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备课】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选修3精选课件:专题5 生态工程(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原创备课】2013-2014学年高中生物选修3精选课件:专题5 生态工程(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4-04-03 15:37:11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专题5 生态工程灌南高级中学 王敏你觉得本专题题图有什么寓意? 干裂的土地,赤红的荒山,意味着不断恶化的 ,幼苗的上方是蔚蓝的地球,地球似乎化作一滴甘露,滋润着大地;幼苗又可寓意为 工程,虽然柔弱,却顽强地支撑着地球;地球和幼苗组合和谐,象征着希望。
生态环境生态生态工程的概念: 人类应用 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 ,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 生态学和系统学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生态工程建设目的: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一)关注生态工程建设资料分析一(一)关注生态工程建设资料分析一1.导致1998年长江洪水泛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洪灾的发生反映出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什么问题?讨论:(一)关注生态工程建设资料分析二1.你对“石油农业”是如何理解的?2.“石油农业”的生产模式应当怎样改进?讨论: 主要是通过实行“ ”原则,使一个系统产生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 ,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 。生态经济 循环经济 生产原料 生态工程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是我国古代传统农业的辉煌成就之一,也是生态工程最早和最生动的一种模式。无废弃物农业(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遇虫害而死的樟子松资料分析讨论:1.为什么樟子松林的松毛虫会肆虐,几十亿株杨树会毁于一旦?(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遇虫害而死的樟子松2、物种多样性原理 物种越丰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2、物种多样性原理2.从上面正面和反面的实例,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你认为生物多样性的破坏有人为因素吗?资料分析讨论:(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资料分析讨论:水葫芦泛滥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3、协调与平衡原理----需要考虑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以及生物与环境的适应讨论:
从协调与平衡原理出发,想一想,在我国西北地区进行防护林建设时,应选择哪些特征的树种?如果在该地区发展畜牧养殖业,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4、整体性原理整体指社会-经济-自然复合而成的巨大系统(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1)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桑基鱼塘分布在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水乡,是一种典型的水陆物质和能量交换型生态工程。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2)系统整体性原理 你能举出系统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的例子吗? 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并且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珊瑚礁“白化”小结: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2.单一的人工林比天然混合林的稳定性低,容易遭
受害虫危害,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
A.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C.物种多样性原理
D.系统整理性原理1.实现循环经济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  )
A.大力发展“石油农业”
B.生态工程
C.清除污染物
D.禁止产出污染物练一练CB3.城市生活垃圾要做到分类、回收、利用,实现废物资源化利用。与该做法关系最密切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
A.物种多样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D.系统学原理练一练4.协调与平衡原理主要指(  )
A.生物与环境的适应及环境对生物的承载力
B.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
C.自然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协调统一
D.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协调统一AC练一练5.人类设计生态工程的根本目标是( )
A.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B.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防治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
C.防治环境污染,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
D.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治环境污染,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发展D练一练6.我国西北土地沙化和盐渍化非常严重,原因有多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超载放牧,导致草地退化。试分析上述事实主要违背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
A.系统整体性原理
B.协调与平衡原理
C.物种多样性原理
D.整体性原理B7.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问题,如粮食、烧柴以及收入等问题。以上做法依据的生态工程原理是(   )
A.系统整体性原理 B.整体性原理
C.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D.以上都不是练一练8.(多选)生态工程体系的特点是(   )
A.少消耗 B.多效益
C.可持续 D.多投资ABCB拓展视野前景广阔的沼气工程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2)系统整体性原理豆科作物和固氮菌的共生就是一例。
固氮菌为豆科作物提供氮素,而豆科作物为其提供能量和其他营养,两者的共生使豆科作物能够在氮素缺乏的土地上生长;当把它们分开时,两者的生长都要受到损害。 课件44张PPT。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 一、生态工程的实例1、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问题:农村中物质、
能量的多级利用问题对策:进行综合发展型生
态工程案例:北京窦店村以沼气
为中心的生态工程思考与讨论 1.在这一案例中,主要运用了哪些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整体性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等。
2.这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特点?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做法?
这个案例以沼气工程为核心,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增加了劳动力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发展;同时又降低了环境污染,促进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2、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问题:小流域水土流失问题对策:进行综合治理 案例:甘肃陇南县”九
子登科”模式●山顶戴帽子:山头实行封禁管理、营造水土保持林,保护和恢复植被;
●山腰系带子:半山陡坡退耕还林还草,发挥林草拦蓄作用,减少径流;
●坡地修台子:坡耕地以坡改梯田为突破口,建设基本农田,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供条件;
●地埂锁边子:充分利用地埂种植经济作物,既获得经济效益,又保护地埂;
●荒地荒沟栽苗子:在荒山、荒沟、荒坡地建设薪炭林;
●山脚种果子:山脚发展经济林果园,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沟底穿靴子:在干、支、毛沟沟底修建谷坊、拦挡坝,建设沟坝地,拦蓄泥沙,防止沟壑被水冲蚀而导致其不断扩张;
●见缝插针钉扣子:利用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栽植林果,发挥零星作用,提高治理程度;
●秋田盖罩子:在缓坡耕地改顺坡种植为横坡等高种植、实行地膜覆盖等保土耕作措施。”九子登科”模式1.小流域的综合治理,“综合”表现在哪些方面?
“综合”表现在它一改以前的单纯造林和蓄水、减沙等工程模式,同时考虑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不但注重通过还林、还草、筑坝等措施达到蓄水、降低土壤侵蚀的生态效果;还考虑如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例如,不但种植农作物,还同时种植经济作物来提高人们的收入;考虑到了种植薪柴林解决人们的燃料来源问题。各种措施的结果是建立一个稳定、持久、高效的生态系统。思考与讨论2.为什么要针对不同的地形采取不同的措施?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
山顶土壤条件、气候条件恶劣,不宜蓄水,交通不便,改造成本高,适宜封山,依靠自然恢复力来恢复植被;山腰、荒地等土壤,虽然水分条件较好,但是仍不适宜种植农作物,对于这样的地方可以自然恢复,也可以人为种植适宜的林木、草或果树等,加快植被恢复速度,这样既能降低土壤侵蚀,又能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对沟底而言,应建设堤坝系统,它可以蓄水和淤积土地,还能够减少山体的崩塌和滑坡,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坡地和山脚农田来说,土壤、水分条件良好,交通也较方便,土地生产力高,适宜种植农作物来解决人们的粮食和收入等问题,但是在坡地上要水平梯田种植,以减少水土流失。根据不同的地形采取不同的措施,既要考虑到生态效益,又要考虑到人们的生活和收入问题,这体现了生态工程协调与平衡、因地制宜的原理和思想。3.从这一案例看,当地是怎么做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这一模式在其他小流域能够照搬吗?
上题分析中已解答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问题。这种模式在其他小流域不能照搬,还是要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工程建设,不同气候带、不同自然条件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其生态工程的模式应各具特色。3、大区域生态系统恢复工程问题:我国土地荒
漠化问题对策:植树造林、退耕
还林、还草 案例:退耕还草和三
北防护林建设1.国家为什么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兴建三北防护林工程?这一工程为什么需要如此漫长的时间?
生态环境的质量关系到这一地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问题,对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这一地区的生态环境关系到下游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如黄河上游的水土流失容易导致下游地区的洪水泛滥,而危害巨大的沙尘暴的发生也与这一地区的土地沙漠化关系密切;同时这里自然矿产资源丰富,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这一地区区域广阔,气候、自然条件复杂,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等情况也决定了这个工程需要较长的时间,非一朝一夕之功。思考与讨论2.这一工程横跨多个省区,根据协调与平衡原理和生物多样性原理,不同地区在造林设计上应当注意什么问题?
三北防护林跨越中国1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
首先应考虑树种的生态适应性问题,种植适宜品种,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其次要考虑树种的多样性,保证防护林体系的稳定性;不同地区应根据当地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如条件恶劣的地区应该结合自然恢复力,而农区的防护林中农田防护林网可能占较大比重。4、湿地生态恢复工程问题:湿地的缩小
和破坏问题 对策:控制污染 、退
田还湖案例:江西鄱阳湖湿
地生态恢复工程什么是湿地? 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湿地定义是《湿地公约》作出的,即湿地是指,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湿地包括多种类型,珊瑚礁、滩涂、红树林、湖泊、河流、河口、沼泽、水库、池塘、水稻田等都属于湿地。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其表面常年或经常覆盖着水或充满了水,是介于陆地和水体之间的过度带。珊瑚礁滩涂红树林红树沼泽 湿地被誉为地球的“肾脏”,具有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控制土壤侵蚀,自然净化污水,为迁飞的鸟类和多种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环境等功能。1.当初人们为什么要围湖造田?
主要原因:我国历来人多地少,在“以粮为纲”的年代,围湖造田,种植农作物,以生产更多的粮食;片面强调经济发展,没有认识到湖泊的巨大生态调节功能也是重要原因。
2.为什么说“退耕还湖”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实施这一工程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退耕还湖不仅包括退耕地为湖区,还包括退耕后湖区上游以及湖区周围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更重要的是原耕地上居民的迁移,要解决迁出居民的生活和就业等问题,这是退耕还湖工程的主要困难。
3.地处湖区上游的人们对湿地恢复生态工程负有什么责任?
保护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和水污染。例如,减少工厂、生活污水往水体中的排放,农田中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等。思考与讨论5、矿区废弃地的生态工程问题:矿区生态环
境的破坏问题 对策:修复土地、恢复
植被等案例:赤峰市元宝山矿
区生态恢复工程 1.在这一案例中,恢复植被的措施是植树和种草,为什么不是种植农作物?
矿区土壤条件恶劣,不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因此代之以适应性强,耐旱的灌木、草和树。
2.怎样合理地筹划养殖肉牛的数量?
首先要考虑到牧草的产量,以草定畜;从外地调运饲料要考虑饲养成本;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土地对粪肥的承载力,以及对粪肥的加工或利用情况,要保持在承载力范围以内,以免养殖规模过大,粪肥数量巨大而造成新的污染。
3.除煤矿外,你知道还有哪些矿区吗?这些矿区的恢复工程与煤矿是否有不同之处?
除煤矿外,还有金矿、铁矿等。这些生态恢复工程最重要的是改良表土,恢复植被,但要因地制宜。思考与讨论6、城市环境生态工程问题:城市生态系统面临
的垃圾、大气、噪
音等污染问题 对策与案例:
城市绿化污水净化和废弃物处理等综合治理 2006年无锡市政部门在城区古运河人民桥至永定桥段放置了50多组泡沫浮床,栽种生存能力强、根系发达的美人蕉、睡莲等水生植物,面积达到1000多平方米,用于吸收水体腐殖质,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浮床生态工艺法废弃物填埋示意图大于60分贝属于噪音1.汽车尾气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汽车噪声又是城市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你认为应当限制城市居民购买汽车吗?为什么?如果不限制,应当采取什么措施来减少由汽车造成的污染?
减少污染的措施:制定法律法规,禁止市区内鸣笛,禁止使用含铅汽油,鼓励使用电力、天然气等无污染能源的新型汽车,以及对其的研究和应用等。
2.城市的水污染问题应当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每一个城市居民应当在这方面承担什么责任和义务?
减少或禁止工厂的污水排放;进行污水净化回收利用;实行雨水和污水分流。
每一个城市居民都应该树立节水意识、宣传节水的意义,家庭生活中应该使用无磷洗衣粉和洗涤剂,制止或减少生活中的水污染行为。思考与讨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均土地、水等资源占有量较多,所以这些国家的生态工程往往注重生态恢复,而较少注重经济效益。而我国人口较多,人均土地、水资源和能源占有量少,所以在进行生态工程时,一定要注重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发达国家与我国的生态工程建设强调的重点有所不同,为什么?思考与讨论 下列对城市垃圾的处理办法不妥当的是( )

A.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并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
B.改露天放置为掩埋处理,地表种植植物
C.利用热解方法使垃圾分解
D.垃圾堆放在一块,通过微生物自然分解 下列措施中不符合城市生态工程建设基本原理的是( )

A.城市规划,分区建设工业区、居住区、生态绿地等
B.大力推广“环境友好技术”和低污清洁生产工艺
C.采用浮床工艺法等手段治理水污染
D.用法律手段严禁汽车上路,造纸厂酒厂生产,以断绝污染的源头DD1、”生物圈2号”的实验及启示问题提出:设计:实验及结果:失败原因:给人类的启示:二、生态工程的发展的前景2、我国生态工程发展前景的分析与展望西方国家生态工程的特点我国生态工程的特点我国生态工程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1.分析朝鲜三八线的资料,说明它所蕴涵的意义。
生态工程的恢复作用是有限的,不能认为只要有了生态工程,就可以先污染,后治理。人类迄今尚没有能力完全模拟出自然的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发展到今天已经过几十亿年的进化,每平方公里每年的无形服务价值高达6.4万美元,而为了达到同样的效果,用人工制造和模拟的办法,人类至少要花费10亿美元还不尽如人意。
另一方面,自然生态系统具有相当的自我恢复能力,我们在生态工程建设中应该积极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这种能力,以节省投资。思考与讨论2 .P127
教材中“四位一体”的图所示为近年来出现在我国北方农区的一种生态工程类型,它较好地解决了习题中所述问题。“四位”指沼气池、猪禽舍、厕所及日光温室四部分,是庭院经济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一种生产模式。它的运行原理为:日光温室的增温效应可使蔬菜等作物在冬天也能正常生长;同时也使猪禽免受严寒而快速生长;温室内的植物为动物提供氧气,同时吸收二氧化碳;人、猪、禽的粪尿及蔬菜废弃物和秸秆等物质投入沼气池产气,同时温室的高温也提高了沼气在冬天的产气稳定性;沼液和沼渣又是蔬菜的良好肥料,有助于减少蔬菜的病虫害,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四位一体”生态工程物质循环示意图 “四位一体”充分应用了物质循环和生物多样性等原理,提高了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综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