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7 22:5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送东阳马生序》同步练习(后附答案)
作业分层一:语言运用与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嗜( )学 负箧( ) 曳屣( ) 叱咄( ) 皲( )裂
媵( )人 绮( )绣 烨( )然 ( )袍
2.重点词语解释。
(1)余幼时即嗜学 ( )
(2)援疑质理 ( )( )
(3)负箧曳屣 ( )( )
(4)媵人持汤沃灌 ( )
(5)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 )( )
3.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1)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同“肢”, )
(2)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同“披”, )
4.一词多义。
(1)患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 动词, )
无冻馁之患矣 ( 名词, )
无从致书以观 (连词, )
(2)以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与“是”连用, )( ')
以衾拥覆 ( 介词, )
以中有足乐者 ( 连词, )
5.古今异义。
(1)媵人持汤沃灌 古义: 今义: 汤水
(2)走送之 古义: 今义: 行走,走路
(3)穷冬烈风 古义: 今义: 贫穷,穷尽
(4)主人日再食 古义: 今义: 又
(5)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古义: 今义: 与“真”相对
6.词类活用。
(1)腰白玉之环 ( 名词作动词, )
(2)戴朱缨宝饰之帽( 名词作状语,用红缨带, )
(3)手自笔录 ( 名词作动词,动手;名词作状语, )
(4)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名词作动词, )
7.填空。
(1)《送东阳马生序》选自《 》,作者是_宋濂_, 初_(朝代)文学家,他与_刘基_、 高启_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2)《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说自己发奋苦学,不慕荣华的原因是:以中有足乐者 。
作业分层二:思维能力与审美创造
B 比较阅读 【甲】《送东阳马生序》
【乙】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无异人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2,人咸易③之。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不苟同俗,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④,以自畅6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6,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如是默诵,书有弗记者乎
(节选自《郑板桥集·板桥善诵》)
【注释】①殊:根本。②寝陋:丑陋。③易:轻视。④赴古人之奥区:探求古人高妙的境界。⑤畅:酣畅。⑥匕箸:调羹和筷子。
8.从宋濂和郑板桥的学习经验中,我们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请按提示在 A、 B、C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文句 学习态度和方法
甲文: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A.
甲文: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一心向学
乙文:B. 循序渐进
乙文: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 C.
9.【甲】: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乙】:如是默诵,书有弗记者乎
【甲】乙】两个句子有哪些共同点 请结合选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10.选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
A.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人则无法家拂士
B.以中有足乐者者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C.言和而色夷 学而不思则罔
D.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其印为余群从所得
(二)课外阅读与鉴赏
避暑录话(节选)
[宋]叶梦得
张友正自少学书,常居一小阁上,积三十年不辍。有别馆,直三百万,尽嚮①以买纸。故庐在甜水巷,一日忽弃去,赁小屋于水柜街,与染工为邻。众人异之,或问其故。友正答曰:“吾欲假其素绢学书耳。”与染工约:凡有欲染皂者,先假之,一端②酬二百金。如是日书数端,笔未尝停。
素与苏子瞻相善。元祐末,子瞻自扬州召还,友正乃具饭邀之。既至,则对设长案,各以精笔、佳墨、纸三百列其上,而置肴其旁。子瞻见之,大笑。就坐,二人每酒一巡,即展纸挥毫。一二小僮磨墨,几不能供。饮酒终,纸亦尽,俱自以为平日书莫及也。
(有删改)
【注释】①鬻(yù):卖。②端:长度单位,布帛二丈(或六丈)为一端。
11.文中张友正痴迷书法学习,下列选项描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自小学习,闭门在阁楼上专心练习三十年
B.为了练习书法而卖了价值三百万钱的别院
C.为了靠近染工来借白色的绢,租住在甜水巷
D.和苏子瞻在饭桌之上忘乎所以地练习书让
12.本文中张友正为了练习书法付出的努力和《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为了读书的不畏辛劳,给了你哪些启示
1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
A. 众人异之 妻妾之奉(《孟子·鱼我所欲也》)
B.与染工约 不敢稍逾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C.先假之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D.素与苏子瞻相善 可以调素琴(刘禹锡《陋室铭》)
答案:
11.《送东阳马生序》
作业分层一:语言运用与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嗜( shì )学 负箧( qiè ) 曳屣( yè xǐ ) 叱咄( chì duō ) 皲( jūn )裂
媵(yìng )人 绮( qǐ )绣 烨( yè )然 ( yùn )袍
2.重点词语解释。
(1)余幼时即嗜学 ( 喜爱,爱好 )
(2)援疑质理 (引、提出)(询问)
(3)负箧曳屣 ( 书箱)(鞋子)
(4)媵人持汤沃灌 (浇)
(5)寓逆旅,主人日再食 ( 旅店 )( 供养,给……吃)
3.找出通假字并解释。
(1)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同“肢”,肢体 )
(2)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同“披”,穿着)
4.一词多义。
(1)患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 动词,担忧 )
无冻馁之患矣 ( 名词,忧患)
无从致书以观 连词,来)
(2)以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 与“是”连用,因此 )( 把')
以衾拥覆 ( 介词,用 )
以中有足乐者 ( 连词,因为 )
5.古今异义。
(1)媵人持汤沃灌 古义: 热水 今义: 汤水
(2)走送之 古义: 跑 今义: 行走,走路
(3)穷冬烈风 古义: 极 今义: 贫穷,穷尽
(4)主人日再食 古义: 两次 今义: 又
(5)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古义: 借 今义: 与“真”相对
6.词类活用。
(1)腰白玉之环 ( 名词作动词,在腰间佩戴 )
(2)戴朱缨宝饰之帽( 名词作状语,用红缨带,用珠宝 )
(3)手自笔录 ( 名词作动词,动手;名词作状语,用笔 )
(4)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名词作动词,穿着破旧的衣服 )
7.填空。
(1)《送东阳马生序》选自《宋濂全集_》,作者是_宋濂_,一元木明初_(朝代)文学家,他与_刘基_、 高启_并称为“明初诗文三大家”
(2)《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说自己发奋苦学,不慕荣华的原因是:以中有足乐者 。
作业分层二:思维能力与审美创造
B 比较阅读 【甲】《送东阳马生序》
【乙】板桥幼随其父学,无他师也。幼时殊无异人处,少长,虽长大,貌寝陋2,人咸易③之。然读书能自刻苦,自愤激,不苟同俗,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以赴古人之奥区④,以自畅6其性情才力之所不尽。人咸谓板桥读书善记,不知非善记,乃善诵耳。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箸6,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如是默诵,书有弗记者乎
(节选自《郑板桥集·板桥善诵》)
【注释】①殊:根本。②寝陋:丑陋。③易:轻视。④赴古人之奥区:探求古人高妙的境界。⑤畅:酣畅。⑥匕箸:调羹和筷子。
8.从宋濂和郑板桥的学习经验中,我们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请按提示在 A、 B、C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文句 学习态度和方法
甲文: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A. 虚心求教(或“恭敬有礼”)
甲文: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一心向学
乙文:B. 由浅入深,由卑及高,由迩达远 循序渐进
乙文:板桥每读一书,必千百遍。 C. 勤奋、刻苦(或“反复诵读”)
9.【甲】: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乙】:如是默诵,书有弗记者乎
【甲】乙】两个句子有哪些共同点 请结合选文内容作简要分析。
答:都是反问语气,能警示读者并引起读者思索,反思自己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都总结了上文,表明了作者的观点;甲文强调专心是业精德成的重要条件,乙文肯定默诵是熟记书本内容的有效手段。
10.选出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B)
A.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人则无法家拂士
B.以中有足乐者者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C.言和而色夷 学而不思则罔
D.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其印为余群从所得
【解析】A.就/如果;B.因为;C,表并列/表转折:D,动词,担任/介词,被
(二)课外阅读与鉴赏
避暑录话(节选)
[宋]叶梦得
张友正自少学书,常居一小阁上,积三十年不辍。有别馆,直三百万,尽嚮①以买纸。故庐在甜水巷,一日忽弃去,赁小屋于水柜街,与染工为邻。众人异之,或问其故。友正答曰:“吾欲假其素绢学书耳。”与染工约:凡有欲染皂者,先假之,一端②酬二百金。如是日书数端,笔未尝停。
素与苏子瞻相善。元祐末,子瞻自扬州召还,友正乃具饭邀之。既至,则对设长案,各以精笔、佳墨、纸三百列其上,而置肴其旁。子瞻见之,大笑。就坐,二人每酒一巡,即展纸挥毫。一二小僮磨墨,几不能供。饮酒终,纸亦尽,俱自以为平日书莫及也。
(有删改)
【注释】①鬻(yù):卖。②端:长度单位,布帛二丈(或六丈)为一端。
11.文中张友正痴迷书法学习,下列选项描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C)
A.自小学习,闭门在阁楼上专心练习三十年
B.为了练习书法而卖了价值三百万钱的别院
C.为了靠近染工来借白色的绢,租住在甜水巷
D.和苏子瞻在饭桌之上忘乎所以地练习书让
【解析】由文中“故庐在甜水卷……于水柜街”可知,张友正为了借白色的绢,租住在水柜街。
12.本文中张友正为了练习书法付出的努力和《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为了读书的不畏辛劳,给了你哪些启示
示例:对于自己喜欢、热爱的东西要克服一切困难,坚持完成;做任何事情都要专注;要乐学善学,懂得从自己所做的事情中找乐趣。
1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C)
A. 众人异之 妻妾之奉(《孟子·鱼我所欲也》)
B.与染工约 不敢稍逾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C.先假之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D.素与苏子瞻相善 可以调素琴(刘禹锡《陋室铭》)
【解析】A.代词,代指这件事/助词,的;B,动词,约定/名词,约定的期限;C,动词,借:D.副词,向来,平素/形容词,不加策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