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习作:
那一刻,我长大了
【教材简析】
这次的习作的主题是“那一刻,我长大了”,通过写一件自己成长历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让你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要求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感到自己长大了的“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学情分析】
是一篇写事的习作,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不是难事。难的是要在把事情写清楚、明白的基础上,还要把感到自己长大了的“那一刻”的情形的瞬间写具体,字里行间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在习作中记录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自己受到感触、感到长大的那个时刻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语言运用:写一件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能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思维能力:通过让自己长大了的经历,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并从中体会自己的成长。
审美创造:体验“长大”的自豪,理解“长大”的内涵。
教学重点:
在习作中记录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自己受到感触、感到长大的那个时刻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教学难点:
能把自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瞬间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观察图片导入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长大,怎样才算长大呢?我们一起来看下面几张图片吧!
2.同学们,你们正如同花儿一样,在阳光下茁壮成长。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成长呢?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始对生活有了自己的认识与看法,有了自己的成长体验与感悟……成长,意味着我们的身心更加成熟。在成长的道路上,会发生许许多多触动心灵的故事。有时,成长就在一瞬间。本次习作,就让我们记录成长的那一刻吧!
3.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几组学生视频导入新课,目的是创设情境,同时让学生感受成长、感受变化,从而激起学生多彩的回忆,为下面回忆自己的成长历程做好铺垫。)
二、明确目标,理清思路
1.习作内容
翻阅影集、日记……回忆一下自己成长的历程,有没有某一个瞬间、某一件事情让你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这次习作,请写一件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感到自己长大了的“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2.习作要求
(1)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选取一件印象最深、最有意义、对自己触动最大的事情来写。
(2)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主要人物和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3)把感到自己长大了的“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
(4).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情感,拟定题目。
(5)写完后和同学交流,看看有没有把“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根据同学的意见进行修改。
3.写法指导
第一步:审题
本次习作是写一件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要把事情经过写清楚,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
第二步:立意
“长大”不仅指身体长高长壮,更是指受到了教育,明白了道理。
(1)让你明白道理的事。
(2)让你学会本领的事。
(3)让你懂得感恩的事。
(4)让你改正缺点的事
......
三、课件展示,引导选材。
1.一起来看看课本中为我们提供了哪些瞬间。
(1)今年我过生日,妈妈给我切蛋糕的时候,我发现她的眼角出现了浅浅的皱纹。
(妈妈每天为我,为我们这个家操劳,妈妈在慢慢变老,而我长大了。)
(2)今天爷爷走了很远的路,给我买了一双心爱的球鞋。接过爷爷递来的球鞋,我感觉手上沉甸甸的……
(爷爷为了我而忙碌辛劳,我感觉到自己长大了。)
(3)三年级的时候,第一次在全校开学典礼上发言,我很紧张。看到同学们鼓励的目光,我又有了信心……
(能够自信地展示自己,让我感觉到自己长大了。)
2.指导讲述。
哪个时刻、哪件事情让你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那一刻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或者是做了什么?那一刻你是怎么想的?
3.小组交流。
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自己长大的“那一刻”,说说当时的情景。
4.全班交流分享。
每个小组选一个代表与全班同学分享。
(设计意图:师生互动,交流成长故事,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思考问题,从而养成说真话、写真实故事的习惯。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养成多问“为什么”的习惯,从交流中学会先说具体,再写具体。)
四、拓展思路,指导习作
1.思维导图
通过上面的讲解,我们知道了成长的感受有很多,自立、自信、坚强、努力向上、积极进取、独立思考、有主见等都是长大的表现。通过具体的事例,抓住细节来描写,最后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感悟,就可以突出主题。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几位同学是怎样构思的吧!准备怎么写吧!
2.怎么写
开头:开门见山,回忆往事,点明主题。
中间:(1)交代事情的起因(略写)。
(2)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自己的感受(详写)。
(3)写出事情的结果(略写)。
结尾:总结出自己明白的道理,并点题。
比如:跟妈妈学包饺子
想一想: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这件事?
(1)为什么学包饺子
(2)怎么擀皮
(3)怎么做馅儿
(4)怎么包饺子
(5)怎么煮饺子
(6)吃饺子的情景
(7)......
3.写具体
想一想:我们怎样才能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呢?
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配合修辞手法,把感到自己长大了的“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真实地抒写自己的感受。
示例:
我接过爷爷递来的球鞋,心里喜滋滋的,正要向他表示感谢,突然看到他粗糙的手指上贴着不少创可贴,有的卷起了角,沾满了灰尘,有的还沾着点点血迹。再看他的脸,明显变黑了,嘴唇干裂,不少表皮翘了起来。顿时,一股愧疚之情冲淡了所有喜悦,我眼前模糊了,仿佛看到了爷爷在山路上艰难前行的身影,火辣辣的阳光刺得他睁不开眼;仿佛看到了爷爷小心翼翼地采摘野菊花,手指不小心被荆条刺破,鲜血冒了出来;仿佛看到了爷爷气喘吁吁地挑着两大袋野菊花,在集市上大声叫卖,声音嘶哑......想到这,我再也忍不住了,丢下手中的球鞋,轻轻握住他伤痕累累的手,大声说: “爷爷,我再也不跟您要球鞋了,您也不要再这么劳累了!”
4.习作提纲
除了画思维导图,我们还可以列提纲,把行文思路进一步细化,一起来看看小明是怎么做的吧!
那一刻,我长大了
开头:点出我很挂念生病的妈妈
中间:给妈妈喂饭、给妈妈洗脚
结尾:表达自己的情感
小结:小明这篇《那一刻,我长大了》的构思真不错! 按照提纲写,一篇内容完整的习作就新鲜出炉了。但是,要想习作出彩,我们还需要掌握一些恰当的写作方法,一起去看看老师给你们准备的锦囊妙招吧!
(1)刻画人物细节,聚焦成长瞬间。
(2)融入真情实感,表达成长感受。
(3)多角度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五、欣赏范文,把握技法
那一刻,我长大了
成长的道路上没有人总是一帆风顺的,我们总要经历一些磨难才能成长。
记得小时候我跟着爸爸一起出去玩,我们走到了一座天桥边。天桥桥面是钢化玻璃,而且是透明的,给人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我当时就有想回家的冲动。
我胆战心惊地对爸爸说:“我想回家。”然后掉头就向后走。爸爸微笑着说:“来都来了,不好好玩玩,那么快回家干什么?”说罢,他拉着我向天桥走去。我惊慌失措地向回拉,爸爸突然把手松开了,看了我一眼说:“老爸今天去打个头阵,等一会儿看你的。”
爸爸踏上天桥,平视着天桥对面,悠然自得地走着。过了五分钟,爸爸走到了对面。看到这番场景,我突然变得很有信心,于是我决定走一走。我刚走十几米,眼睛的余光看到下面的万丈深渊,腿就不由自主地打战,我“扑腾”一声坐在了钢化玻璃上。爸爸在对面高声呼喊:“儿子,加油!你一定能行!”
我重新站了起来,学着爸爸的样子向前走。豆大的汗珠滴下来打在玻璃上,发出“吧嗒吧嗒”的声音,我紧张极了。虽然内心十分恐惧,但是爸爸的呼声激励着我向前走去。一步,两步……我的步子慢慢的,两秒顶多踏出一步。因为桥是笔直的,所以我闭着眼向前走,等到走了十几分钟,感觉爸爸的呼喊声就在耳边时,我睁眼一看,离桥头还有几步远。我的步伐猛地快了起来,只用了三秒就到了终点。
那一次的过桥经历让我明白,害怕是没有用的,只有勇敢地往前走,我们才能克服恐惧,战胜自己。
从过桥的那一刻起,我就在不断地成长,磨炼自己的心志;从跨越玻璃桥、到达目的地的那一刻起,我就明白,我长大了。
点评: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佳作。小作者以倒叙的方法,回忆了自己和爸爸过玻璃天桥的独特经历。由于害怕,小作者不敢过桥,爸爸给儿子打“头阵”,然后鼓励儿子过天桥。小作者最终克服了恐惧,战胜了自己,走到了终点。从那一刻起,小作者就感觉到自己长大了。本文选材小中见大,行文流畅,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感情真挚,事情的经过生动而具体,尤其是细节描写,令人称道。这些亮点,均表现出了小作者扎实的文学素养。
1.我当小评委:学生欣赏范文,说说什么地方写得好?(小组交流,汇报发言。)
2.师生交流,教师小结,把握技法。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篇完整的例文《那一刻,我长大了》,设计一个“我当小评委”的活动,目的是让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经验学会赏析,从而为下面的写作进一步积累经验。)
六、自主拟题,自由写作
1.本次习作的主题是“那一刻,我长大了”。这是大主题,同学们可以自己想一个更好的习作题目,题目自拟。
2.同学们,通过我们的学习和交流,相信你能够写好这篇习作了,赶快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吧!写完草稿以后,自己读一读。再和同桌交换一下, 看看谁写的最好。还可以配上自己创作的插画。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自主拟题,放手让学生自主习作,充分发挥学生在本次习作中的自主性。在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学生习作才能轻松愉快。)
七、课堂总结
这次习作写一件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自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瞬间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同学们,老师希望通过这节课,你们不仅能完成这篇习作,而且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能学会表达,学会沟通,同时也别忘了学会倾听,这不正是长大的表现吗?
【板书设计】
那一刻,我长大了
经过——写清楚
情形——写具体
感受——写真实
第二课时
一、展示作品,评改提高
1.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通过讨论学习,我们意识到,要留心观察生活,审好题目,选好素材。才能写好习作,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分享 、评价同学们的习作,进一步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吧。
2.评议要求
(1)是否选择合适的事情来写。
(2)是否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3)是否将“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
(4)是否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5)有哪些优点可以借鉴对不足之处提出建议。
3.佳作欣赏
那一刻,我长大了
一个人的一生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挫折,从懵懂无知到明白事理,你总会在某一刻走向成熟。
犹记那次班级八百米长跑。当我们怀揣着忐忑不安的心来到操场时,看到那早已画好白线的跑道,大家不禁打了个冷战。八百米,足足绕操场两圈,这对毫无长跑经验的我们而言是一次挑战。大家都面露难色,更加重了我内心的担忧。
随着一声哨响,同学们纷纷像离弦的箭般冲了出去。我也随着大家冲了出去。跑完一圈之后,我感觉有些力不从心,我的脚步慢了下来。我想休息一下,甚至想放弃不跑了。突然,我不小心被路边的小石子绊倒了,膝盖感到阵阵疼痛。一瞧,上方渗出了血丝。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好想就此停下来。这时后面的同学一个个从我身边跑过,他们的脸涨得通红,大颗大颗的汗珠像断了线的珠子般往下落,却依然奋力奔跑。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大家都在拼命地奔跑,我却在此犯懒。他们尚能如此,难道我就要半途而废吗?不能!我咬紧牙关,忍着疼痛,使出全身的力气向前跑,想着绝对不能被这点小挫折击败。
超过第六个同学了!第五个了!终点离我越来越近了!我的脑海里响起了一个声音:冲啊!快到终点了!膝盖上的伤口由于奔跑而被撕裂开来,血顺着腿部流了下来。当老师宣布我夺得女生第二名时,我顿时忘记了疼痛,流下了喜悦的泪水。
那次赛跑让我懂得了“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的真正含义。也就在那一刻,我明白我长大了。
(设计意图:文章在完成初稿后应该是不厌其烦地修改的,在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后,修改自己的习作会更加有信心,总结别人习作中的优点,博采众长,这也是习作中的一个非常好的习惯。)
二、修改习作,养成习惯
1.下面是评改前的片段,读一读,看看有什么问题吗?
那次赛跑给了我许多启迪:成长如赛跑,在人生跑道上,要奋力拼搏与坚持,去克服种种困难,努力成长。超越自我,就能成功
问题分析:
本段的感悟有点简单,可以更加深入;而且还缺少点题。
2.下面是修改后段落,和原段落对比,说说为什么这么修改。
那次赛跑给了我许多启迪:成长如赛跑,在人生跑道上,要奋力拼搏与坚持,去克服种种困难,努力成长。超越自我,就能成功。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其实,上苍在给我们制造坎坷与困难的同时也会赐给我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当我奋力奔跑在跑道上时,我知道,那一刻,我长大了。
(设计意图:展示佳作,和同学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例文诊断,全班共同评议修改,帮助学生掌握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的方法。)
3.修改习作
这些同学的修改方法一定给了你很多启发,尝试选用刚才建议中提到的修改方法,把习作修改好,修改过程要看看是否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了,是否把“那一刻”写具体了,有没有表达出真情实感,然后对作文进行修改完善。赶快修改你的作文,让你写的自己更独特,更有趣,能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4.交流评价
三人行,必有我师,其他同学的文章一定有值得你借鉴、学习的地方,接下来请小组内互换文章,结合习作建议,看看小组内同学有没有把“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如果有哪里读不明白的,可以打一个小问号。然后再根据同学的意见进行修改,直到满意为止。
学生:在小组内分享作文,同学间交流,互评。
5.评改建议
读:和同桌交换习作。
勾:用红笔勾画出描写精彩的句子或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
思:你对这篇习作还有什么建议?
(1)按互评要求进行评价。
(2)针对评价,自主修改。
(3)把修改前后的习作进行比较和评议。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有目的地反复修改习作,教给学生读习作、改习作的方法:有赏读,有批注,有修改。体现“好作文是修改出来的”的教学思想。)
三、课堂总结
经过认真学习和交流,以及精心的谋篇和修改,我们本次的习作结束了。在写作过程中,大家都从其他同学的文章中得到了收获,接下来的时间就请你借鉴这些优秀文章,根据同学的点评对自己的文章再进行修改。
同学们,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此外,改得越多,进步也就越快。希望同学们继续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提高自己的习作水平,相信你们一定会成功的。
四、习作展示
1.誊抄习作,展现成果:将修改至满意后的习作誊写在作文本上。
2.作文写好后张贴在班级里,大家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
3.推荐你认为最好的作品,由各小组共同负责配图,形成《我们的成长足迹》作文集。
(设计意图:办习作专栏的活动,既是一次习作成果分享,让学生感受习作交流的实际意义,也是一次培养学生策划、协调能力的机会。)
【板书设计】
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
评价
修改
认真誊写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