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酸和碱 复习测试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十单元 酸和碱 复习测试题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2-26 10:05: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单元 酸和碱 复习测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Cl-35.5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下图是物质M溶于水发生解离的微观示意图。能说明M一定是酸的是( )
A B C D
2.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NaOH固体有吸水性——物理性质
B.NaOH固体为白色片状——物理性质
C.NaOH固体溶于水得到的溶液显碱性——物理性质
D.NaOH固体放在空气中易变质——化学性质
3.下列为四种食物的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食物 牛奶 豆浆 苹果汁 鸡蛋清
pH 6.3~6.6 7.4~7.9 2.9~3.3 7.6~8.0
A.牛奶 B.豆浆 C.苹果汁 D.鸡蛋清
4.下列溶液在空气中敞口久置,因发生化学变化导致溶液质量减小的是(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烧碱溶液 D.石灰水
5.运输氢氧化钠固体的包装箱上应张贴的标识是( )
A B C D
6.小明在探究稀硫酸性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稀H2SO4与紫色石蕊试液反应后,溶液变蓝
B.若能与X反应制取H2,则X是Cu
C.和金属氧化物反应,有盐和水生成
D.若与Y发生中和反应,则Y一定是NaOH
7.根据事物的某些相似性类推其他的相似性,并预测类似的可能性,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结果与实际相符的是( )
①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都是氧化物;
②酸雨的pH小于7,所以pH小于7的雨水一定是酸雨;
③氢氧化钠溶液中有OH-,能与酸反应,所以氢氧化钙溶液中也有OH-,也一定能与酸反应;
④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浓盐酸也具有吸水性。
A.①②④ B.只有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治疗胃酸(主要成分是HCl)过多,可服用含Al(OH)3的药片,制取这类药物不可以使用KOH替代Al(OH)3,最不科学的理由是( )
A.KOH与胃酸不反应 B.KOH易溶于水
C.KOH有强烈的腐蚀性 D.Al(OH)3的来源更广泛
9.稀释浓硫酸并进行硫酸性质实验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 B.测稀硫酸的pH C.倾倒稀硫酸 D.滴加稀硫酸
10.常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Ca(OH)2的性质:
步骤一: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0.2g Ca(OH)2粉末,然后各加入2mL水,振荡后静置,试管底部有粉末,溶液呈无色。
步骤二:向两支试管中再各滴入2滴酚酞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试管底部粉末无明显变化。
步骤三:继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2mL水,振荡后静置,无明显变化;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2mL稀盐酸,振荡后静置,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试管底部的粉末消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步骤一说明常温下Ca(OH)2不溶于水
B.步骤二中溶液变红是因为Ca(OH)2在水溶液中解离出Ca2+
C.步骤三中消失的Ca(OH)2固体溶解在稀盐酸所含的水中
D.步骤三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的原因是Ca(OH)2+2HCl=CaCl2+2H2O
11.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处有气泡、③处无现象,则金属活动性:Zn>Cu
B.④处铁锈消失,有气泡产生,则铁锈与稀酸反应生成了H2
C.①②④⑤处有明显现象,则M一定为稀盐酸
D若⑥处为NaOH溶液,滴加稀酸M后滴加酚酞呈无色,则溶液的pH=7
12.某兴趣小组利用压强传感器研究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情况。用3个250mL的烧瓶收集满纯净的二氧化碳,连接压强传感器,同时采集数据,用注射器同时等速度分别注入三种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各15mL,片刻后,同时振荡烧瓶,等待反应完成。采集的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t1段曲线呈现这种形态是因为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未进行振荡
B.t1~t2段曲线呈现这种形态是因为注入氢氧化钠溶液后进行振荡
C.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t3时烧瓶内压强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D.a、b、c三种曲线所示的实验中,t3时被吸收的二氧化碳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6分)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过氧乙酸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主要消毒杀菌剂。过氧乙酸的化学式为:C2H4O3,是无色透明液体,易溶于水、酒精,易挥发,有很强的刺激性酸臭味,呈弱酸性,有腐蚀性。贮存过程中会逐渐分解,见光、遇热、有机物或金属等杂质分解更快,急剧分解时发生爆炸。过氧乙酸有很强的氧化性,质量分数在0.005%~1%的水溶液,是不同病毒、病菌的广谱、高效、速效的消毒杀菌剂。市面上销售的过氧乙酸为加有稳定剂的过氧乙酸水溶液,浓度一般为20%,消毒前稀释至使用浓度。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学以致用,现需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过氧乙酸对地面、墙壁、门窗进行消毒。请根据你学过的“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方法,配制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
(1)实验用品:
水(把水的密度近似看成1g/cm3)、密度为1.0261g/cm3,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过氧乙酸、量筒(1000mL)、10L塑料桶、竹棍(或木棍),口罩、眼镜、橡皮手套。
(2)实验(配制)步骤:
①计算配制比例:将200mL 20%的过氧乙酸(密度为1.0261g/cm3)稀释为0.5%的过氧乙酸,过氧乙酸与水的配制比例为__________(体积的整数比)。
②戴好防护用品,因过氧乙酸有__________性。
③用量筒量取200mL 20%的过氧乙酸倒入塑料桶中,按比例兑水,用__________搅拌后,盖好桶盖待用。
(3)请根据你学过的“(某些)金属能与(某些)酸反应”的有关知识思考分析:过氧乙酸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用铁器皿盛装,原因是__________。
(4)关于贮存及配制过氧乙酸消毒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贮存过氧乙酸应注意避光、密闭、低温保存
B.配制过氧乙酸的稀溶液,可以用手搅拌
C.消毒、杀菌用的过氧乙酸溶液,应根据用量随时配制
D.消毒、杀菌用的过氧乙酸溶液,浓度越大越好
14.(5分)图1是关于氢氧化钠化学性质的思维导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性质①,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呈__________色。
(2)性质②,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图2表示该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曲线,n点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该实验中选用无色酚酞溶液作为指示剂而不用紫色石蕊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
(3)依据性质③,除去硫酸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气体,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15.(6分)黄铜是以Zn为主要添加元素的铜合金。黄铜渣中约含Zn 7%、ZnO 31%、Cu 50%、CuO 5%,其余为杂质。某工厂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晶体,其主要流程如图:(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
(1)步骤Ⅰ中需要通风并远离火源,其原因是__________。
(2)步骤Ⅰ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3)溶液A中的阳离子有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4)固体B是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5)溶液A的质量__________(填“>”“<”或“=”)溶液C的质量。
(6)在整个流程中生成硫酸锌的化学方程式有__________个。
16.(6分)某小组在学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还是溶解在水中?
【查阅资料】①15℃、101kPa时,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如下:
溶剂 水 酒精
溶解度 1.0 0.5
②15℃时,在酒精中氢氧化钠易溶,碳酸钠微溶。
【实验设计】15℃、101kPa时,制取二氧化碳并用于实验甲、实验乙。
【分析与表达】
(1)如果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那么氢氧化钠应__________保存。
(2)实验前,两套装置都进行气密性检查。实验甲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用手紧握左边的试管,若U形管内液体出现__________现象,一段时间后回落到原位置,则说明左侧试管气密性__________(选填“良好”或“不好”);同理检查右侧试管。
(3)实验乙中,将氢氧化钠完全滴入锥形瓶中,注射器会自动向内移动并将酒精推入锥形瓶中,活塞的移动速度__________(填字母)。
A.先慢后快  B.先快后慢  C.先慢后快,再变慢
实验乙中,还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注意:若答对下列问题奖励3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40分。】
(4)实验乙中,120mL酒精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换成水,原因是__________。
(5)由以上探究可知,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但实验乙的数据还不够准确,造成实验乙误差的原因可能有__________(写一条)。
17.(5分)某校学生在进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活动中,产生了很多还含有盐酸的废液。同学们实验测定该废液中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其他物质不参加反应)
(1)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6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____g。
(2)取50g废液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共消耗氢氧化钠溶液20g。试计算该废液中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参 考 答 案
1.C 2.D 3.C 4.C 5.A 6.C 7.B 8.C 9.D 10.D 11.A 12.C
13.(2) 1:40 ②腐蚀 ③木棍 (3)不能 与铁反应 (4)AC
14.(1) 红 (2) NaCl、NaOH 颜色变化明显,便于观察 (3)SO2+2NaOH=Na2SO3+H2O
15.(1)锌和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具有可燃性,氢气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2)Zn+H2SO4=ZnSO4+H2↑ (3)H+、Cu2+、Zn2+ (4)混合物 (5)小于 (6)3
16.(1)2NaOH+CO2═Na2CO3+H2O 密封 (2)右高左低 良好 (3)B 在锥形瓶中观察到白色浑浊现象 (4)不能 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酒精中的溶解度 (5)水分子和酒精分子的间隔不同(或酒精具有挥发性,合理即可)
17.(1)54g
(2)解:设该废液中盐酸的质量为x。
NaOH + HCl=NaCl+H2O
40 36.5
20g×10% x
40:36.5=(20g×10%):x
x=1.825g
该废液中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1.825g/50g×100%=3.65%
答:该废液中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