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专题训练-----比较情感的相似之处
一、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小题。
夜直①
王安石
金炉香烬漏声残,翦翦轻风阵阵寒。
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直玉堂②作
洪咨夔
禁门深锁寂无哗,浓墨淋漓两相麻③。
唱彻五更天未晓,一墀④月浸紫薇花。
【注】①夜直,“直”通“值”,值夜班。此时宋神宗已决定实行新法,因此召王安石进京。②玉堂,翰林院的别称。③两相麻,在黄麻纸上为朝廷书写拜任左右二丞相的诏书。麻,一种专用的公文纸,即黄麻纸。④墀(chí)皇宫内的台阶。
1.两诗的尾句在情感内涵上有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登岳阳楼①
【南宋】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②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③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④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⑤,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①北宋灭亡时,陈与义从河南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写下多首诗以记其事,其中就有这首。②帘旌(jīng):酒店或茶馆的招子。③徙倚:徘徊。④三年:指的是北宋灭亡前后三年(1126-1128)。⑤坼:分裂。
2.清代纪昀曾用“意境宏深,真逼老杜”来评价陈与义的《登岳阳楼》,请结合纪昀的评论,赏析这两首诗情感表达的相似之处。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即事
王安石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3.诗歌的颈联,与《归园田居》中“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两句在所表达的情感上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山居即事①
辛弃疾
几个轻鸥,来点破、一泓澄绿。更何处、一双鸂鶒②,故来争浴。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有飞泉、日日供明珠,三千斛③。
春雨满,秧新谷。闲日永,眠黄犊。看云连麦垄,雪堆蚕簇。若要足时今足矣,以为未足何时足。被野老、相扶入东园,枇杷熟。
【注】①本词是作者山居生活的真实写照,写于庆元三年(1197)闲居铅山时。②鸂鶒(xī chì ),水鸟,又名水鸳鸯。③斛(hú),古代以十斗为一斛,后又改为五斗。
4.本词下片和陆游诗《游山西村》在情感上有不少相似处,请简述。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歌子
苏轼
苒苒中秋过,萧萧两鬓华。寓身化世①一尘沙。笑看潮来潮去、了生涯。
方士三山路,渔人一叶家。早知身世两聱牙②。好伴骑鲸公子③、赋雄夸。
【注】①化世:治世,政治清明而有德化的时代。②聱牙:乖忤违背。③骑鲸公子:指李白,俗传李白醉骑鲸鱼,水中捉月。
5.本词与《念奴娇·赤壁怀古》抒发的情感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祭常山回小猎
苏轼
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回望白云生翠 ①,归来红叶满征衣。
圣明若用西凉簿②,白羽犹能效一挥。
【注】①峨:大山上的小山。②西凉簿:谢艾,西凉名将,儒生出身,曾任主簿。
6.苏轼的词作《江城子·密州出猎》题材与本诗接近,词的下片有“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几句,与本诗尾联互相阐发,请分析这几句和本诗尾联在情感上的相似之处。
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夜别韦司士①
高适
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
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②春风欲送行。
黄河曲③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
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
【注】①韦司士,要从甘肃武威前往河南洛阳赴任。②无那:无奈。③黄河曲:黄河弯。
7.“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高适另一首送别诗《别董大》中的名句,说说此句与《夜别韦司士》的尾联在思想感情上有何相似之处。
参考答案:
1.两句诗都抒写了诗人们因政治上得志而喜悦的心绪。王诗抒发的是得到宋神宗赞同、将要实现抱负的愉悦心情;洪诗抒发的是诏令完成后去欣赏景物时的青云得志、踌躇四顾的心理。
2.两首诗的意境都宏大深沉,如陈诗“帘旌不动夕阳迟” 诗人视线由近而远,渐渐融入苍茫的暮色中,境界阔大。杜诗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借助想象描写了整个宇宙都在浮动的广阔无垠的画面。两首诗歌都借景抒情,抒发了漂泊天涯、年迈孤苦的凄凉,以及忧国伤时的无限悲痛。
3、情感上,都通过农村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山村静谧、闲适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4.①丰收的喜悦之情。辛词中“连麦垄”“堆蚕簇”与陆诗“丰年留客”,都描绘了丰收的情景,流露出喜悦之情。②对淳朴民风的赞美之情。辛词“被野老、相扶入东园,枇杷熟”与陆诗“留客足鸡豚”,是民风淳朴、热情好客的体现,流露出作者赞美之情。③村居生活的闲适之情。辛词“闲日永,眠黄犊”,陆诗“闲乘月”“夜叩门”,都流露出作者对恬静闲适村居生活的喜爱。
5.①时光易逝、年华老去的感叹。本词说渐渐地中秋又过,自己已是两鬓花白,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早生华发”一样,都表达了时光易逝、年华老去的感叹。
②功业未就、平庸无为的自嘲。本词说自己为清明时代中的一粒沙尘,有感叹个人渺小,才华无法施展之意;《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将自己与年少得志、意气风发的英雄人物对比,突出了对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自嘲。
③超脱尘世、忘怀得失的旷达。本词说“笑看潮来潮去”,希望与李白相伴,写下豪迈诗篇;《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说“人生如梦”,但以酒祭洒江月等,都体现了词人看透世俗、超脱尘世、忘怀得失的旷达。
6.都运用了用典的手法,一个以冯唐自比,一个以谢艾自许,倾吐怀抱,表现出驰骋疆场的豪情,表达了想要报国的迫切之情。
7.(1)思想感情方面:
①没有送别的悲伤、缠绵,而是旷达宽慰。宽慰朋友即使我们分别了,到哪里都会有朋友,都会遇见知己。
②在宽慰朋友的同时,也热情地赞颂了朋友的为人与声望。
③两首诗感情积极乐观,充分体现了盛唐时期人们的昂扬大度的精神面貌和蓬勃向上的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