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古典名著”大单元整体学习设计
一、“古典名著”大单元整体学习设计的思路:
中国古典名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名著对于学生启思增智,提升语文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单元教材的编写意图就是要让学生走近中国古典名著,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产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二、整体化思维的结构化学习在语文大单元整体学习中的运用
从教材编排体系看,五年级上册学生已经掌握了"在场景和细节中体会感情”的阅读方法,六年级“上册则安排了小说单元,让学生明白读小说应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从本单元的内部结构看,四篇课文都是在特定的场景中塑造了人物鲜明的形象。练习起来思考,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即联结了五年级上册“在场景和细节中体会情感”的阅读方法和六年级上册阅读小说的方法。因而,这一单元要素落实重在让学生感受名著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智勇双全的武松、勇敢无畏的孙悟空、率性痴情的贾宝玉,学生需在品读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加以体会。这也恰恰是阅读名著最重要的方法。再联系课后题和“交流平台”, 可以发现教材还介绍了阅读名著的其他方法,如根据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借助背景资料进行理解等。总而言之,抓住“体会人物性格”这-主要的阅读方法之后,还应运用其他阅读的方法,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真正培养起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
“古典名著”大单元整体学习设计
单元主题 古典名著 年级 五年级
核心素养 注重积累语言:用心阅读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对文章或书的内容有深刻的印象,并且生发出真实的感受。知道把这样的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领悟语言:能主持关于”怎么演课本剧”的讨论,引导每个人积极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并通过协商形成一致的看法。在讨论过程中,能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尊重大家的共同决定。3.语言实践:延伸拓展,能产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兴趣,感受阅读的快乐,乐于和同学分享阅读的收获。
课标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情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便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僧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信息。基于这些要求,在教学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落实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
教材分析 我们伟大祖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唐诗、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就是点级文化长河中的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四大名著”更是将我国的古代小说推向巅峰。“观三国蜂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残。”每部小说都展现出不同的意境。《草船借箭》中我们会认识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和心胸狭窄的周瑜。《景阳冈》中我们会重温“武松打虎”这一脍炙人口的经典片段。《猴王出世》写了石猴是怎样出世及当上猴王的,会让我们认识一个“初出茅庐”的孙悟空。《红楼春趣》让我们欣赏到宝玉、黛玉等人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热闹而有趣的场面。学习本单元课文时,我们要初步掌握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学习写读后感。《草船借箭》选编目的:抓关键语句,前后联结,并与原文对照,阅读名著。《景阳冈》选编目的:借助相关资料,阅读名著。《猴王出世》选编目的:联系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读懂名著。《红楼春趣》选编目的:结合看过的额电影、电视剧,体会阅读名著的乐趣。
大概念 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课外阅读基础。而本单元又是学生喜欢的古典名著,故事生动感人,学生易于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正确了解课文内容,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适当给予肯定和鼓励;另一方面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 本单元主要内容 后续学习相关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阅读简单的说明星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阅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单元目标 1.认识51个生字,读准5个多音字,会写26个字,会写17个词语。2.能初步了解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主要人物的特点。3.能主持关于"怎么演课本剧”的讨论,引导每个人积极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并通过协商形成一致的看法。在讨论过程中,能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尊重大家的共同决定。4.能初步了解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能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写读后感。5.能产生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兴趣,了解故事内容,乐汙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
情境任务 1.阅读中国古典名著,品味语言,产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获得阅读名著的乐趣;2.能够灵活运用下列方法,更好地阅读古典名著,(1)遇到不太明白的语句时,根据上下文猜出大致意思;(2)遇到较难理解的词句时,不用反复琢磨,明白大致所指;(3)借助历史背景、电影、电视剧等拓展资料,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3.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尝试结合事件、细节(动作、神态、心理)读懂人物特点,辩证地评价人物。
课程整合的思路 围绕单元大主题从最后要达成教的效果(口语交际查阅、交流分享、记录、感受,以“走近故事情节,品读人物特点”为主题开展说写活动。和写作的表达与交流的要求这一单元应用拓展性学习要求:通过阅读、倾听、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信息,以及链接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初步学习阅读经典名著的方法和写读后感)进行关联整合重组教材进行比较阅读:一、结合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方法梳理课文,阅读课文中结合词句段运用中难理解的字词大致猜出词语的意思。二、整合比较阅读:按照《草船借箭》《景阳冈》起因、经过、结果的事情的发展顺序概括文中的主要内容,并运用这样的方法去梳理《猴王出世》《红楼春趣》的主要内容。三、整合比较阅读:运用学习单结合课外阅读梳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课文中人物的外貌特点的句子。
课时安排 9课时(2节单元整体感知,3节精读课,3课时习作和口语交际课,1节梳理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