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7 09:02: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综合性学习
——古诗苑漫步
一、声情并茂诵古诗
(一)选择自己喜爱的诗歌,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古诗朗诵活动。
1.小组内组织朗诵比赛,选出优胜者。
2.小组推举一个代表,到班里参加评比。
要求:
邀请老师担任评委,选出优胜者并予以奖励。
(二)唱古诗
演唱《满江红》
(三)吟诵古诗《蒹葭》
二、别出心裁品古诗
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种艺术形式,表现某一首古诗的内容。
1.艺术形式可以是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
2.小组分工合作准备或排演,在班里集中展示。
(一)书写古诗
楷书
行楷
隶书
草书
(二)描画古诗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杨万里《小池》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三)改编剧本——《木兰诗》
时间:某一天
地点:木兰家
人物:木兰、木兰娘
幕启
[一间简陋的屋子,一台织布机,一个矮凳,一张桌子
和四把椅子。桌子上放着茶壶与茶杯,桌子旁还设有一张
大床,靠床的右边有一个梳妆台。织布机正对着门。]
木兰从军(剧本)
第一幕 决定替父出征(示范)
(舞台指示)
木兰:(边织布、边忧愁地对着门叹息)唉!
木兰娘:木兰,你叹什么气呀?
木兰:娘,没什么。只是我昨晚见到军中的文告,不由得
心慌,可汗在大规模地征兵,文告上有爹爹的名字。爹爹身体
又不好,弟弟还小,该怎么办呢?
木兰娘:是呀!
木兰:我看只有我女扮男装去替爹爹参军了。(兴奋地)嗯,就这么定了。明天我就去买骏马和一些马具。
木兰娘:(爱怜而又无奈地看着懂事的女儿)唉!
幕落
三、分门别类辑古诗
1.确定专题,选择古诗。
如古诗中的“雨”“花”“树”“草”“雪”等。
2.注释评点。
分工合作,给古诗作注释,并撰写简要的赏析、评点文字。
3.编辑成集。
为诗集起一个新颖别致的名字;设计版式、插图、封面;
尝试写“前言”或“编后记”,简单记录诗集的编辑过程。
4.交流分享。
互相传阅、评价,共享“编书”的快乐。
选定一个专题,把记忆中的相关古诗辑录到一起,编成
一本专题诗集。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
(一)古诗中的“雨”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其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示例——
(二)古诗中的“花”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大林寺桃花》白居易)
“芳菲尽”“始盛开”在对比中遥相呼应,诗人由一种
愁绪满怀的叹逝之情,突变到惊异、欣喜的心情,写得意境
深邃,富于情趣。
诗意:
四月正是平地上百花凋零殆尽的时候,高山古寺中的
桃花才刚刚盛放。
赏析:
2.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赏牡丹》)
诗人用“国色”比喻牡丹,将牡丹的超群姿色表现了
出来,以“花开时节动京城”作结尾,既反映了京城人赏
花倾城而动的习俗,又从侧面衬托了牡丹花的诱人魅力。
诗意: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
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京城。
赏析:
(三)古诗中的“树”
(四)古诗中的“草”
(五)古诗中的“雪”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村居》)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