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时 有多少个字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时 有多少个字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二年级下册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2-26 21:24: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二下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 第八课时 有多少个字
课题 有多少个字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有多少个字》是位于北师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8课时,本课内容通过一片小阅读短文让学生估一估有多少字,初步学习如何估一估,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进而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大数后,运用大数进行估计,初步体会估计的策略,本课内容中估计对象规范,控制估计的难度,可以用学生之前学习的连加或乘除法来解决。
教学策略 出示一篇关于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先感受其中蕴含的数学文化。 鼓励学生凭直觉判断这段文字有多少字,再引导学生探讨估计的方法。 通过估杯子中豆子的实际情景,找到以少估多的估计策略。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 教科书第30页、3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估一估”的活动,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体会估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初步了解估算的策略,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估算的策略,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教学难点 体会估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 问题导入 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篇小故事。(出示课件:教材第30页小故事)按下暂停键来读一读吧! 师:同学们读完知道小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吗 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1:小故事的主人公是祖冲之,他是一个了不起的数学家。 生2:他是一个爱读书的人。 生3:他是一个为科学研究作出贡献,受到人们尊敬的人。 …… 师:哦!祖冲之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大数学家。你想成为这样的人吗 那一定要热爱读书,好好学习哦。
二、探究体验 经历过程 1、估一估,这个故事有多少个字? 师:估一估,你觉得这个故事有多少个字呢 生1:我估计有100个字。 生2:这么多,我估计有1000个字。 师:咦?相差这么大!怎样才能估计得比较准确呢 “估计”并不是盲目地猜测,也是需要讲究方法和策略的。同学们开动你的大脑想一想吧。 生1:先数一数每行大约有10个字,再数一数每段大约8行,10×8=80,一段大约有80个字,两段大约就是160个字。 生2:我按每行约10个字,估算出右边栏里约有50个字,左边栏里的字数约是右边的2倍,大约有100个字,这样一共大约是150个字。 师:同学们说的真棒!我们会用少的来做单位去估多的。 2、估一估,填一填。 师:你能估计出杯中的黄豆有多少粒吗 生:因为第一杯中的黄豆约有100粒;第二杯中的黄豆大约是第一杯中的2倍,所以第二杯中的黄豆大约有200粒;第三杯中的黄豆约是第一杯中的3倍,所以第三杯中的黄豆大约有300粒。 师:说的很棒!必须点个赞!我们可以根据一个杯子的部分黄豆来估这一整杯的黄豆。 接下来一起来看练习题吧!
三、达标检测 教材P31练一练 师:看第1题,估一估,说一说,大约有多少字? 同学们可以怎样估呢? 生:我发现一行大约30多个字,有9行多,30×10=300,大约有300个字。 师:说的很棒!看第2题,比一比,估一估。 师:第一个图片中,黄猫高30厘米,白猫离地面的高度大约有3个黄猫的高度,30×3=90,所以白猫离地面大约90厘米。 第2个图片中,小蜗牛已经爬了10厘米,剩下的路大概是已经爬的路的一半,10÷2=5,所以小蜗牛还有5厘米就到家了。快下雨了,小蜗牛马上就可以到家了哦! 师:第3题,估一估,有多少颗糖豆? 师:第一个图片的杯子里有50颗糖豆,第二个杯子大约是第一杯中的2倍,所以第二杯中的糖豆大约有100颗;第三杯中的糖豆约是第二杯中的2倍,所以第三杯中的糖豆大约有200颗。这么多的糖豆,同学们可不要贪嘴哦! 师:第4题,大约有多少枚棋子?估一估,说一说。 师:围起来的棋子有20枚,我们大约可以围起来10个这样的方框,20×10=200,所以大约有200枚棋子。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我可以用少的去估多的。 生:我可以用杯子的一部分去估一整杯子。 师:同学请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哦!
五、教学板书 有多少字 第1课时 以少估多。 以部分估整体。
六、教学反思 优点:借助小故事的素材,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教育学生爱读书,好好学习,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学习估计的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估算本领。课末总结帮助学生对课堂知识进行梳理,回顾知识点的同时让学生学会数学思考的方法。 缺点:学生喜欢凭直觉去估计,要么估的太少,要么估的多,估计的时候这个“单位”和个数把握不好。 改进措施:注重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出发,让学生先学会找到估计时的单位,再用之前学习的连加或乘除运算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