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意象的丰富内涵(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专题训练-意象的丰富内涵(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6 11:57: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小说专题训练----意象的丰富内涵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丁香
陆颖墨
那是一个月前,我刚从小儿科轮转到骨科实习。带我的老师就是韦护士。有天她带着我值小夜班,大概七点多钟,我俩正在对医嘱,忽然有个病号慌忙跑过来:“不好了,江川在电视室摔倒了。”韦护士脸色遽变,放下医嘱夹,匆匆奔向病区门口,我也跟着小跑过去。
冲进去就看到那个叫江川的病号仰倒在地上,一看就是个小战士,圆圆脸。他吃力地想起身,一只轮椅,也翻倒在地。韦护士急切地问在地上挣扎起身的江川:“你知道多危险吗?你的腿要再骨折一次,你又要打多少天石膏?叫你不要乱跑,你偏不听!”
我心中不忍,赶紧过去挽住他的胳膊,用力朝上拽。他一愣,眼中掠过一丝感激,马上配合一使劲,起身了!韦护士也伸手扶住黑色的轮椅,拉他坐了上去。江川冲着我轻声说:“谢谢。”
我翻开08-1床的病历夹:“江川——骨癌晚期!”我一阵后怕,幸好刚才没摔坏,我马上理解了韦护士的一片苦心。
第三天,我又是小夜班。他的神情有些复杂,突然压低了声音:“有人给我带来了个秘方,说是能治我这种病,就缺一样药引子。”“什么药引子?很珍贵吗?”他叹了口气:“是要热的鲜猪血!”
早上四点半,出了医院大门,一路向西赶往郊区。离肉联厂大铁门还有六七米时,我叫了声刘师傅。不一会儿,刘师傅从铁门上打开小门,走了过来,把我的小热水瓶拿了进去。忽然闻到有淡淡的香味,我扭头一看,好家伙,左边也是一大片的花苗圃,有好几十亩地。是丁香花,这花医院也有,在门诊部门外的花园里,那棵丁香树高,冠也大,站在树下,会让花香笼罩着。只是今年春天暖得晚,大部分花只出现花蕊,香气也不浓。
第二天凌晨,在等待刘师傅还我小暖瓶的时候,我静下心来打量这些丁香花。像是对星空的呼应,眼前这么大面积的花海在夜色里,也泛着星星点点的白光,似乎无边无际,真让人欢喜。往年医院的那棵丁香盛开时,我们会凑在树下找花朵数花瓣。大部分花是四瓣的,运气好的,还能找到六瓣的,极稀少的,还找到八瓣的花朵。大家都争着找八瓣的,说谁找到了,这一年运气肯定好!
忽然,我心里一动,俯下身去,靠路边摘下一株花枝,刚开了两朵,自然是四瓣的,还有七个花苞没有绽放。
到了病房,我自己找来个空的盐水瓶灌上清水,把花枝插入,摆到了他的窗台上。“什么花呀?”他问。“白丁香。”“丁香,就是一丁点香吗?”我一下笑了。
“过几天花都开了,会很香的。”“那太好了!一、二、三、四、五、六、七。”他用目光数着花苞,说,“我会看着它们一个一个绽放!”
忽然,我心头一震,急问:“被子上是什么血?”他赶紧低头:“坏了,坏了,刚才的猪血。”忽然,他侧身打开床头柜,拿出小刀片,在左手手指上划了一个口子,有一滴殷红的鲜血,滴到了被子上。情急之中,我用了对付这种伤口最简便的消毒止血的办法,用舌尖舔了一下那伤口。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用右手抓住我的右手,在我手背上亲了一口。
天哪,他这是干什么,我简直吓疯了,猛地把他推开,厉声说:“你干什么?!”他脸色顿时变得刷白,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又说不出来。我噙着眼泪,瞪他一眼,出门奔向护士站东边的盥洗间。
“许森森,怎么回事 ”韦护士不知怎么出现在我的身后,我被吓了一跳。她生气地把我拉窗边,“昨天大夜班护士就告诉我,你一大早去了08病房。小小年纪,不要弄出什么风言风语的。战士谈恋爱是要受处分的,你不是不知道。你还没毕业,不要把自己的前程毁了。”
后来的日子,都是班长每天派人去取血,自己送进病房,一切都变得正常,我的心也宁静起来。只是,从医嘱上看,江川的病情并没有出现奇迹,而且越来越糟。
一天晚上我刚要迷迷糊糊睡着,忽然有人在走廊里喊:“许森森电话,许森森电话。”
病床边围满了人。我避开众人的目光,却又不敢看床上的江川。就在这时,一股浓郁香味把我的目光一下引到了床头柜上:一只盐水瓶,一株丁香花。九朵丁香花都绽放了!突然眼睛一亮:八瓣花朵,里面竟有一个八瓣花朵!我顿时有了勇气,把目光移到江川脸上,他苍白的两颊渐渐泛出了红晕。他张开嘴,吃力地嘟哝了一句。我没有听清,队长马上对我说:“他说,他看到八瓣花了。”
我眼窝一热,心酸地说:“八瓣花并没有给你带来好运……”他又说了一句,这回清晰了:“遇到你就是我的好运!”
就在这时,他把右手伸了过来,张开,说:“对不起!”那双眼睛里,充满期盼,似乎在乞求我的回应。面对江川的目光,我无法不把手伸出去,就在这时,韦护士拉住我衣袖,悄声说:“千万别和他握手!”我停顿了一下,又看到了那眼神,避开,又看到了他父母的眼神,他的战友们的眼神。我都无法拒绝!我伸出右手握住了他的右手,他的手上的劲一下子也大了起来,把我的手紧紧握住。我也用了下劲,紧紧握住他的手。他脸上露出了欣慰而幸福的笑容,天真烂漫,像婴儿一样。我们四目对望,都想说些什么,但什么也说不出来……
终于,屏幕上拉成了一条直线。江川的笑容依然。
再一次回望这片丁香花,双眼已经模糊,眼前白茫茫的一片,无边无际。
(选自《小说选刊》2019年第2期,有删改)
1.小说中的“白丁香”这一意象,有什么深刻意蕴?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烧马棚
威廉·福克纳
当夜他们露宿在一个小林子里,那是一片栎树和山毛榉,旁边有一道清泉。夜里还是很冷,他们就生了堆火挡挡寒气,正好附近有一道栅栏,就偷了一根横条,劈成几段当柴烧——火堆不大,堆得很利落,简直有点小家子气,总之,那手法相当精明;爸爸的一贯作风就是只烧这样的小火堆,哪怕在滴水成冰的天气里也是这样。到年纪大些以后,孩子也许就会注意到这一点,会不透:火堆为什么不能烧得大一些?爸爸这个人,不仅亲眼见过打仗的破坏糜费,而且血液里天生有一种爱慷他人之慨的挥霍无度的本性,为什么眼前有东西可烧却不烧个痛快呢?他也许还会进而想到有这么一个理由:在那四年工夫里,爸爸老是牵了一群群马(爸爸称之为缴获的马)藏在树林里,见人就躲,那小家子气的火堆就是他赖以度过漫漫长夜的活命果子。到年纪再大些以后,孩子也许就看出真正的原因来了:原来爸爸心底深处有那么个动力的源泉,最爱的是火的力量,正像有人爱刀枪火药的力量一样,爸爸认为只有靠火的力量才能保持自身的完整,不然强撑着这口气也是白白的活着,因此对火应当尊重,用火也应当谨慎。
……
第二天,他们到达新雇主的家。他们穿过门廊,他听见爸爸一下一下蹬在地板上。门开得快极了,那是个黑老头,花白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穿一件亚麻布茄克,他把门堵住:“白人,把脚擦一擦。”
“滚开,黑鬼。”爸爸把那黑人连人带门一推。孩子看见浅色的羊毛地毯上出现了一个个脚印。那黑人狂喊:“萝拉小姐!”孩子看见这光洁优雅的铺毯回梯、熠熠耀眼的枝形吊灯、描金画框的柔和光彩,早已被一股暖流淹没了,眼里闪烁着惊异与歆羡。他看见了这位小姐。她直盯着地毯上的一串足迹。
“请你出去好不好?”贵妇人的声音都发抖了,“德斯班少校不在家。请你出去好不好?”
爸爸对那贵妇人连一眼都没有看,转过身来,在地毯上又留下了一道长长的污迹。
爸爸就着台阶把靴子擦干净:“雪白的,很漂亮,是不是?那是黑鬼的汗水。他还想浇点白人的汗水呢。”
两小时以后,孩子正劈着柴,忽然听见马蹄声,马上的年轻黑人抛下一卷地毯。
爸爸大声喊起姐姐:“去抬起来。烧水。”
妈妈说:“让我去弄吧。”
“你回去。”爸爸说。
孩子闻到锅里刺鼻的土碱(有腐蚀性的清洁剂)味儿。妈妈的神情绝望了。他看见爸爸拾起一块扁扁的碎石片儿,仔细看了看,又回到锅边。妈妈哭道:“阿伯纳,请别这么干。求求你。”
借着星光,他们又来到宅第。爸爸把地毯推下去,地毯在墙角弹落,声音大得像打了个响雷。天边刚刚吐出火红的霞光,他们已经在给骡子套犁了。年轻黑人来到地里。“地毯叫你弄坏了!”他浑身震个不停,“这张地毯值一百块钱!我要在你的收成里扣二十蒲式耳玉米。”
爸爸一言不发。
孩子心想:说不定这一下可以彻底解决了。赔上二十蒲式耳,虽然很难受,可是他从此改掉老脾气,说不定还划得来呢。
孩子跟着爸爸来到治安所。治安官说:“你认为二十蒲式耳玉米,数目太大了点?”
“我把脚印洗掉了,给他送了回去。”
“可你送回去的已经不是原样。”爸爸一言不发。
“你拒绝回答吗,斯诺普斯先生?”爸爸一声不吭。“我裁定,少校的地毯是你损坏的。地毯是过去买的,九十五块钱他自己承担,你承担五块钱。每蒲式耳玉米五毛钱,到收获季节,你赔偿十蒲式耳。”
夜幕完全罩上了。他正在听夜鹰的啼叫和蛙鼓,忽然听见妈妈的声音:“阿伯纳!干不得!干不得!天哪!天哪!”他急忙站起来,爸爸正把灯里的油全部倒进油桶里。这时,爸爸看见孩子站在门口。
他愤怒地嚷着:
“你又要去烧马棚!你又要去做烧马棚的贼!”
爸爸忽然冲他一闪,早已抓住他的后襟。“揪住他!”爸爸说。妈妈紧紧抓住孩子的手腕。“抓牢!他要上那边去!”爸爸的脚踩得很重,不紧不慢,好一阵才消失。
孩子挣扎起来。他知道,妈妈总是弄不过他的。
突然他挣脱了。孩子一下子冲出了里间,冲出了屋门,跑到了那洒满星光、蒙着松软的尘土、密密层层攀满忍冬的大路上。他一路奔去,向那亮着灯光的大宅子奔去,向那亮着灯光的门奔去。他一头闯了进去。
“德·斯班!”他气喘吁吁地喊道,“马棚!”
“什么?”那白人说,“马棚?”
“对!马棚!”
“逮住他!”
可是他已经跑开了。他根本就没有停下脚来。
他听见背后喊叫:“备马!快备马!”
他一会儿就到了大路上,夜空像是突然泼上一摊墨污——那是冲天而起的浓烟,惊心动魄,却又阒寂无声。孩子跳了起来,来不及了。可他还是一个劲儿往前奔,听见枪响也还是往前奔。又是两声枪响。他一路气喘吁吁、抽抽噎噎地喊:“爸爸呀!爸爸呀!”
天就要亮了,他决定再往前走,山下黑沉沉的林子里到处是夜鹰的啼鸣,拉着调子,此起彼伏,让位给晨鸟的时刻越来越近了。太阳就要出来了。他向山下走去,向那一片黑沉沉的林子里走去,林子里不绝传来一声声清脆的银铃般的夜鹰的啼叫-暮春之夜的这颗响亮的迫切的心,正在那里急促地紧张地搏动。他连头也不回地去了。
(有删改)
2.分析“火”这一意象的丰富内涵。
三、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江南童谣
路明
(1)阿枣不肯午睡。外婆坐在床边,一边给阿枣打扇子,一边轻声唱:一箩麦,两箩麦,三萝开花拍大麦。噼噼啪,噼噼啪。
(2)阿枣动了一下。
(3)外婆看看她,又唱:“猫咪猫咪,明朝初二,买条鳑鲏,挂在床里。鳑鲏跳一跳,猫咪笑一笑。”
(4)阿枣翻了个身,问:“猫咪为什么要笑一笑?”
(5)外婆说:“猫味看到鳑鲏鱼,知道自己有的吃了,心里开心,自然要笑。”外婆拍拍阿枣的屁股,你烦死了,快睡觉。
(6)“我要听扇子歌。”
(7)“扇子扇凉风,扇夏不扇冬。有人问我借,要过八月中……”
(8)阿枣睡着了。
(9)那是一九八六年的夏天,阿枣四岁。妈妈要回镇上。她对阿枣说:“阿枣,去外婆房间里玩一会儿。“阿枣玩够了,四处找妈妈,妈妈只剩下一个模糊的背影。阿枣追出门,摔倒在地上,哭着爬起来,又摔倒。外婆抱起阿枣,在她耳边唱:“阿枣宝,依要啥人抱?我要姆妈抱,姆妈纺花做袄袄。阿枣宝,做要啥人抱?我要阿爹抱,阿爹出门买糕糕。阿枣宝,呒人抱,还是自家走走好。“
(10)阿枣在前面跑,外婆端着饭碗一路追。阿枣叹:“不吃不吃,我不爱吃蒸鸡蛋。”外婆说:“阿太(小祖宗),这也不吃,那也不吃,以后阿枣长不高。”阿枣说,“长不高就长不高。”
(11)外婆又跑了几步,蹲下去说,“阿枣,等等外婆,外婆跑不动了。”
(12)外婆养蚕,阿枣帮忙喂桑叶。初生的蚕宝宝只有火柴头那么大,黑乎乎的,在阿枣手上扭来扭去。蚕宝宝个头小,胃口一点都不小,嫩嫩的桑叶铺满什匾,不一会儿就被咬得千疮百孔。外婆说,新蚕很娇气,只吃芽尖的第二片叶子。以后,新蚕长大了,可以吃第三片,第四片……等吃到最后一片叶子,就可以吐丝了。
(13)阿枣早上醒来时,外婆已经采完桑叶回家了。朵叶只能在早晨或黄昏时采,白天叶子晒干了,蚕宝宝吃不得。
(14)蚕宝宝吃饱了就睡觉,头眠,二眠,三眠,每睡完一觉就胖一圈。三眠之后就是老蚕。老蚕肥嘟嘟的,吃起桑叶来,沙沙沙,像下雨一样。这是养蚕人最辛苦的时候。外婆每天夜里要起来好几次,添桑叶,清蚕沙。
(15)快到端午了,老蚕不再进食,身体变得透明。外婆说:“阿枣你看,蚕宝宝肚子鼓鼓的,都是要吐的丝。”
(16)卖茧子那天,外婆和舅舅天不亮就起床。舅舅着小船,去镇上的茧站。中午,外婆回来了,笑眯眯的。阿枣扑过去,在外婆的布口袋里乱掏。掏出一盒彩色蜡笔,一个好看的本子,还有一件花衣裳。
(17)梅雨天到了,外婆在灶前烧饭,柴禾带着潮气,烟囱口冒不出青烟,只是一片白茫茫。阿枣坐在门里,望着廊下的泥地,水花溅起,远处的稻田被雨水冲刷得一片曲绿。仿佛连日脚都变慢了。
(18)外婆病倒了。阿枣跑去外婆床边。外婆摸着阿枣的头说:“外婆死了,阿枣就看不到外婆了。”
(19)阿枣睁大眼睛:“什么是死呀?”
(20)外婆笑了:“人死了,就像蚕宝宝吐完了丝,躲在茧子里面。”
(21)“蚕宝宝在茧子里面干吗呀?”
(22)“蚕宝宝咬啊咬,等咬开了一个口,蚕宝宝飞走了。人也会飞走的。”
(23)“外婆不要飞走。”
(24)“乖囡。外婆会在天上看阿枣。”
(25)阿枣每天早上跑去看外婆。外婆闭目休息,阿枣拉拉外婆的手:“外婆外婆,你死了没有呀?”
(26)外婆摇摇头:“还没有呢。”满脸的相子堆出一个笑脸,“外婆舍不得阿枣呀”。
(27)外婆一天天瘦下去。到后来,外婆说不出话,只是笑眯眯地看着阿枣。八月天,外婆身上盖着被子,像一条老蚕。
(28)那天家里来了好多人,闹哄哄的,有人一进门就放声大哭。阿枣想找外婆,怎么都挤不进去,急得团团转。这时,阿枣被一双手抱了起来,回头一看,妈妈满脸的泪水。
(29)阿枣,妈妈没有妈妈了。
(30)外婆埋在村后的桑树林里。阿枣每天早上醒来,自己穿好衣服,梳好辫子,登登登跑到桑树林,看外婆有没有飞走。
(31)阿枣绕着坟转了两圈,地上没有洞。外婆还在,阿枣放心了。
(32)村里人说,阿枣这孩子懂事,重情义。外婆没白疼她。
(33)一个礼拜过去了。两个礼拜过去了。阿枣天天来。
(34)外婆,你怎么还没有飞走呀。我知道你舍不得我,我也……我也舍不得你呀。
(35)阿枣的眼泪掉下来。
(36)妈妈要带阿枣去镇上。阿枣跑去桑树林,外婆,我要走啦,这下你可以放心地飞啦。阿枣跪在外婆坟前,咚咚咚磕了三个头。你在天上能看见阿枣吗?阿枣戴两个蝴蝶结。
(37)阿枣在家里睡午觉。她朝右侧卧,右手轻拍着自己的左肋,唱道:
(38)扇子扇凉风,扇夏不扇冬。有人问我借,要过八月中。
扇子扇凉风,时时在手中。谁要来借扇,请问主人公。
扇子扇凉风,打马过桥东。要问我是谁,扇子老公公。
(39)阿枣唱不下去了。外婆说,一共有十二把扇子。可惜每次唱到第三把扇子的时候,阿枣就睡着了。
(40)外婆你看见了吗?阿枣很乖……阿枣好好吃饭,好好睡觉……阿枣好想你。
(41)阿枣有了新发现。原来侧卧的时候,左眼流出的泪,会流到右眼里的。
(选自路明《出小镇记》译林出版社2020年6月)
3.小说中多次出现“蚕”意象,请结合原文分析其内涵。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仲尼之将丧
冯至
仲尼自从春天去了以后,意味的阑珊,情绪的萧索,更甚于前年西狩获麟、《春秋》绝笔的时候了。那时他满心满意地想,世态是一年不如一年,我的《春秋》写到这里也尽够了。天啊!你总还可以多给我几年的生命吧;我要努力在我这未来的几年以内,把我们先哲传下来的一本《易经》整理一番;把我的哲学思想都借着这部古书表现出来,留给我的弟子们,咳,他们真是可怜,像是船没有舵,荒野浓雾中没有指南车呀。哪知到了现在,转瞬间就快要两年了,《易经》,一点儿没有着手;《春秋》,也有刻在竹板儿上的,也有涂在一卷一卷的树皮上的,错错乱乱地在他的房里堆积着,向来不曾有过一个人来过问。就是那张古琴,伴着他流浪他乡,十四年总在身边的,现在挂在壁上,不但着了许多灰尘,并且结上许多蜘蛛网了。他每每在黄昏时节,倚着窗子望落日,领略着自然间的音乐,正在忘机物我、融会一切之际,房子里便会发出来一种苍茫的音调,使他回转头来,目光懒懒地落在那张琴上,他这般伤感地自语,不知说了多少次了:
——当年从我困于陈蔡的故人们,死的死了,不死的也多半在远方,只剩下这张琴,寂寞无语的。
二十年前,奔走齐鲁之间,追慕着古代的风光,正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实现在这乱世上最热衷的时期。一天独自一个人登上泰山的高峰,澄滓太清,齐鲁俱磅礴于茫茫大气之内,自己不觉得胸怀高朗:
——啊,当初登上东山,觉得鲁小,现在立在泰山顶,天下并不大呀!
现在呢,泰山依旧是那样嵯峨,可是旧日的气概一点也没有了,耳边只是缠绕着一个樵夫的哭声,凄凄婉婉地。心里忽地一片苍凉,宇宙都似乎冰化了一般,一个久已消逝了的泰山樵夫的影子,有如白衣的神显现在黑漆的夜色中,又回到他的意念之内了:
——樵夫啊,你是世间的至圣!当我们在泰山的幽径里相遇时,你哭得是恁般地苦闷,岩石为之堕泪,鸟兽为之惊心。我这愚蠢的人啊,我那时不但不能领会,还要问你为什么哭。樵夫啊,你说,你自伤,所以这般哀泣茫茫天空,恢恢地轮……万物的无着无落,是这样锐敏地感动了你……深入了人生的真髓、宇宙的奥秘;我直到今日,才能了解你!
他的头脑眩昏,目光放出许多火花,泰山也似乎旋动起来,地在震动,远方的河水在沸。
——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
杖,被掷在一边,颓然坐在阶上了。两手托着颐。
——赐呀,你来了?来得怎么这么晚呢?
他远远望见一个衣冠齐楚的人,渐渐辨别了知道是子贡以后,慈母见了远方归来的游子一般,两目射出消逝了的旧日的光芒,迎上去,紧紧地握着子贡的手。
——赐呀,你来得怎么这么晚呢!
——赐呀,你看这座泰山呀。你说它有时要崩颓吗?
——寂寞呀……赐,你日日锱铢为利,你好久不到我这里来了……
子贡本来是因为货殖的事,由这里经过,顺便看看先生,并且想问一问他近来对于政治上的意见。哪知出乎意料,先生说出这样悲痛的话,是他从来没有听过的。
——先生,可是病……
——我哪里有什么病,只是昨夜做了一个梦。咳,这样的梦也不止一次了。你说,前面的泰山,有崩堕的那一天吗?
——先生,梦是无凭的;泰山是不会崩颓,如同哲人永不陨亡一样……
仲尼皱纹消瘦的颊上,缀了两颗绿豆大的泪珠了。
子贡慢慢地扶着先生又坐在台阶上,这时候太阳转到南方,被几片浮云遮护着。子贡站立在先生的身旁。等到浮云散开了以后,一只雄鸡高踞在树巅,叫起来了。
——赐呀,这是什么在叫?仲尼低着头。一切都在白昼的梦里迷迷蒙蒙的。
——先生,是一只雄鸡。
——啊,一只羽毛灿丽的雄鸡呀!他抬起头,对着那只鸡望了许久。假如仲由还在,恐怕又要把它射下来,把它的羽毛插在他的冠上;把它的血肉来供我的馐馔。可怜他金星随着太阳一般,傍着我车尘劳碌于卫楚陈蔡的路上,一日不曾离开过我;同我一块儿受着隐士们的嘲笑、路人们的冷遇。我又何益于他呢?他终于很惨怛地死了!
我抱着我的理想,流离颠沛,一十四年,卫呀,楚呀,陈呀,……没有一个地方能够用我一天,种种魔鬼的力恐吓着我,讽刺着我,压迫着我,四海之大,没有一个地方容我的身躯,终于不能不怀着惆怅回到我这儿时的故乡。故乡真是荒凉呵,乡音入在耳里,泪便落在襟前了。没有一个人不说我是陌生人,没有一个人对我不怀着一些异殊的意味。儿时的门巷变成一片瓦砾,生遍了鬼棘向我苦笑。防山侧父母的坟茔已经被人踏平。我哪里还有读易奏瑟的心情呢。
我为什么回到这个故乡来呢?我早就应该……我为什么不死在匡人手里?为什么不死在陈蔡人的手里?那时候的死,是怎样地光荣!怎样地可以自傲!那个时候,有颜回在我身边,仲由在我身边,百十个弟子在我面前,在弦诵声中死去,韵调是怎样地悠扬,怎样地美丽呀!现在,不肯“先我死”的颜回也死了,勇健的仲由也死了,百十个弟子都各自走上自己的路了。死也要有死的时候。
仲尼一气说尽了多少天积蓄着的抑郁,两目像着了疯狂,两手按胸,不住地咳喘,淤塞着,再也说不下去了。子贡想用旁的话路岔开,却找不出适当的词句。
仲尼依然坐在门前。他怕走进房内,同怕阴森的坟墓一样。远远近近,静悄悄使人听到万籁中极细微的呼吸……
正是傍午的时分。
泰山的余脉,又蒙上一层薄薄的云霭了。
(有删减)
4.结合文本和你对孔子的了解,分析小说中反复出现的“泰山”意象的深刻意蕴。
参考答案:
1.①丁香花海寄托着“我”对生命美好的希望。“我”摘下花枝,送给江川,是希望丁香花能给他带来好运;
②丁香花凸显出两人的相逢是最美的遇见。许森森说“八瓣花并没有给你带来好……”江川回答“遇到你就是我的好运!”江川遇到许森森是他的好运,许森森也因为遇到江川加深了对生命的理解;
③丁香花象征着“我”与小战士“交浅爱深”的战友情谊。洁白的丁香花象征着二人之间纯洁的情谊。
2.①在孩子的眼中,“火”象征着温暖,但父亲并不能满足家庭的需要;②在父亲眼中,“火”象征着维护他的自尊的力量;③从小说主旨来看,“火”具有毁灭性,造成了整个家庭的悲剧。(抓住“温暖”“自尊的力量”“毁灭性”等特点作答即可)
3.蚕吃的是郁郁葱葱的桑叶,可是吐出的却是宝贵的蚕丝;“蚕”象征了外婆,外婆的一生像蚕一样勤劳、无私奉献。
4.①“泰山”寓意孔子的人生。泰山的嵯峨表现孔子年轻的形象,泰山的崩颓预示孔子的人生将丧。
②“泰山”象征着孔子的哲学思想与政治理想。“登泰山而小天下”显示孔子年轻时平治天下的抱负,“泰山其颓”暗示孔子政治理想的破灭。“蒙上云霭的泰山”寄托了对未来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