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西青区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模拟卷分题型分层汇编-03修改病句
一、选择题
1.(2020·天津西青·统考三模)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钙质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人们注重食物的合理搭配,就能获得相应的钙质。
B.据统计,2017年一季度,国内汽油行业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大约12.7%左右。
C.市卫生监督部门加大了对市场上牛肉的抽样检测,防止不合格肉制品重现百姓餐桌。
D.为了推动儿童文学的发展和繁荣,首届“曹文轩儿童文学奖”征稿活动,目前全面启动。
2.(2021·天津西青·统考三模)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始终坚信有这么一天,中国的产品制造最终会成为发达国家。
B.“戏剧进校园”成效不显著,原因是学生对戏剧不了解、不感兴趣造成的。
C.这家工厂通过改进生产流程,使生产效率比原来提高1.5倍,产品耗能比原来减少了1.2倍。
D.语文课堂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3.(2020·天津西青·统考一模)对下列画线的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近年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严重,各年龄段青少年的近视呈现出发发病年龄早、进展快、程度深。②调查显示,课业负担重、户外活动少及电子产品等是少数青少年近视的重要原因。面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③一方面要努力预防查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另一方面也要对其进行合理治疗、正确诊断。我们要从多展面关注青少年近视防控问题,营造“政府主导、专家指导,学校教育、家庭重视”的良好氛围。④社会要通过广泛健康的用眼知识,组织医疗机构定期为青少年做视力监测等方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近视防控体系。学校要切实减轻青少年的课业负担。家长要引导孩子少看电视、少用手机,培养孩子科学用眼的好习惯。全社会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A.第①句:在“程度深”后面加上“的趋势”。
B.第②句:在“电子产品”前面加“过度使用”。
C.第③句:“合理治疗”与“正确诊断”位置互换。
D.第④句:去掉“通过”。
4.(2020·天津西青·统考二模)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语病改正不当的一项是( )
①地势升高,空气层变薄,空气密度变小,在5000米的高度,1升干燥空气的质量大约0.7克左右。②由于空气的密度和压力适宜,使低海拔的平原地区成为人口密集的地方。③在极高海拔地区,空气十分稀薄,气压非常低,人类难以生存,也感到不适。④比如说,登山运动员攀登海拔8848.43米高的珠穆朗玛峰,在到达一定高度后,吸入携带的氧气,补充氧气奇缺带来的不适,正是这个道理。
A.第①句语意重复,应把“大约”或“左右”删去。
B.第②句成分残缺,应把“由于”或“使”删去。
C.第③句语序不当,应将“空气十分稀薄”与“气压非常低”互换位置。
D.第④句搭配不当,应将“补充”改为“缓解”(或“减少”等)。
5.(2021·天津西青·统考一模)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② 脱贫攻坚的重心在不断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③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指引,进一步增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④切实纠正等待观望、麻痹厌战、畏缩不前,坚决完成脱贫攻坚。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6.(2021·天津西青·统考二模)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 )
①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更代表了美好生活的希望、人民群众的期盼。②作为事关我国发展全局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绿色发展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③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是能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重要方面。④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中国为世界各国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7.(2022·天津西青·统考二模)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 )
①目前,我国市场上的湿巾和口罩等个人防护品,主关是由无纺布制成的。②大部分的无纺布以聚脂纤维为基材,而聚脂纤维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在自然环境中无法自然降解。③室料污染的治理面临着可降解塑料制品或其他替代产品缺少统一标准、替代产品供给短期存在缺口等。④加快生物可降解材料技术装备攻关,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可以发展新经济。
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
8.(2022·天津西青·统考一模)下面语段中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为保证避免疫情防控万无一失,做好排查,网格员每天都忙碌在社区里。②工作中,他们还会重点关注独居老人、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询问生活物资是否齐全,是否需要帮助采买,体温是否正常等。③网格虽小,却是和老百姓联系最紧密的服务窗。④为社区居民处理好每一件小事、急事、难事,是社区网格员的工作职责。
A.①句 B.②句 C.③句 D.④句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详解】试题分析:A.关联词语不当,把“就”改为“才”。B.重复累赘,去掉“大约”或“左右”。C.缺少宾语,在“抽样检测”后加“的力度”。D. 正确。故答案为D。
2.D
【详解】试题分析:A.“中国的产品制造最终会成为发达国家”搭配不当,主语与宾语不能搭配,可改为“中国最终会成为产品制造的发达国家”。B.句式杂糅,去掉“原因”或“造成的”。C.“减少”不能用倍数,可把“1.2倍”改为20%。D.正确。据此,答案为D。
3.D
【详解】D项对画线的病句修改不正确。第④句不能去掉“通过”。这句话的主语“社会”在前,不是残缺主语的句子。且“通过”正好与下文的“方式”搭配。所以不能去掉“通过”。
4.C
【详解】C.第③处语序不当,应将“难以生存”“感到不适”互换位置。故选C。
5.D
【详解】D.成分残缺,在“畏缩不前”后边加上“等不良思想”,在“脱贫攻坚”后加上“任务”。故选D。
6.C
【详解】③句一面与两面不能搭配,去掉句中的“能否”。故选C。
7.C
【详解】第③句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问题”;
故选C。
8.A
【详解】A.重复矛盾,去掉“避免”。故选A。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