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生物一轮复习课前自主预习案】12-1传统发酵技术及发酵工程的应用(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生物一轮复习课前自主预习案】12-1传统发酵技术及发酵工程的应用(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0.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2-26 23:59: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十二单元 生物技术与工程
课前自主预习案1 传统发酵技术及发酵工程的应用
素能目标★考向导航
基础梳理——系统化
知识点一 发酵与传统发酵技术
一、概念
1.发酵的概念和种类:
(1)概念:人们利用    ,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通过    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
(2)种类:有氧发酵(如醋酸发酵、谷氨酸发酵)和    (如酒精发酵)。
2.传统发酵技术的概念:
直接利用原材料中天然存在的    ,或利用前一次发酵保存下来的面团、卤汁等发酵物中的    进行发酵、制作食品的技术。
二、尝试制作传统发酵食品
1.泡菜的制作
(1)制作原理
①发酵实质:在    条件下,    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
②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作流程
(3)关键操作
①泡菜坛的选择:火候好、无    、无砂眼、坛沿深、盖子吻合好的泡菜坛。
②腌制的条件:控制腌制的时间、    和食盐的用量。防止    ,严格密封。
2.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制作原理
菌种 反应简式
果酒 酵母菌 有氧条件,大量繁殖:         无氧条件,产生酒精:        
果醋 醋酸菌 氧气、糖源都充足时:糖→醋酸 氧气充足、缺少糖源时:乙醇→    →醋酸,                               
(2)实验设计与操作
知识点二 发酵工程及其应用
1.发酵工程的基本环节
2.发酵工程的应用
(1)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①生产传统的发酵产品。
②生产各种各样的    。
③生产    。
(2)在医药工业上的应用
①获得具有    生产能力的微生物。
②直接对    进行改造,再通过发酵技术大量生产所需要的产品。
③利用基因工程,将病原体的      基因转入适当的微生物细胞,获得表达产物可以作为疫苗使用。
(3)在农牧业上的应用:生产微生物     。
(4)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①利用纤维废料发酵生产    等能源物质。
②极端微生物的应用:嗜热菌、嗜盐菌可以用来生产    ,嗜低温菌有助于提高    的产量。
基能过关——问题化
一、判一判(判断正误并找到课本原话)
(一)发酵与传统发酵技术
1.发酵是指人们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选择性必修3 P5正文)(  )
2.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豆腐的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曲霉。(选择性必修3 P5正文)(  )
3.酵母菌是厌氧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酒精发酵。(选择性必修3 P6正文)(  )
4.果酒发酵温度一般控制在30~35 ℃,时间为10~12 d。(选择性必修3 P6探究·实践)(  )
5.工业上大规模生产时,通常会先通过微生物培养技术获得单一菌种,再将它们接种到物料中进行发酵。(选择性必修3 P8正文)(  )
(二)发酵工程及其应用
1.青霉素是世界上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抗生素。(选择性必修3 P22从社会中来)(  )
2.性状优良的菌种可以从自然界中筛选出来,也可以通过杂交育种或基因工程育种获得。(选择性必修3 P22图1-9)(  )
3.分离、提纯产物是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选择性必修3 P23图1-9)(  )
4.发酵工程中一旦有杂菌污染,可能导致产量大大下降。因此培养基和发酵设备都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选择性必修3 P23图1-9)(  )
5.啤酒的发酵过程分为主发酵和后发酵两个阶段。酵母菌的繁殖、大部分糖的分解和代谢物的生成都在后发酵阶段完成。(选择性必修3 P24思考·讨论)(  )
二、议一议
【教材易漏拾遗】
1.[选择性必修3 P2~3]通过阅读“从传统发酵技术到发酵工程”的科技探索之路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2.[选择性必修3 P6探究·实践拓展]分析“制作泡菜”,回答问题:
(1)制作泡菜时,盐水为什么煮沸后冷却?
(2)为什么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你认为这层白膜是怎么形成的?
3.[选择性必修3 P6]“膳食中的亚硝酸盐一般不会危害人体健康,但如果人体摄入过量,会发生中毒,甚至死亡。”
思考:日常生活中不能吃存放时间过长、变质的蔬菜的原因是什么?
4.[选择性必修3 P7探究·实践拓展]思考:
(1)在果酒制作中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
(2)果酒制作时,发酵瓶装入葡萄汁后留有1/3空间的目的是什么?
5.[选择性必修3 P23思考·讨论]在进行发酵生产时, 排出的气体和废弃培养液等能直接排放到外界环境中吗?为什么?
第十二单元 生物技术与工程
课前自主预习案1 传统发酵技术及发酵工程的应用
基础梳理——系统化
【知识点一】
一、
1.(1)微生物 微生物的代谢 (2)无氧发酵
2.微生物 微生物 
二、
1.(1)无氧 乳酸菌 C6H12O62C3H6O3(乳酸)+能量
(2)5%~20% 洗净 没过 (3)裂纹 温度 杂菌污染
2.(1)C6H12O6+6O26CO2+6H2O+能量 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乙醛 C2H5OH+O2CH3COOH+H2O+能量
(2)冲洗 酒精发酵 18~30 30~35 密封 通气 10~12 7~8
【知识点二】
1.诱变育种 基因工程育种 菌种 培养基 发酵设备 微生物数量 产物浓度 营养组分 过滤、沉淀 产物性质
2.(1)食品添加剂 酶制剂 (2)某种药物 菌种 某个或某几个抗原 (3)肥料、农药和饲料 (4)酒精、乙烯 洗涤剂 热敏性产品 
基能过关——问题化
一、判一判
(一)发酵与传统发酵技术
1.√ 2.× 3.× 4.× 5.√
(二)发酵工程及其应用
1.√ 2.× 3.× 4.× 5.×
二、议一议
1.提示:发酵技术是从生活、生产实践中产生的,人们在生产发酵产品时需要科学研究的指导和技术的改进;科学理论和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可以进入工程应用阶段等。
2.提示:(1)煮沸有两大作用,一是除去水中氧气,二是杀灭盐水中的微生物。冷却是为了防止杀死坛内的发酵微生物。
(2)白膜是由产膜酵母的繁殖形成的。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泡菜发酵液营养丰富,其表面氧气含量也很丰富,适合酵母菌繁殖。
3.提示:存放时间过长、变质的蔬菜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在特定的条件下会转变成亚硝胺,亚硝胺具有致癌作用。
4.提示:(1)应该先冲洗,然后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先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快速繁殖,耗尽氧气后再进行酒精发酵;其次,防止发酵过程中产生的CO2造成发酵液的溢出。
5.提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和废弃培养液需经过相应的净化设备,达到国家排放要求后才能排放到外界环境中。因为有些气体和废弃培养液对人和生物有害或对环境造成污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