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一模分题型分层汇编-05名著阅读
一、名著阅读
1.(2022·江苏南京·统考一模)小武向大家分享了《骆驼祥子》,祥子不幸的命运让大家叹惋。大家假想下列名著中的人物能跨越时空来为祥子献计献策,帮助祥子走出人生的低谷。请参照示例,从中任选两位人物,分别列述他们的建议。
示例:《海底两万里》尼莫船长
尼莫:祥子,你可以振作起来。生活中常会遇到像孙侦探那样的坏人,如果你不屈从他,像我一样勇敢反抗殖民者,让他们付出代价,他们就不敢侵占你的劳动成果了。
A.《钢铁是怎样的炼成的》保尔 B.《简·爱》简·爱
C.《儒林外史》王冕 D.《平凡的世界》孙少安
2.(2022·江苏南京·统考一模)班级举行读书交流会,同学们围绕“经典之趣”的话题,选择具体书例,分享阅读体验。下面是小奇的发言提要。你也从初中语文教科书推荐的36部名著中选择一部,拟写出你的发言提要。
小奇的发言提要
经典之趣:《西游记》充满了想象之趣。举例说明:比如孙悟空神通广大,七十二变出神入化,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又如金箍棒、芭蕉扇、人参果、甘露水等仙器宝物各有其神奇之处。这些奇思妙想,带领读者走入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读来趣味盎然。
你的发言提要
(1)经典之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举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22·江苏南京·校联考一模)经典作品往往蕴含着作者对美好人性的探寻。请仿照示例,从初中语文教材推荐的36部名著中,任选一部谈谈你的理解。
示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探寻的是信仰。从保尔的人生经历看,他的每一次选择都是为了共产主义事业。为了更好地进行革命斗争,他选择放弃与冬妮娅的感情;当头部受重伤,不能再回到前线时,他选择加入到国家建设的工作中来;当全身瘫痪、双目失明时,他选择文学创作,继续投身到共产主义事业之中。作品告诉我们:人要有坚定的信仰,并为之不懈奋斗。
4.(2022·江苏南京·统考一模)【传承·文化】
中国色彩文化也独具特色,京剧脸谱就是通过人物面部的色彩直接反映人物的性格。戏剧家翁偶虹曾这样总结京剧脸谱颜色的内涵:
红忠紫孝,黑正粉老。水白奸邪,油白狂傲。
黄狠灰贪,蓝勇绿暴。神佛精灵,金银普照。
请你仿照示例,从初中语文教科书推荐的36部名著中另选一个人物进行设计。
示例:我想为《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设计金银脸谱。因为他保护师傅唐僧、带领师弟们一路披荆斩棘,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求得真经并获封斗战胜佛。孙悟空是一个火眼金睛、嫉恶如仇的正义形象,他身上的勇敢无畏值得我们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22·江苏南京·统考一模)有些书,初见时让你心生畏惧;最终你走进它,读懂了它。你是如何做到的?以初中语文教科书重点推荐的12部名著中的任意一部为例,向大家介绍你的阅读经验。
6.(2021·江苏南京·统考一模)“立冬”节气后,天气转冷,进入冬季。但冬季绝不是一个万籁俱寂的季节,期间也有许多故事在发生。下面是小文和小语从名著中收集到的故事提纲,请你也从初中语文教科书重点推荐的12部名著中选择一部,参照他们的提纲,另选角度,写出你的故事提纲。
【你的提纲】
7.(2021·江苏南京·统考一模)请你仿照小浦的《祥子小传》,为初中语文教科书重点推荐的12部名著中的一个人物,写一则人物小传。
8.(2021·江苏南京·统考一模)有同学说,《儒林外史》写的是“病”,《水浒传》写的是“义”,《西游记》写的是“心”。请参照示例,从《西游记》《儒林外史》中任选一部,说说你的理解。
示例:《水浒传》写的是“义”,叙写了梁山好汉有斗贪官、报朝廷的忠义。例如宋江等人上梁山前,扶危济困,行侠仗义;上梁山后,不断壮大,最后接受招安,保家卫国。
9.(2021·江苏南京·统考一模)从下列选项中任选一个,分析作品中运用“对比”手法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A.《西游记》孙悟空 B.《水浒传》鲁智深 C.《儒林外史》范进
知识卡片 塑造人物形象时,经常使用对比手法,主要体现为:1.不同人物间的对比;2.中心人物与其它人物的对比;3.人物自身的对比。
10.(2021·江苏南京·统考一模)根据名著相关内容,完成下面阅读任务单。
阅读层次 阅读策略 阅读任务 阅读记录
检视阅读(在一定时间内抓住阅读重点) 选择阅读 第一篇探寻红色中国: 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 去西安的慢车 汉代青铜 通过红色大门。 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 遭白匪追逐 造反者 贺龙二三事 红军旅伴 第三篇在保安: 苏维埃掌权人物 共产党的基本政策 论抗日战争 悬赏二百万元的首级 红军剧社 小雨想了解《红星照耀中国》中周恩来的形象,请你结合前三篇目录给他一些合理建议。 (1)____
分析阅读(追寻对文本的理解) 专题探究 《儒林外史》结构看似松散,实则人物上下穿插,过渡自然,鲁迅先生评价其“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请结合全书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___
主题阅读(以主题带动多本书的阅读) 拓展联读 请从初中教材推荐12部必读名著中任选三部进行主题阅读,并围绕某一主题写一段导语,100字左右。 (3)___
11.(2020·江苏南京·统考一模)以下是程老师布置的“名著回头看”作业,请根据要求完成表格。
阅读方法 方法摘要 阅读任务
跳读回顾 阅读时为求更高的效率,有意忽略与阅读目的无关或自己不感兴趣的章节。 (1)想要感受《海底两万里》中海洋历险的刺激,可以暂时跳过的一项是( ) A.海底森林狩猎 B.穿越马尾藻海 C.勇救采珠人 D.冰山冰封脱线
精读思考 精细深入地阅读,对作品的精彩内容、缜密结构、独特写法、精妙语言和深刻思想等,能有细腻的感受、独到的见解和广泛的思考。 (2)阅读《西游记》你深入阅读了① (限8字以内)的精彩片段,从② 角度思考,提出如下问题: ?
选读探究 读完一本书后,寻找一个关注点反复阅读进行探究,能使思想更加深邃。 【摘录一】讲好的是可着院子的暖棚,三面挂檐,三面栏杆,三面玻璃窗户。棚里有玻璃隔扇,挂面屏,见木头就包红布。正门旁边一律挂彩子,厨房搭在后院。刘四爷,因为庆九,要热热闹闹的办回事,所以第一要搭个体面的棚。 【摘录二】来到这里作小买卖的,几乎都是卖那顶贱的东西,什么刮骨内,冻白菜,生豆汁,驴马肉,都来这里找照顾主。自从虎妞搬来,什么卖羊头肉的,熏鱼的,硬面饽饽的,卤煮炸豆腐的,也在门前吆喊两声。 【摘录三】跑出一里多地,后面夸了他句:“怎么着,要劲儿吗?还真不离!” 他喘着答了句:“跟你们哥儿们走车,慢了还行?!” (3)根据摘录的片段说说“京味”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联读拓展 联读,是一种综合比较的阅读方法。对多部作品进行联读探究,可以使理解走向深入,获得一种别样的乐趣。 (4)结合你对《朝花夕拾》中青年鲁迅的理解,说说他会喜欢下面哪一部小说并阐述理由。 A.《海底两万里》 B.《西游记》 C.《骆驼祥子》 D.《儒林外史》我选( ), 理由: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保尔:祥子,如果你不单干,与其它车夫联合起来,就能对付那些剥削、压迫你们的人。就像我们无产阶级要团结起来,寻找革命道路,打倒剥削者、压迫者一样,这样才能推翻这个吃人的社会。
王冕:祥子,如果你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也能多一点精神追求,多一点内心坚守。就像我一样,面对浊世,保持清醒,自力更生,怡然自得,你可能就不会因为没有钱买车而精神倒塌。
简·爱:祥子,如果你能学点文化知识,拥有一技之长,就会增添与现实抗争的勇气和信念。就像我通过阅读与学习,做了家庭教师,在任何境遇中都能自尊自爱,你可能就不会困难妥协,放弃梦想。
孙少安:祥子,面对生活的不幸,如果有理想,有毅力,我们就不会向生活低头。就像我在村里烧砖窑,亏本、失败多少回,但我就是不放弃,想办法解决问题,你可能就会再次买上车,过上好日子。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同时属于开放型题目,所提建议符合人物身份,可结合事例来阐述,根据事例“尼莫:祥子,你可以振作起来。生活中常会遇到像孙侦探那样的坏人,如果你不屈从他,像我一样勇敢反抗殖民者,让他们付出代价,他们就不敢侵占你的劳动成果了”可知,首先要从祥子的角度分析祥子面临的困难,再从所选人物角度的经历来分析解决方法即可。
例如:A.《钢铁是怎样的炼成的》保尔:祥子,如果你有顽强的意志力,在小福子去世和失去第三辆车后,依旧有着拼搏的斗志,就像我一样,虽然身体残疾了,但是依旧可以通过文学创作来改变命运,如果你拉车不能改变生活,那就找点其他的工作继续奋斗,就不会变成现在这样了。
例如:B.《简·爱》简·爱:祥子,如果你能在感情面前保持自尊自爱,不屈从于虎妞,像我一样,与罗切斯特的感情建立在平等互爱的基础上,你就不会有着不幸的婚姻和残破的家庭。
例如:C.《儒林外史》王冕:祥子,如果你潜心学习一门艺术特长,就不会受到社会的排挤,像我一样,学会了画荷花,我就能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被人左右。
例如:D.《平凡的世界》孙少安:祥子,无论命运如何变化,一定要对生活充满自信,就像我一样,我相信我能脱贫致富,所以我创办了砖厂,尽管中途有失败,亏本欠债,但是我也没有放弃继续发展砖厂,所以我最终成功了,就算再一次失去了车子,你依旧可以继续努力,继续租车攒钱,不抛弃,不放弃,你也会再次实现自己的梦想的。
2. 示例:经典之趣:《儒林外史》洋溢着讽刺之趣。 举例说明:比如严贡生自称“为人率真”,不占便宜,不久就被人告发强圈猪仔、讹人钱财;又如牛浦郎不学无术,招摇撞骗,居然能横行儒林。辛辣讽刺的故事情节,让人读来好笑又感慨。
【详解】考查名著阅读。开放类试题,结合自己的阅读某本名著的体验,然后根据示例的格式拟写即可。如:《朝花夕拾》充满了童年之趣。幼年时期的鲁迅在百草园里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那里有充满生机的植物,有敏捷灵动的动物。他可以在这里品尝美味的果子,还可以翻开断砖来寻找昆虫。百草园充满了神话色彩,让鲁迅充满了向往。这些生动的描写,引领着读者感受着独属于鲁迅的童真童趣。
3.示例1:《骆驼祥子》探寻的是梦想。从祥子的人生经历看,祥子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人力车。有梦想的祥子觉得人生充满了希望。哪怕是车被大兵抢去、钱被孙侦探讹去,祥子依然可以坚强地站起来。但是在经历“虎妞难产”“小福子自杀”的冲击之后,祥子彻底失去了梦想。他学会了偷懒、狡猾,最终变成一具“行尸走肉”。作品告诉我们:有梦想的人生才光亮,人应该坚守梦想。
示例2:《简 爱》探寻的是自由。从简·爱的人生选择看,简·爱有一颗向往自由的心。幼年简·爱寄宿在舅舅家,面对舅母和表哥的欺侮、束缚,简·爱选择了逃离;面对孤儿院一成不变的生活,简·爱选择离开,并成为一名家庭教师;面对圣·约翰的强硬要求,简·爱选择了拒绝,并回到罗切斯特身边。作品告诉我们:人是渴望自由的,我们不应被他人所束缚。
示例3:《水浒传》探寻的是抗争。从林冲的经历来看,林冲面对周围环境的压迫,最终由忍耐走向了抗争。面对林冲高太尉的权势,林冲选择了忍耐,并被刺配沧州。当鲁智深要结果两个要害林冲性命的差人时,林冲为两个差人求情,他继续选择了忍耐。但是在林冲得知事情的原委后,他终于奋起反抗,结果了陆虞侯。从这里可以看到在“官逼民反”的黑暗社会环境下,只有选择抗争,才能取得一线生机。作品告诉我们:面对周围环境的侵压,我们应该抗争,只有抗争才有出路。
示例4:《聊斋志异》探寻的是平等。从黄英和马子才的经历中,可以发现二人追求平等的人生。黄英与马子才各有自己的生活观念,一个不愿意富裕,一个不愿意贫穷。但是二人都没强迫对方一定要服从于自己,发生冲突时,黄英可以听取马子才的建议,不再经营菊花。马子才也可以听取黄英的安排,合居如初。从这里可以看到,黄英与马子才生活中的平等与互相尊重。作品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应该平等相处。
示例5:《朝花夕拾》探寻的是童真。从鲁迅的内心活动看,鲁迅在书中详细刻画了自己童年时的内心感受。文章描写了鲁迅童年在百草园自由玩耍时的喜悦;失去隐鼠时的悲伤;要去看五猖会时的兴奋;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时的沮丧。从这里可以看到鲁迅对儿童的纯真性情的关注。作品告诉我们:人应该守住童真,也应该尊重童真。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与仿写句子。注意结合名著内容,按照仿句谈一谈对名著的理解。注意仿写句子句式要一致,内容要一致,情感态度要一致。本题的仿写的句式要求是:名著+探寻的是(关键词)+名著内容+作品告诉我们的道理。
示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探寻的是信念。从保尔的生活经历看,保尔从小当过童工,在社会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积极参加布尔什维克运动,参加红军运动,毅然投身革命,积极参加战争,死里逃生后又再次投身革命,身受伤病折磨也不放弃革命信念,遭遇瘫痪、失明等一系列病魔催残后仍选择投身创作,重新回到战斗行列。作品告诉我们:人只要有信念,不论什么困境都能坚强面对。
4.《简·爱》中的简·爱应当是蓝色脸谱,她勇敢独立。简·爱在年少时敢于反抗欺压她的舅妈;做家庭教师时爱上了男主人罗切斯特,但她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而自卑,她认为人与人是平等的,勇敢追爱,当得知罗切斯特有妻子时毅然离开拒绝做情妇。简·爱是一个自尊自爱、勇敢独立的女性,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人物的分析。先根据小说中人物的相关事迹分析其性格特征,再根据人物性格判断其属于的京剧脸谱。
示例:《骆驼祥子》中的刘四爷应当是白色脸谱。他极端自私自利,十分残忍霸道,是一个典型的剥削阶级人物。他作为车厂老板,想尽各种办法盘剥车夫们,还为了生意耽误了女儿,后来又因为不想让祥子以女婿的身份继承他的财产就断绝了与女儿的关系,他只在乎金钱,对亲情毫不在意。
5.从消除与经典的隔膜的阅读方法出发。
示例:作为一个昆虫恐惧者,初见《昆虫记》这一书名,内心充满抗拒。后来,在妈妈的“胁迫”下,硬着头皮通读一遍,认识了杀手螳螂、淑女瓢虫、提琴家蟋蟀,第一次走进了栩栩如生的昆虫世界;又在老师的引领下,进行了“跟法布尔学探究”的专题探究,学会了如何选择问题、设计方案、进行实践,最终读懂了这本著作。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方法。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回答。
如:从精读和跳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出发。
示例:我开始读《西游记》的时候,内心有些抗拒,因为《西游记》篇幅很长,如果全书都精读,肯定不现实,于是我采用了精读和跳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对于书中经典的故事情节,就要精读细读。例如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的故事中,为什么“借芭蕉扇”会遭到拒绝?这与孙悟空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降服了铁扇公主的儿子红孩儿有关,如果不仔细阅读作者的回叙,就不能理解“借扇”的艰难了。而一些打斗的场面,就跳读。这样,精读与跳读相结合,既保证了阅读速度,做到了精读细思,理解了书中内容。
6.示例1: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在这个寒冷的风雪夜,在那个熊熊燃烧的草料场旁边的小小山神庙里,得知自己被害真相的林冲,不再懦弱的,手刃仇人,雪夜上梁山。②风雪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这个冬天是林冲人生的转折点,也是小说画龙点睛之笔。③任何人的忍耐都是有限度的,不可逼人太甚,“官逼也会民反”。
示例2:①保尔为了完成筑路任务,冒着雨雪严寒,坚守在工地上,忘我地工作。冻馁交加,衣破靴烂,以致于得了严重的伤寒病。②恶劣的劳动条件,艰苦的生活条件,考验着每一个筑路人员。③“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保尔那钢铁般的意志令人敬佩!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导读和仿写能力。要求按提纲的结构写出新的提纲。提纲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名著的内容,按题干要求需选择冬天发生的故事;第二部分是分析评论,对第一部分列举的事分析其价值意义;第三部分谈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示例:
①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②童年的百草园即使冬天也那么生动有趣,这是孩子自由自在生活的快乐写照。③“朝花夕拾”,当“拾起”儿时的生活时,我们感受到一组感彻心扉的温馨的回忆。
7.示例:
武松小传
武松,出自施耐庵作品《水浒传》。他醉酒过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为报兄仇,先杀潘金莲后杀西门庆;为报恩大闹快活林,醉打蒋门神,得罪权贵遭发配;飞云浦碎阴谋,返身血溅鸳鸯楼,后来投奔梁山,最终出家于六合寺。他是一个武艺高强,有勇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富有血性的真汉子。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名著人物小传。小传,即人物小传,是传记文的一种,是一种简略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文章。写前,必须详细阅读原著,了解内容,梳理情节,把握人物形象。写时,要严格选材,根据人物特点,选择典型材料。动笔时,还要恰当的组织材料,一般以时间为线索,用顺叙手法写。在表达上以记叙为主,有时也可以适当的插入议论。选择12部名著中自己熟悉的一个人物进行写作即可。示例:
宋江小传
宋江,早先为山东郓城县押司,整日舞文弄墨,书写文书,是一刀笔小吏。晁盖等七个好汉智取生辰纲事发,被官府缉拿,幸得宋江事先告知。晁盖派刘唐送金子和书信给宋江,宋江的老婆阎婆惜发现宋江私通梁山,趁机要胁,宋江怒杀阎婆惜,逃往沧州。被迫上梁山。后宋江做了梁山泊首领。受招安后,被宋徽宗封为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最后被高俅用毒酒害死。宋江虽武艺不精,但为人忠义,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一位英雄人物。
8.示例1:《西游记》写的是“心”,记叙了唐僧师徒战胜困难,取得真经,也获得心灵的成长。例如孙悟空开始桀骜不驯,敢于挑战天宫权威;取经路上,出生入死,降妖伏魔。他自己也变得一心向佛,忠诚不贰。
示例2:《儒林外史》写的是“病”,叙写了科举制度带给人们势利病。例如范进中举后,胡屠户前倨后恭,众乡邻前来帮忙,张乡绅赠银送房,大家都因为范进身份改变而变得趋炎附势。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主题的理解。根据题目中所述,《儒林外史》写的是“病”,《水浒传》写的是“义”,《西游记》写的是 “心”,这些都是名著的主旨关键词。示例以《水浒传》为例,先点名写的是“义”,随后将全书的主要事件和“义”所代表的主旨联系起来,即是“梁山好汉有斗贪官、报朝廷的忠义”。最后举了宋江行侠仗义、保家卫国的具体示例。答案根据示例结构仿写即可。
示例一:从题目确定,第一句为“《西游记》写的是‘心’”。随后将“心”和西游记主要内容联系起来,即:记叙了唐僧师徒战胜困难,取得真经,也获得心灵的成长。最后举例子:孙悟空开始桀骜不驯,敢于挑战天宫权威;取经路上出生入死,降妖伏魔,最后终于成佛。猪八戒最初犯戒受罚,被贬下凡后依然屡次犯错,在取经路上磨练了内心,克服了惰性,拥有了佛性,成为为净坛使者。
示例二:从题目确定,第一句为“《儒林外史》写的是‘病’”。随后将“病”和主要内容联系起来,即:科举制度的势力病。最后举例子:例如范进中举后,胡屠户前倨后恭,众乡邻前来帮忙,张乡绅赠银送房,大家都因为范进身份改变而变得趋炎附势。南昌太守王惠,也是一个势力贪官的典型。他念念不忘“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通例,他一到任,衙门里就满是“戥子声,算盘声,银子声”。对上级卑躬屈膝,视百姓犹如草芥,不知为百姓谋福。
9.B ①开篇将鲁智深与欺压良善的镇关西作对比,三拳打死突出其行侠仗义,锄强扶弱的性格(利于表达官逼民反的主题);②将鲁智深与懦弱不敢抗争的林冲形成对比,野猪林相救突出其敢作敢为,处事果决,胆大心细的特点,人物形象进一步丰满,与李逵的莽撞勇猛对比,突出有勇有谋,使得人物相似却不相同,大大丰富人物群像;③前期的快意恩仇与后面杭州坐化形成对比,一生的杀人放火,终是真性情,到了终了坐化成佛,塑造出一位真豪杰,真英雄,真正为人不为己的好汉形象,升华人物精神(利于表达替天行道的主题)。这样的角色性格鲜明,真实亲切,又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憧憬。
【详解】本题需要结合知识卡片去区分不同的对比产生的不同表达效果。
示例一:《西游记》孙悟空。孙悟空与猪八戒的对比。从总的性格上讲,孙悟空非常豪爽,是一个豪侠,为理想勇往直前,努力拼搏,从不言败。比如他的大闹天宫,他一路上的降妖除魔。而他刚烈和直率的品行代表了理性化的人格。与猪八戒的懦弱、利己、爱占小便宜形成鲜明对比。
孙悟空自身的对比。第一次孙悟空刚拜师的时候,山贼抢劫他们,然后被孙悟空打死了几个,唐僧看到悟空杀了生,然后责怪悟空,后来悟空离开去了龙宫玩,看到龙宫墙上有一幅拜师画,然后想到自己拜师的经过和唐僧对自己的好,又回去了,刚好这时观音给了唐僧紧箍咒;第二次是孙悟空打死白骨精后,唐僧赶他走,孙悟空向师父下拜告别,嘱咐沙师弟,止不住流泪。第三次是真假美猴王,悟空打杀了几个贼盗,唐僧大怒,将他赶离,孙悟空便去了南海观音那里。第一次孙悟空任性急躁。第二次离队是在三打白骨精时被唐僧赶走时,孙悟空的心理活动先是生气,再是心灰意冷,觉得唐僧迂腐无理。再是感恩之心,想到一日为师,终生为师,对唐僧又产生了眷念和不舍。这也表现出了孙悟空的重感情,仁义忠诚的性格。所以,与第一次离队的表现相比,孙悟空由任性急躁变得成熟稳重,重视师徒情谊。
示例二:《儒林外史》范进。范进是卑微虚伪,热衷科举渴求功名利禄,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教育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通过对比手法写他中举前后的变化,是作者讽刺和批判的人物。范进中举前见到平民百姓时,还和他们拱手作揖,和他们平起平坐,因为他本身就是个平民百姓。他称胡屠户是“岳丈”,是尊称;可他中举后,就称他的岳父为“老爹”了。和张乡绅称兄道弟,以此来巩固和扩大自己的权势,好为自己将来仕途的发展作铺垫。这也反映了当时官场结党营私、官官勾结、相互舞弊的事实。
10. 小雨应该选择第二篇“去红都的道路”中“造反者”这一章节,这部分通过斯诺对周恩来的采访,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态度温和的“造反者”形象。 《儒林外史》没有贯穿到底的人物,而是分阶段地展开,其中的人物往往是前后勾连,互相映衬。比如前面写众人帮周进捐了个监生,结果周进接连考中举人、进士,任了广东学道,后遇范进考秀才,因可怜录取了他,情节自然转入对范进的叙述。 孙悟空篡改生死簿,大闹天宫,“勇”是对命运的抗争;简·爱追求有尊严的爱情,离开了桑菲尔德庄园,“勇”是对信念的坚守;以毛泽东、周恩来等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带领中国工农红军浴血奋战,“勇”是蹈义而死的壮怀激烈。让我们阅读经典,感受他们的勇气!
【详解】①本题考查名著的阅读选择。目录是阅读的钥匙,根据目录能快速选择所需要精读的内容。《红星照耀中国》前三章每章主要内容:第一章,探寻红色中国,讲述作者对红色世界的好奇,开始深入苏维埃红区的冒险,去探究苏维埃共和国、红军、共产党的秘密。并且讲述了张学良和杨虎成与共产党达成一致搞日协议的原因和经过。第二章,去红都的道路,讲述在进入红区的路途上被白匪追逐的经历,并讲述了国民党通过“民团”这一组织对地方的统治和镇压政策。介绍了周恩来及贺龙的人生经历以及他们独特的个人魅力。介绍了许多年轻的红军战士们因为被剥削被压迫的命运而参加红军、热爱红军的故事。第三章,在保安讲述了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给作者的初步印象:健康、质朴纯真,有幽默感、精明、精力过人,是一个颇有天赋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谈到了共产党的基本政策是反帝反封。红军大学开展的各项课程以及红军剧社开展的宣传工作。从《红星照耀中国》前三篇的目录,想了解周恩来的形象,应该选择第二篇中《去红都的路上》这一节。本节内容主要记叙了斯诺对周恩来的采访,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位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态度温和的“造反者”形象。
②本题考查名著结构的理解。《儒林外史》虽为长篇,颇类似短篇小说集,但其中人物的穿插及过渡很自然,如周进和范进的故事,先写周进的经历,自然过渡到范进的故事,与鲁迅“集诸碎锦,合为帖子”的评价是相吻合的。
③本题考查名著的比较阅读。要求从初中教材推荐的12部必读名著中任选三部进行主题阅读,可从名著中某些人物所共有的“坚强”“勇气”“理想”“追求”等品性,结合具体的故事情节来作答。如选择“理想”这一主题,可以阅读《骆驼祥子》,祥子的理想就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过上幸福的生活。《红星照耀中国》毛泽东、周恩来等共产党人的理想就是让全国劳苦大众翻身的解放,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水浒传》中众英雄的理想就是替天行道,除暴安良。
11.(1)B
(2)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主旨;从这个情节中你获得了什么道理?(言之有理即可)
(3)庆祝过生日时搭体面的暖棚;走街串巷的吆喝声以及带有老北京特色的饮食;说话带儿化音。
(4)言之有理即可。例如:C 《骆驼祥子》批判了那个“把人变成鬼”的黑暗的社会和制度,又痛心于无知、愚昧的善良民众在病态的旧社会的堕落,和鲁迅对于当时社会的看法类似。
【详解】(1)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海底两万里》情节的了解。根据阅读的要求,跳读的内容应该是与阅读目标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情节。要感受的是海洋历险的刺激,而B项“穿越马尾藻海”写的是潜艇来到马尾藻海,下潜到海底一万六千米的深度竟安然无恙,情节并不刺激,可以跳读。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西游记》情节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首先要了解小说的故事情节,然后根据自己的阅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大闹天宫”这一情节,可以从“人物形象”的角度提出问题:这一情节表现了孙悟空怎样的性格特点?
(3)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写作特点的分析。《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著作,作品中无论是民风民俗还是语言特点,“京味儿”都特别明显。如刘四爷为了热热闹闹庆祝生日搭体面的暖棚,老北京的特色美食,走街串巷的吆喝声,“要劲儿”“哥儿们”等儿化的语言等,都体现出了地道的“京味儿”。
(4)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主旨的理解。《朝花夕拾》中的青年鲁迅追求自由平等,对黑暗堕落的旧社会充满厌恶。分析选项给出的四部作品的主旨,联系鲁迅的思想特点选择作答。如《儒林外史》,表现了作者对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和思考,表达对科举制度的否定与批判,对封建礼教的揭露与控诉,这与鲁迅的思想是一致的。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