用两个检测头接触橡皮的两端,看看灯泡是否发光。
3.检测2:重复检测一次,记录检测结果。
钢管 塑料尺 回形针 玻璃管 铁钉 气球 干木条 铝片
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导电
钢管 塑料尺 回形针 玻璃管 铁钉 气球 干木条 铝片
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导电
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导电
钢管 塑料尺 回形针 玻璃管 铁钉 气球 干木条 铝片
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导电
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导电
验电球检测人体是否导电。(1)请一名学生上台用验电球检测。(提醒学生验电球电压很低,对人体没有任何伤害,但绝对禁止到家里或者教室里的电路中去试验!)(2)请一个小组的学生手拉手,测试灯泡是否能亮。(3)请全班学生手拉手围成大圆圈,接入验电球电路,测试灯泡是否能亮。
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导电
小结: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人体的导电性非常强,所以平时在使用电器的过程中要格外小心,规范操作,严防触电危险!
温馨提示:当有人触电时,千万不要用手去拉,利用绝缘物品如木棍等将带电体与触电人员隔开,救护他人的同时也需要保护好自身安全。随后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并观察触电人员的生命体征情况。
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导电
物体的导电性实验记录表
能导电 不能导电
钢管、回形针、铁钉、 铝片 塑料尺、干木条、气球、玻璃管
定义
像钢尺、铁钉这些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像木头、塑料、橡皮这些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导电
序号 实验材料 我们的预测 第1次检测 第2次检测 最终检测结果
1 回形针
2 牙签
3 铅笔芯
4 铁钉
5 瓷砖
6 铝片
7 玻璃片
8 人体
9 自来水
10 自选1( )
11 自选2( )
12 自选3( )
干木棒与湿木棒对比检测,引导学生利用验电球检测植物枝条的导电性,并分析容易导电的原因。随机安全教育:雨天不能在大树下躲雨,大地也是导体。小结: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了绝缘体和导体的区分不是绝对的。如果环境变了,绝缘体就有可能变成导体。
检测身边的物体是否导电
安全电压
安全电压,是指不致使人直接致死或致残的电压,一般环境条件下允许持续接触的安全电压是36V。家用交流电的电压是220V。
拓展延伸
T
H
A
N
K
S
20XX年XX月
感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