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2张PPT)
导 入
从自然进化到人类文明,从生命起源到宇宙探究,科学探索是求真的事业,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断深化东西方都形成了自己的科学传统科学精神逐渐成为不同文化的共识。
学习自然科学论著,感受科学精神让我们热爱科学,走进科学的殿堂,崇尚科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的证明》,共同探索科学的奥秘。
自然选择的证明
达尔文
1. 了解作者及《物种起源》的主要内容。
2. 理解文章基本观点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把握整体思路,体会严密的论证逻辑。
3. 梳理作者概括的生物界的变异和遗传现象,理解自然选择对生物进化方向的作用。
学习目标
达尔文(1809 — 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16 岁时便被送到爱丁堡大学学医。达尔文无意于学医,对自然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828 年父亲又送他到剑桥大学改学神学,希望他将来成为一个“尊贵的牧师”,但是他对自然历史的兴趣变得越加浓厚。1831 年,达尔文从剑桥大学毕业。同年12 月,英国政府组织了“贝格尔号”军舰环球考察,达尔文以“博物学家”身份自费搭船开始考察活动,于1836 年10 月回到英国。1842 年,他第一次写出《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1859 年,达尔文经过多年研究,终于出版了《物种起源》。1882 年4 月19 日,达尔文因病去世,被安葬在牛顿墓旁。
知人论世
背景介绍
1831年,亨斯楼推荐达尔文参加“贝格尔号”的环球旅行。这次环球旅行可以说彻底改变了达尔文的一生,使他在生物学研究上更进一步。达尔文跟随“贝格尔号”穿过了大西洋和太平洋,到达了南美洲、澳洲和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一路上,达尔文沿途考察各地的地质、动植物的特性,采集了无数的标本,并将自己的发现做了详细的观察笔记。经过了5年时间,达尔文游遍了世界大部分地区,终于回到了英国。
在环球航行的过程中,每个地区都存在着既相似又不一样的物种,或者是南美洲和大洋洲的小岛环境相似,但是物种却不相同,这些发现让达尔文更加坚信了研究生物特性的决心。
1842年,达尔文完成了《物种起源》的简要提纲,经过了十几年的刻苦研究,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课文是这本书最后一章的节选部分。
物种起源
了解《物种起源》
《物种起源》全名《论依据自然选择即在生存斗争中保存优良族的物种起源》,1859年11月24日在伦敦出版。在书中,达尔文根据20多年积累的对古生物学、生物地理学、形态学、胚胎学和分类学等许多领域的大量研究资料,以自然选择为中心,从变异性、遗传性、人工选择、生存竞争和适应等方面论证物种起源和生命自然界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物种起源》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除了生物学外,他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对人类有杰出的贡献。
物种起源
《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遗传变异”等影响巨大的观点,并用大量资料证明了形形色色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中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的。这种变化是自然界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
《自然选择的证明》节选自《物种起源》第15章《综述和结论》,作者用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进化论对生物界在地史演变、地理变迁、胚胎发育中的各种现象进行令人信服的解释,使这理论获得进一步支撑。
基本概念
自然选择:《物种起源》的核心概念,指生物在自然条件下不断地发生变异,有利于生存的变异逐代地累积加强,不利于生存的变异逐渐被淘汰,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亚种:生物分类学上种以下的分类单位,指同一种内由于地域、生态或季节上的隔离而形成的个体群。
变种:指种内的个体变异,与种内其他变种有共同的分布区,其分布范围比亚种小。
地理种:同一种生物因地区不同所产生的形态差异,称之为地理种。
“深文浅读”是针对有一定难度作品的阅读策略。
这里的 “深文”是指专业性、逻辑性较强的论著,包括科学与文化类论著和学术类论著等;
这里的“浅读”,是指能把握论著的基本观点,初步了解其论述的方法或特色。
“深文浅读”就是通过把握论著中所列举的事实及结论,抓住核心概念和关键句,从而把握作品的基本内容。
整体感知
按要求阅读课文:
抓住主要概念, 概括各段大意
整体感知
段落 重要概念 段意概括
第1段 自然选择、变异 在自然条件下生物的变异,自然选择发挥了作用。
第2段 变异、自然选择、最适者生存、择优弃劣 从事理上推断适者生存、择优弃劣的合理性,证明自然选择学说是可信的。
第3段 物种、变种、特创论 物种起先是以变种形式存在,可以解释同一属内的许多物种很繁盛、有大量变种等生物现象,而特创论则不能解释。
第4段 自然选择、变种、变异、物种、特创论 自然选择可以解释生物的演化、改良、灭绝,以及可以规划大小不等的类群等生物现象,而特创论则不能。
第5段 自然选择、变异 自然选择可以解释生物的稳定性与变异的缓慢性,而特创论则不能;
第6段 自然选择、适应 列举大量事实用来巩固自然选择可以解释生物的稳定性和变异的缓慢性的观点。
整体感知
段落 重要概念 段意概括
第7段 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让“自然界处处充满美”。
第8段 自然选择、竞争、适应 自然选择让生物得到适应于改良,但这种适应与改良并不是绝对和完美的,而是有一定条件与局限性的。
第9段 本能、自然选择 从本能的形成、遗传角度论证自然选择。
第10段 物种、变种、特创论 自然选择可以解释杂交的后代与其父母的相似性,特创论则不能。
整体感知
段落 重要概念 段意概括
第11段 遗传变异理论、自然选择、变异、竞争、适应 以地质记录所提供的事实为依据,从遗传与变异的角度论证自然选择的正确性。
第12段 遗传变异学说、变异 生物的地理分布的重要事实可以证明遗传变异学说。
第13段 变异、特创论 生物的地理迁徙是特创论无法解释的。
第14段 遗传变异学说、物种、变种 生物的物种变异是特创论无法解释的。
中心观点 重要概念 基本观点
最适者生存,择优弃劣 自然选择、变异、 最适者生存、择优弃劣、物种、变种、特创论、 适应、竞争、本能、 遗传变异理论 第3段:物种只是特征显著而稳定的变种,而且每一物种开始时都只是变种。
第4段:自然选择倾向于保存物种中那些最为歧异的后代。
第5段:自然选择只能按照短小而缓慢的步骤进行。
第7段:自然界处处充满着美,很大一部分应归功于自然选择。
第8段:自然选择通过竞争让生物得到适应与改良,但这种适应与改良并不是绝对和完美的,而是有一定条件与局限性的。
第9段:自然在赋予同一纲中不同动物的许多本能时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的。
第11段:现生类型的组织结构要较古代类型更为高级。
第12段:生物在整个地质地理、时空分布上呈现着明显的平行现象。
第14段:各个地区的生物,必然与其最邻近的迁徙源区的生物有关。
找出与重要概念相关的观点
整体感知
第一部分: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第1-2段)。
第二部分:阐述自然选择学说的具体事实和观点(第3-14段)。
第一层:论述自然选择下有变异发生(第3-7段)。
第二层:谈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第8-11段)。
第三层:物种进化符合自然选择的法则(第12-14段)。
文章首先提出观点,就是自然界生物存在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择优弃劣;然后从自然选择的基本法则与相关事实展开论述。采用总分结构,前两段为总论,第3-14段为分论。
整体感知
研读文本
1.第1段中作者说“只要在自然状况下有变异发生,那么认为自然选择不曾发挥作用就很难解释了”,那么,作者是通过哪些事例来证明自然选择的作用的
①人们可以将驯养的生物个体的微小差异逐渐积累起来,并在一段不长的时期内产生巨大的效果;
②所有的博物学家承认有自然变种的存在,它们相互之间的差别十分明显;
③动植物通过自然选择来保存和积聚有益于自身发展的变异或个体差异,做到适者生存。
研读文本
2.第三段中的“某一地区内已经产生了归入同一属内的许多物种,并且这些物种现在仍很繁盛,仍会有那么多的变种存在”论证什么内容?
物种只是特征显著而稳定的变种,而且每一物种开始时都只是变种。
研读文本
3.第三段中“大属内亲缘关系密切的物种显然在分布上有明显的限制,它们按亲缘关系围绕着其他物种聚集成许多小的群体,这两点都与变种的特征相似。”句中“这两点”指哪两点?
① 大属内物种之间的相互差别要比小属内的物种小。
② 大属内亲缘关系密切的物种按亲缘关系围绕其他物种聚集成许多小的群体。
研读文本
4.根据第4段的分析,试总结自然选择之“变异”的作用及结果是什么?
① 使同一物种的不同变种间、同一属内不同物种间的特征差异增大;改良变种取代旧的、少有改良的变种,并使其绝灭。
② 物种确定,界限分明。
研读文本
5.文章第5段说“自然界中没有飞跃”,你认同达尔文这个观点吗
请结合文本联系事实谈谈你的观点。
观点一:我赞同这个观点。
生物个体在长时间的演化中,经过自然选择,其微小的变异积累为显著的变异,于是形成新的物种或新的亚种,一般不会产生巨大的突变。
观点二:我不同意。
生物的进化是渐变与跃进交替的进化模式,是基因突变或地理隔绝造成新物种出现的过程。地球在较短的地质历史时期内,曾出现过生物大量整体突然灭绝,从距今5.4亿年的寒武纪以来,这种明显的生物突然大灭绝就发生过5次,因此生物界不但有渐进式进化,也有飞跃。
研读文本
6.达尔文基于哪些事实证据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
①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
②同种个体间普遍存在差异(变异)。
③资源是有限的。
④物种内的个体数量能保持稳定。
⑤许多变异是可以遗传的。
7.达尔文借助哪些事实和观点来论证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地质记录提供的事实支持了遗传变异理论,而变异的发生是自然选择发挥作用的结果。
研读文本
8.为什么化石能成为生物进化的证据?
化石记录为生物进化理论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在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岩层,就像一部地球生物进化的编年史,年代越久远的生物化石,就保存在越靠下的岩层中,因此,化石在地层中出现的位置可以揭示它们的相对年代。纵观各个地层的化石记录,也呈现出生物体结构复杂性增加的总趋势。
研读文本
9.第12段中,“生物在整个地质地理、时空分布上呈现着明显的平行现象”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同一块大陆上,在炎热和寒冷、高山和低地、沙漠与沼泽等极为不同的条件下,每一大纲中的大多数生物有明显联系;在最遥远的山区,在南北温带中会有少数植物是相同的,其他许多植物也很相似;虽然有整个热带海洋的间隔,南北温带海洋生物中仍有些也极为相似。
研读文本
10.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和神创论(特创论)的主要冲突是什么?
在西方国家,当时“神创论(特创论)”和“物种不变论”占统治地位,人们普遍认为所有的物种都是神创造的,自古以来既没有物种的绝灭,也没有新物种的产生。
达尔文认为所有的生物都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进化来的,生物界通过自然选择不断进化,这一观点否定了“神创论(特创论)”,不能为当时的宗教观念所容。
11.关于生物的起源和进化,《自然选择的证明》阐明的观点是什么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观点。
自然条件下物种能够发生变异,产生变种,特征显著而稳定的变种逐步发展成新的物种;生物通过自然选择,择优弃劣,适者生存。
研读文本
12.从选文来看,自然选择对物种进化产生了哪些具体的影响?
① 自然选择保存了物种中那些最为歧异的后代,使同一物种的不同变种间细微的特征差异趋于增大;
② 使较大种群中的优势物种产生新的优势类型,规模更趋增大,打败较不占优势的类型,导致大量物种绝灭;
③ 使物种逐步缓慢变异,努力适应自然界中未被占据或尚未占尽的地盘;
④ 使物种具有千姿百态的美的形态或属性;
⑤ 使物种间因为竞争都得到适应与改良;
⑥ 使物种的本能缓慢改变,性状、组织结构要较古代类型更为高级,器官也更为特化以适应不同的功能。
研读文本
13.在《自然选择的证明》中,地质记录为自然选择学说提供了哪些有力的证据
①物种和整个类群的绝灭是遵循自然选择原理的必然结果,因为旧的生物类型要为新的改良类型所取代,体现了“适者生存,择优弃劣”的法则。
②各地质层中的化石,其性状在某种程度上,介于其上下地层的化石之间,证明物种是不断进化的。
③一切绝灭了的生物可以与所有现生生物一样进行分类,因为它们都来源于共同的祖先。
④现生生物类型的组织结构要较古代类型更为高级,某些类型在生物演化过程中,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退化的生活习性,而在体制上发生了退化,这些情况都体现了自然选择的作用。
研读文本
《自然选择的证明》一文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结合课文内容简要说明。
①事实论证。
这是选文运用最多的一种论证方式。作者一开始就列举地质学研究的成果和博物学家承认有自然变种的存在这一事实,为自己的观点服务;更多的是列举自己在科学考察中发现的现象和事例,如一种像啄木鸟形态的鸟却在地面上捕食昆虫,同一大陆上的近缘类型可以长期共存在一起,生物在整个地质地理、时空分布上呈现着明显的平行现象,等等,证明自然选择在物种进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研读文本
②道理论证。
第2段,作者论证自然选择在事理上具有合理性,以反问、质疑的语气逐步展开,推论严谨,无可辩驳,是道理论证最好的证明。第5段,作者阐述道理,引用格言,得出“自然界是吝于重大革新但奢于微小变异的”这一自然进化的普遍性规律。
③对比论证。
作者多处将自然选择、进化论能解释物种演化等自然现象与特创论不能解释进行对比,批驳了特创论的观点,使自己的观点得到巩固。
《自然选择的证明》一文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结合课文内容简要说明。
研读文本
《自然选择的证明》一文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
结合课文内容简要说明。
④因果论证。
选文部分的因果论证,主要体现在文中运用大量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式,如第3段“因为在物种形成很活跃的地方……”“因为它们之间的相互差别……”,第4段“由于……所以自然选择的结果……”,第8段“既然……所以某一地区的物种……”,等等。
研读文本
本文运用了大量结构复杂的长句,以表达出准确、严密的思想,
请品析下列句子。
(1)由于每个物种都有按照几何级数过度繁殖的趋向,而且各个物种中变异了的后代,可以通过其习性及构造的多样化去占据自然条件下多种多样的生活场所,以满足数量不断增加的需要,所以自然选择的结果就更倾向于保存物种中那些最为歧异的后代。
明确:这句话是一个典型的结构复杂的长句,我们只要把握“所以”一词就可抓住本句的基本观点,即自然选择的结果,作者为了说明这种看法,用关联词“而且”来提示前后成分之间的关系。
此外,表意的严密性还在于运用“都”“各个”“更”等副词来修饰动词,表现了作者思维的严谨性和对于自己所持观点的坚定性。
研读文本
(2)如果物种只是特征明显而稳定的变种,我们马上就会发现其杂交的后代,在某些性质和程度上,如在连续杂交之后,彼此可以融合等方面,酷似其父母,并且都如公认的变种的杂交后代一样,遵循着同样复杂的法则。
明确:这句话也是一个表意严密的长句。作者通过假设,提出“物种只是特征明显而稳定的变种”这一基本观点,需要注意的是“只是”一词,起强调突出的作用,也提示读者去关注作者的观点。此外,作者的思维非常缜密,他连续用了两个状语(“在某些性质和程度上”“在连续杂交之后,彼此可以融合等方面”)来修饰“并且”之后的语句,这两个状语起到了限定的作用,也使作者的观点更为准确。
文章提出自然选择学说,并列举大量科学考察所得到的事实,充分证明了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这一观点,有力的驳斥了物种特创论的观点。
文章主旨
资料补充
宗教学特创论
中世纪的西方,基督教的《圣经》把世界万物描写成上帝的特殊创造物,这就是神创论(创造论)。神创论表示整个自然界被创造出来是为了彰显造物主的荣耀。
写作特点
①采用总分结构
前两段为总论,第3-14段为分论。总论部分论证了自然选择法则存在可能性与合理性。分论部分为具体论证生物在自然选择法则下的不断进化奠定基础。结构条理清晰。
②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
主要运用事实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充分论证了观点的可信度,说服力极强。
③ 语言严密
运用很多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和长句,
如“由于每个物种都有按照几何级数过度繁殖的趋向,而且各个物种中变异了的后代,可以通过其习性及构造的多样化去占据自然条件下多种多样的生活场所 ”有什么表达效果
“每个物种”强调“所有”,“变异了”强调不是所有的后代,“其习性及构造的多样化”强调占据的手段。这些限制词分别从范围、类别和手段方面展示了自然选择的规律,充分体现了措辞的精当和表达的周密。
理论巩固——议论文
知识链接
论证结构
注意论证结构的不同以及他们之间的区别。
01
行文思路
什么结构,具体怎么论证观点的,结合论证方法和原文内容表达。属于流程。
02
论证方法
通过论证方法能够让论证的观点更有说服力,也让文章更加丰富。
03
论证结构
1.层进式
某一个内容进行层层深入: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2.并列式
某一个观点进行多角度分析,各个角度是并列的状态。
3.对照式
针对同一个观点,反面论证和正面论证同时出现,正反对比。或相关比较(2个)。
4.总分式
有总结概括的话语出现在开头或者末尾。有总分,分总,总分总。
知识链接
知识链接
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举例子进行论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趣味性,使得内容更加具体、丰富、深入。
01
引用论证
引用名人名言等进行论证,增强文章的内涵、增加说服力。
02
道理论证
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进行论证。使得论点更加深入。
03
知识链接
论证方法
比喻论证
比喻的方式论证,使得内容更形象、更易懂。
04
假设论证
通过假设进行论证。如果……那么……,增加读者兴趣。
05
对比论证
正反两个方面进行论证,强调突出观点。
06
知识链接
论证方法
演绎论证
观点在前,例子在后。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07
归纳论证
例子在前,观点在后。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08
因果论证
有明显的原因和结果,以及由原因导向结果的过程。
09
总 结
探究:如何用达尔文的进化学说解释长颈鹿脖子变长的原因?
长颈鹿过度繁殖,由于存在变异,其中有些长颈鹿脖子较短,有些则较长,长颈鹿主要以树叶为食,低处的资源有限,慢慢地只有长脖子的长颈鹿才能获得较丰富的食物,短脖子的长颈鹿由于缺少食物慢慢被淘汰,长脖子长颈鹿将这种变异遗传给后代,逐渐进化为现在的长颈鹿。
长颈鹿的适应性特征示意图
总 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