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0.1兰亭集序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南园诗存》序
[清]姚鼐
昆明钱侍御沣①既丧,子幼,诗集散亡。长白法祭酒式善、赵州师令君范为搜辑,仅得百余首,录之成二卷。侍御尝自号南园,故名之曰《南园诗存》。
当乾隆之末和珅秉政自张威福朝士有耻趋其门下以希进用者已可贵矣若夫立论侃然能讼言其失于奏章者钱侍御一人而已今上既收政柄,除慝扫奸,屡进畴昔不为利诱之士,而侍御独不幸前丧,不与褒录,岂不哀哉!
君始以御史奏山东巡抚国泰秽乱,高宗命和珅偕君往治之。君在道衣敝,和珅持衣请君易,君卒辞。和珅知不可私干,故治狱无敢倾陂,得伸国法。其后,君擢至通政副使,督学湖南。时和珅已大贵,媒糵②其短不得,乃以湖北盐政有失,镌君级。君旋遭艰归。服终,补部曹。高宗知君直,更擢为御史,使值军机处。君奏和珅及军机大臣常不在值之咎,有诏饬责,谓君言当。和珅益嗛君。而高宗知君贤,不可谮,则凡军机劳苦事,多以委君。君家贫,衣裘薄,尝夜入暮出,积劳成疾以殒。方天子仁明,纲纪犹在,大臣虽有所怨恶,不能逐去,第劳辱之而已。而君遭其困,顾不获迁延数寒暑,留其身以待公论大明之日,俾国得尽其才用,士得尽瞻君子之有为也。悲夫!悲夫!
余于辛卯会试分校③得君,四年而余归,遂不见君。余所论诗、古文法,君闻之独喜。君诗尤苍郁劲厚,得古人意。士立身如君,诚不待善诗乃贵。然观其诗,亦足以信其人矣。余昔闻君丧,既作诗哭之,今得其集,乃复为序,以发余痛云。
(有删改)
【注】①钱沣:字东注,号南园,云南昆明人。清代书画家。乾隆三十六年进士,官侍御、通政司副使等。②媒糵:比喻挑拨是非,陷人于罪。③分校:科举考试时校阅试卷的官,时姚鼐以礼部员外郎任分校。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乾隆之末/和珅秉政/自张威福/朝士有耻趋其门下以希进用者/已可贵矣/若夫立论侃然/能讼言其失于奏章者/钱侍御一人而已/
B.当乾隆之末/和珅秉政自张/威福朝士有耻趋其门下以希进用者/已可贵矣/若夫立论侃然能讼言/其失于奏章者/钱侍御一人而已/
C.当乾隆之末/和珅秉政/自张威福/朝士有耻趋其门下以希进用者/已可贵矣/若夫立论侃然能讼言/其失于奏章者/钱侍御一人而已/
D.当乾隆之末/和珅秉政自张/威福朝士有耻趋其门下以希进用者/已可贵矣/若夫立论侃然/能讼言其失于奏章者/钱侍御一人而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州师令君范,即赵州人师范县令,按照古代称谓习惯,“赵州”是其籍贯,“师”是其姓,“令君”是其官职,“范”是其名。
B.御史,中国古代的一种官名。春秋战国时期设有御史,秦以御史监郡,汉以后御史职衔累有变化,职责则专司纠弹、查案。
C.军机处,清朝官署名,也称“军机房”。军机处有官无吏,军机大臣按皇帝意旨拟写各种诏令,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D.会试,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名目之一,因考试在春天,又称春试或春闱,由礼部主持,在京城举行,参加考试的主要为各省乡试中考中的举人。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钱沣诗集散落。钱沣去世之后,诗集散落、遗失,法式善等人也只找到了一百多首,辑录为两卷。
B.钱沣很受皇帝信任。高宗皇帝一向了解钱沣正直贤良,知道他不会诬陷别人,于是加以重用,把军机处很多重要的事务交给他去办理。
C.钱沣的遭遇令人惋惜。本文着重记述了钱沣与权臣和珅的斗争,作者哀叹他不能等到公论天下大白之时而死,惋惜人才之意溢于言表。
D.钱沣的诗如其为人。本文把重点放在表现他忠直敢言的品质上,其目的是让读者由其人而见其诗,领会钱沣的诗“苍郁劲厚”的特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侍御独不幸前丧,不与褒录,岂不哀哉!
(2)大臣虽有所怨恶,不能逐去,第劳辱之而已。
5.钱沣是一个刚直不阿的人,文中哪些事件体现了他的这一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一)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选自王羲之《兰亭集序》)
(二)
上谓侍臣曰:“右军之书,朕所偏宝,就中逸少之迹,莫如《兰事》。求见此书,劳于寤寐。此僧耆年,又无所用。若为得一智略之士,以设谋计取之,必获。”尚书右仆射房玄龄奏曰:“臣闻监察御史萧翼者,梁元帝之曾孙,今贯魏州莘县。负才艺,多权谋,可充此使,必当见获。”太宗遂召见翼。翼奏曰若作公使义无得理臣请私行诣彼须得二王杂帖三数通太宗依给翼遂改冠微服至洛潭,随商人船下,至于越州。又衣黄衫,极宽长潦例,得山东书生之体。日暮入寺,巡廊以观壁画。过辨才①院,止于门前。辩才遥见翼,乃问曰:“何处檀越②?”翼因便前礼拜云:“弟子是北人,将少许蚕种来卖,历寺纵观,幸遇禅师。”寒温既毕,语议便合,因延入房内,即共围棋抚琴,投壶握槊,谈说文史,意甚相得。乃曰:“白头如新,倾盖若旧,今后无形迹也。”便留夜宿,设缸面药酒、茶果等。江东云缸面,犹河北称瓮头,谓初熟酒也。酣乐之后,请各赋诗。彼此讽咏,恨相知之晚,如是者数次,于是诗酒为务,僧俗混然。
遂经旬朔,因谈论翰墨,翼曰:“弟子先世,皆传二王楷书法,弟子自幼来耽玩,今亦有数帖自随。”辨才欣然曰:“明日来,可把此看。”翼依期而往,出其书以示辨才。辨才熟详之,曰:“是则是矣,然未佳善也。贫僧有一真迹,颇是殊常。”翼曰:“何帖?”辨才曰:“《兰亭》。”翼佯笑曰:“数经乱离,真迹岂在?必是响拓伪作耳!”辨才曰:“禅师临亡之际,亲付于吾。那得参差?可明日来看。”及翼到,师自于屋梁上槛内出之。翼见讫,故驳瑕指纇③,曰:“果是响拓书也。”纷竟不定。自示翼之后,更不复安于梁槛,并萧翼二王诸帖,并借留置于几案之间。自是翼往还既数,童弟等无复猜疑。后辨才出赴邑汜桥南严迁家斋,翼遂私来房前,谓弟子曰:“翼遣却帛子在床上。”童子即为开门。翼遂于案上取得《兰亭》及御府二王书帖,便赴永安驿。翼便驰驿而发,至都奏御,太宗大悦。
(摘自何延之《兰亭记》)
【注】①辨才:辨才禅师。②檀越:指“施主”,即施与僧众衣食,或出资举行法会等之信众。③纇:丝上的结,引申指缺点。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翼奏曰/若作/公使义无得理/臣请私行诣彼/须得二王杂帖/三数通/太宗依给翼/遂改冠微服/至洛潭
B.翼奏/曰/若作公使/义无得理/臣请私行/诣彼须得/二王杂帖三数通/太宗依给/翼遂改冠微服至洛潭
C.翼奏曰/若作公/使义无得理臣请/私行诣彼/须得二王杂帖三/数通太宗/依给翼/遂改冠微服至洛潭
D.翼奏曰/若作公使/义无得理/臣请私行诣彼/须得二王杂帖三数通/太宗依给/翼遂改冠微服/至洛潭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A.癸丑:干支纪年的癸丑年。古人常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循环相配来表示年的次序。结合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肖系统,可知,永和九年是牛年。
B.倾盖:盖,马车上的伞盖。倾盖指途遇好友,停车靠近交谈,伞盖倾斜相交,选文(二)指朋友间的亲切交流。
C.旬朔:旬,十日为一旬;朔,农历每月初一。旬朔,十天或者一个月,泛指不长的时日。
D.响拓:实为“向拓”,是复制法书的一种方法。法书墨迹因年代久远,纸色沉暗,字迹难辨,故在模制时,须向光照明,以纸覆帖(常用油纸、蜡纸),勾勒其原字笔画,再以墨笔填充,故而又称“影书”、“影覆”。
8.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兰亭集序》记叙的是东晋时期名士们的一次大集会,表达了王羲之对人生的思考。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文笔腾挪跌宕,语言清畅精警,富有哲理。
B.选文(一)中的“乐”字绾住《兰亭集序》前半部分的内容,既是对雅集的一种概括,也为下文的“岂不痛哉”蓄势。
C.唐太宗为了得到《兰亭》帖,答应了萧翼的请求,将王羲之、王献之的三四份杂帖送给了他。
D.何延之《兰亭记》叙述的是书法史上的大事,描述了萧翼入寺寻机得到《兰亭》帖的故事,将萧翼的狡黠写得十分舒展生动。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2)负才艺,多权谋,可充此使,必当见获。
(3)弟子自幼来耽玩,今亦有数帖自随。
10.孙绰《三月三日兰亭诗序》:“耀灵纵辔,急景西迈,乐与时去,悲亦系之。往复推移,新故相换,今日之迹,明复陈矣。”与选文(一)王羲之的情感有共通之处,请简要概括。
二、语言表达
11.下图是世界卫生组织的会徽,图案为盘绕着蛇的权杖覆盖着橄榄枝交叉托起的地球。请根据构图要素简要说明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字。
三、选择类
12.下列句子中有使动用法的一句是( )
A.足以极视听之娱 B.时矫首而遐观
C.眄庭柯以怡颜 D.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13.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癸丑,古人常用“天干”和“地支”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这里用“癸丑”来纪年,指永和九年。
B.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七月七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禊,一种祭礼。
C.辞,是介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因为起源于战国时的楚国,也叫楚辞、楚辞体。到了汉代,人们一般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色彩,很像诗,但是押韵和句式比较自由。
D.毛泽东有诗云“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这里的“陶令”就是陶渊明,因为他做过八十余天的彭泽县令,故以陶令相称。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群贤毕至(全,都) 少长咸集(全,都)
崇山峻岭(高) 审容膝之易安(深知)
B.夫人之相与(交往) 修短随化(变化)
终期于尽(至,及) 感吾生之行休(将要)
C.感慨系之矣(附着) 喻之于怀(比喻)
其致一也(意态,情趣) 舟遥遥以轻飏(船缓缓前进)
D.茂林修竹(修整) 列坐其次(旁边)
向之所欣(从前) 景翳翳以将入(日光)
1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或取诸怀抱
B.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D.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以为流畅曲水,列坐其次 次:旁边
B.夫人之相与,俯视一世 与:交往
C.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悟:理解
D.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喻:明白
四、微写作
17.王羲之批评“一死生”“齐彭殇”的生死观,在现实中是否有借鉴意义?生命,怎样才能更精彩?请以“让生命更精彩”为题,写一段文字,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
1.A 2.B 3.B 4.(1)可是钱侍御偏偏在这之前不幸去世了,不能得到嘉奖录用,这难道不令人悲痛吗?
(2)朝中大臣虽然对钱沣怀有怨恨,但也没办法驱赶他离开朝廷,只能让他受劳累、受屈辱罢了。 5.①只有钱沣敢在奏章中直言和珅的过失;②钱沣和和珅一起处理山东巡抚国泰的案件,和珅示好,钱沣拒绝,和珅不敢不公正处理。
6.D 7.B 8.C 9.(1)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2)他多才多艺,富有权术、智谋,可以担当这个使命,一定会得到《兰亭》帖。
(3)弟子我自幼以来沉迷、爱好他们的书法,今天也有几本帖随身带着。 10.都抒发了人生苦短,情随事迁,欢乐易逝的感慨。
11.①蛇绕权杖是医学的标志,象征着拯救与健康;②橄榄枝托起地球象征着世界和平与安全;③用蛇绕权杖覆盖橄榄枝托起的地球,寓意世界卫生组织守护着全世界人民的健康平安。
12.C
13.B
14.A
15.B
16.C
17.示例
让生命更精彩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一文中批评了“一死生”“齐彭殇”的生死观,他认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因此,他要著文章流传后世,以启后来者珍惜生命,热爱生活,那么,如何才能让有限的生命更精彩呢?鲁迅弃医从文,文坛一生领呐喊,是因为他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齐白石从木匠到画家,是他白天做工、晚间用松火照明学画的结果。居里夫人说:“在成功者的道路上,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鲜血,他们的名字不是用笔,而是用生命写成的。”保尔·柯察金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为理想而奋斗,生命才能更精彩!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