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
——“自然奥秘,科学技术”大单元整体学习设计
一、“自然奥秘,科学技术”大单元整体学习设计的思路:
自然奥秘,科学技术是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本单元课文都与自然科学有关,利于学生接触科学、了解科学,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学习本单元课文,要引导学生积极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了解课文中句子表达的准确性,并进行交流体会。
整体化思维的结构化学习在语文大单元整体学习中的运用
从低年级的借助图片发挥想象,到中年级的借助一定提示进行想象,再到高年级脱离实物和提示发挥想象,对想象的培养也是逐渐摆脱脚手架,循序渐进的。但是本单元提出的“奇思妙想”与“想象”是有一定区别的。想象是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奇思妙想是对于某些事物或凭空,思维散发出奇特的想法或看法,其中不乏一些新创意,新的思路。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通过不断创新来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这为学生打开了一扇奇思妙想的大门。所以在进行本次习作之前,学生应能够结合生活经验,产生奇思妙想,有想发明神奇东西的愿望。本次习作需要学生“写一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要把脑中所想落到笔头上,可以先借助思维导图或画图的方式对想要发明的东西从样子、功能等不同方面进行设计,再用语言描述清楚。
“自然奥秘,科学技术”大单元整体学习设计
单元主题 自然奥秘,科学技术 年级 四年级
核心素养 注重积累语言:理解一些词汇的新含义,并能积累一些具有新含义的词汇。领悟语言:1.阅读时能自主提出问题,并尝试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查资料以及向同学请教等方式解决问题,培养提问意识和积极解决问题的习惯。3.语言实践:引导学生用清楚、连贯的话准确传达信息,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课标要求 【识字与写字】“三关注”: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阅读能力】学段课标“三个侧重点”:要求:读书能力:“在坚持抓好正确、流利和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加强默读、略读能力的培养,为加快阅读速度打好基础。”——巩固朗读,加强默读。理解能力:“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理解体会词句,把握主要内容。3.拓展积累:“拓展阅读范围,拓宽阅读视野,加速有效积累。”——拓展阅读,加速积累。“四个重点项目”:1.学会默读,学习略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体会表情达意作用。3.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进行简要复述。4.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教材分析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自然奥秘,科学技术”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琥珀》、《飞向蓝天的恐龙》、《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和《千年梦圆在今朝》4篇课文组成。本单元以准确、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的奥秘,科技的神奇,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科技的魅力,激发热爱科学、探索自然的兴趣。《琥珀》选编目的:能抓住关键句子体会琥珀的形成,提出问题并解决;引导学生默读课文,学会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飞向蓝天的恐龙》选编目的:学会质疑、释疑,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照样子说话,注意作者语言的准确,学习一些说明方法。《纳米技术就在身边》选编目的:读懂课文,质疑释疑;联系上下文或者查找资料理解句子。《千年梦圆今朝》选编目的:默读课文,了解古今几代航天人的贡献;查资料,了解我国在航天事业的新成就。
大概念 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展开奇思妙想,写一写自己想发明的东西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较好地开展对文章的探究,并初步具有了独立学习的能力,他们会凭借自己所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学情分析来认识了解事物。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促成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情感上的生成和升华。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本单元主要内容 后续学习相关内容
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 阅读时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展开奇思妙想,把自己想发明的东西写清楚。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发挥想象,创编生活故事。
单元目标 1.认识20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会写40个字,会写26个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词和指定的课文段落。 3.能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4.积累单元课文中生动形象的句子,能想象体会句中的画面和情景。5.能认真倾听,记住别人说话的要点,准确转述。6.能根据要求完成习作,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情境任务 1.温故知新,创设学习情境。四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和本单元是紧密相连的,上册第二单元阅读训练关注的中心:把思考和提问相结合,从不同角度提问,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不仅要提问,还要试着解决问题。通过两个单元导语页的对比,既唤醒了学生关于自主阅读提问的相关知识,同时也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另一阅读要素:试着解决问题。这一要素的落实可结合本单元的交流平台,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几种方法。这样学生在自主阅读课文时,既能复习巩固学到的提问方法,又能结合交流平台提供的办法试着去解决问题。2.巧用问题清单,激发思考。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科普类文章,这类文章介绍的事物离学生有一定的距离,并且文中会出现较多的难懂的术语,这就导致学生读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通过问题清单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学生的畏难心理。另外,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问题,提出一些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并能记录、梳理问题。学生在默读后提出不懂的问题,可以先通过结合上下文和查资料的方式筛选梳理,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再带着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进入到课堂中,在课堂中通过小组的分享与交流以及全班的思维碰撞,在此过程中试着解决问题清单中的问题。3.借助图表,提取重要信息,梳理文意。本单元的三篇精读课文的课后题都有与提取信息相关的,比如:《琥珀》: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飞向蓝天的恐龙》:假如你是一个解说员,会怎样简明扼要的介绍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选择其中一句话,结合课文内容和查找的资料,说说你的理解。这三个问题都是课文内容理解的重难点,因此可以通过图表的方式,降低难度,帮助学生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梳理文意。《千年圆梦在今朝》文章比较长,提到的内容也比较多,但有一条时间线索贯穿起来,通过这条线索的梳理,自然也就把文意梳理清楚了。4.重视学业评价,培养好问善思的学习习惯。在本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的学业评价。主要以学生在问题探究过程中的口语表达、交流研讨、思维发现,以及借助相关图片、文字、思维导图等材料进行说新闻或者习作表达的水平为依据。并争取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帮助学生逐步养成积极观察、思考、质疑问难的习惯,能记录和整理自己学习过程中、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发现和思考,经常和同学讨论。
课程整合的思路 1.能提出研究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2.结合语文进修,观察大天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研究语文,学会合作。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本单元要求能将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清楚生动完整地讲给别人听。
课时安排 12课时(2节单元整体感知,6节精读课,2课时习作课,2节梳理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