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测试(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测试(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6 16:00: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能力检测卷
一、单选题(共7题;共14分)
1.(2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搅和(jiǎo) 间断(jiān) 娴熟(xián)
B.分外(fèn) 恰好(qià) 眨眼(zhǎ)
C.吞咽(yān) 正月(zhēng) 栖息(xī)
D.截然(jié) 汤匙(shí) 白云观(guàn)
2.(2分)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万不得已 不可思义 张灯结彩 截然不同
B.搅拌 绊倒 陪伴 打伴 伴侣 杂绊儿
C.辫子 分辨 辨别 辩论 花瓣 蒜瓣
D.消受 消瘦 瘦消 销售 蒸融 峥嵘
3.(2分)下列词语不能和“娴熟”搭配的是(  )。
A.技能 B.拳法 C.动作 D.老练
4.(2分)下面句子中加点部分表达的感情与其他几句不同的一项是(  ) 。
A.满月的小猫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了淘气。
B.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
C.我家那个傻孩子不知道又跑到哪里玩去了。
D.妈妈真笨,总是把好吃的留给我,自己不舍得吃。
5.(2分)下列作品与作者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北京的春节》——巴金 B.《腊八粥》——沈从文
C.《寒食》——韩翃 D.《藏戏》——马晨明
6.(2分)下面句子中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学校的礼堂里张灯结彩,迎接国庆到来。
B.王华第一位跑到终点,真不愧是开山鼻祖。
C.经过实验,结果和当初的假设截然不同。
D.姐姐高兴地望着天空,优哉游哉地唱起了歌。
7.(2分)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换成括号里的词后,句意不变的一项是(  )。
A.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光线)
B.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间隔)
C.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格外)
D.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经常)
二、填空题(共6题;共34分)
8.(6分)看拼音写词语。
hàn ɡōnɡ pǔ sù wén zhānɡ kū qì qīnɡ yínɡ wū yā
                       
9.(6分)按要求写词语。
(1)(1分)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忙乱——    敦厚——    猜想——   
(2)(1分)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娴熟——    惊异——    普通——   
10.(5分)查字典填空。
“腻”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 “腻”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食物油脂过多;②腻烦.因过多而厌烦:③积污,污垢。“玩腻了”中“腻”的意思应选第   种解释.
11.(4分)写出下列句于所运用的修辞方法。
(1)(1分)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2)(1分)“腊七赌八,冻死寨聘”,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3)(1分)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4)(1分)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12.(2分)下面的语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
A.爷爷奶奶去公园,每次都是安步当车,他们美其名曰“享受自然”。
B.这是他最珍爱的传家之宝,不到万不得已,是绝不肯轻易变卖的。
C.大地回春,万象更新,我们迎来了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新的一年。
D.《三国演义》把诸葛亮描绘成一位料事如神、独出心裁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3.(11分)理解古诗内容填空。
(1)(1分)《寒食》的作者是   朝诗人   。诗人在前两句诗中拮写自己看到的景物,可以用   、   两个词语概括。全诗描写了   的景象,其中表现王侯贵族具有特权的诗句是      流露出诗人对这种腐败现象的不满。
(2)(1分)《十五夜望月》中间接描写月光皎洁的诗句是“   ,   ”。诗中委婉地表达自己思乡之苦的诗句是   ,    。
三、语言表达(共2题;共13分)
14.(5分)用以下词语,简要地写写藏戏传奇故事的起因。
雅鲁藏布江 咆哮 吞噬 宏愿 为民造福
15.(8分)品读句子,回答问题。
(1)(1分)“大哥同爹都吃不得甜的,我们俩光吃甜的也行……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大哥同爹只准各吃一碗,一共八碗,是吗?”
这段话中的“光”的意思是   (A.完了,一点儿不剩 B.露着 C.单,只),省略号表示   (A.语意未尽 B.语言中断,欲言又止 C.引文的省略)。这段话表现了八儿   。
(2)(1分)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这个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方法,把   比作   ,生动地写出   ,从侧面表现了   。
四、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15分)
16.(15分)课外阅读。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份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才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凡是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布、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个人头上去,都显出这一船合作努力的光荣。好事的军人,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五百响鞭炮。
(1)(1分)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伶俐——    即刻——   
(2)(5分)短文提及了茶峒人端午日哪几种习俗?作者详细写了哪种习俗?
(3)(5分)短文开始三个“莫不”句有什么表达作用?
(4)(2分)下列句子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
A.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
B.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
C.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地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
D.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
(5)(1分)作者凭着对湘西端午民俗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描写了龙舟竞渡的欢快场面,展现了茶峒人同庆端午的淳朴民风,表现了   的精神。
五、写作题(共1题;共24分)
17.(24分)题目:爱就在身边
提示:读了《捐个微笑》这篇短文,我们感受到世界充满爱。其实,爱无处不在,爱在亲人之间,爱在师生之间,爱在同学之间……请以“爱就在身边”为题,用流畅的笔触来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要求:语句通顺连贯,抒发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