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它们放到水里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有些物质在水中很难溶解。
2.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讨论、实验和小组合作等多种活动方式,培养学生学会从身边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2.能自主地寻找方法探究和表达交流及总结自己的探究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科学的实验探究,使学生养成善于细致观察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和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有些物质在水中很难溶解。
教学难点:了解溶解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沙子、小苏打、勺子、杯子。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谈话:现在我们知道了什么是溶解?可是生活中你注意过下面的现象吗?
多媒体展示:
(1)清澈的溪水下面的石子和石块。
(2)洗不掉的餐具上的油污。
2.提问:你知道为什么石子可以在溪水中、油污洗不掉吗?(同学回答)
3.谈话:下面我们就通过《把它们放到水里》来寻找一下原因吧!
(二)活动过程
1.提问:如果把沙子、食用油和小苏打放进水里,会有什么现象呢?大家猜想一下。
2.同学分组讨论,汇报猜想结果。
学生1:它们会溶解在水里面。
学生2:它们会沉到水底。
……
3.谈话:究竟结果如何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吧!
4.教师指导学生实验:
实验步骤:
(1)准备三个玻璃杯,编号1、2、3,加入适量的水。
(2)在1号杯子里面加入适量沙子。
(3)用勺子取适量食用油,放在2号杯子里面。
(4)用勺子取适量小苏打,放在3号杯子里面。
(5)观察现象。
5.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学生1:我发现沙子沉到了水底。
学生2:我发现食用油漂浮在水面上。
学生3:我发现小苏打沉到了水底。
6.归纳:有些物质在水里容易溶解,有些物质在水里很难溶解。
7.提问: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溪底有小石子?餐具上的油污洗不掉了吗?(学生回答)
8.谈话:下面大家就利用我们学到的溶解的知识,做一杯饮料吧!(教师准备一些可食用色素)
9.学生调配饮料,请大家品尝。
10.学生投票选出味道最佳者,请她分享经验。
(三)拓展活动
1.谈话: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溶解吗?
2.同学分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1:炒菜时加入各种调料。
学生2:泡速溶咖啡的时候。
学生3:冲奶茶的时候。
……
(四)课堂练习
填空
1.有些物质在水里容易_____________,有些物质在水里很难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很难在水里溶解。
答案:1.溶解、溶解 2.沙子、食用油、小苏打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知道了有些物质在水里容易溶解,有些物质在水里很难溶解。同学们,你记住了吗?
(六)板书设计
活动过程
拓展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