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导学案
课 题
第23课《科学技术大发展》导学案
课 型
新授课
主备人
授课人
组长
审核
学习目标
1、知道计算机网络技术、原子能的利用、空间技术、基因与克隆等内容。
2、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3、通过对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关知识的了解,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学习重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领域、特点
学习难点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导 学 内 容
教学侧记
导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
人类历史至今已进行了三次科技革命,第一次把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第二次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从本世纪四十年代开始,人类又开始了第三次科技革命,那么这次科技革命有何特点?对人类的影响有哪些?
【探究新课】
第23课 科学技术大发展
【自主学习】
第三次科技革命:
1、开始的时间:____________。
2、开始的国家: 。
3、主要标志:以 、 、 和 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
二、主要发明成果:
(一)计算机网络
1、 年美国制成了第一台 电子计算机,到目前已经发展到第四代。
2、发展:朝着 和 两个方向发展。
3、20世纪90年代起,计算机进入了 (时代特征:信息时代)
(二)原子能的利用:
1、爱因斯坦的 为原子能提供了理论基础。
2、1942年底,美国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原子反应堆,从此人类进入 。原子能的利用包括核武器的发展和 两个方面,后者主要用于原子能发电站。
(三)空间技术:
年10月,苏联成功地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开创了人类向宇宙空间进军的新纪元。
(四)基因与克隆:
基因工程与 、 、 共同组成了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其中核心是 。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
【合作探究】
1、归纳第三次科技科命的特点,并说说对我们的启示。
2、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我国都错过了。三次科技革命发生时,中国社会正处于什么状态?前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产生什么影响?
【巩固练习】
1、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以高科技手段,向世界阐述了中华文明的演进和人类文明的交融,它所应用的现代科技核心成果是( )
A、航天技术 B、生物工程技术 C、电子计算机技术 D、电灯照明技术
2、春节到了的时候,互相拜年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已经增添了许多现代的气息,请你说出下列哪些拜年方式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关 ( )
①发送手机短信 ②通过电子邮箱发送电子贺卡
③拨打固定电话 ④邮寄贺年卡
A、①② B、 ②③ C、①③ D、③④
3、第三次科技革命最为突出的技术和信息时代的标志是 ( )
A、航天技术 B、生物工程技术 C、原子能技术 D、计算机网络技术
4、2000年,世界第一只提细胞克隆的山羊在中国诞生。这一成就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 )
A、原子能领域 B、计算机领域 C、生物工程领域 D、航天技术领域
5.近代以来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他们共同的影响是 ( )
A、大机器生产迅速发展 B、世界各地区间的联系紧密
C、促进经济发展,改变生活方式 D、导致国家间的矛盾激化
6、阅读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嫦娥奔月 太空中的宇航员
⑴上述图片反映的内容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⑵这次科技革命还有哪些重大突破?(至少写出两项)
⑶试举例说明科技革命对我们现实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4)你认为当前我国应该如何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发展自己?
提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科学教育,培养人才,才能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科教兴国”战略应常抓不懈。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大力发展高科技,紧跟新科技革命的浪潮。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运用。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