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潭,湖”等12个生字,会写“名、胜”等9个字,会写“群山、树木”等11个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二至四自然段。
3.感受日月潭的优美景色,体会作者对日月潭的由衷赞美。
【教学重难点】
理解感受描写日月潭美景的词句;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师: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宽广的国土面积赋予了祖国无限的美景,台湾岛就是地处祖国东南部的第一大岛,你们看,这就是台湾岛所处的位置。台湾岛不仅有雄伟壮丽的城市建筑,还有美不胜收的自然风光。日月潭就是享誉世界的著名风景区,今天我们就来接着感受感受日月潭的无限风光。请各位小旅客系好安全带,我们的飞机就要起飞了。今天我们前往的目的地是台湾省的日月潭。
2.师:通过上节课的认识,我们知道了日月潭在台湾省的什么位置啊?(点击课件出示课题)
生:日月潭在台湾省中部的山区。
师:大家看啊,日月潭是台湾中部的玉山和阿里山相互碰撞,山体塌陷,出现巨大的山沟,旁边的浊水溪的水注入到山沟处形成的潭。潭是一个形声字左边偏旁表意,右边表音,本意是水深不可测。所以一般水很深的地方称之为潭。例如“桃花潭水深千尺”。是啊,我们不仅知道了日月潭的位置,水深,那里的景怎么样呢?
生:群山环绕,树木茂盛,还有还有很多名胜古迹。
二、检查字词,温故知新
过渡:是啊,像这样的描写日月潭的四字词语还有不少呢,我们来跟他们打招呼吧。(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
师:大家可读的真准确呢!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游戏,叫做“打擂台”,看看谁能当选今天的识字小擂主。简单介绍规则,你们准备好了吗?(出示生字)
过渡:恭喜这位同学,当选今天的擂主,老师要给他一个特权(给他一面小国旗,让他当小队长,带领这个旅行团,如果有表现更好的同学,就把国旗传递给那个人。)
三、精读课文,感受美景。
1、大声朗读第二自然段,说一说这一段写了日月潭的什么?
(先自由读,再指名读)
师:这一段写了日月潭的什么呢?
生回答:写了日月潭的湖水很绿,还有日月潭的名字的由来。
师:是啊,潭水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粼粼的波光。谁来读读这句话,课件出示“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生读。
师:展示光华岛,简单介绍,光华岛是日月潭中央的一个小岛,是日月潭的地标建筑,,那里夏季清爽怡人,是避暑胜地。那日月潭又是因为什么而的命名的呢?指名读: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边读边出示日月潭的形状。)
读句子:比较两组句子有什么不同?加上“圆圆的,弯弯的”就把日月潭的样子写的更加生动形象。练习:例如1、树上长出叶子;2、湖面上飘着雾。
再读第二自然段,仅出示图片,让学生背诵课文。
2、读三、四自然段,你认为哪句写得特别美,就读给大家听听吧。
(1)清晨的日月潭是怎样的?“隐隐约约”(板书)抓住“薄薄的、点点灯光、隐隐约约”来感知。指导读:咱们可不能吵醒还在睡梦中的日月潭,试着轻轻地读一读。指名读,比赛读。
过渡:早上的日月潭还是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总喜欢用薄薄的雾来遮遮掩掩,让我们这些游客看的一点也不尽兴。那中午的日月潭是怎样的呢?
归纳学习方法。
(读、画、读、交流)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四自然段,学习日月潭中午的美景。
(2)中午,日月潭的美景都清晰呈现在眼前了,从上到下,你看到了哪些景物呢?引导学生按顺序说:天空有什么,地面上有什么?
(3)这个时候,日月潭的上空突然下起了蒙蒙细雨,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观呢?我们仿佛来到了仙境,既然咱们到了仙境,那么我们还是轻一点,千万别惊动了神仙。用图片直观展示清晰和朦胧的区别,同时让学生记忆这一组反义词。
过渡:日月潭的美景是观赏不完的,不同时刻无不展现着她姿态迥异的美。
四、小结,拓展
1、师:欣赏了日月潭的美景,你喜欢它吗?请用一句话赞美它。
生1:日月潭真美。
生2:日月潭,我爱你。
生3:日月潭,我一定要去看看你。
……
2、师:咱们的旅行马上就要结束了,再抓紧最后一点时间去欣赏一下黄昏时日月潭的美景。
(演示图片)
读一读三、四两段,再仿照它说一说黄昏时日月潭的景色。读,自由练说,指名说。
3、今天咱们的收获真不少,一同欣赏了日月潭的美景。可你们的爸爸妈妈却没看见,多可惜啊。不过没关系,回家后,你可以有感情地读课文给他们听;也可以摘抄好词好句给他们看;还可以当小导游向他们介绍日月潭的风光。如果你还知道祖国其他地方很美,也可以搜集图片或资料向同学们介绍。
【板书设计】
日月潭
清晨:雾、晨星、灯光
中午:清晰、朦胧
黄昏:……
【教学反思】
1.在课堂教学中能及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充分尊重学生,营造了非常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如学生不会认字时,及时请其他小朋友做小老师带读,直至该生会读为止。这样,孩子就不会因为不会、不懂等产生害怕情绪,而是渴望自己会、懂,从而积极参加课堂活动。
2.识字教学环环相扣,形式多但不乏味,通过多种形式复现,识字效果较好。尤其是第三环节的设计:指名读课文中的生词。读得正确、大声的,老师奖给他一幅图,这些图还能让你们有一些发现呢。(指名读词,课件随机出示表示该词语意思的图片)你们发现了什么?本文用词比较丰富,理解词语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把对词语的理解放在奖励图片的欣赏上,寓理解词语教学于漂亮的图片展示之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直观介入了“群山环绕”、“名胜古迹”、“隐隐约约”、“倒映”等词语的理解之中。既理解了词语,突破了难点,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阅读教学扎实,做到精讲精练,通过填空、比较句子等形式较好地进行了词句训练,突出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还进行了阅读方法的渗透:读、画、读、交流,力争使学生由“读会”逐渐发展到“会读”。
4.《日月潭》是一篇写景的美文,指导学生美美地读是教学本文的一个重点。孙老师能较好地创设情景,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展示日月潭的美,再通过简单的导入语,如:“咱们可不能吵醒还在睡梦中的日月潭,试着轻轻地读一读。”“既然咱们到了仙境,那么我们还是轻一点,千万别惊动了神仙。”让学生入情入境,体会到对于有雾的句子及下雨时的日月潭都应该轻柔、缓慢地读,使感情朗读轻松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