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作者简介
刘大白(1880年—1932年),浙江绍兴人,原名金庆,清末举人。辛亥革命后改名刘靖裔,字大白。民国初年编《绍兴公报》因发表反对袁世凯的文章,东度日本避难,加入同盟会。1915年赴新加坡等地教授国文。次年回国编《杭州报》,并出任浙江省议会秘书长。1918年去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任国文教员,1919年任浙江教育总干事。五四运动中,与经亨颐、陈望道、夏丐尊等并称为“五四浙江四杰”。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明确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想象这些景物构成的画面。体会诗歌的优美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明确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想象这些景物构成的画面。体会诗歌的优美的意境。
注释
①斜阳:黄昏前要落山的太阳。
②头白:用拟人的手法,指芦苇顶端已呈白色。
③芦苇:一种高大的禾草,具匍匐的根状茎,叶宽而扁平,大型刷子状圆锥花序,广布潮湿地带,用作编制席子、帘子、格子。
④红颜:此处特指女人美丽的容颜。
秋晚的江上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归巢的鸟儿
西沉的斜阳
滔滔的江水
白花花的芦苇
诗歌描绘的景物:
“归巢的鸟儿,尽管是倦了,还驮着斜阳回去。”倦游的鸟儿想回巢去。这时候,天色已晚。斜阳的余晖照在飞鸟的脊背和双翼上,好像是把斜阳驮回巢去一样。黄昏的景色,在诗人的笔下,带着一股悲哀的美。
“倦”、“驮”是关键二字。归鸟倦了,这是诗人的想像,同时也是诗人情感的移入。鸟倦实在也是人倦。
驮字,一方面是景致的进一步的渲染和奇丽的想像,另一方面也是突出鸟倦的程度,因为驮是一种负荷,而驮的又正是太阳。这样看到的就不仅仅是一种景致,而包含诗人对生活的体验。
双翅一翻,把斜阳掉在江上”。诗人原只注意江上的飞鸟,照在飞鸟身上的夕阳。随着飞鸟双翅的一翻,才注意到夕阳在江面上的倒影。这夕阳的倒影好像是从鸟翅上掉下来的一样。飞鸟本来已经倦了,但背上还驮着斜阳,并不觉得是沉重的负担。在诗人看来,正是飞鸟驮了斜阳去点染江面。情景十分动人。
第二段不说落日沉入江底,而说落日被鸟翅翻掉在江里,它是极其夸张而又符合逻辑的动态描写,与其说是鸟驮斜阳的自然延伸,毋宁看作是诗人想像力的深化,它使夕阳沉入江心,这一瞬鸟翻双翅,抖落斜阳,在情绪上也是一种发展,它表明鸟不堪沉重的负担,希冀于一种自由的生活。
“头白的芦苇,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诗人把眼光从江上转移到江边的芦苇。夕阳的余晖点染了江面,也点染了芦苇。在一瞬间,白了头的芦苇也变成红颜了。从飞鸟的双翅到江面,到芦苇丛中,眼前的景物是一片红色。构成秋天黄昏江上一个美丽的画面。
整首诗富于旧诗词的情调,寥寥数笔,即勾画出一幅静中见动、声色俱备的美丽图景,同时又有诗人自己的风格,就像最末两句,通过“妆”和“红颜”,把芦苇人格化了,给全诗平添了一些情趣与生气。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拟人的手法,通过“妆”和“红颜”,把芦苇人格化,给全诗平添了情趣和生气。
诗歌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呢?
秋天的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满江面,鸟儿在夕阳的映照下正飞回自己的巢里,江岸边的芦苇也在威风中轻轻地摇摆。
这首诗描绘了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
诗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的运用有什么好处?
诗中有哪些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语言
上有什么表达效果?
拟人手法的运用,使诗歌具有灵动的画面感。将秋日夕阳下的江边美景渲染得美丽无比。夕阳下,归巢的鸟儿,顽皮地驮着它,让平常的景色显得更灵动,画面动静结合,充满了情趣。
归巢的鸟儿为什么不顾疲倦,还要驮着偌大的太阳回去?
夕阳西下,照红了江面,晚归的鸟儿低飞在江面之上。大自然赋予了我们这么美的画卷,而且诗人刘大白用了这么优美的文字记录了下来,让我们把诗歌多读几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