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26 15:3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目录

农业的发展

手工业的兴盛

商业贸易的繁荣

农业的发展
观察《耕获图》,你能从《耕获图》中找出哪些农业活动?
插秧
灌溉
收获
入仓
牛耕
扬场
(一)宋朝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
“又今将浙间,有稻粒稍细,耐水旱,而成实早,作饭差硬,土人谓之占城稻。”
——宋史《食货志》
真宗深念稼穑,闻占城稻耐旱……遣使以珍货求其种。
——【宋】文莹《湘山野录》
1、粮食作物
①新品种——占城稻
占城稻有何优点?
成熟早,抗旱力强
②新生产方式——秧马
③新生产技术——一年两熟
当时名甲天下的粮仓在哪?
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
(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谚语)
(1)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
1、经济作物
茶之为利甚博,商贾转致于西北(榷场),利尝至数倍。
——《宋史·食货志》
(2)棉花的种植由广东福建推广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手工业的兴盛
(一)手工业兴盛的表现:(1)纺织业
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 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等地烧制的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 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2)制瓷业
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都有很高的水平, 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不仅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指南针。
(3)造船业
指南针

商业贸易的繁荣
1.发展概况:
  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那时候,黄河、 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是开封和杭州,人口多达百万。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 商业日益繁盛,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街道以及宅巷之内到处可以开设店铺;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草市;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
想一想: 东京的夜市和早市对市民的生活提供了哪些便利?
材料研读
方便了市民的日常购物、餐饮等生活,增加了经营者的收入,丰富了市民生活。
《清明上河图》局部
    宋代商贸繁荣,商人们每天需要携带大量的金属货币穿行在大街小巷,既不安全,也不方便。
商人的烦恼怎样解决呢?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交子”——北宋纸币
北宋前期,四 川 地 区 出 现“ 交 子 ”,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 币。
北宋前期,四 川 地 区 出 现“ 交 子 ”,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 币。
”会子”—南宋纸币
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材料一:《东京梦华录》卷二记载北宋首都开封店铺林立,“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
根据材料,说一说宋朝大都市商业繁荣的景象。
材料二:《梦梁录》卷十三记载南宋首都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
材料一反映出北宋都城开封店铺林立,商家实力雄厚,交易量大。
材料二反映出南宋都城临安商业范围广,店铺遍及大街小巷,有一定的规模,商品种类繁多。
宋朝的海外贸易也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宋代朝廷鼓励海外贸易, 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说明宋朝政府的收入主要来自东南地区,这反映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宋史》
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1、景德镇成为我国著名的瓷业生产中心开始于(  )
A.西汉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课堂练习
D
2.《宋史》中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表明当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了(  )
A.黄河流域
B.淮河流域
C.珠江流域
D.长江流域
D
3.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经历了从北方向南方逐渐转移的过程。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江南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逐渐超过北方。下列对其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北方劳动人民不够勤劳
B.北方各政权不重视发展生产
C.南方开发的时间比北方要早
D.中原人南迁带去了生产技术和劳动力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