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华东政法大学附属松江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上海市华东政法大学附属松江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2-27 14:40:27

文档简介

2 0 2 3 年 开学考试
高一 化学
考生注意:
1.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2.本次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共六大题。
3.本试卷中的选择题可能有 1 个或 2 个正确选项。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一、(本题共 14 分)物质的分类
1.下列物质中均为化合物的是
A.纯碱、干冰、SO2
B.KCl、盐酸、NaOH
C.Na CO ·10H O、冰、AgCl
D.硫酸、CaCO3、消毒酒精
2
3
2
2.符合下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
A. NaHCO3
B. Cu (OH) CO
C. NaCl
D. Na2CO3
2
2
3
3.下列物质不属于分散系的是
A.硫酸铜溶液
B.胆矾
D.云雾
C.极细的铁粉(颗粒直径 1~100 nm)
4.胶体金(Au)免疫层析法可用于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抗体。利用柠檬酸钠溶液还原氯金
酸(HAuCl4)即可制备得到胶体金。研究发现:柠檬酸钠的用量不同会导致胶体金粒径
和颜色的不同。
(1)1 mol HAuCl4 经过反应后可制备得到 胶体金胶粒的个数_______(填写“大于”
或“小于”或“等于”) NA 个,原因是

(2)德国化学家席格蒙迪研制出超显微镜,可以观察到胶体金颗粒的形态,胶体金
nm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致范围在_______
之间。
(3)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的原理是胶体金的胶粒与蛋白质分子的正电荷基团紧密结
合,若将胶体金装入 U 型管中,插入电极后通直流电,发现_______极附近颜色加深,产
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高一化学
第 1 页(共 6 页)
二、(本题共 16 分)物质的量
5.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就是物质的质量
B. 单位为摩尔
D. 符号为 n
C. 研究对象为微观粒子
6.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 H ,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 H 和 H 相
3
3
2
同的是
A. 原子数
B. 分子数
C. 体积
D. 物质的量
7.下列溶液中 Cl-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①500 mL 2 mol·L-1 MgCl2 溶液
②1000 mL 1.5 mol·L-1 NaCl 溶液
④250 mL 1.5 mol·L-1 FeCl3 溶液
③300 mL 2.5 mol·L-1 KCl 溶液
A.③②①④
C.①④②③
B.④①③②
D.②③①④
8.36.3 g 某硝酸盐 R(NO3)3 含有 0.45 mol 硝酸根离子,则金属 R 的摩尔质量为
9.将 4 g NaOH 溶解在 10 mL 水中,稀释至 1 L 后取出 10 mL,其物质的量浓度是
10.(1)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的质量比是 ,原子个数之比


(2)同质量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的体积比是_______,所含氢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
(3)若氨气和硫化氢所含氢原子个数相同,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
(4)甲烷(CH4)与氧气的质量比为 1∶4 时极易爆炸,此时甲烷与氧气的体积之比
为_________。
三、(本题共 21 分)食盐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粗盐中常含有少量
的 Ca2+、Mg2+、SO42-等杂质离子。实验室提纯 NaCl 的流程如下:
A
11. 下列关于食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现在生产的食盐大部分用于食用
C. 海水晒盐,又称为盐田法
B. 生理盐水是 0.9%的食盐溶液
D. 加碘盐加的物质是 I2
高一化学
第 2 页(共 6 页)
12.加入 A 试剂,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 Ca2+、Mg2+、SO42-离子,A 代表的是多种试剂,按
滴加顺序依次是 NaOH、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操作 III 的名称是__________。
13.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不需进行的操作是
A.溶解
B.过滤
C.蒸馏
D.蒸发
E.分液
14.某同学家中电动自行车的电瓶正、负极一时没法弄清,他想利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
法来判断,在 U 型管内加入饱和食盐水并在两边管中各加入 2 滴酚酞试液,接通电源,待
一会儿,发现接电源 b 端处溶液显红色。
(1)请判断电源 a 端是
极(填“正极”、“负极”、“阴极”或“阳极”)。
(填 a 或 b)端闻到刺激性气味。
(2)通电过程中,他还会
(3)该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5.把氯气通入 NaOH 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 Cl +2NaOH =NaCl+NaClO+H O。
2
2
(1)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情况。
Cl +2NaOH =NaCl+NaClO+H O
2
2
(2)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氧化产物是

(3)该反应中所涉及的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有
。写出
该方程式中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4)有人认为,Cl2 属于非电解质。这种看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四、(本题共 18 分)氯化铝易与水反应,178℃升华。实验室现用下图装置制备少量无水
氯化铝。
16.装置 A 为氯气发生装置,化学反应方程式:
导管 a 的作用是


高一化学
第 3 页(共 6 页)
17.装置 B 中所盛试剂为饱和食盐水,其作用是
18.装置 C 和 F 的作用分别是:C


,F:
19.D 装置中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0.装置 G 中所盛试剂为
,其作用是

21.有人认为若无装置 B,其余装置、试剂保持不变,也能制备无水 AlCl3。事实证明这
样做非常危险,请简述理由

五、(本题共 14 分)如图是硫元素的价类二维图。
22.完成上图中的化学方程式:
(1)S→SO2:


(2)H2S→S:
(3)H SO →H SO :


2
3
2
4
(4)H SO →SO :
2
4
2
23.下列关于硫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试管内壁附着的硫可用二硫化碳溶解除去
B.游离态的硫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
C.单质硫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硫在过量纯氧中的燃烧产物是三氧化硫
24.分别将足量下列气体通入稀 Na2S 溶液中,可以使溶液变浑浊的是
A.CO
B.Cl2
C.SO2
D.HCl
高一化学
第 4 页(共 6 页)
25.根据下面的硫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分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酸性条件下,将 e 和 f 的钠盐溶液混合,会有 d 生成
B.图中 d、f、b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将 b 的稀溶液滴加到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体现了 b 的强氧化性
D.将 c 的浓溶液滴加在胆矾晶体上,晶体由蓝色变成白色,体现了 c 的脱水性
六、(本题共 17 分)氮和氮的化合物与人类有密切关系。
26.氮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氮气分子很稳定
B. 尿素属于硝态氮肥
C. 工业合成氨是人工固氮
D. 大气固氮使氮元素转化为铵态氮肥
27.下列各组气体,常温下能共存的是
A.N2、H2
B.NO、O2
D.H2S、SO2
C.NH3、HCl
28.运载火箭的推进剂引燃后,尾部喷出大量高温气体。该气体主要成分是 CO 、H O、N 、
2
2
2
NO 等,在发射现场可看到火箭尾部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其原因是
A.高温下 N2 遇空气生成 NO2
B.NO 遇空气生成 NO2
C.CO2 与 NO 反应生成 CO 和 NO2
D.NO 与 H O 反应生成 H 和 NO
2
2
2
29.工业尾气中的氮氧化物常用氨催化吸收法,原理是 NH 与 NO 反应生成无毒物质。某
3
x
同学采用以下装置和步骤模拟工业上氮氧化物的处理过程。
高一化学
第 5 页(共 6 页)
(一)提供的装置
(二)NH3 的制取
(1)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备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可以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B.用赤热的炭与水蒸气反应制取氢气
C.实验室制氧气有时需要加热,有时不需要加热
D.用无水氯化钙干燥氨气
E.用浓盐酸可以洗涤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试管
(2)若利用 NH ·HO+CaO==Ca(OH) +NH ↑制氨气,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填序号,
3
2
2
3
__△___
_____
下同);若利用 2NH4Cl+Ca(OH)2
2NH ↑+CaCl +2H O 制氨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3 2 2
____(填序号)。
(三)模拟尾气的处理
选用上述部分装置,模拟尾气处理,其中 D 中进入的气体分别是 NH3 和 NO。回答
有关问题:
(3)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 装置中的液体可换成________(填序号)。
a.CuSO4 b.H2O
c.CCl4
d.浓硫酸
(5)该同学所设计的模拟尾气处理实验还存在的明显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
高一化学
第 6 页(共 6 页)高一化学参考答案
一、(本题共14分)
1.AC (2分)
2.D(2分)
3.BC (2分)
4.(1)小于 胶体金中1个胶粒由多个金组成,因此所得胶体中胶粒数小于NA(1+2分)
(2)1~100 (2分)
(3)阳极 胶体金的胶粒带负电荷(1+2分)
二、(本题共16分)
5.A(2分)
6.A (2分)
7.B (2分)
8.56 g·mol-1(2分)
9.0.1 mol·L-1(2分)
10.(1)1:2 4:3 (2)2:1 3:1 (3)2:3 (4)1:2 (每空1分,共6分)
三、(本题共21分)
11. BC(2分)
12.BaCl2 Na2CO3 蒸发(各1分,共3分)
13.CE (2分)
14.(1)正极(1分)
(2)a(1分)
(3)2NaCl+2H2O2NaOH+H2↑+Cl2↑ (2分)
15.(1)略(2分)
(2)Cl2 NaClO (2分)
(3)NaOH、NaCl、NaClO(2分) H2OH++OH- (2分)
(4)Cl2不是非电解质,因为它是单质。(2分)
四、(本题共18分)
16.MnO2+4HCl(浓)MnCl2+2H2O+Cl2↑(2分) 使分液漏斗和圆底烧瓶的压强相等,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顺利滴下(2分)
17.吸收氯气中的氯化氢(2分)
18.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2分) 防止水蒸气进入E装置(2分)
19.2Al+3Cl2 2AlCl3(2分)
20.NaOH溶液(2分) 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环境(2分)
21.制得的Cl2中混有HCl,HCl与Al反应时生成H2,受热情况下H2、Cl2混合气体会发生爆炸(2分)
五、(本题共14分)
22.(1)S+O2SO2(2分)
(2)SO2+2H2S=3S+2H2O(2分)
(3)2H2SO3+O2 = 2H2SO4(2分)
(4)Cu + 2H2SO4(浓) CuSO4 + SO2↑+ 2H2O (2分)
23.D (2分)
24.BC(2分)
25.AB (2分)
六、(本题共17分)
26.AC(2分)
27.A(2分)
28.B(2分)
29.(1)ACE (3分)
(2)G(1分) C (1分)
(3)3Cu+8HNO3 ==3Cu(NO3)2+2NO↑+4H2O (2分)
(4)c(2分)
(5)尾气直接排放,没有进行处理(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