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综合训练(word版 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综合训练(word版 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7 21:3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名著《傅雷家书》导读与综合训练
——《傅雷家书》——苦心孤诣的教子篇
第一部分 名著导读。
一、【作家 作品】
傅雷(1908——1966),字怒安,号怒庵,上海人,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译遍法国重要作家如伏尔泰、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重要作品。翻译作品共三十四部,主要有罗曼.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邦斯舅舅》等名著十五部。
《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于1954年至1966年间写给其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共186封,其中大部分是写给出国在外并最终成为著名钢琴演奏家的大儿子傅聪的信件。关《傅雷家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更是既平凡又典型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写照。
【内容解读】
《傅雷家书》中大部分是傅雷大儿子傅聪的信件。
第一,傅雷先生把儿子“当作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
傅雷先生跟儿子傅聪谈贝多芬,谈莫扎特,谈李斯特,谈肖邦,谈巴赫;谈他参加音乐会的感受,也谈儿子的演出及演奏;不仅如此,他还跟儿子谈文学,谈绘画,谈哲学,谈东西方文化。
第二,傅雷先生“极想激出”儿子的“-些青年人的感想”,让他这个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
通过书信,傅雷先生与儿子一起讨论艺术,研究乐曲的内涵,交流对事物的看法。一封封家书犹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傅雷先生与儿子乐享其中。
第三,傅雷先生欲“借通信训练”儿子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思想”。傅雷先生认为:“一个人的思想,不动笔就不大会有系统;日子久了,也就放过去了,甚至于忘了,岂不可惜!”为了这个缘故,他常常“逼”儿子多写信,“多写 有内容有思想实质的信",并认为“这是很重要的‘理性认识’的训练”。因为“一边写信整理思想,一边就会发现自己有很多新观念;无论对人生、对音乐、对钢琴技巧,一定随时有新启发",有助于今后的人生。与此同时,傅雷先生非常注重在思想、道德、事业以及其他诸多方面给儿子以全面的关心和教育。
第四,傅雷先生希望随时随处给儿子“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傅雷先生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他教育儿子的同时,总是将自己也摆进去,一再 做无情的自我解剖,以引导儿子认真地对待自身的问题和不足。
【人物分析】
1、傅雷是一位忧国忧民,为整个人类的命运担忧,能保持独立见解的进步的知识分子。他还是一个想得很多、看得很远,内心世界非常丰富的人。傅雷是一个非常热情的人,同时又是一个充满父爱、教子有方的人。
性格特点:严谨、认真,为人坦荡、秉性刚毅,慈祥仁爱、善于言传身教和解剖自己。能调法中
2、傅聪: 1934年生于上海,8岁半开始学习钢琴,9岁师从意大利钢琴家。1954年赴波兰留学。1959年起为了艺术背井离乡,足迹遍布五大洲,驰骋于国际音乐舞台,获得“钢琴诗人”的美名。
性格特点:生活有条理,严谨;热爱音乐,刻苦用功,执着追求理想;热爱祖国。
【主题思想】
《傅雷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样提出意见和建议。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艺术特色】
1.采用书信的形式,便于情感的表达和交流。
2.文字生动优美, 真情流露,感人至深。
第二部分 综合训练
一、填空
1、傅雷的教育信条是:先为人,次为 ,再为音乐家,终为 。
2、博雷认为在中国古代素来以 和 为最主要的人生哲学。
3、音乐是 的艺术,表达的又是 最大的感情,往往稍纵即逝。
4、傅雷一向认为 最能代表法兰西民族,最不受德、意两国音乐传统影响。
5、傅雷在家书中向儿媳弥拉推荐阅读丹纳的《 》、 罗素的《 》和罗曼.罗兰的《 》三本书。
6、傅雷是我国著名的 家,曾翻译过巴尔扎克的( ),他认为中国最好的文学批评是 《 》
7.傅雷在儿子 (人名)长大成人、留学海外之后,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教导儿子要做二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后来汇编成册,这就是《 》
8、傅雷对儿子的生活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
何 、 及如何正确处理 等问题,都像
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9、傅聪曾在信中提到自己与父亲博雷共同的气质是 。
10、《傅雷家书》首先强调的是 问题。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_ , 做事要 ,礼仪要__ ; 遇困境不 ,获大奖不 ;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

11、傳雷有_ 和_ 两种固有的人生观。
12、《傅雷家书》中父亲与儿子 (姓名)论及艺术家的修养时,提到“_ ”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是做人的根本,必须从小培养。
二、选择题
1、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博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对儿子在艺术、做人和生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引导。
B傅雷是著名的翻译家,同时也是一-个宽容、慈爱的父亲。
C.《傅雷家书》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经典的“教子篇”。
D.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和艺术修养使这部作品文字生动优美,读起来感人至深。
2、《傅雷家书》中说道( ) 是培养心灵的酒浆。
A辛酸的眼泪 B.优异的成绩
C.周游世界 D.投入大自然
3、新中国成立以来,傅雷看到的谈艺术最好的书是( )
A (红旗颂》 B.《粉墨春秋》 C. 《山河新貌》D.《画苑摄英》
4、.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一生任何时期,闹恋爱最热烈的时候,也没有忘却对学问的忠诚,学问第艺术第一,真理第一,爱情第二,这是我至此为止没有变过的原则。”这是博雷时儿子的教诲。
B.《博雷家书》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C傅雷在艺术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信中常用大量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读表艺技巧和艺术修养等。
D.在《傅雷家书》中,傅雷觉得儿子的成功不重要,重要的是儿子为祖国增了光,给别人带来欢笑。
5、 下列在《傅雷家书》中没有提及的内容是 ( )
A思想没有成熟的,不要先讲,谨慎小心。
B高费的精神是不会停步不前的,它经常使人勇敢而无所畏惧。
C一个人妨碍别人,不一定是因为本性坏,往往是因为头脑不清.不知利害轻重。
D一个人吃苦碰钉子都不要紧,只要吸取教训,所谓人生或社会的教育就是这么回事。
三、简答
1、在最困难的时候,傅雷是用什么方法理财、控制开销的
2、傅雷告诉儿子什么才是最大的成功,才是到了艺术与人生的最高境界
3、傅雷在一封信中曾经说过:“我高兴的是我又多 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这种“父子如朋友”的境界体现在哪里
4、《博雷家书>洋溢着父子深情,是苦心孤谐的教子篇,请简单谈谈你对作者的认识。
5、你打算将《傅雷家书》推荐参选班级“亲子共读书日”,请你据此写一段简明的推荐语。
四、阅读
1、名著阅读。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真诚的“不懂”,比不真诚的“懂”,还叫人好受些。最可厌的莫如自以为是,自作解人。有了真诚,才会有虚心,有了虚心,才肯丢开自己去了解别人,也才能放下虚伪的自尊心去了解自己。建筑在了解自己了解别人上面的爱,才不是盲目的爱。
文段选自《 》。 这封信由_____ (人名)乐曲的特点谈起,论及了艺术家要有一颗赤子之心,要真诚。信中父亲还要求__
_ (人名)在做一切小事时,要养成一种 的习惯。
2、名著阅读。
①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的,不愿意回顾的;我们哆里哆嗦的抖出你尿布时代与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團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②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即使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不由得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的!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别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冬烘,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③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到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④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益的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情便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1)第①段"这类的话我们不知有 多少可以和你说“中的“这一类的话”指什么 (用原文回答,15字以内)
(2)第①段提到令作者“又快乐又调怅”的是什么事 为什么说它是“又快乐又惆怅”的
(3)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长辈应克服自身哪些弱点 希望两代人建立怎样的关系
3、名著阅读。
我在第八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 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 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 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来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在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舞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 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 慢慢的你会养成另-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
的借鉴,以免重蹈覆柜。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理智
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创作,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么将来在遇到固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1)博雷告诫儿子如何面对情绪上的起伏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这句话。
(3)对以上选段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封信写在儿子精神消沉时.希望儿子成为一个坚强的人。
B.文中连用三个反问句,构成排比,表达强烈的感情——父母始终是儿子的坚实后盾。
C.文中提到克利斯朵夫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儿子像克利斯朵夫那样坚强、乐观,宠辱不惊,能从客观的立场分析所面对的一切。
D.信中父亲鼓励儿子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至境。
(4)这封家书是一个父亲对 儿子的谆谆教导,凝聚着父母对子女深切的期望。结合自身成长经历谈谈对你有哪些启发。
答案:
一、1.艺术家,钢琴家2.不滞于物,不为物役3.时间,流动性4.柏辽兹
5.艺术哲学,幸福之路,约翰.克利斯朵夫
6、翻译欧也妮.葛朗台人间词话7.傅聪傅雷家书8. 劳逸结合正确理财恋爱婚姻9. 赤子之心10.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谦虚严谨得体气馁骄傲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11.四大皆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12. 傅聪真诚
二、1、B (傅雷是一个严厉尽责的父亲)2.A 3.B4. D5.B
三、1.把每月的每一笔开支,分别装在信封里,写明“伙食”“水电"“图书”等;一个信封内的钱用完了,决不挪用别的信封内的钱,更不提前用下个月的钱。
能掀动听众的感情,使他们如醉如狂,哭笑无常,而自己屹如泰山,像调度千军万马的大将军一样不动声色。
首先在于感情上、精神上的互相理解与慰藉。当傅聪消沉时,可以毫无顾忌地向父亲倾诉,而父亲没有横加训斥或教条式的说教,反而是充分理解,尽量安慰,然后蝇呢而谈,以十分平等的口气给他提出一些人生忠告,并且互相补充,相互借鉴。
傅雷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对儿子、对祖国怀有无私的热爱之情。
示例:《傅雷家书)既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家书字字珠玑,字里行间充满着父亲对孩子的殷殷期望,包含着对人生、对艺术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国家、对世界的高尚情感。所以,这本书适合父母和孩子共读。
四、1傅雷家书莫扎特傅聪干净
2. (1)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2)回忆儿子的往事这件事。因回忆儿子的往事而快乐,因儿子离开父母而惆怅。(3)青年 人应该理解长辈的情感,尊重老人的意见;长辈应克服落伍、迁腐、不够耐心,不太讲究说话技巧等弱点;建立和谐融洽、没有隔膜的朋友般的关系。3.(1)首先,对一切泰然处之:其次,养成另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控制情绪的必要性,告诉儿子凡事都要掌握分寸,过与不及都不好。(3)D (4)示例:我们的父母在平日里也像博雷一样,对我们倍加关怀和呵护,只不过我们可以为常,没有觉察到。我们应该理解父母,孝敬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