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物态变化实验专题
考点一:固体熔化实验
1.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
A. 该物质是非晶体
B. 该物质的熔点是80℃
C. 第10min时,该物质已完全熔化
D. 该物质在10~25min内没有吸收热量
2.图甲是观察物质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应按ABC 的先后顺序进行安装
B. 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状态,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
C. 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为90℃
D. 该物质属于非晶体
3.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应将__________(选填:“碎冰”或“整块冰”)放入图甲装置试管中,将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的优点是使冰__________,便于观察试管中冰的状态变化;
(2)观察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
(3)某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属于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品体”)。
4.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1)组装器材时,先将酒精灯放置在铁架台上,接下来调节______(填“a”或“b”)的高度。
(2)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绘制出了被测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
①冰熔化过程共用了______min,第3min时的内能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2min时的内能;
②分析图像可知,冰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______。
(4)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直到杯内水持续沸腾,试管中的水______(填“会”或“不会”)沸腾。
5.为了研究冰的熔化过程,小红与小明同学选取了两只相同的烧杯和质量相等的碎冰,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从冰的温度-7℃开始,每隔1分钟记录次温度,直至冰完全熔化,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下甲、乙所示。
(1)实验刚开始,小明测冰的温度时,温度计示数如上图所示,此示数是____℃;据图像可以得出冰的熔点是____℃。
(2)小红未对冰块进行加热,可是冰块仍然熔化了,于是小红认为冰的熔化不需要吸热。她的看法是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小红同学绘制的图像是____ (选填“甲”或“乙”)图。
6.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50℃左右开始,每隔大约1min记录一次温度,在固体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根据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以纵轴表示温度,横轴表示时间,描点连线,得到如图(乙)所示的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持续了______min;
(2)图中C点物体处于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3)图中B点物体的内能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中D点物体的内能;
(4)某同学把试管中的物质换成水,发现无论怎么加热,试管中的水都不会沸腾,请设计一种可以使试管中的水沸腾的方案:____________。(填写一种方案即可)
7.在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组装实验器材时,合理的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①温度计②石棉网③装水的烧杯④酒精灯⑤装有海波的试管
(2)为了使试管中的海波受热均匀,应选择______的海波进行实验(选填“大颗粒”或“小颗粒”)。
(3)图乙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温度是______℃。
(4)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像中的__________段(选填“AB”或“BC”)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海波在B点的内能__________C点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由实验可知,当海波的温度处于48℃时,其状态是_______。
A.固态 B.固液共存状态 C.可能固态、液态,也可能固液共存状态
考点二:水的沸腾实验
1.在做“观察水的沸点”实验中,测量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_________在水中。当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温度计的示数保持不变,如图所示,说明水正在沸腾,沸点是______℃。为验证水沸腾时需要吸热,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甲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特点”的实验装置。
(1)如图乙所示,观察气泡可判断是水沸腾________(选填“前”或“时”)的现象。
(2)图丙中,图像A、B是某班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__℃,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是___________;他们用相同的酒精灯和相同的烧杯进行实验,图像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3.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两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相同。
(1)实验中可以看到,水沸腾时形成大量的气泡不断上升、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水蒸气遇冷_______(填“汽化”“液化”“升华”或“凝华”),在烧杯口周围形成“白气”;
(2)通过两次实验发现,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水的温度保持不变,但必须______;
(3)图乙是该组同学第二次实验绘制的图像。第一次实验中同学们发现,水沸腾前每加热2min温度升高5oC,则图乙中t0=______oC。
4.小明在实验室探究几种液体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实验一: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1)该实验是通过___________的方式增加水的内能。为了缩短加热时间,你建议小明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在实验中观察到很多有趣的现象,图乙是水___________(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的情况;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水温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根据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_,该实验地点可能在__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拉萨 B.威海 C.北京
实验二:利用图丁所示装置探究酒精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4)实验中,小明发现当试管内酒精沸腾时,烧杯中的亚麻仁油却没有沸腾,由此可知亚麻仁油的沸点比酒精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在组装器材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此时应当将______填“A处向上”或“B处向下”调整。
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该时刻的温度是______。
当水的温度升高到时,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数据记录如表所示。分析数据可知,该地区水的沸点是______,该地区的大气压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次数 1 2 3 4 5 6 7 8
水的温度 88 89 90 91 92 92 92 92
实验中,温度计上部出现的小水珠是______现象形成的。
6.小明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的沸腾特点。
(1)除温度计外,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组装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时,应按照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3)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这时小明观察到水中产生气泡的现象如图 所示。
(4)图丁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水的沸腾图象,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不是100℃,这是因为 (选填序号)
A.实验操作错误造成的
B.实验误差引起的
C.当地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
7.如图甲所示,是小蕊同学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1)图甲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 (选填“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的顺序;实验中除了图甲的器材之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图甲装置中硬纸板的主要作用是 。
(3)小蕊用质量为m1的水做实验,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出图乙中的a图线,由a图象可知: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 。
(4)若换用初温相同的质量为m2(m2>m1)的水做实验,得到的图线是图乙中的 。(选填“b”“c”或“d”)
考点三:升华与凝华实验
1.在观察碘的升华现象时,将少量熔点为113.7℃的碘颗粒装入如图的密封锤形玻璃泡内。为加快碘的升华且防止碘熔化,下列最合适的加热方式是(酒精灯外焰温度约800℃)( )
A.没入开水中加热 B.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C.放入冰水混合物中 D.置于常温下的空气中
2.小明发现,在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碘的升华实验时,很容易造成碘的熔化。针对上述不足,小明与他的同学们讨论后将实验进行改进:将装有固态碘的玻璃管放入沸水中,玻璃管中很快就有紫色的碘蒸气产生,并排除了碘熔化的可能性。实验表明在碘升华和熔化时需要________热量。是什么因素影响碘的升华或熔化?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
3.如图是小红做“观察碘升华”的实验装置.
她的操作是:在烧杯中放少量的碘,烧杯口放一只装有冷水的烧瓶,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
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熔点(凝固点)、沸点(℃)
(1)结合你的探究经历,描述小红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2)交流评估时,小明查阅了部分物质的熔点、沸点(见表),他发现碘的熔点是113.6℃,碘的沸点是184.25℃,酒精灯的火焰温度约400℃,他认为小红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红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请你针对小明的质疑,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写出实验方案并扼要说明.
2023年中考物理专题复习 物态变化实验专题参考答案
考点一:固体熔化实验
1.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
A. 该物质是非晶体
B. 该物质的熔点是80℃
C. 第10min时,该物质已完全熔化
D. 该物质在10~25min内没有吸收热量
【答案】B
2.图甲是观察物质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时,应按ABC 的先后顺序进行安装
B. 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内物质的状态,并记录温度和加热时间
C. 由图乙可知,该物质的熔点为90℃
D. 该物质属于非晶体
【答案】B
3.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时应将__________(选填:“碎冰”或“整块冰”)放入图甲装置试管中,将试管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的优点是使冰__________,便于观察试管中冰的状态变化;
(2)观察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
(3)某同学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属于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品体”)。
【答案】 ①. 碎冰 ②. 均匀受热 ③. -3 ④. 晶体
4.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
(1)组装器材时,先将酒精灯放置在铁架台上,接下来调节______(填“a”或“b”)的高度。
(2)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绘制出了被测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
①冰熔化过程共用了______min,第3min时的内能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2min时的内能;
②分析图像可知,冰熔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______。
(4)冰全部熔化后,继续加热直到杯内水持续沸腾,试管中的水______(填“会”或“不会”)沸腾。
【答案】 ①. b ②. -3 ③. 3 ④. 大于 ⑤. 不变 ⑥. 不会
5.为了研究冰的熔化过程,小红与小明同学选取了两只相同的烧杯和质量相等的碎冰,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从冰的温度-7℃开始,每隔1分钟记录次温度,直至冰完全熔化,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下甲、乙所示。
(1)实验刚开始,小明测冰的温度时,温度计示数如上图所示,此示数是____℃;据图像可以得出冰的熔点是____℃。
(2)小红未对冰块进行加热,可是冰块仍然熔化了,于是小红认为冰的熔化不需要吸热。她的看法是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小红同学绘制的图像是____ (选填“甲”或“乙”)图。
【答案】 (1)-13 (2)0 (3)错误 (4)甲
6.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温度计插入试管后,待温度升至50℃左右开始,每隔大约1min记录一次温度,在固体完全熔化后再记录4~5次,根据记录的数据,在方格纸上以纵轴表示温度,横轴表示时间,描点连线,得到如图(乙)所示的该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持续了______min;
(2)图中C点物体处于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3)图中B点物体的内能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中D点物体的内能;
(4)某同学把试管中的物质换成水,发现无论怎么加热,试管中的水都不会沸腾,请设计一种可以使试管中的水沸腾的方案:____________。(填写一种方案即可)
【答案】 (1). 晶体 (2). 3 (3). 固液共存态 (4). 小于 (5). 可以给烧杯上面加一个盖,这样烧杯水面上方气压高,水的沸点高,使试管中的水沸腾。
7.在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组装实验器材时,合理的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①温度计②石棉网③装水的烧杯④酒精灯⑤装有海波的试管
(2)为了使试管中的海波受热均匀,应选择______的海波进行实验(选填“大颗粒”或“小颗粒”)。
(3)图乙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温度是______℃。
(4)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像中的__________段(选填“AB”或“BC”)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海波在B点的内能__________C点的内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由实验可知,当海波的温度处于48℃时,其状态是_______。
A.固态 B.固液共存状态 C.可能固态、液态,也可能固液共存状态
【答案】 (1). ④②③⑤① (2). 小颗粒 (3). 42 (4). BC (5). 小于 (6). C
考点二:水的沸腾实验
1.在做“观察水的沸点”实验中,测量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_________在水中。当观察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温度计的示数保持不变,如图所示,说明水正在沸腾,沸点是______℃。为验证水沸腾时需要吸热,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浸没 ②. 99 ③. 撤掉酒精灯,观察水是否仍然沸腾。
2.如图所示,甲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特点”的实验装置。
(1)如图乙所示,观察气泡可判断是水沸腾________(选填“前”或“时”)的现象。
(2)图丙中,图像A、B是某班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像。由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__℃,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是___________;他们用相同的酒精灯和相同的烧杯进行实验,图像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答案】 ①. 时 ②. 96 ③. 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④. B小组同学所用水量较多
3.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了两次实验,两次实验所用水的质量相同。
(1)实验中可以看到,水沸腾时形成大量的气泡不断上升、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水蒸气遇冷_______(填“汽化”“液化”“升华”或“凝华”),在烧杯口周围形成“白气”;
(2)通过两次实验发现,水在沸腾过程中,虽然水的温度保持不变,但必须______;
(3)图乙是该组同学第二次实验绘制的图像。第一次实验中同学们发现,水沸腾前每加热2min温度升高5oC,则图乙中t0=______oC。
【答案】 ①. 变大 ②. 液化 ③. 持续吸热 ④. 87
4.小明在实验室探究几种液体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实验一: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1)该实验是通过___________的方式增加水的内能。为了缩短加热时间,你建议小明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2)在实验中观察到很多有趣的现象,图乙是水___________(选填“沸腾前”或“沸腾时”)的情况;
(3)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水温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根据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_____,该实验地点可能在____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
A.拉萨 B.威海 C.北京
实验二:利用图丁所示装置探究酒精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
(4)实验中,小明发现当试管内酒精沸腾时,烧杯中的亚麻仁油却没有沸腾,由此可知亚麻仁油的沸点比酒精___________。
【答案】 ①. 热传递 ②. 见解析 ③. 沸腾时 ④. 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⑤. A ⑥. 高
5.如图所示,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在组装器材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此时应当将______填“A处向上”或“B处向下”调整。
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该时刻的温度是______。
当水的温度升高到时,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数据记录如表所示。分析数据可知,该地区水的沸点是______,该地区的大气压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次数 1 2 3 4 5 6 7 8
水的温度 88 89 90 91 92 92 92 92
实验中,温度计上部出现的小水珠是______现象形成的。
【答案】A处向上 92 低于 液化
6.小明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的沸腾特点。
(1)除温度计外,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组装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时,应按照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3)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这时小明观察到水中产生气泡的现象如图 所示。
(4)图丁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描绘的水的沸腾图象,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不是100℃,这是因为 (选填序号)
A.实验操作错误造成的
B.实验误差引起的
C.当地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
【答案】(1)秒表;(2)自下而上;(3)93;乙;(4)C。
7.如图甲所示,是小蕊同学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1)图甲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 (选填“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的顺序;实验中除了图甲的器材之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
(2)图甲装置中硬纸板的主要作用是 。
(3)小蕊用质量为m1的水做实验,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出图乙中的a图线,由a图象可知:水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 。
(4)若换用初温相同的质量为m2(m2>m1)的水做实验,得到的图线是图乙中的 。(选填“b”“c”或“d”)
【答案】(1)由下到上;秒表;(2)减少热量散失,缩短实验时间;(3)不变;(4)c。
考点三:升华与凝华实验
1.在观察碘的升华现象时,将少量熔点为113.7℃的碘颗粒装入如图的密封锤形玻璃泡内。为加快碘的升华且防止碘熔化,下列最合适的加热方式是(酒精灯外焰温度约800℃)( )
A.没入开水中加热 B.用酒精灯外焰加热
C.放入冰水混合物中 D.置于常温下的空气中
【答案】A。
2.小明发现,在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碘的升华实验时,很容易造成碘的熔化。针对上述不足,小明与他的同学们讨论后将实验进行改进:将装有固态碘的玻璃管放入沸水中,玻璃管中很快就有紫色的碘蒸气产生,并排除了碘熔化的可能性。实验表明在碘升华和熔化时需要________热量。是什么因素影响碘的升华或熔化?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
【答案】吸收 碘的温度
3.如图是小红做“观察碘升华”的实验装置.
她的操作是:在烧杯中放少量的碘,烧杯口放一只装有冷水的烧瓶,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
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熔点(凝固点)、沸点(℃)
(1)结合你的探究经历,描述小红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2)交流评估时,小明查阅了部分物质的熔点、沸点(见表),他发现碘的熔点是113.6℃,碘的沸点是184.25℃,酒精灯的火焰温度约400℃,他认为小红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红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请你针对小明的质疑,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写出实验方案并扼要说明.
【答案】(1)解:用酒精灯对烧杯直接加热过程中,在烧杯中会看到紫红色的碘蒸气;碘蒸气遇到冷的烧瓶又变成细小的碘晶体。
(2)由题可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400℃,在加热过程中,温度已经超过了碘的熔点,碘可能吸热熔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再汽化,由液态变为气态碘蒸气。因此,小红的实验不能确切的认为碘一定发生了升华。
采用的方法是将碘颗粒放在烧瓶中,将烧瓶浸没在正在加热的热水中观察碘状态的变化,因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低于碘的熔点,碘不会发生熔化现象,碘一直处于固态。碘蒸气只能是由固态直接变化成的,能更好的说明碘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