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学 内 容 有趣的体操棒 教学 目标 1、学习掌握棒操动作要领,发展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姿态。 2、通过跳竹竿等游戏活动,发展学生的跳跃、速度、灵敏、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体验成功的乐趣。
结构 学习内容及要求 实 施 过 程 组织形式 时间
一 1、课堂常规 2、队列练习 3、棒操 要求:动作正确,队形整齐。 1、集合整队,师生问好。 2、教师宣布本次课的内容。 3、指挥学生进行队列练习。 4、教师讲解示范棒操的动作方法。 5、学生跟随教师集体练习。 6、教师巡回指导学生练习。 7、优生示范领做棒操。 12
二 跳竹竿 要求:学会与他人合作,大胆尝试,节奏感强。 1、教师简介跳竹竿的历史。 2、教师示范,激发学生兴趣。 3、教师引导学生学打节奏。 4、学生分组尝试练习跳竹竿。 5、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练习。 6、展示交流,互相观摩。 7、学生自主创新跳法。 12
三 体操棒游戏 要求: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大胆创新玩法,在活动中注意安全。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顶棒游戏。 2、学生尝试用不同部位顶棒。 3、引导学生进行两人换棒游戏。 4、学生分组散点练习换棒游戏。 5、尝试进行三人、四人换棒。 6、教师讲解示范接力跑游戏方法。 7、组织学生分组尝试练习。 8、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比赛。 ● ● ○ ○ ● ● ○ ○ ● ● ○ ○ ● ● ○ ○ ◇ ☆ □ △ 12
四 1、放松活动: 舞蹈放松 2、教师小结 1、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放松身心。 2、教师讲评小结,宣布下课。 4
器材 体操棒 录音机 预计练习密度 35%~40%
预计练习强度 中
《有趣的体操棒》课的设计说明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发展学生身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本课以体操棒为教学器材,在活动中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动脑、动手操作,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造思维,初步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并体验成功的喜悦,发展身心素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体会体操棒带来的乐趣
二、教材分析
体操棒是体育教学中常用的器材。体操棒轻巧、美观、娱乐性强,深受学生喜爱。除了做体操练习以外,它还是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中可以充分利用的体育器材之一。本次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是利用体操棒进行“跳竹竿”。 “跳竹竿”是我国黎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的一项体育活动,又称“竹竿舞”,极具趣味性和挑战性。将此项运动引进体育课堂教学中,有利于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有利于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敏、耐力等素质,特别是有利于提高身体的灵敏感、协调性和动作的节奏感,发挥弹跳力。另外,“竹竿舞”跳法多样,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的能力,能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能培养学生间的相互合作能力,对提高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整个教案内容以游戏为主,内容紧凑,教学过程重视师生的交流与互动,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如“自由结伴”、“尝试比赛”、“拓展各种练习方式”、“发挥自我想象”等,使学生有了自主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练习中强调与同伴积极合作,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顽强勇敢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