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蒲柳人家》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蒲柳人家》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7 22:52:2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8.《蒲柳人家》同步练习(后附答案)
作业分层一:语言运用与积累
1.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
梅花品格高尚,铁骨铮铮。她不怕天寒地冻,不畏冰袭雪侵,不惧霜刀风险,bù qū bù náo ,昂首怒放,独具风采。人们见到梅花,便会受到坚强、刚正和高洁气质的 xūn táo 和激励。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贾医生医术高明,人们有个头痛脑热,找到他总能妙手回春。
B.每到开学的时候,我都要掂量一下前一个学期学习的情况,从而进行调整,进行取长补短。
C.今年春节,很多在异乡工作的人响应国家号召就地过年,和邻里共享天伦之乐。
D.天上的雾气已经散开,心里不觉得憋闷了。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刘绍棠是当代著名乡土文学作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蛾眉》《蒲柳人家》;中篇小说《运河的桨声》《京门脸子》等。
B.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
C.《蒲柳人家(节选)》通过塑造何满子、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的形象,热情地歌颂了那些淳厚朴实的农民。
D.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魏、东魏与西魏石刻书迹的统称,以北魏为最精,大体可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四种。
作业分层二:思维能力与审美创造
成都的卖水人
何满子
①成都有一句谑语,叫作“南门大河没有盖”。那意思是,你要死就请便,往河里跳都行。但是,河不是溺死人的,而是养活人的。
②四十年代成都自来水厂的供应面极小,居民绝大部分的吃水用水,不是河水,就是地下水。所有的公馆里,家家有口井;没有井的居民则是用挑来卖的河水。挑河水卖的人一般是穷苦人家靠出卖力气维持生计的男子。
③当年没有井的成都住家户,大都是论月向挑河水卖的人包水的,家家都有一只贮水缸,挑水的每天来给倒满。以当时的币值,离河近的城圈周遭的人家,包一月每担河水大概只需块把钱,离河较远的也不过两元钱,通常一家用两担水,每家人买水的支出不过四五元。为了多挣一些钱,挑水卖的人都尽量多揽些生意,每天要挑很多趟水,收入依然微薄。
④挑水卖的人摸索出一种以两人为一组的流水作业法。一人从河里装满水挑进城,另一人就接挑上肩,而把自己的空桶担交换给第一人,挑着接过来的满桶水送到包水的人家,如此周而复始。这样既节省了体力又节约了时间。我经常在新南门城门洞一带看到这种空满担的交换,不用歇下担子,两人的肩膀一凑,桶担就换过来了,桶面上放一块小木板,交换时一滴水也不会外溢。
⑤挑着满桶水时,卖水人吆喝着一种短促的有节奏的号子,一是为了哼哼着减轻疲劳,一是为了招呼行人让路。一到送水人家门口,则以同一调子提高了声音,用以招呼用水的主人。
⑥成都人很讲情义,乐于助人。这种情义不是时下所说的哥们义气,而是一种淳朴的人情味。卖水的和主人家混熟后,主人家央他做点下力活也肯帮忙。我的一位住在南城纯化街的朋友,自己是教书的,家里只有寡母一人。成都烧饭用木柴,买来的是大块的,必须劈成小块才能塞进灶洞。这位寡母劈不动,不曾央请,送水的汉子就主动效劳,只酬谢他一点很少的代价。有时,只请他吃一顿饭,连钱也不肯收。留饭大致是阴历初二、十六打牙祭的日子。之所以规定为初二、十六,是因为不少人家朔望 是茹素的,因此朔望的次日开荤就成了习惯,这打牙祭的日期也就约定俗成了。
⑦如果你注意一下,便可发现这些挑水卖的人有一个特点,他们都赤足,连草鞋也不穿一双。你以为这是为了节约,舍不得买草鞋,故而甘愿用光脚板走路么 不然。这里包含着一种职业道德,他们不在河边舀水,以避开岸边洗菜淘米浣洗衣服的地方;都要涉水走到离河岸有一定距离的水面,两只桶不离肩头,迎流俯身一舀,就是满满两桶水挑着上岸了。这事我亲闻之于一个挑水人,他说:“我们卖的是'河心水’,没得一丝丝脏的,行有行规嘛,未必担桶水就可以不讲良心。”
⑧我相信这一自白的真诚。现在有些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只顾自己方便,不讲职业道德,比起这种人来,被挑水人称之曰“讲良心”的行规,多值得称颂而且推广!我曾将挑水人的话告诉一位熟人,谈时正经过一个门口,被一位看门的大爷听到了,他接茬道:“硬是,不信你早上到南门大桥上去看嘛!”
⑨如今当然再也没有以挑水卖为生的人了,自来水已结束了这一职业,而且,现在成都城外的河水早已不复往昔的粼粼清波。每每忆起当年挑水卖的人,他们是大有令人慨叹的理由的。
(选自《蓉城忆往》,有删改)
【注释】①朔望:农历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
6.作者“每每忆起当年挑水卖的人”,认为“他们是大有令人慨叹的理由的”,下列各选项对理由分析有误的是( )
A.卖水人社会地位低下,却乐于助人,重情重义
B.成都居民的吃水用水都靠卖水人提供,卖水人解决了居民的生活难题。
C.挑水是很辛劳的苦力活儿,卖水人却勤于摸索,讲究方法。
D.卖水人收入低微,却很重视职业道德,讲良心。
7.第⑥段写了打牙祭的内容,与题目关联不大,作者为何写这些内容 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8.将第⑦段画线句删去并不影响上下文衔接,这句话用在这里有何妙处 请简要赏析。
9.本文选自何满子先生回忆自己上世纪四十年代成都生活的《蓉城忆往》,作者将其放人《蓉城忆往》可能有哪些意图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条作答。
答案:
8.《蒲柳人家》
作业分层一:语言运用与积累
1.根据语境和拼音,请用楷体字写出下面横线处的词语。
梅花品格高尚,铁骨铮铮。她不怕天寒地冻,不畏冰袭雪侵,不惧霜刀风险,bù qū bù náo 不屈不挠 ,昂首怒放,独具风采。人们见到梅花,便会受到坚强、刚正和高洁气质的 xūn táo 熏陶 和激励。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C)
A.贾医生医术高明,人们有个头痛脑热,找到他总能妙手回春。
B.每到开学的时候,我都要掂量一下前一个学期学习的情况,从而进行调整,进行取长补短。
C.今年春节,很多在异乡工作的人响应国家号召就地过年,和邻里共享天伦之乐。
D.天上的雾气已经散开,心里不觉得憋闷了。
【解析】“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此处对象使用错误。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A.刘绍棠是当代著名乡土文学作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蛾
眉》《蒲柳人家》;中篇小说《运河的桨声》《京门脸子》等。
B.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
括序幕、尾声。
C.《蒲柳人家(节选)》通过塑造何满子、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
的形象,热情地歌颂了那些淳厚朴实的农民。
D.魏碑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魏、东魏与西魏石刻书迹的统称,以北
魏为最精,大体可分为碑刻、墓志、造像题记和摩崖刻石四种。
【解析】刘绍棠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蛾眉》,中篇小说《蒲柳人家》《运河的桨声》,长篇小说《京门脸子》等。
作业分层二:思维能力与审美创造
成都的卖水人
何满子
①成都有一句谑语,叫作“南门大河没有盖”。那意思是,你要死就请便,往河里跳都行。但是,河不是溺死人的,而是养活人的。
②四十年代成都自来水厂的供应面极小,居民绝大部分的吃水用水,不是河水,就是地下水。所有的公馆里,家家有口井;没有井的居民则是用挑来卖的河水。挑河水卖的人一般是穷苦人家靠出卖力气维持生计的男子。
③当年没有井的成都住家户,大都是论月向挑河水卖的人包水的,家家都有一只贮水缸,挑水的每天来给倒满。以当时的币值,离河近的城圈周遭的人家,包一月每担河水大概只需块把钱,离河较远的也不过两元钱,通常一家用两担水,每家人买水的支出不过四五元。为了多挣一些钱,挑水卖的人都尽量多揽些生意,每天要挑很多趟水,收入依然微薄。
④挑水卖的人摸索出一种以两人为一组的流水作业法。一人从河里装满水挑进城,另一人就接挑上肩,而把自己的空桶担交换给第一人,挑着接过来的满桶水送到包水的人家,如此周而复始。这样既节省了体力又节约了时间。我经常在新南门城门洞一带看到这种空满担的交换,不用歇下担子,两人的肩膀一凑,桶担就换过来了,桶面上放一块小木板,交换时一滴水也不会外溢。
⑤挑着满桶水时,卖水人吆喝着一种短促的有节奏的号子,一是为了哼哼着减轻疲劳,一是为了招呼行人让路。一到送水人家门口,则以同一调子提高了声音,用以招呼用水的主人。
⑥成都人很讲情义,乐于助人。这种情义不是时下所说的哥们义气,而是一种淳朴的人情味。卖水的和主人家混熟后,主人家央他做点下力活也肯帮忙。我的一位住在南城纯化街的朋友,自己是教书的,家里只有寡母一人。成都烧饭用木柴,买来的是大块的,必须劈成小块才能塞进灶洞。这位寡母劈不动,不曾央请,送水的汉子就主动效劳,只酬谢他一点很少的代价。有时,只请他吃一顿饭,连钱也不肯收。留饭大致是阴历初二、十六打牙祭的日子。之所以规定为初二、十六,是因为不少人家朔望 是茹素的,因此朔望的次日开荤就成了习惯,这打牙祭的日期也就约定俗成了。
⑦如果你注意一下,便可发现这些挑水卖的人有一个特点,他们都赤足,连草鞋也不穿一双。你以为这是为了节约,舍不得买草鞋,故而甘愿用光脚板走路么 不然。这里包含着一种职业道德,他们不在河边舀水,以避开岸边洗菜淘米浣洗衣服的地方;都要涉水走到离河岸有一定距离的水面,两只桶不离肩头,迎流俯身一舀,就是满满两桶水挑着上岸了。这事我亲闻之于一个挑水人,他说:“我们卖的是'河心水’,没得一丝丝脏的,行有行规嘛,未必担桶水就可以不讲良心。”
⑧我相信这一自白的真诚。现在有些服务行业的从业人员,只顾自己方便,不讲职业道德,比起这种人来,被挑水人称之曰“讲良心”的行规,多值得称颂而且推广!我曾将挑水人的话告诉一位熟人,谈时正经过一个门口,被一位看门的大爷听到了,他接茬道:“硬是,不信你早上到南门大桥上去看嘛!”
⑨如今当然再也没有以挑水卖为生的人了,自来水已结束了这一职业,而且,现在成都城外的河水早已不复往昔的粼粼清波。每每忆起当年挑水卖的人,他们是大有令人慨叹的理由的。
(选自《蓉城忆往》,有删改)
【注释】①朔望:农历每月初一为朔,十五为望。
6.作者“每每忆起当年挑水卖的人”,认为“他们是大有令人慨叹的理由的”,下列各选项对理由分析有误的是 (B)
A.卖水人社会地位低下,却乐于助人,重情重义
B.成都居民的吃水用水都靠卖水人提供,卖水人解决了居民的生活难题。
C.挑水是很辛劳的苦力活儿,卖水人却勤于摸索,讲究方法。
D.卖水人收入低微,却很重视职业道德,讲良心。
【解析】根据第②③段中“没有井的成都住家户,大都是论月向挑河水卖的人包水的"可知,B项“都靠卖水人提供”错误。
7.第⑥段写了打牙祭的内容,与题目关联不大,作者为何写这些内容 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示例:①打牙祭之日留卖水人吃饭,表现出主人家的诚意;这与卖水人主动帮助主人家的事例共同体现段首的“成都人很讲情义”。②打牙祭的内容,使对留饭的叙写更具体,也是对成都风俗的介绍,使文章内容更丰富,激发了读者兴趣。
8.将第⑦段画线句删去并不影响上下文衔接,这句话
用在这里有何妙处 请简要赏析。
示例:①设置了“挑水人赤足究竟是为什么”的悬念引起读者兴趣,也使行文生出波澜;②以设问句强调挑水人赤足不是为了节约,自然地引出赤足的真正原因,加深读者印象,从而强化了挑水人重职业道德的形象。
9.本文选自何满子先生回忆自己上世纪四十年代成都生活的《蓉城忆往》,作者将其放人《蓉城忆往》可能有哪些意图 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条作答。
示例:①通过写成都卖水人来追忆上世纪四十年代成都的城市风貌及百姓生活。②表达对以卖水人为代表的普通成都人的赞美。③通过对成都卖水人职业道德的赞美,表达对当前服务行业不讲职业道德现象的批评。④表达对挑水卖这一职业的消失及成都城市变迁的感慨。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