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与内容解读
认识20世纪以来贸易、金融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格局的演变,全球经济发生重大变化。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商业贸易和国际金融出现了许多新变化,贸易自由化、“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电子商务与电子金融的普及等,对人类的生活与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教学逻辑与设计思路
19世纪悄然离去,西方世界自由主义的繁荣依旧延续,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帝国主义链条中,薄弱的俄国建立起崭新制度,并逐渐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撼动了全球:社会主义苏联幸免于难;法西斯国家以战争转移矛盾;而美国通过新政挽救了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标志着自由放任的破产,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探索出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发展路径。社会主义阵营虽躲过经济危机,却在体制僵化中走向分崩离析;资本主义国家在应对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的发展趋势中野蛮生长,但始终未能解决固有矛盾;第三世界国家在摆脱殖民梦魇后曲折探索,克服挑战……遥远的东方,一头沉睡的狮子在顺应全球化的趋势中醒来,为人类发展贡献出了中国方案。本课从“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与人类生活”“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三方面展开了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表现,第一子目是总览,第二、三子目分别是贸易、金融的具体发展表现。为避免碎片化知识对于学生认知过程的干扰,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将遵循以上教学逻辑,由教师主导第一子目的教学,将第二、三子目进行合并,让学生配合使用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实现有的放矢的教与学。
教学内容与背景分析
课题及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单元中最接近当下的一课。课文从宏观经济概览和具体角度萍踪(即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两方面)展开,向学生呈现了20世纪以来人类从摆脱自由放任,走向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必由之路。微观而言,本课内容极端庞杂,涵盖了20-21世纪的较长时段及资本主义阵营、社会主义阵营、的历史空间。而从大历史视野出发,国际形势的嬗变中,有一条不变的真理与总趋势——经济全球化。基于此,本课教学将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概念,运用具有强烈反差的图文故事,以20世纪以来西方经济学家的研究论述、经济组织所缔结条约、全球经济统计数据等一手史料为脚手架,引导学生爬梳课文中的零散概念,关注其背后深藏的历史信息,参悟人类思索克服经济危机时的智慧。学生情况分析授课对象为广州市执信中学高二(13)班学生。经过高一阶段的通史学习,他们能够客观看待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初步把握世界现代史的重大史实。然而,本课涉及的部分经济领域的历史概念及其含义对于学生而言较为陌生,需要在梳理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市场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对这一时期经济发展的总特征和具体表现进行更进一步的教学。本节课的理解难度较小,但是课文中涉及的概念繁多,且多条线索交织。历史班的学生对于结构清晰的知识更有学习欲望,因此在具体的课程讲授中应注重历史逻辑的梳理提炼,辅以必要的概念解析。
深度学习与教学目标
【深度学习导向】本课时间跨度长,且概念零散繁多,需提炼出该时段的线索。在此将以“危机与转机”的更覆循环,重构20世纪以来的经济史,从而引导学生认识经济与社会生活是一个逐步发展、不断进步的过程。以“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视野,统领并逻辑串联市场经济、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定、金融危机等具体概念,达成深度学习,由此设置如下核心目标以及落实素养。【核心目标】从全人类面对经济危机的策略看20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理解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素养目标】1.剖析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局势的变幻,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术语对20世纪以来各时期的特征加以概括和说明。(时空观念水平3)2.在相关史料的组织运用中,对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国际贸易自由化的现象、逆全球化的危害、中国经济建设的成就等做出合理解释。(历史解释水平2)3.认识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历史不可逆转的趋势,理解人类在危机中探索经济成长因素的艰辛,对中国人民的道路选择、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内核形成高度认同。(家国情怀水平3)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导入 正式上课前,教师播放温馨歌曲《东方之珠》,在屏幕上呈现如下数字故事,随后引入一颗重磅炸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教师明确:危机发生的根源,在于国际投机势力的扰乱(见材料一)。在中南海,中央政治局召开了紧急会议,为与嚣张跋扈的金融投机分子抗争,时任央行行长的朱镕基向全世界宣布:“中央将不惜一切代价维持香港的繁荣!”在内地庞大的外汇支撑下,香港金融保卫战取得了胜利,国际投机者悻悻而归。材料一:当时的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举例说明这种投机:假设一个投机者到泰国银行贷款240亿泰铢,按照当时的汇率,它可以兑换成10亿美元。一个星期后,泰国的汇率下降了(即泰铢贬值了),不再是24个泰铢兑换1美元,而是40个泰铢兑换1美元。那么,要还清这240亿泰铢的贷款,他只需要支付6亿美元,剩下的4亿美元就是利润。——[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著,李杨等译《全球化及其不满》 将时空定格于一场典型的金融危机。透过险象环生的金融场面,引导学生从微观的经济危机中体察全球化可能带来的严重威胁,启发学生深度思考——“是否可以排斥全球化”?
【课前复习】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 教师明确:随着地理大发现,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伴随资本主义国家瓜分殖民地,世界市场于20世纪初最终形成。这意味着一个国家的波动,必然引起全人类的蝴蝶效应。后世的经济学家给这种现象命名为——经济全球化。学生活动:在课本上画出具体概念(例如:垄断资本主义、新经济政策、布雷顿森林体系、亚洲基础投资建设银行……),思考它们分别是全球化的“现象”还是“成果”。 为了从更广阔的视角看待世界经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新航路开辟以来的世界经济史,将本课的核心概念——经济全球化,放在大历史时空下进行学习。
【环节一】难以避免的阵痛面临经济危机 引入学术情境,进行时空定位本课课题中的“20世纪以来”,在广义上指的是1900年至今。按照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的历史分期论,20世纪是以一战爆发(1914年)为始的。那么为何霍布斯鲍姆要如此定义呢?(一)大战前的20世纪:从繁荣延续到历史创伤20世纪伊始,延续着19世纪以来自由主义的繁荣贸易。资本主义强国通过压迫殖民地人民,延缓资本主义的崩塌。 帝国主义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诱发世界大战。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俄国率先践行马克思主义,建立起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教师提问:当世界分化成两大制度的共存之时,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到底谁才是世界的主宰?材料二:1910-1937年部分国家经济数据表(截取自教材p47)年份项目国家俄国德国美国英国法国日本1910年原油11.30.127.9——0.3钢3.313.126.56.53.40.0091937年原油28.50.5172.9——0.4钢17.719.851.413.27.95.8——根据[英]米切尔编,贺力平译《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编制社会主义: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列宁采取国家资本主义恢复了社会元气。为巩固新生的苏联政权,继位的斯大林则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让苏联在10年内就实现欧洲数百年走完的工业化。资本主义:虽时有危机,但市场的自我调节总能够度过难关。美国从一战中收获巨大,成为世界上首要的工业、金融和贸易大国,几近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主宰,进入了高度繁荣。教师过渡:然而,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的总爆发,让19世纪以来的繁荣瞬间沦为镜花水月。面对经济危机,各国采取了不同策略。美国:为了避免危机的冲荡,各国纷纷建立起贸易壁垒,提高关税,拒绝外国商品冲击本国,这样一来,美国国内危机愈发严重。胡佛政府坚持自由放任,迟迟不见成效。罗斯福上台后推行新政,运用国家力量强有力地干预经济,扭转了资本主义的危机。德国、日本、意大利:通过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转嫁国内矛盾,走上罪恶的法西斯道路。苏联:在高度集中的“共产主义模式”下,将国家隔绝于世界之外,安然度过了大危机。教师明确:经济大萧条与二战的历史悲剧,宣告自由放任的彻底失败。人类从二战前的盲目自由主义,走向战后的理性全球主义。(二)二战后:经济发展的探索与周期性矛盾的延续教师提问:在罗斯福新政后,市场与计划相结合成为克服危机的利器,那么为何还会发生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世纪以来,世界上又发生了哪些典型的经济危机呢?教师明确:在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后,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相结合,资本主义世界又维持了近40年的繁荣。然而,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固有矛盾没能解决,因此危机屡次爆发。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过度依赖政府从“消费”领域宏观调控,而“生产”结构没能得到激发,凯恩斯主义失灵,陷入经济停滞、通货膨胀的两难境地。一些国家和地区接纳了全球化,实现经济高速发展,如亚洲“四小龙”“四小虎”。然而,在风险浮萍中,它们的发展道路仍然充满挑战。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就是缩影。 将二战作为分界点,引导学生认识“市场与计划相结合”的必要性,以及在此之下资本主义固有矛盾重演的不可避免。以经济危机为轴,帮助学生构建20世纪以来的经济时空。由此设置悬念,既然世界经济危机重重,国家发展究竟可否逆全球化,隔离于世界之外?
【环节二】刮骨疗毒的智慧应对危机挑战 教师提问:既然全球化危险重重,在经济危机下难免陷入灾难,那么可以排斥全球化吗?(一)排斥全球化的副作用为了拓展学生思维并探讨20世纪以来各国的战略选择,教师将提供如下三个视角,引导学生回顾三个历史片段下的人类选择。①“大萧条”之初各国应对经济危机的策略。借助材料三思考,面对危机时各国采取了什么策略?这种策略带来了什么后果?②社会主义阵营在二战后的发展与处境。借助材料四思考,为何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始终无法走出改革瓶颈?③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瓶颈之下的历史抉择。借助材料五思考,发展中国家的投身全球化的战略抉择是否明智?材料三:罗斯福当政时期的美国国务卿赫尔说:“在农场主的压力下,国会随着斯穆特—霍利关税法的出台,把每打鸡蛋的关税从8美分提高到10美分。……英帝国贸易区(包括加拿大在内)同样提高鸡蛋的关税(从以前3美分一打增加到10美分一打)作为反击。这使美国出口的数量非常可观的鸡蛋从1100万个下降到20万个,减少98%。美国实行保护主义事与愿违。”——[美]科德尔·赫尔《赫尔回忆录》,南京中央日报编译部1948年版材料四: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邓小平文选》第3卷材料五:第三世界经济体的问题不在于它们无法形成资本,而在于其积累结构有问题,对大多数民众产生着有害的后果。其资本形成并不是为了开发国内市场而设计,而是偏向于中心经济体(即为它们的宗主国服务),或者被迫为世界市场生产商品,或者转手接过中心地带的消费品、消费习惯及技术。——[德]迪特·森哈斯著,梅俊杰译《欧洲发展的历史经验》教师明确:①面对大萧条时,各国采取保护主义,建立贸易壁垒,加剧了危机的程度。②社会主义阵营将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桎梏导致了社会主义阵营迟迟未能摆脱僵化的体制。③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曾因自给自足的封闭而落后于西方世界,深受殖民体系剥削,形成了不健康的发展模式。而当摆脱殖民实现独立后,以积极的姿态融入全球化,是国家进步的必然途径。三个视角都反映了一个问题,在全球化的趋势下,“逆全球化”是不可取的。(二)接纳全球化的阵痛与新机遇①国际贸易的发展背景:从19世纪70年代到二战,由于战争和经济危机,各国通过贸易封锁与提高关税保护本国贸易,导致国际贸易总量增速落后于生产速度,引发经济萧条。时间成就价值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材料六)各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1995年成立世界贸易组织力求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确保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和利益,建立多边贸易体制。1997年《全球基础电信协定》电信市场相互开放,大大降低通信成本。20世纪后期以来多样的经济合作方式电子商务的兴起利用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突破时空障碍,提高商业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贸易自由化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②国际金融的发展背景:二战前,各国采用“金本位制”,即各国货币与黄金直接挂钩,便于国际贸易,却加重了国际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它把不稳定从一个国家传导到了世界其他国家,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时间成就价值1944年7月确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了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固定比值,形成的“黄金—美元”本位稳定了国际汇兑。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材料七)重建国际货币制度,以维持汇率的稳定和国际收支的平衡。向会员国发放短期贷款,用于国际收支调整。国际复兴开发银行(WB)(材料八)向会员国发放中长期贷款,主要用于投向基础社会、能源开发、农业、公共事业、文教卫生等。20世纪90年代左右大型金融集团跨国金融企业电子金融、网络金融资本流动全球化、金融市场一体化、金融机构全球扩张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主导趋势。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大大方便了人类进行各项业务。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金融全球化、电子化对世界经济的再度飞跃提供了契机,同时便利了人们的消费。材料六:缔约各国政府:认为在处理它们的贸易和经济事业的关系方面,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的生产与交换为目的。切望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导致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对上述目的作出贡献。——《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47年10月30日)材料七:国际货币基金之目的为:……提倡汇兑之稳定,在会员国间维持有秩序之汇兑方法,并避免竞争性之汇兑贬值。——《国际货币基金协定》(1945年12月27日)材料八:银行的宗旨是: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包括恢复受战争破坏的经济,使生产设施回复到和平时期的需要,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生产设施与资源的开发。——《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1944年7月22日) 教师提供合适的思维切口,引导学生对回忆录、伟人语录、研究成果等文字材料的论述进行深度辨析,构建反对“逆全球化”的合理解释,从而达成对教材论述的认同,落实深度学习。为了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大势,教师将本课第2、3个子目的内容进行整合处理,引导学生认识“自由贸易”“国际货币稳定”“国际投资恢复”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美好目标。在学生理解“逆全球化”的错误后,进一步生成深度学习的问题,顺势理解全球化的必然趋势。基于《中外历史纲要》、“选择性必修1”里学生已掌握的相关史实,在此基础上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进一步提升,钩沉具体概念,在学生知识掌握的关键节点上提供原始史料,引导学生解析其中反映的贸易自由化、金融全球化等现象是顺乎经济全球化的产物,更是助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力。
【环节三】历史转折时期的中国选择 教师提问: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的发展具有积极效应,但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经济全球化之下的人类社会将面临哪些危机?中国又将如何应对?(一)机遇挑战并存的时代之痛为引导学生客观看待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基于认知水平(高一政治、历史知识),参考教材内容回答,经济全球化之下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的发展所带来的危机。教师明确:国际贸易的规则由发达国家制定,贸易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在一起,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威胁;现代国际金融具有风险,一旦金融风险失控,就会导致大范围金融波动,甚至引起全球性金融危机,如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和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二)改革经济体制的伟大转折教师明确:在全球社会主义制度受挫之际,在中国历经10年“文革”浩劫,“一夜回到解放前”的危机时刻,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人民创造性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制,推动经济飞速发展,造就了经济奇迹。政策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倡议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贸易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金融2009年,推进人民币国际化;2010年,中国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三大成员国。2015年,中国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全球发展注入新动力。材料九:1993年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到:“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教师提问:纵观党中央确定在中国的社会主义中发展市场经济的20多年,从材料中对于市场作用的表述中可以看出有什么区别?这意味着什么?教师明确:表述的变化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了新阶段,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表现。 将中国作为顺应全球化的正面试验场,有助于学生形成拥抱经济全球化的正确价值观,在深度学习中对中国道路形成高度认同,落实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养。
课堂小结 立足21世纪新时代,回首20世纪以来全球化浪潮中的时代选择,学生也不一定能够记住那些概念的具体内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鲜活的历史中汲取反对当今“逆全球化”现象的教训。“正”现象:从“一带一路”倡议到“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促进的发展格局”。“逆”现象:英国公投“脱欧”、美国修边境墙、发动贸易战、特朗普前总统“退群”……教师总结:从世界范围看,资本主义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而随着广大后发国家接受全球化的潮流,他们的既得利益受到一定的挑战,不惜以两败俱伤的代价推进“逆全球化”。今天的我们倡导全球化,并不是为了否认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发展史、也不是为了否认社会主义阵营在20世纪的体制摸索。相反,我们应从20世纪以来人类在周期反复而又各具特征的危机之应对方式,来认识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动态结合的必要性。中国在20世纪上半叶的救亡探索中证明了一个道理——资本主义在中国行不通。但什么道路才行得通呢?改革开放后,结合苏联排斥全球化的教训,以及先进国家生产方式两方面经验,中国人民逐步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给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带来飞跃的奇迹,更贡献出了属于全人类的宝贵实践财富!材料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 联系时政,对本课进行价值升华。通过呈现当今世界“逆全球化”的错误表现,促使学生对“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历史不可逆转的趋势”进行价值构建,形成对于中国道路的自我认同。
1929-1933年 1973年 1997年 2008年
大萧条 经济滞涨 亚洲金融风暴 国际金融危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