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口区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模拟卷分题型分层汇编-02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虹口区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模拟卷分题型分层汇编-02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7 21:1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上海市虹口区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模拟卷分题型分层汇编-02综合性学习、名著阅读
一、综合性学习
1.(2020·上海虹口·统考二模)初中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班级的学生打算开展以下活动,为四年的青春时光留下一份珍贵的记忆。
(1)拟制作一本班史,请你为这本班史设计两个版块,这两个版块的名称是:① ;② 。
(2)在这本班史上,同学们打算写下自己对老师四年来辛勤教育的感恩之情,请你从下列几组关联词中任选一组,写一句感恩老师的话。
A.如果……就…… B.只有……才能…… C.因为……所以…… D.不仅……而且……
(3)拟举办一个毕业典礼活动,对这次活动的主题标语,有以下几个设计,你认为其中最好的一个设计是( ),理由是: 。
A.年年桃李,岁岁芬芳 B.青春绽放,梦想起航
C.告别过去,面对未来 D.努力学习,只争朝夕
(2021·上海虹口·统考一模)上海市虹口区拥有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和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你受邀参加寻访“鲁迅小道”的专题活动。在收到活动邀请的同时,你还收到了下面这份活动资料,并要求完成下列活动任务。
“鲁迅小道”的起点从鲁迅到上海后的第一个居住地景云里开始。鲁迅在景云里居住期间,与茅盾、叶圣陶、柔石、冯雪峰、陈望道等一批文化名人的往来密切。
“鲁迅小道”的第二处场所,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纪念馆”。鲁迅在这里发表了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与柔石等革命青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鲁迅小道”的第三处场所,是多伦文化艺术空间,在这里可以看到《鲁迅的文化生活》专题展览。
“鲁迅小道”的第四处场所,是鲁迅在虹口的第二处住所拉摩斯公寓,在这里可以看到鲁迅与瞿秋白、陈赓、陈云等共产党人密切交往的生动故事。
“鲁迅小道”的第五处场所,是内山书店旧址,它展出了“鲁迅与国际友人内山”的交往故事。第六处是鲁迅最后的居所鲁迅故居。“鲁迅小道”串联起的六处场馆,全长不过近1000米,有老弄堂,有街市,漫步在这条小道,能感受鲁迅在生命的最后十年的生活轨迹,追思往事。
2.阅读活动资料,了解“鲁迅小道”基本信息。下列选项中,对“鲁迅小道”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道的六处场馆,都与鲁迅先生联系密切。
B.鲁迅先生在小道每个场馆和文化名人交往。
C.小道记录了鲁迅先生生命最后十年的生活。
D.小道不足一千米,位于虹口老弄堂老街市。
3.邀请你的同学一起参加这次寻访活动。请你把这次寻访活动向同学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以下最恰当的介绍顺序是( )
①场馆介绍②活动时间、地点③寻访路线④重点参观场馆⑤活动准备
A.①②②④⑤ B.⑤②①④③ C.①②⑤③④ D.②③①④⑤
4.鲁迅先生在《故乡》一文中写到:“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寻访“鲁迅小道”,让你加深了对这句话的理解,请你对这句话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进行简单的论述。80字左右。
(2021·上海虹口·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为了增进学生对虹口的了解,深入感受虹口的地域文化,学校设计了“‘虹’色记忆——探访之旅”系列主题活动,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链接一】
虹口境内原为东海之滨的滩地,历史上曾有大小河流50条之多。虹口港是主要河流之一,过去叫沙洪,沙洪和黄浦江交汇处被称为洪口,这就是虹口区名称的由来。
【链接二】
虹口有一种别样的文化气质。在近代出现的左翼作家联盟就诞生在这里;鲁迅、郭沫若、茅盾、萧红……大量的文化名人曾居住在虹口山阴路、多伦路一带。
【链接三】
虹口历史建筑精品荟萃,具有深厚的海派文化特色。在这片土地上,有曾被称为犹太人“诺亚方舟”的摩西会堂;有老上海的标志“上海大厦”;有曾经是上海乃至全国第一家西商饭店“浦江饭店”;还有见证上海百年沧桑巨变的“外白渡桥”……
【链接四】
虹口万寿斋的小笼包,在几代人心目中都拥有不可取代的地位。用筷子小心地夹起一个,可以隐隐约约看到里面的肉馅,沾一点醋,再咬开一个小口,冒着热气的汤汁顺着小口流到调羹上。
5.下列对【链接】材料内容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虹口曾经有众多河流,虹口港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河流。
B.鲁迅、郭沫若、茅盾曾经居住在山阴路、多伦路一带。
C.虹口区历史建筑众多,而且具有深厚的海派文化特色。
D.虹口区万寿斋的小笼包曾经驰名上海滩,人人都吃过。
E.虹口万寿斋的小笼包具有皮薄,馅多,味道美的特点。
6.学校将举办“‘虹’色记忆——探访之旅”的摄影作品展,要求分别从四则【链接】材料中提取信息,作为作品展的四个主题,请用四字短语概括。
(1)名字由来;
(2)___________;
(3)历史建筑;
(4)___________。
7.外白渡桥是大家探访时的热门景点,大家一致认为“历史建筑”这一主题的摄影作品展,必须要有外白渡桥的照片,你是否认同?请阐述理由,至少两点。
二、名著阅读
(2020·上海虹口·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完成本学期第六单元小说学习之后,班级将开展主题为“感受明清小说人物魅力”的语文学习活动,下面是一张活动任务单,请你按要求完成。
8.看图说出小说经典人物姓名。
9.活动将请同学们讲明清小说中人物的故事,下列选项中,哪两项不是讲故事的要素( )( )。
A.故事情节 B.人物特点 C.写作意图
D.外貌特征 E.人物关系 F.创作背景
10.著名学者王立群在“百家讲坛”讲述《史记》系列人物时,曾分别用一句简短的话点评这些历史人物,例如:秦始皇——统一中国,千古一帝。现在,请你也用一句简短的话,恰当点评《水浒传》中的一个人物形象
人物:__________
点评:__________
(2022·上海虹口·统考一模)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
鲁迅纪念馆开展纪念鲁迅先生“追思·读书”活动,倡议各个学校积极参加。你们学校先在校内交流《朝花夕拾》这本书,你作为班级代表参加活动并完成相关任务。
11.有同学要借阅这本书,下列不能作为推荐语的一项是:( )
A.这本书记录了鲁迅的一些往事,描写生动有趣情感真挚动人,非常值得一读。
B.《五猖会》中要看庙会被父亲强制背书的事,可能让你找到自己童年的影子。
C.这本书有意思,比如鲁迅小时候和小伙伴夜半看迎神赛会偷罗汉豆就很好玩。
D.这本书就好像人物画廊,有迷信而善良的长妈妈,还有严谨正直的藤野先生。
12.以下不属于这本书籍里阅读任务的选项是:( )
A.《二十四孝图》 B.《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C.《狗·猫·鼠》 D.《范爱农》
13.为大家介绍阅读这本书的三个方法:
(1) 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
14.从写景、叙事、记人三个角度任选一个角度,谈谈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体会。(80字左右)
15.(2022·上海虹口·统考二模)某校九年级将开展《鲁宾逊漂流记》的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到同学们的活动中来,完成下列题目。
(1)《鲁宾逊漂流记》的作者是 _____(国籍)的 _____(人名)
(2)请按照《鲁滨逊漂流记》的内容,排列下列情节的先后顺序。(只填序号)
①发现野人
②抗争病魔
③搬运安家
④平息叛乱
顺序:
(3)《鲁滨逊漂流记》也曾被译为《鲁滨逊历险记》,你认为哪种翻译更合适?请结合具体情节简述理由。
(4)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应该读读这本书。你认为他提出这一建议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小说内容、人物形象和你的阅读体会,谈谈这个问题。(100字以内)
16.(2022·上海虹口·统考二模)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这样评价工农红军的万里长征:“探索、勇气、不畏艰难、勇于牺牲……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请你选择《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一位英雄人物,结合他的事迹,说说哪些地方值得学习。(80字左右)。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1)示例:班级留影;班级大记事;班级素描等
(2)关联词运用恰当,语句通畅,充分抒发对老师的感恩之情。
(3)选B,这一标语表达的意思是:正处青春期的少年,怀揣梦想,积极向上,和初三学生毕业典礼要传递的精神吻合。
【详解】(1)开放类试题,围绕主题,简洁明了即可。如:班级名星、班级轶事、老师风采等。
(2)开放类试题,选取任意一组关联词语,表现出对老师的感恩之情即可。如:如果时光可以定格,就请永远停留在这一刻吧,让我可以再看老师那慈祥的容颜。
(3) A.这则标语适合赞美老师,与毕业关系不大;
B.这则标语有同学们正值少年,心有梦想,并且为了梦想继续奋斗之意,适合做为初三毕业典礼标语;
C.这则标语虽然契合毕业的主题,但语气不够强烈激昂;
D.这则标语强调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与毕业没有关系;
故选B。
2.B 3.D 4.在正确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见解,能联系提供的资料或鲁迅的其他材料进行论述语言通顺。
【解析】2.在图中第三处和第六处没有说明鲁迅与文化名人交往。故选B。
3.活动介绍顺序应由宏观到微观,由概括到具体。顺序应为活动名称;活动时间、地点;路线;每个场馆的介绍;重点场馆的介绍等。故选D。
4.对句子的理解,要从浅层和深层两方面进行论述,在论述的过程中还需要添加自己的理解。鲁迅这句话的表面意思是长满野草的地方多人路过,踩着踩着就出来一条路;深层含义是不能贪图安逸,不要一味沿着前人的足迹去,而我们要有敢为天下先,敢于披荆斩棘,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
5.BC 6. 文化气质(文化底蕴) 特色美食 7.能联系材料进行分析,言之有理
【解析】5.A.由【链接一】“虹口港是主要河流之一”可知,虹口曾经有众多河流,“虹口港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河流”表述有误;
D.由【链接四】“虹口万寿斋的小笼包,在几代人心目中都拥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可知,“虹口区万寿斋的小笼包曾经驰名上海滩,人人都吃过”在文中并没有依据;
E.由【链接四】“用筷子小心地夹起一个,可以隐隐约约看到里面的肉馅,沾一点醋,再咬开一个小口,冒着热气的汤汁顺着小口流到调羹上”可知,虹口万寿斋的小笼包“馅多”这一特点并没提到;
故选BC。
6.本题考查提取材料关键词。
【链接二】第一句“虹口有一种别样的文化气质”是总领句,从中可提取关键词为:文化气质。
【链接四】介绍的是“虹口万寿斋的小笼包,在几代人心目中都拥有不可取代的地位”,这是虹口的特色美食,从中可提取关键词为:特色美食。
7.本题考查拓展阅读。由【链接三】“虹口历史建筑精品荟萃,具有深厚的海派文化特色”可知,“外白渡桥”也是虹口历史建筑精品之一,应有外白渡桥的照片;同时,由“还有见证上海百年沧桑巨变的‘外白渡桥’”可知,“外白渡桥”见证了上海百年沧桑巨变的,因此应有外白渡桥的照片。
8.范进 杨志 诸葛亮 刘姥姥 9.CF 10. 示例:林冲 八十万禁军教头,被逼上梁山。
【解析】8.考查看图识别名著中的人物。明清小说代表作一般有:《红楼梦》,清,曹雪芹;《三国演义》,明,罗贯中;《水浒传》,明,施耐庵;《西游记》,明,吴承恩;《儒林外史》,清,吴敬梓……仔细观察图画,图一画面是好多人在一边追,一边喊,一个人披头散发,鞋子掉了一只,可知是名著《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因中举后发疯的样子。图二画面是一个大汉,手拿一把大刀,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可知是《水浒传》中的杨志;图三画面是一个男子,头戴纶巾,手持羽毛扇。可知是《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图四画面是一个老婆婆,可知是《红楼梦》中的人物刘姥姥。一位来自乡下贫农家庭的谙于世故的老婆婆。
9.写作意图:就是你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写这篇文章是要表达什么意思,抒发怎样的思想感情。创作背景:就是你为什么要创作,可以是一件有意义的事的触动,可以是某个人对你的启迪,一般以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作者在创作时发生了什么、有什么感想。这两项不是讲故事的要素。故选CF。
10.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水浒传》中的一个人物形象,仿照示例对人物写出点评即可。如,鲁智深——行侠仗义,拳打镇关西。
11.C 12.B 13. 从散文阅读的角度(如:梳理文章内容、分析人物性格品质、把握人物或作者情感……) 从阅读方法的角度(如:圈画、批注、摘抄……) 从阅读经典的角度(如:带着个人生活体验去读、思考人生问题……) 14.(1)选择一个角度(内容、语言、感受),并进行评价;(2)能结合具体内容;(3)语言通顺。
示例一:百草园有勃勃生机的景。这里,处处可见缤纷之色,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这里,时时可闻悦耳之声,有长吟的鸣蝉,有低唱的油蛉;这里,每天还可以期盼一场“探险”:可以去搜寻人形的何首乌。示例二:百草园里有充满奇幻的故事。长妈妈给“我”讲“美女蛇”的故事。故事曲折惊险,引人入胜,令我时隔多年仍记忆犹新,并能得出“陌生人叫名字,万不可答应”的教训。
示例三:三味书屋有可敬可爱的先生。虽然初识先生,觉得他严厉,也不肯回答我感兴趣的问题。但慢慢地,我也觉出来了先生的好:有戒尺,但不常用;有罚跪,也不常用。这是一位认真又宽容学生的先生。
【分析】11.C.“看迎神赛会”是出自于《五猖会》;但“夜半看社戏偷罗汉豆”出自《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所以不能做为《朝花夕拾》的推荐语;
故选C。
12.B.《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出自《且介亭杂文》,故不属于这本书的阅读任务;
故选B。
13.考查阅读方法。开放类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如:精读法,对书中自己自己最为感兴趣的内容多次阅读,深入了解其中故事的来龙去脉,人物的情感变化等;跳读法,只选择与自己生活贴近的内容阅读,其余则略去不读。如可选择《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阅读,了解童年鲁迅的生活经历。批注阅读法,对书自己有独到领会的内容做出批注,表明自己的思考与感悟。
14.考查阅读启示,开放类试题,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一:本文的写景极有特色。如描写百草园美丽景色的一段,作者既写植物,如碧绿的菜畦,紫红的桑葚,高大的皂荚树,又写动物,如蝉,黄蜂,蟋蟀等;既有动景,又有静景。还把自己的活动穿插其中,既有美感,又有情趣。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百草园里有丰富的故事。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还有长妈妈给“我”讲的“美女蛇”的故事,故事情节惊险引人入胜,让“我”觉得做人之险,不敢看墙上,极想得到能治“美女蛇”的飞蜈蚣。
示例三:三味书屋有可敬可爱的寿镜吾先生。“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严厉,质朴,博学的人。“我”有感兴趣的问题问他,他总是不回答,有时面露愠色。后来他“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我们严厉又认真。
15.(1) 英国 丹尼尔 笛福
(2)③②①④
(3)示例一:译成《鲁滨逊漂流记》更合适。因为鲁滨逊不甘于过安稳平庸的生活,一生都在四处闯荡,“漂泊不定,命运多舛”。他热衷于冒险,三番五次出海闯天下。多次遭遇海难,被海盗俘虏过,多次遭受野人和野兽的袭击,流落荒岛近28年。“漂流”更符合其四处闯荡的生活经历。
示例二:译成《鲁滨逊历险记》更合适。因为鲁滨逊勇于挑战,一生多次遭遇险境。不管是遇到海难,被海盗俘虏,还是遭受野人和野兽的袭击,他从不放弃希望。用惊人的毅力、勇气和智慧让自己一次又一次从险境中挣脱。
(4)示例:之所以说《鲁滨逊漂流记》是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是因为男孩子们好奇心强,喜欢冒险,也很淘气。在生活中就有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读了这本书,他们就受到了启发,变得勇敢、变得坚强,从而学会生存,学会独立,知道怎样解决困难,成为一个成功者。而且这本书中主人公就是以男孩的形象出现,很适合男孩子读。
【解析】(1)
考查常识积累。
《鲁滨逊漂流记》是英国作家丹尼尔 笛福的一部长篇历险小说作品。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 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段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经过28年2个月零19天后得以返回故乡。
(2)
考查对名著内容的掌握。
《鲁滨逊漂流记》写鲁滨逊第四次航海时,船在途中遇到风暴触礁,船上同伴全部遇难,唯有鲁滨逊幸存,只身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他用沉船的桅杆做了木筏,一次又一次地把船上的食物、衣服、枪支弹药等运到岸上,并在小山边搭起帐篷定居下来。此处写的是他搬运安家;到岛上第四年鲁滨逊学会了当地的语言,还交了不少朋友,买了各种用具。后来种植园大获成功。
岛上下了一整天的雨,鲁滨逊受了风寒,头剧烈地疼痛,而且发烧,得了严重的疟疾,病得很厉害他向上帝祷告,并不断反省自己后来从箱子中找到了烟叶,用烟熏等方法治好了自己的病,此处写的是他抗争病魔;
鲁滨逊在岛上独自生活了15年后,一天,他发现岛边海岸上有一个脚印。不久,他又发现了人骨和生过火的痕迹,原来外岛的一群野人曾在这里举行过人肉宴。鲁滨逊惊愕万分。此后他便一直保持警惕,更加留心周围的事物。直到第24年,岛上又来了一群野人,带着被当成祭品,准备杀死并吃掉的野人俘虏。鲁滨逊发现后,救出了其中的一个。因为那一天是星期五,所以鲁滨逊把被救的俘虏取名为“星期五”。此后,“星期五”成了鲁滨逊忠实的仆人和朋友。此处写的是他发现野人;
不久有条英国船在岛附近停泊,船上水手叛乱,把船长等三人抛弃在岛上,鲁滨逊与“星期五”帮助船长制服了那帮叛乱水手,夺回了船只。此处写的是他平息叛乱; 据此可知,名著的情节顺序应是搬运安家、抗争病魔、发现野人、平息叛乱。
故情节顺序序号应是③②①④。
(3)
考查名著评价。
解答这道题,要依据名著内容、主旨来评价名著的名字是否合理,根据平时积累,依据题目要求能有理有据地进行分析即可。
如赞成“漂流”译法,可以从名著中鲁滨逊不甘于过安稳平庸的生活,一生都在四处闯荡的角度来分析。
如赞成“历险”译法,可以从鲁滨逊勇于挑战,一生多次遭遇险境的角度来分析。
(4)
考查对名著内容及人物形象的把握,结合小说内容、人物形象和自己的阅读体会谈谈看法即可。
从内容来看,该作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的故事。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他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在岛上生活了28年2个月零19天后,最终得以返回故乡。小说叙述的鲁滨逊在海岛上的经历代表了人们心中的梦想——凭借自己的双手人们也能创造出自己理想中的人间乐园。这个故事,能启发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勇敢面对,学会独立生存,学会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一切难题。
从人物形象来看,鲁滨逊是一个充满劳动热情不因为苦难而向命运屈服的人,孤身一人在这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很多年,面对人生困境,鲁滨逊的所作所为,显示了硬汉子的坚毅性格与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他敢于同恶劣的环境作斗争,同时鲁滨逊又是个资产者和殖民者,因此具有剥削掠夺的本性。鲁滨逊的人物形象对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能起到极大的鼓舞和激励作用。
据此进行分析即可。
16.示例:我选择的英雄人物是朱德。他幼年经历坎坷,但仍坚持学习;在长征途中,即便是在缺少食物、难以生存的困境中,他依然没有动摇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与热情。我心中的英雄就应该是朱德这样充满勇气、对革命事业忠心耿耿、具有革命乐观精神的人。
【详解】本题考查了解名著情节和人物的能力。选择《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一位英雄人物,事迹分析其性格特点即可。
示例:我选择的英雄人物是贺龙。他富有个性与热情。是无数个共产党员的其中之一,加入共产党后,他常要求别人给予自己批评,并遵从忠告。共产党是他最崇高的信仰,孜孜不倦地为革命燃烧生命。他秉着为民办事的理念,严于律己、宽厚待人,是红军的高大领袖,更是人民的高尚楷模!他把凶猛的一面露在外,让坏人又惧又怕,无处遁形;将温柔的一面留在心底,让百姓和其他红军们为之敬佩和落泪。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