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时 找规律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下册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时 找规律北师大版数学小学三年级下册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2-27 16:05: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三下第三单元《乘法》 第1课时 找规律
课题 找规律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材分析 《找规律》是位于北师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课时,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表内乘法,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一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已学知识的迁移作用,通过比较,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形成基本的计算能力。通过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认真观察、独立思考、探索交流、概况总结的学习机会,学生可以在这些算法活动中体验和感受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基础,比较喜欢上数学课,善于独立思考。同时乐于合作交流。学生上课表现比较活跃,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学生敢说敢想,愿意发表独立见解,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能力。
教学策略 1.以生动有趣的情景为依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的欲望。 2.通过学生的主动探究,引导学生多做感官参与,经历数学的建模过程。 3.学生自主尝试,验证。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教科书第30-31页。
教学目标 1.探索两个个位都是0的两位数和三位数的乘法计算,并解释计算的过程与方法。 2. 再数学情景中,探索、发现乘法的运算规律,发展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能根据运算规律从已知算式推出未知算式,发展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因数是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找规律,总结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学案
一、创设情境 复习导入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单元乘法中的第1课时 找规律。 同学们前面几节课我们对图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接下来要研究的内容我们并不陌生,那就是乘法,这节课我们先来研究一下乘法中的规律。看看乘法中有什么样的规律呢?同学们先准备好你的学习用品,算一算,并说说你是如何计算的。
二、探究体验 经历过程 生:5×1=5,5×10=50,这两个很简单,我以前都学过,可是50×10怎样算呢? 生1:50×10就是10个50,是500。 生:也可以把50看成是5个十,5×10=50,5个十×10就等于50个十,也就是500。 师:你们分析的都很对,让我们接着看下一组题目。 生:3×2=6,3×20=60,30×20可以把30看成3个十,3×20=60,3个十×20就等于60个 十,也就是600. 师:同学们能学以致用,真棒,再看最后一组。 生:12×4=48, 12×40,可以把40看成4个十,12乘4个十等于48个十,也就是480, 生1:120乘40怎么算呢? 生:120×40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把120看成12个十, 12个十×40就等于480个十,是4800,所以120×40=4800。 师: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算出了这3组题,接着让我们仔细观察上面的式子,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下面两行的题目都和第一行的题目有关系。 师:你观察的很仔细,那你能根据说一说吗? 生:比如12×4=48,12不变,4×10后,变成12×40,积也从48变成48×10=480了。再看下一题12×10变成120, 4×10变成40,所以积变成48×10×10=4800。 生:我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12×4=48,12不变,4后添了一个0,积的后面也添1个0。就变成12×40=480了,再看120×40,12后添1个0,4后添1个0,所以积后面添两个0,所以120×40=4800。 师:同学们真棒,让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 生:1.两个数相乘,其中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10,积也乘10。 2.两个数相乘,如果两个乘数都乘10,那么积乘100。 师:根据你的发现再写出几组算式,并计算出结果。同学们先想一想,再自己做一做,并和你的同伴进行交流。 生:这是我写的3组算式,我再计算出结果。 6×3=18,6×30=180,60×30=1800。 15×4=60, 15×40=600, 150×40=6000。 18×2=36, 18×20=360, 180×20=1800。 师:你写的很棒,,我们接着来看,根据16×3=48,你能直接写出下面的算是结果吗? 想一想,并说一说。 生:因为16×3=48,16×30一个乘数3×10,积48也×10,所以16×30=480,160×3一个乘数16×10,积48也×10,所有160×3=480,160×30,两个乘数16和3都乘10,积48要乘100,160×30=4800,16×300,根据规律可以知道一个乘数×100,积也要×100,所以16×300=4800。 师:我们已经找到有关乘法的规律了,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和笔,把书翻到31页,一起做一做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吧。
三、达标检测 1.算一算,照样子再写出一张算式。 师:同学们根据你发现的乘法规律,把前两组的结果算一算,再写出一组算式吧,老师相信你们可以独立完成的。 师:同学们都完成了吧。我们一起来看看结果, 生:3×8=24,30×8=240,30×80=2400,17×5=85,17×50=850,170×50=8500,6×9=54,60×9=540,60×90=5400,。 师:同学们都写对了吗?最后一组算式还可有不同的写法,只要符合规律就可以。 2.根据24×20=480,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结果。 师:同学们认真看题,并根据我们发现的规律写出结果吧。 生:240×20,一个乘数24×10,所以积也×10,结果是4800,240×2这个怎么算呢? 生:这个我们可以这样算,240×2,相当于一个乘数24×10,另一个乘数20除以10,所以积要乘10再除以10结果还是480,所以240×2=480,24×200,一个乘数20×10,积也×10,结果是4800。 3.把结果相同的算是连起来。 师: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连一连。 师:同学们都连完了吧,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70×22与7×220的结果一样,连起来,70×220与700×22连起来,16×200与160×20连起来,16×20与160×2连起来。 4.每盘装28个鸡蛋,10盘能装多少个鸡蛋?20盘呢?30盘呢? 师:请同学们算一算,并把结果写在表格中。 生:1盘鸡蛋是28×1=28个。10盘鸡蛋是28×10,根据一个乘数乘10,积也乘10可以得出28×10=280个,20盘鸡蛋是28×20,和28×10相比较,是一个乘数10×2,按照规律,积也要×2,所以28×20=560;30盘鸡蛋是28×30,是一个乘数10×3,积也乘3,所以28×30=840个。 5.买运动服。大号运动服每套70元,小号运动服每套60元。 ⑴ 体操队要买大号运动服13套,小号运动服16套,各需要多少元? 师:同学们先真正读题,找出需要的数学信息再列式计算。 生:一套大号运动服每套70元,算13套多少元,用乘法,列式为70×13=910元,小号运动服一套60元,16套需要 60×16=960元,答:大号运动服需要910元,小号运动服需要960元。 ⑵ 张老师带了2000元买运动服,够吗? 生:这个问题得先算出一共用去多少元?列式为910+960=1870元,再和2000元进行比较,2000﹥1870,答:张老师带了2000元够买运动服。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你的同伴交流一下吧。 在乘法里,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积也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师:同学请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哦!
五、教学板书 找规律
六、教学反思 优点:本节课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上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大胆的尝试,非常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让学生在参与中探索出计算规律。学生亲历计算、观察、谈论、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方法等数学能力。课堂上教师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缺点:本节课在找规律上要把握住方向、标准的一致性。学生找规律时部分同学漫无目的瞎找规律,这样思维比较乱,也不好找到规律,应该将每两个算式进行比较地去找的。学归纳法时,至少需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算式,才能得出一般性的规律,不然,得出的规律就是特例,不能算规律。 改进措施:让同学认真观察算式的特点,从两组算式中找出相同的地方,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一下,还有类似的算式吗,举例说出来,然后再让学生总结其中的规律,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的过程,在探索中总结出规律,这样学生的理解更透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