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6 23:07: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4.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说话得体的一项是( )
A.你已经交了作业,课代表仍在追要,你说:“难道要我交两遍不成?”
B.同学邀你到他家去玩,你说:“行,届时我一定光临寒舍。”
C.你对比赛得了名次的同学说:“祝贺你,有什么好经验向我介绍介绍好吗?”
D.你去办公室问老师问题,你说:“老师,我来不耻下问了,请给我讲讲这个题。”
【答案】C
【详解】试题分析:说话得体,首先要做到,语气委婉,不能生硬。用词一定要正确,注意人物身份。
A.说话太生硬。
B.寒舍是称自己的家。
D.不耻下问用错了。注意身份。
故选C。
2.下列句子的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现代社会,诚信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
②在古人眼里,“信”是立身之本、交友之道、招商之魂、为政之要
③无论古今,诚信应该成为个人必有的精神品质
④人无信不立。“信”,即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社会核心价值观之一
⑤诚实做人,讲求信用,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开始做起
A.①②⑤④③ B.①④③②⑤
C.③④①②⑤ D.④②①③⑤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语序排列的能力。
本段文字围绕第④句“人无信不立”的观点展开论述,④句应放在首位,②①句紧承④句从“传统”和“现今”两个方面具体阐述;③句“无论古今,诚信应该成为个人必有的精神品质”强调诚信的重要性;⑤句“诚实做人,讲求信用,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开始做起”是对如何做的总结;正确的语序为:④②①③⑤;
故选D。
3.在下面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时间都去哪了?在这个忙碌的时代,“忙”逐渐成了一种生活状态。有的人因为忙于生计, ,失去了许多与家人共享天伦的快乐;有的人因为忙于仕途, ,错过了许多与朋友交流思想的时光;有的人因为忙于玩乐, ,错失了许多与他人放飞梦想的机会……所以,我们应该在流淌的时间里经营好自己的幸福人生。
A.淡漠了亲情 淡忘了友情 虚度了年华
B.虚度了年华 淡忘了友情 淡漠了亲情
C.淡漠了亲情 虚度了年华 淡忘了友情
D.淡忘了友情 淡漠了亲情 虚度了年华
【答案】A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语境填空题要注意两点:(1)认真读文,抓思路,理文脉,仔细推敲语句间的呼应与衔接。(2)明确要填充的内容,句式,使语意连贯。解答时首先要弄清叙述的对象。第1空,下文语境是“失去了许多与家人共享天伦的快乐”,所以自然选“淡漠了亲情”。第2 空,下文语境是“错过了许多与朋友交流思想的时光”,所以自然选“淡忘了友情”。第3空,下文语境是“错失了许多与他人放飞梦想的机会”,所以自然选“虚度了年华”。
4.下列各组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丁卯 逝世 删去 除夕 晦人不倦
B.朦胧 监督 修润 鞭炮 不耻下问
C.拖沓 感概 放弃 费事 颠沛流离
D.业绩 累赘 悲哀 告辞 以身做则
【答案】B
【详解】【答案】 B
此题是考查同音字、形近字的辨析,改正错别字。认真分析词语中哪个字用错了,应该怎样改正。成语的用字都是固定不变的,不能随便改动。
A.晦→诲;
B 正确 ;
C.概→慨;
D。做→作。
故答案为:B
5.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字形或字音正确的一项是( )
A.他是带着一些感概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
B.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我见到了老师”,“他坐在了前排”,显得既累赘(lěizhuì)又别扭。
C.可是竟然很少人肯删,也就无怪乎叶圣陶先生感慨系(xì)之了。
D.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杳无理为简洁合理。
【答案】C
【详解】A项中应为“感慨”,“慨”与“心”有关;
B项中“累赘”读音应为“léi zhuì”,读“lěi”时,组词如“日积月累”,读“lèi”时,组词如“劳累”;
D项中正确写法应是“拖沓”,“杳”读“yǎo”,如“杳无音信”。
故选C。
二、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选段,完成各题。
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甲】(①南腔北调 ②普通)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乙】(①敏而好学 ②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丙】①(商酌 ②确定)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做主的是我,不是他。
文字之外,日常交往,______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还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止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他这个意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pì ① 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zuò ② 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上面说的是总的用语方面。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
6.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文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誊 ②做 cuì tiē B.①誊 ②做 zú tiě
C.①譬 ②作 zú tiě D.①譬 ②作 cuì tiē
7.结合语境,为文中【甲】【乙】【丙】三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甲】① 【乙】① 【丙】② B.【甲】① 【乙】② 【丙】①
C.【甲】② 【乙】② 【丙】① D.【甲】② 【乙】① 【丙】②
8.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
理解:这段话写出了叶圣陶先生待人接物的坦率、真诚。
B.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
理解:这段话写出了叶圣陶先生对人对事的态度,既诚恳谦逊,又严谨认真。
C.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止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
理解:这句话体现了叶圣陶先生在写作时,心里只装着读者,而不追求文章的文学性。
D.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
理解:这句话通过一些小事,细致入微地表现出叶圣陶先生严谨认真的学术态度。
9.根据语境,填入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他竟然是一以贯之,严格律己。 B.他同样是一以贯之,严格律己。
C.他竟然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D.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10.下面是一位同学评价叶圣陶先生的对联,他不能确定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源于仁心,成于 ① , ② 誉满天下;
出自 ③ ,为在大气,文章名传 ④ 。
A.①细处 ②德行 ③真意 ④内外 B.①小节 ②德行 ③真意 ④八方
C.①细处 ②诗词 ③感情 ④内外 D.①小节 ②诗词 ③感情 ④八方
【答案】6.D 7.B 8.C 9.D 10.B
【解析】6.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①譬如(pì rú):比如;
②以身作则(yǐ shēn zuò zé):以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③鞠躬尽瘁(jū gōng jìn cuì):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④妥帖(tuǒ tiē):安置得妥妥帖帖;
故选D。
7.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甲】:“南腔北调”原指戏曲的南北腔调。现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搀杂着方言。“普通”指平常的;一般的。联系本文第①段“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可知此处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叶圣陶和其他地方人就用带有方言的口音来交流,因此此处应填“南腔北调”;
【乙】:“敏而好学”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不耻下问”指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联系本文第①段“他对普通话生疏”“让我帮他修润”可知,这里表达的意思是虽然叶圣陶先生地位尊贵,但是他依然谦虚地请我帮忙修润普通话,因此此处应用“不耻下问”;
【丙】:“商酌”指商量斟酌。“确定”指明确而肯定。联系本文第①段“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可知,这里叶圣陶叮嘱“我”根据自己的判断下结论就可以,因此这里应填“确定”;
故选B。
8.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C.联系本文第④段“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可知,这里体现了叶圣陶先生在写文章时追求文章完美,因此C项“心里只装着读者,而不追求文章的文学性”表述错误;
故选C。
9.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
联系本文第①段“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可知,叶圣陶先生为了不让我在修润他的课本文字过程中有负担,直接让“我”提确定性的意见,这体现了叶圣陶先生的宽厚待人;再联系本文第②段“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还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可知,叶圣陶先生亲自送客也体现出了他的宽厚待人;综合以上可知划线句在此处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第①段和第②段都体现的是他的宽厚待人,以及第③段“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可知,此处应是“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故选D。
10.本题考查阅读拓展。
①空:“细处”指细微之处。“小节”指非原则性的细小事情。联系本文第②段“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以及第④段“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可知,从描写叶圣陶先生的小事,体现叶圣陶先生注重生活细节,因此此处应填“小节”;
②空:“德行”即道德品行的素质。“诗词”指诗和词。联系本文第③段“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可知,这里作者强调的是叶圣陶先生的美好品德,因此此处应填“德行”;
③空:“真意”指能够高度集中在练功上的意念。“感情”指对外界刺激的比较强烈的心理反应。联系本文第③段“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可知,这里突出了叶圣陶先生在文学创作上的意念非常的坚定,因此此处应填“真意”;
④空:“八方”泛指周围各地。“内外”指内部和外部,里面和外面。结合对联的常识“仄起平收”,“外(wài)”为仄声,“方(fāng)”为平声,因此此处应填“八方”;
故选B。
三、综合性学习
在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某校开展了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学生在行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1.请你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莫以善小而不为,一言一行俱是君子风度。
下联:莫以恶小______,________尽显文明新风。
12.在文明城创建过程中,有关部门取缔了路边摊点,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发表观点,阐明理由。
13.遵义二中团委会打算向全校师生发出弘扬美德的倡议,请你为下面尚未完稿的倡议书补上两条具体内容。
倡议书
全校师生:
拾金不昧、扶助弱小、舍己为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弘扬美德,传承文明,营造校园新风,特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一、走上街头,深入社区,宣传弘扬美德的重要意义。
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同学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让美德之花开遍校园内外、大江南北。
遵义二中团委会
2018年4月30日
【答案】11. 而为之 千家万户 12.【示例一】赞同取缔路边摊点。路边摊大多属于无证经营,往往不受有关部门的监管,卫生条件难以保证。部分人还会占道经营,造成交通拥堵。【示例二】我认为应当妥善处理,不能盲目取缔。路边摊点的经营收入往往是某些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盲目取缔会给一些家庭造成生活上的困难,不利于社会稳定。另一方面,也会给居民生活带来困难。 13. 奉献爱心,扶危济困,尽力帮助贫困失学儿童重返课堂。 尊老爱幼,从我做起,积极参加社区公益活动。
【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能力。对对联要注意:①上下句字数相等;②上下句意思相近或相反,有时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③上下句对应位置的字眼词性相对、结构相同、不重复用字。了解这些常识,根据上联内容来对出下联即可。“莫以善小而不为”是一句名言,很容易对出“莫以恶小而为之”,然后根据活动主题对出下联。
12.本题考查学生观点的表达能力。表达观点类的题一般比较灵活,即根据材料或题目要求针对某一现象、问题说出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这里要求针对路边摊的取缔发表观点,反动与赞同皆可,关键在于围绕活动主题阐述理由。
13.此题考查学生补写倡议书的能力。这个倡议书的主题是“弘扬美德”,可以具体行动这个角度进行补写。如从尊老爱幼方面,对弱势群体的帮助,多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等方面进行作答,语言要简洁。
四、现代文阅读
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节选)
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厚而深受感动。前些年,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这一次他受了教育,此后写文章,文字标点一定清清楚楚,不敢草率了事。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 )用普通话。他对普通话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 )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做主的是我,不是他。
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 ),宽厚待人。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还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
还记得大概是七十年代中期某年的春天吧,以临时户口的身份在妻女家中小住,抽空去看他。他家里人说,他很少出门,这一天有朋友来约,到天坛看月季去了。我要了一张纸,留了几句话,其中说到乡居,说到来京,末尾写了住址,西郊某大学的什么公寓。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14.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坚持 商酌 一如既往 B.坚持 咨询 一以贯之
C.坚决 咨询 一如既往 D.坚决 商酌 一以贯之
15.请简要概括选文中所叙述的叶圣陶先生生活中的具体事件。
16.请赏析下面两段文字。
(1)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2)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17.选文末尾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18.你怎么看待文中叶圣陶在“细枝末节”的待人事件上的态度?这对你有何启发?请结合实际谈一谈。
【答案】14.D 15.①认真替吕叔湘描文章标点;②谦逊地请“我”修润文章;③真诚送客,周到守礼;④及时给“我”回信,关心“我”的现状。 16.(1)运用了动作描写,“走过”“送到”“鞠躬”“口说”“看着”等一系列的动作生动细腻地刻画了叶圣陶先生送客时周到的礼仪,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宽厚待人、谦逊有礼的高尚品格。
(2)“非常”表示程度之深,“真”是确实如此的意思,这两个词写出了叶圣陶先生对自己未能接待客人的行为的自责程度之深、态度之真诚,表达了叶圣陶先生对朋友的关爱、热情,以及待人宽、对己严的个性。 17.运用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赞扬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厚、对人真诚热情的可贵品质,揭示了前文叙事的意义表达了对先生的敬仰、感激,以及对社会上缺失像叶圣陶先生这样有可贵品质的人的忧虑之情。 18.示例:叶圣陶先生在“细枝末节”上的待人细节,更能体现出他的高贵品质,因为见微知著,细节更能反映精神。启发示例:我们在成长中,要努力做好每一件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小事,通过做好小事来磨砺自我,打造自我。
【分析】1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坚持:长久地去做某件事情;坚决:形容态度坚定明确;此处主要写叶圣陶先生写文章态度明确只用普通话,故填“坚决”,可排除AB选项;
咨询:询问某件事情;商酌:商量某件事情;此处是叶圣陶先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应选“商酌”恰当,排除C;
一如既往:指态度没有变化,完全像从前一样;一以贯之:意思指做人做事,按照一个道理,从一而终不会改变。此处是说叶圣陶先生不仅在文字方面,在日常生活方面也是一样宽厚待人,故选“一以贯之”;
故选D。
1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
阅读选文,根据“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可知,叶圣陶认真替吕叔湘描文章标点;根据“我同叶圣陶先生文墨方面的交往,从共同修润课本的文字开始……”可知,叶圣陶先生谦逊地请“我”修润文章;根据“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可知,叶圣陶先生真诚送客,周到守礼;根据“第二天就接到他的信。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可知,叶圣陶先生及时给“我”回信,关心“我”的现状。
16.本题考查词句的赏析。
(1)根据“走过”“送到”“鞠躬”“口说”“看着”等一系列的动词可知,此句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生动细腻地刻画了叶圣陶先生送客时周到的礼仪,这些动作描写使叶圣陶先生宽厚待人、谦逊有礼的高尚品格充分体现出来,栩栩如生。
(2)“非常”是意思是“很”,写出了叶圣陶先生对自己未能接待客人的行为的自责程度之深;“真”是确实如此的意思,表现出叶圣陶先生态度的真诚。这两个词直观真切地表达了叶圣陶先生对朋友的关爱、热情,也使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对己严的个性更加突出。
17.本题考查表达方式的作用。
表达方式主要有描写、议论、记叙、抒情、说明等,选文末尾画线句子“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表达了对先生的敬仰、感激,“也很悲伤”是表达了对社会上缺失像叶圣陶先生这样有可贵品质的人的忧虑之情。运用抒情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赞扬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厚、对人真诚热情的可贵品质。
18.本题考查开放性题型。
解答时要先分析叶圣陶在待人接物上的细节态度,再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怎么做。
示例:文章中叶圣陶在“细枝末节”的待人事件上的态度十分宽厚,真诚热情,体现出他的高贵品质,这点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启发:我们平时也要认真对待生活当中的每一件小事,在细节上做到尽善尽美,才能够使我们变得更加优秀。
阅读课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常常谈到写文章,他不止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他这个意见,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②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简洁应该是写话之内的一项要求,这里提出来单独说说,是因为叶圣陶先生常常提到,有针对性。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关于繁简,关于修改,鲁迅提到的是字句段。叶圣陶先生只说字,我的体会,一是偏重用语,二是意在强调,精神是可简就绝不该繁。可是现实呢,常常是应简而偏偏要繁。举最微末的两个字为例。一个是“了”,如“我见到老师”,“他坐在前排”,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我见到了老师”,“他坐在了前排”,显得既累赘又别扭。另一个是“太”,如“吸烟不好”,“那个人我不认识”,也是简明自然,现在却几乎都要写“吸烟不太好”,“那个人我不太认识”,变得不只累赘,而且违理。像这样的废字,删去不只是意思没变,而且是变拖沓无理为简洁合理,可是竟然很少人肯删,也就无怪乎叶圣陶先生感慨系之了。
③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上面说的是总的用语方面。零碎的,写作的各个方面,小至一个标点,以至抄稿的格式,他都同样认真,不做到完全妥帖决不放松。还记得五十年代早期,他发现课本用字,“做”和“作”分工不明,用哪一个,随写者的自由,于是出现这一处是“叫做”,那一处是“叫作”的现象。这不是对错问题,是体例不统一的问题。叶圣陶先生认为这也不应该,必须定个标准,要求全社出版物统一。商讨的结果,定为“行动”义用“做”,“充当”义用“作”,只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如作文、自作自受之类仍依旧贯。决定之后,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段主要写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令人敬重。
B.选段主要写叶圣陶先生在写作和用语上的“律己”。
C.选段主要写叶圣陶先生特别重视写作要“简洁”。
D.选段主要写叶圣陶先生对当时不良文风的感慨。
20.叶圣陶先生在写作上的两点主张是什么?是针对怎样的不良文风提出来的?
21.概括选文第③段所写的叶圣陶先生的“琐事”,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答案】19.B 20.①写话(明白如话),是针对不少人“宣扬朦胧”、更多人“顺势朦胧”而提出的。 ②简洁,是针对“应简而偏偏要繁”的现象提出来的。 21.对于“做”和“作”分工不明的情况,叶老要求明确其区别,并监督执行,使它们有了明确的分工。这是以小见大的写法,这些具体而细微的琐事,表现了人物的优秀品德和严谨治学态度。
【解析】19.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根据第①段“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第②段“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第③段写的是叶圣陶先生在语文上的主张,用语极其重视,力求完美;可知B项概括全面,其它选项以偏概全;故选B。
20.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提取与概括。
由选文第①段“我们在一起的时候。……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而叶先生则主张写完文章后,可以自己试念试听,看像话不像话,不像话,坚决改”可以看出,叶圣陶先生在写作上的第一点主张,那就是写话(明白如话);根据“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对于以简明如话为佳文的主张,就必付之一笑”,可知这一点主张是在“譬如近些年来,有不少人是宣扬朦胧的,还有更多的人是顺势朦胧的”而提出的。
由选文第②段“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可知主要写了叶圣陶先生的第二个主张是在文风方面,特别重视“简洁”,根据“可是现实呢,常常是应简而偏偏要繁”可知叶圣陶先生这一点主张是针对“应简而偏偏要繁”的现象提出来的。
2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概括以及写法上的作用。结合文章第③段“还记得五十年代早期……那一处是叫做’的现象”等句子,写叶老首先发现了对于“做”和“作”分工不明的情况;“叶圣陶先生认为这也不应该……如作文、自作自受之类仍依旧贯”等句子,又写了叶老要求明确其区别,并监督执行;“决定之后,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写了这两个字有了明确的分工。这些“琐事”意在表明叶圣陶先生对语文用语极其重视,力求完美,体现他律己严、以身作则的品质。所写的均是小事,但是却能在细微处反映人物品格,是以小见大的选材法,表现了叶老优秀的品德和严谨治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