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东丽区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模拟卷分题型分层汇编-05诗歌赏析(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天津市东丽区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模拟卷分题型分层汇编-05诗歌赏析(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7 20:52: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天津市东丽区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模拟卷分题型分层汇编-05诗歌赏析
一、选择题
1.(2020·天津东丽·统考一模)下面对《使至塞上》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A.首联诗人用“属国”借指自己的使者身份,写诗人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
B.颔联诗人以“征蓬”“归雁”自比,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诗人身为使者的自豪感。
C.颈联则画风一转,境界转而阔大起来。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
D.尾联与首联呼应,继续写出使一事。经过长途跋涉,诗人终于“萧关逢候骑”却没有遇见前线统帅;一问才知道“都护在燕然”,将军正在前线呢!
2.(2021·天津东丽·统考二模)下面对《望岳》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首联以问答的形式开篇,表明泰山的青色在齐鲁广大区域内都能望见,表现泰山雄伟阔大的气势。
B.颔联写大自然特别钟爱泰山,一切神奇秀美的景色都集中在这里。“昏”和“晓”两个天地是泰山“割”开的!“割”字写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使静止的山峰充满了活力。
C.颈联中诗人目不转睛地欣赏泰山上空归鸟回旋,飞还山林。鸟的翱翔,勾勒出泰山“天高任鸟飞”的广阔背景,“决眦”将诗人极目仰望时的神态描写得活灵活现。
D.尾联写出诗人登上绝顶后放眼四望的景象,其他的山在泰山面前都显得低小了,以此衬托出泰山的高大。
3.(2022·天津东丽·统考一模)下面对《渔家傲·秋思》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A.词的上片重在写景。本片开头一句点明了地域和季节,词人特地用了一个“异”字,以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B.词的上片后三句里,边声、号角声、千嶂、长烟、落日、孤城,从视觉角度展现出一种悲凉肃杀之气。
C.词人在下片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本片开头两句是全词的核心部分,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
D.范仲淹在这首词中反映的是自己身临目见的景物,表达的是他自己和他所理解的征夫们的感情。全词意境悲凉、壮阔,形象鲜明、生动,语言质朴、凝练,读来真切感人。
4.(2022·天津东丽·二模)下面对《次北固山下》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首联开篇点题。首先写“客路”,然后写“行舟”,寓漂泊羁旅之情于字里行间。
B.颔联写诗人在岸边所见的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
C.颈联诗人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用拟人化的语言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D.尾联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故乡遥遥,书信难达,借鸿雁传书寄托思乡之愁。
5.(2020·天津东丽·统考二模)下面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首联中的“凄凉地”和“弃置身”写出了诗人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
B.颔联中用“烂柯人”的典故表达了对被贬被害朋友的怀念。
C.颈联中的“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而“千帆”和“万木”则比喻在他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贵们。
D.尾联是全诗的点睛之笔,“长精神”三个字,含义深刻,表现了诗人意志不衰,坚忍不拔的气概。
6.(2020·天津东丽·统考二模)下面对《钱塘湖春行》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A.首联中“孤山寺北贾亭西”写诗人的行踪;“水面初平云脚低”写远望湖水平堤,朵朵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B.颔联中作者通过描写莺莺燕燕的动态,展现了春天的活力与生机。
C.颈联中的“乱”字,描绘了暮春时节百花盛开、美不胜收的迷人景色。
D.尾联中“行不足”说明诗人看不够美景,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
7.(2021·天津东丽·统考一模)下面对《过零丁洋》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一二句写诗人回顾身世、追述战斗生涯,暗示其对现在艰难困苦生活的不满。
B.三四句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
C.五六句诗人巧妙的运用了地名与心情的双关语,寓意深刻,富有情味。
D.最后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现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B.颔联意思是:征蓬漂泊无依,飞出了边塞;大雁长鸣,飞入了胡地的天空。作者以以“征蓬”“归雁”自比,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愤懑不平,孤苦无依的情绪。本项“身为使者的自豪感”赏析有误。故选B。
2.D
【详解】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会当”意即“一定要”,这是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并不是已经“登上绝顶”。尾联则借想登上绝顶,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故D项的理解是错误。
3.B
【详解】B.有误,“边声、号角声”写的是声音,所以上阕后三句是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展现出一种悲凉的肃杀之气。故选B。
4.B
【详解】B.“诗人在岸边所见的景色”有误,应为:诗人在船上所见的景色。故选B。
5.B
【详解】颔联中的“闻笛赋”的典故表达了对被贬被害朋友的怀念。而不是“烂柯人”的典故,“烂柯人”典出《述异记》,晋人王质入山打柴,观人下棋,局终发现手中斧柄已烂,回到家里才知已经过了百年。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二十三年的感慨,也借这个故事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故选B。
6.C
【详解】试题分析:这首诗写的是早春的西湖景色。“乱花”是指早春时节纷繁开放的花,不是“暮春时节”。故答案为C。
7.A
【详解】试题分析:诗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是作者在面临生死关头,回忆一生,抓住了两件大事:一是以明经入仕,二是起兵勤王。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个人心境结合在一起。暗含着对苟且偷生者的愤激,对投降派的谴责!所以A项中的“暗示其对现在艰难困苦生活的不满”的理解是错误的。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