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北区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模拟卷分题型分层汇编-05古诗词赏析(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天津市河北区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模拟卷分题型分层汇编-05古诗词赏析(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7 21:2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天津市河北区三年(2020-2022)中考语文模拟卷分题型分层汇编-05古诗词赏析
一、选择题
1.(2020·天津河北·统考二模)下面对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A.词题为“壮词”,即内容、情感、形象、语言诸方面都豪放壮美的作品,道出了词人渴望杀敌报国的一片壮心。
B.“八百里”描绘了秋天沙场点兵场面的辽阔宏大与苍凉,烘托出一幅肃杀、庄严的战争画面。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从气势上向人们预示着战争的激烈和胜利。
D.最后一句中的“可怜”,有特定的意味,写出了作者壮志难酬的郁闷和惆怅。
2.(2021春·天津河北·九年级统考学业考试)下面对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A.这是一首送别诗,以西北边塞的奇寒雪景为背景,以咏雪为主线抒发了送别之情。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两句写的是,冰天雪地中竟有梨花绽放,展现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也表现了诗人的欣喜之情。
C.“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两句用互文的修辞,写出了北方天气的奇寒。
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体现了诗人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
3.(2021·天津河北·统考二模)下面对文天祥《过零丁洋》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A.首联写个人的仕途经历和抗敌历程,蕴含着深挚沉痛的感情,富有艺术感染力。
B.颈联设计了地名与心情的双关,构思巧妙,寓意深刻。
C.尾联慷慨陈词,通过间接抒情的方式点明主旨,收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D.这首诗流传千古,表现了文天祥忠贞为国、视死如归的决心以及崇高的民族气节。
4.(2022·天津河北·统考二模)下面对诗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A.这首诗写景富有层次,从远望到近望,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神奇秀丽。
B.颔联中的“割”字生动地写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和雄伟挺拔的气势。
C.颈联中“生”“入”二字,具体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平静的心情和开阔的眼界。
D.诗人通过指写泰山雄伟磅礴的气象,抒发子自己攀登顶峰,俯瞰一切的雄心壮志。
5.(2022·天津河北·统考一模)下面对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A.本诗以西北边塞的奇寒雪景为背景,以“咏雪”为主线抒发了送别之情。
B.诗的前四句,描写了风雪之中梨花绽放的奇异景象,表现出诗人面对边塞奇景的惊异和喜悦。
C.诗中对雪景的选取,从广袤自然转移到室内珠帘、罗幕,再到辕门、红旗,最后到雪地上的马蹄印迹,形成了空间转移的效果。
D.本诗选取了送别之前、饯别之时、临别时刻和送别之后的雪景进行描写,无处打情却处处含情,用画面展现了本不可直观的别情。
6.(2021·天津河北·统考一模)下面对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A.题目中的“酬”是以诗相答的意思,“乐天”指的是白居易。
B.颔联中用“闻笛赋”的典故,表达了对被贬被害朋友的怀念。
C.颈联中的“沉舟”和“病树”比喻朝廷中的陈腐势力,“千帆”和“万木”则表现出自己重返仕途的昂扬斗志。
D.尾联中既有对友人的感激之情,也含共勉之意。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气,奔放中有哲思,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7.(2020·天津河北·统考一模)下列对词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A.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天上宫阙的向往和对人间生活的热爱,下阕写词人在月下对亲人的怀念和祝福,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
B.“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一句,抒发思念亲人的感情,表面看来,好像是对月有怨恨之意,其实是写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作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D.全词情景交融,意境豪放阔大,描写虚实结合,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和浪漫的情致,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B.“八百里”是牛的代称,这里是指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这句渲染了军中的战前气氛:部队有充足的给养,官兵同甘共苦。气氛是豪迈热烈的。B项中“沙场点兵场面”“肃杀、庄严的战争画面”赏析有误。故选B。
2.B
【详解】“冰天雪地中竟有梨花绽放”表述错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把雪比喻成梨花。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千姿百态、气象壮阔的塞外雪景图。比喻新颖,想象奇特。
故选B。
3.C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C.尾联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该句直接抒情(直抒胸臆)表达作者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并非“间接抒情”。所以本项有误;
故选C.
4.C
【详解】C.“表现了诗人平静的心情”理解有误,应该是表现了诗人心情的激荡。故选C。
5.B
【详解】B.“描写了风雪之中梨花绽放的奇异景象”有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意思是:北风席卷大地吹折了白草,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飘降大雪。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争相开放。描写早晨起来看到的奇丽雪景和感受到的突如其来的奇寒。挂在枝头的积雪,在诗人的眼中变成了一夜盛开的梨花,和美丽的春天一起到来。故选B。
6.C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辨析能力。在通晓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颈联中的“沉舟”和“病树”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千帆”和“万木”是比喻在他贬谪之后那些仕途得意新贵们。
故选C。
【点睛】译文
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去旧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7.A
【详解】A.“自始至终洋溢着乐观向上、积极奋进的情绪”说法有误,本文的上阕讲述的是抒发了作者的矛盾心情,与徘徊之情;下阕中则转变为积极, 旷达的思想感情。故选A。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