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三 第三章 第一节
举例说明环境保护政策、措施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1.结合实例,分析环境安全问题的形成原因。
2.结合具体案例,理解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应对环境安全问题、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途径。
课 标 要 求
教 学 目 标
目录
CONTENTS
环境安全问题
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及其应对
环境安全问题
01
阅读教材58页正文及图3.2,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环境问题、环境安全和环境安全问题?
2.怎么判断环境是否出现了安全问题?
1.环境问题
①概念:由于人类对环境采取了不恰当、不友好的态度和做法所导致的结果
②主要环境问题
自然资源枯竭:森林减少、水资源危机、矿产资源短缺等
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森林减少
水土流失
大气污染
2.环境安全
①概念:环境安全又称生态安全,是指自然环境受到的破坏与威胁处于环境或社会经济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①概念:如果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超过某个临界值,就会成为环境安全问题
3.环境安全问题
a.安全:小球在临界值的范围内摆动。
b.临界:小球处于临界点上,向左运动重新回到安全范围,向右运动面临失衡风险。
c.不安全:超过临界值的球失去平衡,向下滚动。
环境安全
环境安全临界
出现环境安全问题
生活饮用水及水产养殖用水
高
低
以水质安全为例
对自然环境服务需求
环境安全临界值
农业用水
低
高
环境安全问题发生概率大
环境安全问题发生概率小
②临界值标准
人类活动不同,对自然环境服务需求不同,要求的环境安全临界值不同
1.图中发生环境安全问题的是( )
A.a B.b C.c D.不能确定
2.该图体现了( )
A.环境安全状态下,不会发生环境问题
B.只有当环境问题的严重程度超过某个临界值,才会成为环境安全问题
C.环境安全问题一旦产生就不可恢复
D.所有环境安全问题的临界值是一样的
读环境安全临界值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C
B
课堂练习
读下面某区域环境安全临界值示意图,图中小球正处于环境安全与环境安全问题的临界点上。据此完成下列小 题。
3.小球位于图中现在的位置表明该区域 ( )
A. 环境问题较轻 B. 环境问题较严重
C. 环境安全问题突出 D. 环境安全问题不可能出现
4. 该区域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增加植被覆盖率,会导致图中小球( )
A. 向右滚动 B. 位置不变 C. 向左滚动 D. 左右滚动
C
B
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是由超高浓度污染物排放、危险化学品泄漏、核泄漏等突然发生,在短时间内造成重大危害,随事件结束而消失,环境重回安全状态。
4.环境安全问题的类型:
①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
重庆川东油田特大井喷事故
深圳清水河化学品仓库的燃烧大爆炸
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
两个特点:
①事故具有突发性,往往使当地居民猝不及防;
②事故污染范围大,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
墨西哥湾石油泄漏
日本核电站爆炸
累积性环境安全问题是由污染物不断累积或生态退化逐步加剧导致的,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累积才能达到产生重大危害的程度。一旦发生,影响长期存在。
4.环境安全问题的类型:
②累积性环境安全问题
积累性的严重污染事件
北京雾霾
巢湖污染
特点:
具有积累性,经历很长时间的累积才能达到产生重大危害的程度,影响范围大,影响会长期存在。
被重金属污染的农田
被重金属污染的农田
环境安全问题
类型 举例 特点 影响持续时间
突发性 超高浓度污染物排放危险化学品泄漏、核泄漏等 在短时间内造成重大危害,需采取应急响应措施 短,有些持续时间长,如核泄漏
累积性 土壤重金属污染、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 需经历长时间积累才能产生重大危害 长
我国空气质量指数(AQI)是将常规监测的细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一氧化碳等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数值形式,并分级表示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
活动
分析空气质量对不同人群身体健康的影响
AQI 空气质量状况 对健康情况的影响 建议采取的措施
0—50 一级 优
51—100 二级 良
101—150 三级 轻度污染 敏感人群有反应 儿童、老年人减少时间、高强度的户外活动
151—200 四级 中度污染 敏感人群反应明显,一般人群出现眼睛不适、气喘、咳嗽、痰多等症状 儿童、老年人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户外活动,一般人群适当减少户外活动
201—300 五级 重度污染 健康人群出现明显症状 儿童、老年人停止户外活动,一般人群减少户外活动
>300 六级 严重污染 健康人群提前出现某些疾病 所有人群避免户外活动
空气质量标准及对健康的影响
1.收集所在城市站点或最近城市站点当年或前一年1月和7月逐日的空气质量指数数据,统计各级别空气质量出现的天数,并绘制直方图。
2.比较敏感人群(儿童、老人)、一般人群和健康人群在1月和7月出现明显症状天数的差别,并运用相关地理知识,解释天数差别的形成原因?
1月,气温低,人们燃烧煤炭等燃料取暖,排出大量的烟尘,再加上此季节降水少,空气质量较差,各类人群出现明显症状的天数较多;7月降水多,空气中的烟尘易随着雨水沉降至地表,空气质量较好,各类人群出现明显症状的天数较少;不同人群的身体素质不同,出现明显症状的天数也不同,如一般人群和健康人群出现明显症状的天数一般小于敏感人群。不同地区还要考虑地形、风速、逆温、人们的生产活动等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3.当地是否出现过重度以上的污染情况?如果出现,对正常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出现重度污染,空气污染物会导致肺功能下降,肺癌发病率升高,机器零部件磨损加重,太阳能发电效率降低等:二氧化硫会造成眼部、呼吸道、肺部不适,严重的会导致死亡,对生产设备有腐蚀作用。
欧洲野兔主要栖息于温带的开放性农业草原,是植食动物,夏季吃草,冬季则以树枝、树皮及幼芽为食。在辽阔的澳大利亚大陆,原来并没有兔子。欧洲兔在澳大利亚大陆泛滥成灾起因于1859年,英格兰农场主托马斯·奥斯汀带着24只欧洲兔、5只野兔抵达澳大利亚大陆,并在农场内放养。直到1926年,澳大利亚大陆免子数量已经增长到了100亿目前,澳大利亚人仍然“谈兔色变"。
问题探究一
(1)说明澳大利亚大陆兔子数量激增的原因。
(2)分析澳大利亚大陆兔子对环境的危害。
阅读材料和教材P59内容,讨论探究下列问题。
结合材料教材内容探究:
1)说明澳大利亚大陆兔子数量激增的原因。
2)分析澳大利亚大陆兔子对环境的危害。
①澳大利亚气候适宜,草场广布;
②当地没有兔子明显的天敌;
③土壤疏松,打洞做窝异常方便;
④兔子繁殖能力极强。
①兔子啃食草场,植被严重受损,进而导致水土流失、土壤退化、荒漠化和沙化现象日益严重,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
②兔子占据土著动物的洞穴,吃光其食物,使得性情较温和的有袋类动物大量死亡,导致有些物种灭绝或近乎灭绝。(物种入侵)
问题探究一
环境安全问题对
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其应对
02
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是 1940 年至 1960 年间发生在美国洛杉矶的有毒烟雾污染大气的事件。光化学烟雾事件致远离城市 100 公里以外的海拔 2000 米高山上的大片松林也因此枯死,柑橘减产。仅 1950-1951 年,美国因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就达 15 亿美元。1955 年,因呼吸系统衰竭死亡的 65 岁以上的老人达 400 多人;1970 年,约有 75% 以上的市民患上了红眼病。
拓展1
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
北京经常遭遇严重沙尘污染,“橘黄色的天空”一度在各大社交媒体和新闻平台“刷屏”。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乃至韩国南部的仁川市、江原道等地区,均不同程度遭遇沙尘侵袭。这场几乎“席卷”东北亚地区的沙尘暴,源于中国的北方邻国蒙古国。而在沙暴肆虐的背后,则是该国土地荒漠化现状的触目惊心。
拓展2
损害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
蒙古国的草原牧场
坦桑尼亚和乌干达,这两个国家都是非洲穷国,最不发达国家。但是,两国都位临非洲最大的淡水湖维多利亚湖,而在关于维多利亚湖的归属和水资源分配的问题上,两国矛盾重重。尤其是1971年,乌干达军事独裁者阿明上台后,更加激进的跟坦桑尼亚抢夺淡水资源。
拓展3
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安全问题的触发器和放大器
准备战争中的士兵
环境安全问题影响国家安全
环
境
安
全
问
题
国家安全
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
损害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
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安全问题的触发器和放大器
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基本途径
降低环境问题严重程度
图中左下圆从虚线到实线,代表采取措施后环境问题严重程度减小
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基本途径
减少人类社会受损害的可能性
图中右下圆从虚线到实线,代表采取措施后人类社会受损害的可能性减小
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
环境安全问题
环境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及应对
环境安全问题影响国家安全
降低环境安全风险的途径
概述
分类
总结
1.下列属于累积性环境安全问题成因的是( )
A.危险化学品泄漏 B.超高浓度污染物排放
C.农田土壤中汞、铅等重金属富集 D.核泄漏
2.下列关于威胁一国的环境安全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能产生于本国或者其他国家,也可能是全球性环境问题导致
B.影响范围可能波及全国
C.发生概率较大
D.能造成重大损害或威胁
C
C
课堂练习
课时作业
环境对污染物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然而,随着生产的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环境自净能力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环境的自净能力就是环境对人类破坏活动的抗御能力,人类的破坏力越大,环境的自净能力就越强
B.由于环境具有自净能力,因此,不会产生环境污染现象
C.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当人类向环境中过量排放污染物及有害物质时,环境会永久性地丧失自净能力而出现环境污染现象
D.环境具有自净能力,当其对废弃物的容纳和消除能力小于排放量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D
课时作业
环境对污染物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然而,随着生产的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据此回答3~4题。
4.下列有关水体自净能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相同的
B.水体的自净能力主要是通过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实现
C.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河流水>地下水>湖泊水
D.水体的自净能力可随污染物数量的增加而不断加强
B
2019年1月30日,日本茨城县一核燃料处理设施发生核泄漏事故。而世界上最著名的核泄漏事故是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对环境安全造成巨大的危害。据此完成5~6题。
5.核泄漏产生的环境安全问题( )
A.属于累积性环境安全问题
B.属于突发性环境安全问题
C.带来的影响很快消除
D.其影响会长期存在,刚泄漏时不需要采取应急响应措施
6.下列关于累积性环境安全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
A.完全是由污染物不断累积造成的
B.完全是由生态退化逐步加剧导致的
C.需要经历很长时间的累积才能达到重大危害的程度
D.造成的影响和危害短期内就会消除
C
B
在国家总体安全体系中,某一个领域出现安全问题,都会对国家总体安全构成威胁。据此完成7~8题。
7.下列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居于基础地位的是( )
①政治安全 ②资源安全 ③军事安全 ④环境安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8.下列关于环境安全问题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环境安全问题在局地、区域乃至全球都可能发生
B.环境安全问题只产生于本国,其他国家环境安全问题不会对该国产生影响
C.环境安全问题可能成为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安全问题的触发器和放大器
D.环境安全可通过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损害自然环境的各种服务功能影响国家安全
C
B
课时作业
读下面漫画,回答9~10题。
9.这幅漫画可以用来说明( )
A.骆驼是由羊进化来的
B.草原都会逐渐退化为沙漠
C.物种赖以生存的环境改变是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
D.一个物种灭绝后,又有新的物种产生,因此,人们不必担心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10.针对漫画中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保护和改善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防止进一步恶化
B.物种灭绝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类没有影响,所以可任其发展
C.在此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防止沙漠面积进一步扩大
D.图示环境的变化与人类活动无关
C
A
课时作业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0年1月16日,国家发改委相关领导介绍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2014年度报告情况,并表示到2030年,中国的大气污染问题会大大改善,“APEC蓝”不是不能实现的问题。
材料二 据观测,北京大气污染七成来自本地。图1是本地污染来源构成,图2是北京某区某年各月大气指数变化图。
图1 图2
(1)指出北京空气污染指数最高的季节并简要分析原因。
(2)从长远来看,要保持北京大气质量良好,可采取哪些措施?
课时作业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北京空气污染指数最高的季节并简要分析原因。
季节:冬季。
冬半年气候干燥,风沙大;北京及周边地区居民取暖使用大量煤炭;冬半年易产生逆温。
(2)从长远来看,要保持北京大气质量良好,可采取哪些措施?
调整能源结构(或推广利用新能源);调整产业结构;植树造林;发展公共交通;区域合作共同治理环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