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3】高考语文二轮 文言文讲练通关 一词多义: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备考2023】高考语文二轮 文言文讲练通关 一词多义: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学案(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27 16:08:1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一词多义: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考点解读

所谓文言虚词,是指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其主要作用是联结语言单位。它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与文言实词相比,数量虽然不多,但使用频率较高,这是由于其能显示多种语法关系,能表达出特定语境下的语气。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是文言文阅读中的重要考点,它强调了三个重点:一是“常见文言虚词”,界定了文言虚词的考查范围,即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二是“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是指常见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及语法功能,而非词典意;三是“理解”,是指运用推断技巧,通过已经掌握的文言文知识判断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目前,在课标全国卷中,一般不单独设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而是将其放在语句翻译和内容理解中间接考查;在个别自主命题地区的试卷中,一般以对比辨析的形式考查,即将选文某句中的虚词与所学课文句子中的同一个虚词进行比较,看其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
现将这18个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整理如下:

(一)而
1.代词
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们)”“你(们)的”。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2.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译为 “又”。
①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③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
④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递进关系,译为“并且”“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③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苏武传》
④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张衡传》
(4)表示转折关系,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③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廉颇蔺相如列传》
(5)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假如”。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6)表示修饰关系,不译。
①夜缒而出,见秦伯。——《烛之武退秦师》
②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7)表示因果关系,译为“因而”。
①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馆记》

(二)何
1.代词
(1)疑问代词,译为“什么”。
①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赤壁赋》
②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2)疑问代词,译为“哪里”。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并序》
(3)疑问代词,译为“为什么”。
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4)疑问代词,译为“怎么”。
①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2.副词
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译为“多么”。
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
②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蜀道难》

(三)乎
1.介词
相当于“于”,译为“在”“比”“对”等。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2.助词
(1)表示疑问语气,译为“吗”“呢”。
①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
②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赤壁赋》
③子卿尚复谁为乎?——《苏武传》
(2)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呢”。
①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苏武传》
(3)表示推测或商量语气,译为“吧”“呢”。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4)用在副词或其他虚词之后,舒缓语气。
①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
(5)表示感叹语气,译为“啊”“呀”。
①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6)表示呼告,译为“啊”。
①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
(7)形容词词尾,译为“……的样子”。
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
②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难》

(四)乃
1.代词
(1)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你们(的)”。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2)指示代词,这样,如此。
①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孔雀东南飞并序》

2.副词
(1)表示时间的紧相衔接,译为 “便”“就”。
①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荆轲刺秦王》
②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
③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苏武传》
④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张衡传》
(2)表示两事顺承,译为“才”。
①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隆中对》
②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示两事情理相悖或事出意外,译为 “却”“反而”“竟然”。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4)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译为 “只” “仅仅”。
①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史记·项羽本纪》
(5)用于判断句中, 加强肯定的语气,译为“就是”。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②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五)其
1.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们)”“她(们)”“它(们)”。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②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张衡传》
(2)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
①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②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张衡传》
(3)人称代词,译为“自己(的)”。
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
(4)指示代词,译为“这(个/些)”“那(个/些)”。
①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荆轲刺秦王》
②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苏武传》
(5)其中(的)。
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②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苏武传》

2.副词
(1)表示推测,译为“也许”“大概”。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2)表示反诘,译为“难道”。
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3)表示祈使,译为“应当”“一定”。
①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3.连词
(1)“其……其……”表示选择关系,译为“是……还是……”。
①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2)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假如”。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

4.助词
(1)用在句中,起协调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2)用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可不译。
①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诗经·静女》

(六)且
1.副词
(1)将,将要。
①不出,火其尽。——《游褒禅山记》
(2)将近,接近。
①北山愚公者,年其九十。——《愚公移山》
(3)暂且,姑且。
①存者其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2.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又”。
①磐石方其厚,可以卒千年。——《孔雀东南飞并序》
②王不行,示赵弱其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递进关系,译为“而且”。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其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②其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示更进一层的递进关系,译为“况且”。
①其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4)表示让步关系,译为“尚且”。
①臣死其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七)若
1.代词
(1)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们)”。
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②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苏武传》
(2)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们)的”。
①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3)指示代词,译为“这”“这样”。
①其言兹若人之俦乎?——《五柳先生传》

2.连词
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假如”。
①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

3.助词
形容词词尾,译为“……的样子”。
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氓》

(八)所
1.助词
(1)放于动词前,构成“所”字结构,起指代作用,译为“……的人”“……的东西”“……的事情”等。
①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
②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
(2)常与“为”搭配,表示被动。
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②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孔雀东南飞并序》

2.复音虚词[所以]
(1)表示原因,译为“……的原因(缘故)”。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方法、手段或凭借等,译为“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九)为
1.介词
(1)读wéi,表示被动,有时与“所”搭配,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刺秦王》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2)读wèi,介绍涉及的对象,译为 “替” “给”。
①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苏武传》
(3)读wèi,介绍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短歌行》
(4)读wèi,介绍目的,译为“为了”。
①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苏武传》
(5)读wèi,译为“向”“对”。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助词
(1)读wéi,与“之”搭配,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①惟弈秋之为听。——《孟子·告子上》
(2)读wéi,用在句末,常与“何” “奚” “胡” 等搭配,表示反问或感叹。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十)焉
1.代词
(1)指示代词,相当于“之”,译为“它”“他”等。
①谨食之,时而献焉。——《捕蛇者说》
(2)疑问代词,译为“哪里”。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
(3)疑问代词,译为“什么”“为什么”。
①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并序》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4)疑问代词,译为“怎么”。
①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

2.助词
(1)表陈述或肯定语气,不译。
①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退秦师》
②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于国也》
③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2)表疑问或反问语气,译为“呢”。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表感叹语气,译为“啊”“呢”。
①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4)用于句中, 表示停顿或舒缓语气。
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5)用在形容词、副词之后,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3.兼词:兼有介词和代词的功能,相当于 “于此”“于之”。
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劝学》

(十一)也
1.助词
(1)表判断或肯定语气。
①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苏武传》
③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张衡传》
(2)表陈述或解释语气。
①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刺秦王》
②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事君,犹子事父也。——《苏武传》
(3)表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寡人之于国也》
(4)表感叹语气。
①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
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2.副词
“也……也……”表示并列关系。
①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十二)以
1.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用”“拿”。
①王好战,请以战喻。——《寡人之于国也》
②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过秦论》
②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示凭借的身份或资格,译为“凭……身份”“以……资格”。
①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苏武传》
(4)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将”。
①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苏武传》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根据”。
①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荆轲刺秦王》
(7)表示时间、处所,译为“在”“于”。
①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苏武传》

2.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又”“且”。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2)表示顺承关系,译为“而”,或不译。
①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刺秦王》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鸿门宴》
(3)表示目的关系,译为“来”。
①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②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4)表示结果,译为“以致”“因而”。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译为“而”,或省去。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并序》

3.副词
通“已”,已经。
①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荆轲刺秦王》

4.助词
(1)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等的界限。
①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游褒禅山记》
②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张衡传》
(2)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①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并序》

(十三)因
1.介词
(1)表示凭借,译为“凭借”“依靠”。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2)表示依据,译为“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
(3)表示时间、时机,译为“趁”“趁机”。
①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苏武传》
(4)表示所经,译为“经由”“通过”。
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苏武传》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归去来兮辞并序》

2.副词
于是,就。
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张衡传》

(十四)于
介词
(1)表示时间、地点等,译为“在”。
①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②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
③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2)译为“在……方面”。
①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报任安书》
(3)译为“从”“自”。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4)表示方向、目标,译为“到”“至”。
①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寡人之于国也》
②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苏武传》
(5)译为“对”“对于”。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6)译为“向”。
①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师说》
(7)表示比较,译为“比”。
①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②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③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8)表示被动,译为“被”。
①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②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9)表示原因,译为“由于”。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
(10)译为“和”“与”。
①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

(十五)与
1.介词
(1)译为“跟”“同”。
①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
(2)译为“替”“为”。
①奈何不与道士诗?——《游东山记》

2.连词
表示并列,译为“和”“及”。
①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寡人之于国也》
②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苏武传》

3.助词
(1)通“欤”,读yú,表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2)读yú,表感叹语气。
①子独不闻夫坎井之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秋水》
(3)读yú,表推测语气。
①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十六)则
1.副词
(1)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译为“就是”。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表示在发现某事时早已如此,译为“早就”。
①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孟子·公孙丑上》

2.连词
(1)表示顺承关系,译为“就”“便”。
①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②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张衡传》
(2)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表示转折关系,译为“可是”“却”。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4)表示选择关系,常与“非”“不”搭配,译为“不是……就是……”。
①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5)表示让步关系,译为“倒是”。
①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干、丽谯,华则华矣。——《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6)“则……则……”并用,有加强对比的作用。
①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

(十七)者
1.代词
(1)表示人、物、事等,译为“……的人”“……的东西”“……的事情”等。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②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赤壁赋》
③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
(2)用在数词后,表示上文所述的几项事物,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 情” 等。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2.助词
(1)用于判断句中,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②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苏武传》
(2)用在复句的前一分句之末,引出原因。
①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刺秦王》
(3)用在时间词或否定词后,可不译。
①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季氏将伐颛臾》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4)用于疑问句的句末,表疑问语气。
①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②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十八)之
1.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们)”“它(们)”。
①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②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苏武传》
(2)第一人称代词,译为“我”。
①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指示代词,译为“此”“这”。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2.助词
(1)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
③匈奴之祸,从我始矣。——《苏武传》
(2)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3)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①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4)用在被后置的定语之前,中心语之后,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苏武传》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二、解题策略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最根本的是要理解语境,因为虚词的意义并不固定,用法也很灵活,所以只有结合语境,才能准确把握。除了理解语境,考试中,还要掌握以下方法帮助判断。
1.代入筛选法
如果熟知某个虚词的意义及其用法,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中去理解,选择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如:
①一岁仓卒国绝,因家焉
②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首先将“焉”的主要意义和用法列出:
①疑问代词,译为“哪里”;②疑问代词,译为“什么”“为什么”;③疑问代词,译为“怎么”;④助词,用在句末,表陈述、肯定等语气,不译;⑤助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或舒缓语气;⑥用在形容词、副词之后,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⑦兼词,相当于“于此”“于之”;⑧指示代词,相当于“之”,译为“它”“他”;等等。
然后将以上义项逐一代入语句中筛选,即可判断出两句中“焉”的意义和用法:兼词,在那里/形容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
2.标志确认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就能迅速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判断句的标志“者”“也”等,被动句的标志“见”“于”“为……所”等,宾语前置的标志“是”“之”等,其词性和意义是确定的,只要判断出是哪种标志,就能知道它的意义和用法了。如:
①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
②夫晋,何厌之有
前一句的“之”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后一句的“何厌之有”很明显是宾语前置句,“之”在此处也是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3.结构分析法
(1)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一点,可从一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句中的“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那么“以”也该和它相同,作连词,表修饰关系。
(2)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分来推断。不同的句子成分决定词语的词性和用法。如:
①其人民习战斗之道
②公其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
前一句中的“其”作“人民”的定语,是代词,译为“它的”;后一句中的“其”处于主谓之间,修饰谓语“令”,是副词,加强祈使语气。
4.成语联想法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和意义简洁精辟的固定短语。成语绝大多数来源于古诗文,因此其中许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同文言文中的完全相同。根据这一特点,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如:
①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句中“是”的意义和用法,就可根据成语“唯命是从”“唯利是图”来推断,判断出“是”为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5.句例比对法
平时熟读课文,能够记住大量包含“常见虚词”的例句,阅读文言文或考试时就可用课文中结构相同的句子来推断有关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从而顺利解题。如:
①御制诗以纪其事
②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前一句中的“以”,可以根据《岳阳楼记》中结构相同的句子“属予作文以记之”,推知其为连词,表示目的;后一句出自课文《六国论》,“以”在句中是连词,表示结果。

考点通关练

1.下列“其”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君知其难也 B.共其乏困 C.又欲肆其西封 D.吾其还也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其:代词,在这里代指“越国以鄙远”这件事,句中可以翻译成这件事。句意:你知道这件事是很困难的。
B.其:代词,他们。句意:供给他们缺少的粮食。
C.其:代词,它的,指晋国。句意:又想要扩大它西边的领土。
D.其:表示祈使语气,同时带有商量的语气,可以翻译成“还是”。句意:我们还是回去吧。
故选D。
2.与“吾其还也”的“其”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B.其皆出于此乎
C.其可怪也欤 D.其孰能讥之乎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吾其还也”的“其”,副词,还是,表示委婉地商量。句意:我们还是回去吧!
A.“其”,指示代词,相当于“这”“那”。句意: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
B.“其”,副词,恐怕、大概。句意:大概都是出于这个(原因)吧。
C.“其”,副词,难道,岂。句意:难道值得奇怪吗?
D.“其”,副词,难道,岂。句意:难道谁还能讥笑(他)吗?
BCD的“其”都是副词,与例句的用法相同;A的“其”是指示代词。
故选A。
3.下面“其”字的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吾其还也
B.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C.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D.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副词,还是;
B.代词,它的;
C.代词,他;
D.代词,他。
从用法上看A不同于其他。
故选A。
4.关于“其”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B.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C.其皆出于此乎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代词,他的。句意: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
B.代词,他的,他们的。句意:(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
C.副词,表揣测,大概。句意:大概都出于这吧。
D.代词,他。句意: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
故选C。
5.与例句的“其”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耶?
A.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B.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
C.不识今之言者,其觉者乎,其梦者乎? D.其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继之。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用法的能力。
例句,句意:唉!难道这是真的吗?是做梦呢?还是传送消息不确实呢?其,表选择关系的疑问语气词。
A.句意:把著作藏在名山,传给志趣相投的人。其,代词,志同道合的人。
B.句意:像大火在原野上燃烧,不能接近,难道还可以扑灭吗?比喻一发不可收拾。其,表反问语气助词。
C.句意:不知道今天我们说话的人,算是醒悟的人呢,还是做梦的人呢?其,表选择关系的疑问语气词。
D.句意:如果这件事情成功的话,那就是您的在天之灵保佑我;如果这件事情不成功的话,我就用死来答谢您的恩情。其,如果,表假设。
故选C。
6.下列各句中“焉”作兼词的一项是( )
A.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 B.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C.盘盘焉,囷囷焉 D.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焉”为兼词,相当于“于之”,意为“在那里”。句意:长着一丛丛荆棘,一只青麻头蟋蟀伏在那里。
B.“焉”表反问,意为“怎么”。句意:家住边塞的老翁失去了马,又怎么知道这不是一种福气呢?
C.“焉”为形容词词尾,意为“……的样子”。句意:盘结交错,曲折回旋。
D.“焉”为句末语气词,意为“呢”。句意:位高禄厚的人自会谋划,你又何必参与呢?
故选A。
7.与“愿为小相焉”的“焉”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子亦有不利焉
C.焉用亡郑以陪邻 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焉,句末语气助词,无义。句意:愿做一个小小的司仪。
A.兼词,从那里。句意:堆积土石成为高山,风雨就从那里兴起。
B.句末语气助词,无义。句意:您也有不利的一面啊。
C.疑问代词,何,为什么。句意: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
D.疑问代词,哪里。句意:如果不侵损秦国,将在哪里得到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故选B。
8.下列句中“焉”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有青麻头伏焉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兼词,相当于“于之”,在那里。句意:有一只青麻头蟋蟀伏在那里。
B.兼词,相当于“于之”,从这里或在那里。句意: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
C.兼词,相当于“于之”,从这里、在那里。句意: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里产生了。
D.语气助词,“了”。句意: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
故选D。
9.以下虚词“以”不能翻译为“把”的一项是( )
A.仁以为己任 B.埏埴以为器 C.故窃异室以利其室 D.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以:把。句意: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责任。
B.以:把。句意:把陶泥做成器皿。
C.以:来。句意:所以偷取别人的家来利自己的家。
D.以:把。句意:圣人是把治理天下作为职业的人。
故选C。
10.下列各句中“以”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②臣具以表闻  
③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④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⑤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⑥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⑦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⑧谨拜表以闻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①⑤⑦ D.②④⑥⑧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①“以”,连词,因为。句意“臣下因为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无人承担,辞谢不接受任命”。 
②“以”,用、拿。句意“臣上表明示使您明白我的想法”。 
③“以”,介词,凭借。句意“我凭借这样卑微低贱的身份,担当侍奉太子的职务”。 
④“以”,介词,用。句意“我想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
⑤“以”,连词,因为。句意“只是因为我的老祖母刘氏已经年老体衰,气息微弱”。
⑥“以”,介词,用来。句意“我如果没有祖母,无法达到今天的地位”。 
⑦“以”,连词,因为。句意“因此(我非常)依恋(祖母),不敢停止奉养(祖母)而远离(祖母)”。 
⑧“以”,连词,来。句意“恭敬地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事”。
①⑤⑦⑧连词,因为。②④介词,用。③介词,凭借。⑥介词,用来。
故选C。
11.对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是( )
①舟遥遥以轻飏
②木欣欣以向荣
③乐琴书以消忧
④园日涉以成趣
⑤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⑥问征夫以前路
⑦农人告余以春及
⑧眄庭柯以怡颜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⑧/⑤/⑥⑦
C.①②④/③⑧/⑤/⑥⑦ D.①②④/③/⑤⑧/⑥⑦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①②是连词,表修饰;
③④⑧是连词,表目的;
⑤是介词,因;
⑥⑦是介词,用。
故选B。
12.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B.使工以药淬之
C.而乃以手共搏之 D.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是介词,表原因,因为。句意:樊将军因为走投无路,处境困窘而来归附我。
B.介词,用。句意:叫工匠在淬火时用毒药浸泡匕首。
C.介词,用。句意:仅仅用空手一起同荆轲搏斗。
D.介词,用。句意:秦王的随从医官夏无且用他手里捧着的药袋投击荆轲。
故选A。
13.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②宋人执而问其以
③以刀劈狼首
④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⑤余以乾隆二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⑦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⑧属予作文以记之
⑨士大大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A.①/②/③④⑨/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⑨/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⑨/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⑨/⑤/⑥⑦/⑧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①“以”,动词,认为。句意:我认为大王手下的官吏攻打宋国,是和这种做法一样。
②“以”,名词,原因。句意:宋国人把他捉住并问他为什么这样做。
③“以”,介词,用。句意:用刀砍狼的头。
④“以”,介词,用,靠。句意: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它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疆域的界限。
⑤“以”,介词,在。句意: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启程。
⑥“以”,介词,因为。句意:不因外物好坏,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⑦“以”,介词,因为。句意:因为他不与人民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⑧“以”,连词,表目的,来。句意: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⑨“以”,介词,用,这里有“乘”的意思。句意:士大夫们终究也不肯乘小船在夜晚停泊到绝壁之下。
故①/②/③④⑨/⑤/⑥⑦/⑧的分类是正确的。
故选B。
14.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A.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B.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C.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D.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介词,把。
A.介词,把。
B.表因果连词,因而。
C.表目的连词,来。
D.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连接状语与中心词。
故选A。
15.下列各句中“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A.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B.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
C.故贼人以利其身
D.是以圣人欲不欲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以,介词,把。句意: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A.以,介词,用。句意:用大葫芦去盛水浆,它的坚固程度太脆弱而无法举起来。
B.以,介词,把。句意:圣人是把治理天下作为职业的人。
C.以,连词,表目的,来。句意:残害别人来使自己获利。
D.以,介词,因为。句意:因此有道的人追求别人所不追求的。
故选B。
16.与“以吾一日长乎尔”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树之以桑 B.具告以事
C.以其无礼于晋 D.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以吾一日长乎尔”中的“以”,介词,因为。句意:因为我比你们年长一些。
A.以:介词,用。句意: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
B.以:介词,把。句意:把详细地事情告诉了他。
C.以:介词,因为。句意: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
D.以:连词,表示顺接,后句是随着前句的进一步发展。句意:至于这个国家的礼乐教化,那就等待君子来施行了。
故选C。
17. 请根据所给虚词的义项,选出所给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把序号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动词,“以为”“认为”
②动词,“任用”
③介词,“因为”“由于”
④介词,“在,从”
⑤介词,“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
⑥连词,表并列
⑦连词,表因果
⑧连词,表修饰
⑨连词,表目的“来,用来”
⑩连词,表承接
(1)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________________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____________
(3)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________________
(4)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________________
(5)作《师说》以贻之________________
(6)引壶觞以自酌________________
(7)忽魂悸以魄动________________
(8)木欣欣以向荣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② ③ ⑤ ④ ⑨ ⑩ ⑥ ⑧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句意:忠臣不一定被任用啊,贤者不一定被推荐。“以”,动词,任用。
(2)句意:不因外物好坏,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以”,介词,因为。
(3)句意:我想晋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以”,介词,凭借。
(4)句意: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启程。“以”,介词,在。
(5)句意: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以”,连词,表目的,来,用来。
(6)句意: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以”,连词,表承接。
(7)句意:忽然我魂魄惊动。“以”,连词,表并列。
(8)句意:树木欣欣向荣。“以”,连词,表修饰。
18.下列各句中“所以”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
B.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表原因,……的原因。句意: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仁心。
B.表原因,……的原因。句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C.表凭借,用来……的。句意:老师,是用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
D.表原因,……的原因。句意: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所以兴盛的原因。
故选C。
19.下列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所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
B.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夫秦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
D.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例句中“所以”,用来,靠……来。老师,是用来传授知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
A.用来,靠……来。句意:那些用兵的人,是为了制止横暴、消除祸害的。
B.……的原因。句意:我这样做的原因,是把国家的危急放在先,而把个人的恩怨放在后啊!
C.……的原因。句意:秦国重视楚国的原因,就是我们有齐国作盟友。
D.……的原因。句意: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就是出于这个缘故吧。
故选A。
20.下列各句中“所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A.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中的“所以”:介词,表凭借,用来……的。句意:不是用来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的。
A.“所以”:连词,表原因,……的原因。句意:我们之所以离开亲人来侍奉您,是仰慕您高尚的节义呀。
B.“所以”:介词,表凭借,用来……的。句意: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
C.“所以”:连词,表原因,……的原因。句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发生意外的变故。
D.“所以”:连词,表原因,……的原因。句意: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兴隆昌盛的原因。
故选B。
21.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①夫子欲之。 ②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③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④之二虫又何知。 ⑤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⑥夫晋,何厌之有? ⑦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⑧辍耕之垄上。
A.①② B.⑤⑥ C.③⑧ D.④⑦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①之,代词,这样。句意:季孙要这么干。
②之,助词,的。句意:物类的精华,是上天的珍宝,宝剑的光芒直冲上牛、斗二星的区间。
③之:动词,到……去。句意:哪里用高飞九万里往南去呢?
④之,指示代词,这。 二虫,指蜩与学鸠。句意:这两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
⑤之,动词,到、前往。句意:也有剪掉头发或闭门不出,又或装疯而不知逃到何处的。
⑥之,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意。句意:那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⑦之,人称代词,我;句意:不知道将军宽容我到这样的地步呀!
⑧之,动词,到。句意: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
故选C。
2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顷之,烟炎张天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③夫晋,何厌之有?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⑤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⑥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⑦子犯请击之 ⑧曾不知老之将至
A.②/⑥⑧/③④/①⑤/⑦ B.①/②③/⑤⑦/⑥/④⑧
C.①/④⑤/②⑥⑦/③⑧ D.③/⑤⑥/①⑧/②④⑦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①“之”作助词,凑足音节用,不译;句意:一会儿,浓烟和火焰布满整个天空。
②“之”作助词,起前置宾语作用,可不译;句意: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
③“之”作助词,起前置宾语作用,可不译;句意:那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④“之”作助词,取消主谓短语的独立性,可不译;句意: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⑤“之”作代词,相当于“它(此)”;句意:仍然不能不因此而感慨不已。
⑥“之”作动词,到;句意:项伯连夜赶到刘邦的军营。
⑦“之”作代词,相当于“它(秦军)”;句意:子犯请求攻打秦军。
⑧“之”作助词,取消主谓短语的独立性,可不译;句意: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
①中的“之”作助词,凑足音节用,不译;②和③中的“之”作助词,起前置宾语作用,可不译;⑤和⑦中的“之”作代词,相当于“它(或他)”;⑥中的“之”作动词,到;④和⑧中的“之”作助词,取消主谓短语的独立性,可不译。
故选B。
2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是寡人之过也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⑤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⑥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A.①③⑤/②④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②④/⑥ D.①⑥/②④/③⑤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①助词,主谓之间取独,无义。句意:臣壮年时,尚且不如别人。
②结构助词,的。句意:这是我的过错。
③助词,主谓之间取独,无义。句意: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④结构助词,的。句意: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
⑤助词,主谓之间取独,无义。句意: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
⑥代词,这,这件事。句意: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
①③⑤助词,主谓之间取独;②④结构助词;⑥代词。
故选C。
24.按照“之”字的意义用法,选出全是代词的一项( )
①青,取之于蓝 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③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⑤冰,水为之 ⑥君将哀而生之乎 ⑦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⑧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A.②③⑤ B.①⑤⑥ C.③⑦⑧ D.④⑤⑧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①代词,它。句意: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
②动词,到,去。句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去广陵。
③助词,的。 句意: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
④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句意: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
⑤代词,指代冰。 句意:冰是水凝结而成。
⑥代词,我。 句意:您要可怜(我),使我活下去吗?
⑦助词,的。 句意: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
⑧助词,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 句意: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①⑤⑥是代词
故选B。
25.与“臣之壮也”的“之”用法相同一项是( )
A.子犯请击之 B.郯子之徒
C.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D.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臣之壮也”,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我在壮年的时候。
A.“之”代词,代秦国。句意:晋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
B.“之”代词,代指上面所提及的人和事。句意:郯子这些人。
C.“之”代词,代词“之”作宾语置于“闻”前。句意:因此后世没有流传,我也没有听说过这事。
D.“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大王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吝啬感到奇怪。
故选D。
26.对下列各句中划线的“之”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②彼童子之师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⑤士大夫之族 ⑥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A.①和③相同 B.②和⑤相同 C.①和⑥相同 D.②和④相同。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①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②助词,的。句意:那些儿童的老师。
③助词,提前宾语的标志。句意:不知句子停顿,不能解决疑难问题。
④代词,这些。句意: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
⑤代词,这些。句意:士大夫这一类人。
⑥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求师的风尚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
①和⑥相同。
故选C。
2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必知乱之所自起 B.虽父之不慈子
C.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 D.故大夫之相乱家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A.句意:必须知道混乱从哪里产生。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B.句意:虽然父亲对儿子不慈爱。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C.句意:天下的各种乱事,全是这些了。之:结构助词,的。
D.句意:所以大夫相互侵害家族。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故选C。
28.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 B.北收要害之郡
C.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D.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之,代词,他。
B.之,助词,的。
C.之,助词,的。
D.之,助词,的。
故选A。
29.下列关于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②送之至湖口 ③徐而察之 ④汝识之乎 ⑤周景王之无射也
A.①⑤用法相同,②③④用法相同。 B.①②③用法相同,④⑤用法相同。
C.①③用法相同,②④⑤用法相同。 D.①②③④⑤用法全不相同。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①⑤中的“之”为结构助词,的。
②③④中的“之”为代词。
故选A。
30.与“顷之,持一象笏至”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B.先妣抚之甚厚
C.儿之成,则可待乎 D.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虚词用法和意义的能力。
例句的“之”为音节助词。
A.为结构助词,的。
B.为代词,她。
C.为助词,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D.为音节助词。
故选D。
31.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的含义或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A.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吾尝终日而思矣
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D.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连词,表修饰。句意:顺着风向大声呼叫,声音没有加快,而听到的人会更加清楚、明白。
B.连词,表修饰。句意:我曾经整日地思考。
C.连词,表转折。句意:小的方面用心学习了,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D.连词,表修饰。句意:在这时喝酒喝得非常高兴,敲着船边唱起歌来。
故选C。
3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字含义不同的一句是( )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连词,表转折。
B.连词,表转折。
C.连词,表转折。
D.连词,表承接。
故选D。
33.“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下面句子中的“而”属于哪种用法,按顺序排列哪个选项正确( )
①连词,表并列关系。②连词,表递进关系。③连词,表转折关系。④连词,表因果关系。⑤连词,表顺承关系。⑥连词,表修饰关系。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e.蟹六跪而二螯
A.②③⑥①⑤ B.③②⑤⑥① C.②⑥③⑤① D.③②⑥⑤①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连词,表转折。句意: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
b.连词,表递进。句意: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
c.连词,表修饰。句意:顺着风喊,声音并没有加大 。
d.连词,表顺承。句意: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
e.连词,表并列。句意: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
正确排序是:③②⑥⑤①。
故选D。
34.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B.王怒而疏屈平
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D.《国风》好色而不淫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而”,连词,表示顺承关系;句意:陈涉一人起义国家就灭亡了。
B.“而”,连词,表示顺承关系;句意:楚王非常生气于是疏远了屈原。
C.“而”,连词,表示顺承关系;句意: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
D.“而”,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句意:《国风》虽然多写男女爱情,但不过分而失当。
故选D。
35.下列句子中与其它各项“而”字用法与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子路率尔而对曰 B.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C.人不知而不愠 D.官知止而神欲行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而”:连词,表修饰关系。句意:子路轻率地回答说。
B.“而”:连词,表转折关系,却。句意:没有固定的产业收入却有固定的道德观念,只有读书人才能做到。
C.“而”:连词,表转折关系,却。句意: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
D.“而”:连词,表转折关系,却。句意:视觉的作用停止了,可是心神还在运行。
故选A。
36.下列加点的“而”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A.吾尝终日而思矣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D.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中“而”表示转折,意为却。句意:借助舟船的人,并不是能游水,却可以横渡江河。
A.“而”:表修饰。句意:我曾经整天地思索。
B.“而”:表递进。句意: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就能智慧通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C.“而”:表并列。句意:蟹有六只脚和两只鳌,如果不是蛇鳝的洞穴就没有可以寄生的地方。
D.“而”:表转折。句意: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
故选D。
37.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恂询而起。
A.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跌丽。 B.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C.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D.太后盛气而揖之。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而”表修饰。句意:我小心翼翼地爬起身。
A.表递进。句意: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体形容貌美丽。
B.表转折。句意:地位高贵却没有功,俸禄优厚却没有劳。
C.表转折。句意:却不趁现在让他有功于国。
D.表修饰。句意:太后怒气冲冲地等着他。。
故选D。
38.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B.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D.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意思和用法的能力,具体考查“而”的用法。
D.句意:秦人没有一兵一卒的耗费,然而天下的诸侯就已窘迫不堪了。“而”是连词,表转折关系。
其他三项均为顺承关系。
故选D。
39.下列各句中与其他加点的“而”字表示的关系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B.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连词,表转折。
B.连词,表转折。
C.连词,表转折。
D.连词,表并列。
故选D。
4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师不必贤于弟子 B.在止于至善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良曰:“长于臣。”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介词,比。
B.介词,达到。
C.介词,比。
D.介词,比。
故选B。
41.下列句中“于”的意义、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②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③战于长勺。
④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⑤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⑥于是田忌进孙膑于威王。
⑦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⑧盘庚迁于殷。
A.②④/⑤⑦/①⑧/④/⑥ B.①③/⑤⑦/②⑥/④/⑧
C.①③/⑤⑦/②⑧/④/⑥ D.①④/⑤⑦/②⑥/④/⑧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①介词,在。句意: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
②介词,到。句意: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③介词,在。句意:在长勺作战。
④介词,向。句意:形势非常紧急了,请允许我接受您的命令去向孙(权)将军请求救兵。
⑤介词,对。句意: 国土内的人,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
⑥介词,给。句意:于是田忌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
⑦介词,对。句意:但是对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糊涂啊!
⑧介词,到。句意:盘庚迁都到殷。
①③介词,在;⑤⑦介词,对;②⑧介词,到;④介词,向;⑥介词,给。
故选C。
42.与“苛政猛于虎”的“于”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能谤讥于市朝。
B.对曰:“甚于妇人。”
C.赵氏求救于齐。
D.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苛政猛于虎”的“于”,介词,比。句意:苛刻的统治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A.于:介词,在。句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
B.于:介词,比。句意:触龙回答:“比妇人爱得厉害些。”
C.于:介词,向。句意:赵太后向齐国求救。
D.于:介词,在。句意:长安君凭什么在赵国立身呢?
故选B。
43.下列句子中加点介词“于”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①青取于蓝,而青于蓝 ②善假于物也 ③于其身也
④不拘于时,学于余 ⑤师不必贤于弟子 ⑥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A.①④ B.①② C.③⑤ D.②⑥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①介词,从。句意: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
②⑥引出动词涉及的对象,不译。句意:(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冉有、季路拜见孔子。
③介词,对、对于。句意:对于他自己。
④介词,向。句意:不受制于从师的时俗限制,向我学习。
⑤介词,比。句意:老师不一定(样样都)比学生贤能。
故选D。
44.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的含义或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师不必贤于弟子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于”,介词,比;句意: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
B.“于”,介词,比;句意:老师不一定比弟子贤能。
C.“于”,介词,被;句意:这难道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D.“于”,介词,比;句意: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
故选C。
45.下列各句中“尔”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以吾一日长乎尔 B.如或知尔
C.子路率尔而对曰 D.尔何如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尔:代词,你,你们。
B.尔:代词,你,你们。
C.尔: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D. 尔:代词,你,你们。
故选C。
46.下列各句中“与”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B.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莫能与之争
D.当与秦相较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与:介词,和;
B.与:动词,给;
C.与:介词,和;
D.与:介词,和。
故选B。
47.对下列句子中“乃”的意义、用法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①良乃入,具告沛公
②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④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
⑤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⑥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⑦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⑧家祭无忘告乃翁
A.①和②意义、用法都相同 B.③和④意义、用法都不同
C.⑤和⑦意义、用法都相同 D.⑥和⑧意义同,用法不同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①“乃”表顺承副词,意为于是,就。句意:于是张良进去,详细地告诉了刘邦。
②“乃”表顺承副词,意为于是,就。句意:派杞子、逢孙、杨孙守卫那里,自己就回去了。
③“乃”表承接副词,意为才。句意:等我到了军中,你才进去。
④“乃”,表转折,意为却。句意:老臣(我)现在特别不想吃东西,自己却勉强走走,每天走上三四里。
⑤“乃”,表转折,意为竟然。句意: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
⑥“乃”,代词,你们的。句意:你不要忘记你父亲报仇的志向。
⑦“乃”,表转折,意为竟然。句意: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
⑧“乃”,代词,你们的。句意: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由此可知,⑥和⑧意义和用法都相同。
故选D。
48.下列句子中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乃”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家祭勿忘告乃翁 B.骑乃得过
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求之 D.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常见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乃”意为竟然。句意: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
A.“乃”:代词,你们的。句意:举行家庭祭祀的时候不要忘了告诉你们的父亲。
B.“乃”:才。句意:骑兵才得以通过。
C.“乃”:竟然。句意: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的办法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
D.“乃”:表判断,是,就是。句意:如果事情不能够成功,那就是天意啊。
故选C。
4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A.为长者折枝 B.吾见其难为
C.视为止,行为迟 D.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一词多义的理解能力。
例句:“为”,介词,替,给。句意:有个名叫丁的厨师给文惠君宰牛。
A.“为”,介词,替,给。句意:为长者折树枝。
B.“为”,动词,做。句意:我看到它难以处理。
C.“为”,介词,因为。句意: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
D.“为”,动词,叫作,称为。句意:北方的海里有一条大鱼,名字叫鲲。
故选A。
50.下列对“为”的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不为侵官
④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⑤吾属今为之虏矣 ⑥为天下理财 ⑦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A.①⑦/③/②⑤/④⑥/ B.①⑦/②③⑤/④⑥/
C.①/②③⑤/④/⑥⑦ D.①/②⑤/④⑥/③⑦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①“为”,动词,作为。句意: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的打算,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②“为”,介词,表被动。句意: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的威势所胁迫啊。
③“为”,动词,是。句意:不能算是侵夺官权。
④“为”,介词,替,给。句意:庖丁给梁惠王宰牛。
⑤“为”,介词,表被动。句意: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
⑥“为”,介词,替,给。句意:给天下治理整顿财政。
⑦“为”,动词,作为。句意:喜爱狩猎,就想到用三面不杀,留一面给它们逃生(不要赶尽杀绝),以此为度。
综上:①⑦是动词,作为;③是动词,是;②⑤介词,表被动;④⑥是介词,替,给。
故选A。
51.下列对“为”的意义或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北冥有鱼,……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②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④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皆为利往。
⑤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⑥此可为知者道,难为外人言也。
⑦秦为知之,必不救也。
⑧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①“为”,动词,成为。句意:北方的海里有一条大鱼,……变化成为鸟,名字叫鹏。
②“为”,介词,替,给。句意:庖丁给梁惠王宰牛。
③“为”,介词,因为。句意:社会发展有其自然、特定的规律,它不会因为尧的圣明而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桀而就不存在。
④“为”,介词,为了。句意:普天下人来人往,都是为了追求利益。
⑤“为”,介词,被。句意: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⑥“为”,介词,向。这些只能向有见识的人诉说,却很难向世俗之人讲清楚啊。
⑦“为”,如果,表假设。句意:秦国如果知道这件事,必定不会出兵救援。
⑧“为”,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呢”。句意:老天叫我灭亡,我为何要渡江呢?
故①/②③④⑤⑥/⑦/⑧的分类是正确的。
故选C。
52.下列句子中“若”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②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③吾翁即若翁。
④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⑤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⑥若入前为寿。
⑦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⑧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A.①②⑥ B.②③⑦ C.④⑤ D.⑦⑧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①动词,像,好像。句意: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般地越过一座座的山。
②代词,你的。句意:让他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么怎么样。
③代词,你的。句意:我的父亲就是你父亲。
④连词,假如。句意:假如只是印刷两三本的话,事情就不算简单
⑤连词,假如,如果。句意:郑国人派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如果秘密地派军队来,(郑)国可以得到。
⑥代词,你。句意:你进去走上前为他敬酒。
⑦代词,你。句意:不然的话,你们都将被他俘虏。
⑧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句意:桑树成长的时候,桑叶像水浸润过一样有光泽。
故选C。
53.下列句中的“如”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①如或知尔
②如五六十
③如其礼乐
④如会同
⑤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⑥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①②⑥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①如果,假如;
②或者;
③至于;
④或者;
⑤怎样;
⑥或者。
②④⑥都解释为“或者”。
故选C。
54.下列各句中的“然”与“室始洞然”中的“然”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B.吴广以为然
C.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D.偃仰啸歌,冥然兀坐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然”,“然而”。
B.“然”,“正确”。
C.“然”,“这样”。
D.“然”和例句一样,均为形容词词尾,解释为“……的样子”。
故选D。
5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乎”的用法判定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②曰:壮士,能复饮乎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④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①介词,在。句意: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学习,以他为老师。
②用在句末表示疑问的语气词,意义上相当于“吗”的意思。句意:壮士,(你)还能喝吗。
③句末语气词,相当于“吧”。句意: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
④形容词或副词后缀。句意:浩浩淼淼好像乘风凌空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栖。
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故选D。
56.下列选项中“且”的用法和意义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B.示赵弱且怯也(《廉蔺列传》)∥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C.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D.且夫天下非小弱也∥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且”:尚且。句意:古代的圣人,他们的(才能)超出一般人很多了,尚且跟随老师学习并向老师请教/臣死尚且都不怕,一杯酒又哪里值得我推辞呢?两句中“且”含义相同。
B.“且”:并且/暂且。句意:表示赵国弱小并且害怕(秦国)/发誓不和你分开,你暂且先回娘家去。两句中“且”含义不相同。
C.“且”:将要。句意:不出去,火就快要烧尽了/你们都将被他所俘虏。两句中“且”含义相同。
D.“且”:况且。句意:况且那天下并没有缩小削弱/何况天地之间,凡物各有自己的归属。两句中“且”含义相同。
故选B。
57.下列句子“何”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①童子何知?躬逢盛饯(宴会)。《滕王阁序》
②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
③孟尝君曰:“客何好?”日:“客无好也。”
④孟子者何?昭公夫人也。
⑤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⑥寡人有哀,子独大笑,何也?
⑦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
A.②④⑥ B.①③⑥ C.①③⑤ D.②④⑦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①何,代词,什么。 句意:我年幼无知,竟有幸亲身参加了这次盛大的宴会。
②何,哪里,表反问。 句意:他是个男子汉,我也是个男子汉,我哪里要怕他呢?
③何,代词,什么。 句意:孟尝君问:“您有什么擅长?”回答说:“没有什么擅长。”
④何,代词,谁。 句意:吴孟子是谁?她是鲁昭公的夫人。
⑤何,代词,什么。 句意:孔子说:“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⑥何,为什么。 句意:我现在很哀伤,而你却大笑,这是为什么呢?
⑦何,多么。 句意:广袤的原野啊,多么萧条,白色的日影倏忽间向西藏匿。
①③⑤意义相同。
故选C。
58.与“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的“者”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
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暮春者,春服既成。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
例句:者,放在后置定语后面,相当于“的”。句意:寻找一个能到秦国去回复的使者,也未能找到。
A.者,……的人。句意:应立的是公子扶苏。
B.者,放在后置定语后面,相当于“的”。句意:然后命万名擅长射箭的齐军弓弩手,埋伏在道路两旁。
C.者,代词,这样。句意: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
D.者,……的时候。句意:暮春时节(天气和暖),春耕之事完毕。
故选B。
59.下列句子中“者”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楚之南有冥灵者。 B.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者”,……的东西;句意:楚国的南部有冥灵这种树。
B.“者”,……的人;句意:有再说让长安君做人质的人,老妇(我)必定对他脸上吐唾沫。
C.“者”,……的原因;句意:我的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偏爱我。
D.“者”,表判断,不翻译。句意:屈原,名字叫平,是楚王的同姓。
故选D。
60.选出与“导大窾,因其固然”的“因”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因之以饥馑 B.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C.则无恒产者,因无恒心 D.罔不因势象形,各具神态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因:顺着,依照。句意:引刀进入骨节间的空处,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
A.因:接续。接下来又有饥荒。
B.因:依靠。依靠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
C.因:于是,就。句意:如果没有固定不变的产业,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善心。
D.因:按照。句意:全部都是按照(材料原来的)形状雕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
故选D。
61.下列句中“因”的意义、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A.廉颇……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昔人有因噎而废食者。
C.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D.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例句中“因”是介词,根据。句意:善于指挥作战的人,能按照军事形势的发展趋势,进行有利于自己一方的引导。
A.“因”,介词,由,经由。句意:由门客引导着到相如府上赔罪。
B.“因”,连词,因为,由于。句意:从前有人因为吃东西卡过喉咙,从此就停止吃东西。
C.“因”,连词,因而。句意: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此用它作为自己的号。
D.“因”,介词,根据。句意:法律是根据功劳来给予赏赐,凭借能力来授予官职。
故选D。
6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A.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B.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C.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D.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蒲松龄《促织》)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例句用法:连词,于是,就。句意:至于民众,如果没有固定不变的产业,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善心。
A.用法:动词,接续。句意:把侵略的军队加在这千乘国家上,接着把灾荒加在这国家上。B.用法:动词,依靠。句意: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
C.用法:介词,因为。句意:施加恩泽,就要考虑到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奖赏不当。
D.用法:连词,于是,就。句意:但成名心想养着这样低劣的东西,终究没有什么用处,不如让它斗一斗,换得一笑了事。于是就把两个蟋蟀放在一个斗盆里。
故选D。
63.下列各句中,“因”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B.不如因善遇之
C.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D.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因,介词,趁机。句意:趁机把沛公击倒在座位上,杀掉他。
B.因,介词,趁机。句意:不如趁机友好地款待他。
C.因,介词,趁机。句意:趁机用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
D.因,副词,于是、就。句意:项羽当天就留刘邦同他一起饮酒。
故选D。
64. 请根据所给虚词的义项,选出所给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把序号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介词,“依照、根据”
②介词,“趁着,趁此”
③介词,“通过,经由”
④介词,“因为,由于”
⑤连词,“于是,就;因而”
⑥动词,“沿袭,继续”
(1)因击沛公于坐________________
(2)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________________
(3)蒙故业,因遗策________________
(4)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② ① ⑥ ④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1)因:介词,“趁着,趁此”。句意:趁着这个机会在座位上击杀沛公(刘邦)。
(2)因:介词,“依照、根据”。句意:我根据越人说的话梦游到吴越。
(3)因:动词,“沿袭,继续”。句意:继承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
(4)因:介词,“因为,由于”。句意:有恩赏加给人,就想到不要由于偏爱而奖赏不当。
故答案为:②,①,⑥,④。
65.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的含义或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连词,表转折,却。句意:(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
B.连词,表顺承,就,便。句意: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变得笔直,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
C.连词,表顺承,那么。句意: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D.连词,表顺承,就。句意:(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
故选A。
66. 请根据所给虚词的义项,选出所给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把序号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原来”“已经”
②连词,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③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可是”“却”
④副词,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⑤副词,通“辄”总是,常常
⑥名词,法则
(1)以身作则________________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________________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
(4)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⑥ ④ ① ③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句中“作”是动词,“则”是“作”的宾语,是名词,故选⑥。句意:以自身的实际行动给人做出榜样。
(2)“此”是指示代词,“岳阳楼之大观”是“这”的实际内容,故“则”应起强调作用,选④。句意: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3)句中“直”是“木受绳”的结果,故“则”应表示承接关系,故选①。句意: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变得笔直,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
(4)句中“耻师”的行为是与前文“爱其子,择师而教之”进行对比转折的,故应选③。句意: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耻辱,真是糊涂啊。
67.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义、用法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青麻头伏焉 盘盘焉,囷囷焉
B.竖子不足与谋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C.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大王来何操 青泥何盘盘
D.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为武置酒设乐 为君翻作琵琶行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兼词,“于之”。句意: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里产生了。
兼词,“于之”。句意:一只青麻头蟋蟀伏在那里。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句意:盘结交错,曲折回旋。
B.介词,和。句意: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事!
动词,亲附。句意:这是因为它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五国啊。
介词,和。句意: 即使和日月争辉,也是可以的。
C.疑问代词,哪里。句意: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
疑问代词,什么。句意:大王来时带了什么东西?
副词,多么。句意: 青泥岭多么曲折绕着山峦盘旋。
D.均为介词,给、替;句意:是谁给大王出这条计策的?/为苏武安排了酒宴和歌舞。/我要为你创作一首新诗《琵琶行》。
故选D。
6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C.不拘于时,学于余 而耻学于师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也”,语气词,用在句中,表停顿。句意: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
“也”,语气词,用在句末,表判断、肯定的语气。句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B.“则”,连词,表转折,但是。句意: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
“则”,连词,那么,就。句意:几个人一起走,(其中)就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C.“于”,都作介词,自,向。句意: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D.“乎”,介词,相当于“于”,比。句意:在我前面出生,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
“乎”,语气词,表反诘。句意: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
故选C。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2页,共2页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一词多义: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一、考点解读

所谓文言虚词,是指一般不作句子成分、不表示实在意义的词,其主要作用是联结语言单位。它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与文言实词相比,数量虽然不多,但使用频率较高,这是由于其能显示多种语法关系,能表达出特定语境下的语气。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是文言文阅读中的重要考点,它强调了三个重点:一是“常见文言虚词”,界定了文言虚词的考查范围,即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二是“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是指常见文言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及语法功能,而非词典意;三是“理解”,是指运用推断技巧,通过已经掌握的文言文知识判断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目前,在课标全国卷中,一般不单独设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而是将其放在语句翻译和内容理解中间接考查;在个别自主命题地区的试卷中,一般以对比辨析的形式考查,即将选文某句中的虚词与所学课文句子中的同一个虚词进行比较,看其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
现将这18个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整理如下:

(一)而
1.代词
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们)”“你(们)的”。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2.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译为 “又”。
①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③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
④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递进关系,译为“并且”“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3)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③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苏武传》
④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张衡传》
(4)表示转折关系,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③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廉颇蔺相如列传》
(5)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假如”。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6)表示修饰关系,不译。
①夜缒而出,见秦伯。——《烛之武退秦师》
②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7)表示因果关系,译为“因而”。
①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病梅馆记》

(二)何
1.代词
(1)疑问代词,译为“什么”。
①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赤壁赋》
②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2)疑问代词,译为“哪里”。
①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并序》
(3)疑问代词,译为“为什么”。
①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4)疑问代词,译为“怎么”。
①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2.副词
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译为“多么”。
①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
②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蜀道难》

(三)乎
1.介词
相当于“于”,译为“在”“比”“对”等。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2.助词
(1)表示疑问语气,译为“吗”“呢”。
①壮士!能复饮乎?——《鸿门宴》
②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赤壁赋》
③子卿尚复谁为乎?——《苏武传》
(2)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呢”。
①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苏武传》
(3)表示推测或商量语气,译为“吧”“呢”。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4)用在副词或其他虚词之后,舒缓语气。
①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
(5)表示感叹语气,译为“啊”“呀”。
①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6)表示呼告,译为“啊”。
①参乎,吾道一以贯之。——《论语·里仁》
(7)形容词词尾,译为“……的样子”。
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
②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难》

(四)乃
1.代词
(1)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你们(的)”。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2)指示代词,这样,如此。
①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孔雀东南飞并序》

2.副词
(1)表示时间的紧相衔接,译为 “便”“就”。
①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荆轲刺秦王》
②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
③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苏武传》
④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张衡传》
(2)表示两事顺承,译为“才”。
①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隆中对》
②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示两事情理相悖或事出意外,译为 “却”“反而”“竟然”。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4)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译为 “只” “仅仅”。
①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史记·项羽本纪》
(5)用于判断句中, 加强肯定的语气,译为“就是”。
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②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五)其
1.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们)”“她(们)”“它(们)”。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②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张衡传》
(2)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们)的”“她(们)的”“它(们)的”。
①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师说》
②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张衡传》
(3)人称代词,译为“自己(的)”。
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阿房宫赋》
(4)指示代词,译为“这(个/些)”“那(个/些)”。
①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荆轲刺秦王》
②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苏武传》
(5)其中(的)。
①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②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苏武传》

2.副词
(1)表示推测,译为“也许”“大概”。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2)表示反诘,译为“难道”。
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3)表示祈使,译为“应当”“一定”。
①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3.连词
(1)“其……其……”表示选择关系,译为“是……还是……”。
①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2)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假如”。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送东阳马生序》

4.助词
(1)用在句中,起协调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2)用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可不译。
①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诗经·静女》

(六)且
1.副词
(1)将,将要。
①不出,火其尽。——《游褒禅山记》
(2)将近,接近。
①北山愚公者,年其九十。——《愚公移山》
(3)暂且,姑且。
①存者其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2.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又”。
①磐石方其厚,可以卒千年。——《孔雀东南飞并序》
②王不行,示赵弱其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递进关系,译为“而且”。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其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②其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示更进一层的递进关系,译为“况且”。
①其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4)表示让步关系,译为“尚且”。
①臣死其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七)若
1.代词
(1)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们)”。
①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鸿门宴》
②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苏武传》
(2)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们)的”。
①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
(3)指示代词,译为“这”“这样”。
①其言兹若人之俦乎?——《五柳先生传》

2.连词
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如果”“假如”。
①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

3.助词
形容词词尾,译为“……的样子”。
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氓》

(八)所
1.助词
(1)放于动词前,构成“所”字结构,起指代作用,译为“……的人”“……的东西”“……的事情”等。
①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
②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
(2)常与“为”搭配,表示被动。
①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②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孔雀东南飞并序》

2.复音虚词[所以]
(1)表示原因,译为“……的原因(缘故)”。
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方法、手段或凭借等,译为“用来……的方法”“是用来……的”。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九)为
1.介词
(1)读wéi,表示被动,有时与“所”搭配,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①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刺秦王》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2)读wèi,介绍涉及的对象,译为 “替” “给”。
①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苏武传》
(3)读wèi,介绍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短歌行》
(4)读wèi,介绍目的,译为“为了”。
①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苏武传》
(5)读wèi,译为“向”“对”。
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2.助词
(1)读wéi,与“之”搭配,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①惟弈秋之为听。——《孟子·告子上》
(2)读wéi,用在句末,常与“何” “奚” “胡” 等搭配,表示反问或感叹。
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十)焉
1.代词
(1)指示代词,相当于“之”,译为“它”“他”等。
①谨食之,时而献焉。——《捕蛇者说》
(2)疑问代词,译为“哪里”。
①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②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烛之武退秦师》
(3)疑问代词,译为“什么”“为什么”。
①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并序》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4)疑问代词,译为“怎么”。
①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季氏将伐颛臾》

2.助词
(1)表陈述或肯定语气,不译。
①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烛之武退秦师》
②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寡人之于国也》
③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2)表疑问或反问语气,译为“呢”。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表感叹语气,译为“啊”“呢”。
①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4)用于句中, 表示停顿或舒缓语气。
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5)用在形容词、副词之后,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
①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阿房宫赋》

3.兼词:兼有介词和代词的功能,相当于 “于此”“于之”。
①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劝学》

(十一)也
1.助词
(1)表判断或肯定语气。
①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苏武传》
③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张衡传》
(2)表陈述或解释语气。
①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刺秦王》
②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臣事君,犹子事父也。——《苏武传》
(3)表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寡人之于国也》
(4)表感叹语气。
①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5)用在句中,表示停顿,以舒缓语气。
①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2.副词
“也……也……”表示并列关系。
①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

(十二)以
1.介词
(1)表示工具,译为“用”“拿”。
①王好战,请以战喻。——《寡人之于国也》
②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①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而攻秦。——《过秦论》
②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示凭借的身份或资格,译为“凭……身份”“以……资格”。
①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苏武传》
(4)表示所处置的对象,译为“把”“将”。
①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苏武传》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
(6)表示依据,译为“按照”“根据”。
①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荆轲刺秦王》
(7)表示时间、处所,译为“在”“于”。
①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苏武传》

2.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又”“且”。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2)表示顺承关系,译为“而”,或不译。
①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刺秦王》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鸿门宴》
(3)表示目的关系,译为“来”。
①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②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4)表示结果,译为“以致”“因而”。
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译为“而”,或省去。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并序》

3.副词
通“已”,已经。
①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荆轲刺秦王》

4.助词
(1)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等的界限。
①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游褒禅山记》
②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张衡传》
(2)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①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并序》

(十三)因
1.介词
(1)表示凭借,译为“凭借”“依靠”。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2)表示依据,译为“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
(3)表示时间、时机,译为“趁”“趁机”。
①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苏武传》
(4)表示所经,译为“经由”“通过”。
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苏武传》
(5)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归去来兮辞并序》

2.副词
于是,就。
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张衡传》

(十四)于
介词
(1)表示时间、地点等,译为“在”。
①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②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鸿门宴》
③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2)译为“在……方面”。
①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报任安书》
(3)译为“从”“自”。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4)表示方向、目标,译为“到”“至”。
①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寡人之于国也》
②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苏武传》
(5)译为“对”“对于”。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6)译为“向”。
①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师说》
(7)表示比较,译为“比”。
①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②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③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8)表示被动,译为“被”。
①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
②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廉颇蔺相如列传》
(9)表示原因,译为“由于”。
①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
(10)译为“和”“与”。
①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

(十五)与
1.介词
(1)译为“跟”“同”。
①秦伯说,与郑人盟。——《烛之武退秦师》
(2)译为“替”“为”。
①奈何不与道士诗?——《游东山记》

2.连词
表示并列,译为“和”“及”。
①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寡人之于国也》
②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苏武传》

3.助词
(1)通“欤”,读yú,表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2)读yú,表感叹语气。
①子独不闻夫坎井之蛙乎?谓东海之鳖曰:“吾乐与!”——《秋水》
(3)读yú,表推测语气。
①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十六)则
1.副词
(1)用于判断句,表示肯定,译为“就是”。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2)表示在发现某事时早已如此,译为“早就”。
①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孟子·公孙丑上》

2.连词
(1)表示顺承关系,译为“就”“便”。
①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②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张衡传》
(2)表示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
①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表示转折关系,译为“可是”“却”。
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4)表示选择关系,常与“非”“不”搭配,译为“不是……就是……”。
①非死则徙尔。——《捕蛇者说》
(5)表示让步关系,译为“倒是”。
①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干、丽谯,华则华矣。——《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6)“则……则……”并用,有加强对比的作用。
①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六国论》

(十七)者
1.代词
(1)表示人、物、事等,译为“……的人”“……的东西”“……的事情”等。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游褒禅山记》
②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赤壁赋》
③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
(2)用在数词后,表示上文所述的几项事物,译为“……个方面”“……样东西”“……件事 情” 等。
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3)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①言之,貌若甚戚者。——《捕蛇者说》

2.助词
(1)用于判断句中,放在主语后,引出判断。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②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苏武传》
(2)用在复句的前一分句之末,引出原因。
①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刺秦王》
(3)用在时间词或否定词后,可不译。
①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季氏将伐颛臾》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4)用于疑问句的句末,表疑问语气。
①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
②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十八)之
1.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们)”“它(们)”。
①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②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苏武传》
(2)第一人称代词,译为“我”。
①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指示代词,译为“此”“这”。
①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2.助词
(1)用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译为“的”。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张衡传》
③匈奴之祸,从我始矣。——《苏武传》
(2)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3)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①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4)用在被后置的定语之前,中心语之后,作为定语后置的标志。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5)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多为不及物动词)后面,凑足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①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苏武传》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二、解题策略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最根本的是要理解语境,因为虚词的意义并不固定,用法也很灵活,所以只有结合语境,才能准确把握。除了理解语境,考试中,还要掌握以下方法帮助判断。
1.代入筛选法
如果熟知某个虚词的意义及其用法,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中去理解,选择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如:
①一岁仓卒国绝,因家焉
②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首先将“焉”的主要意义和用法列出:
①疑问代词,译为“哪里”;②疑问代词,译为“什么”“为什么”;③疑问代词,译为“怎么”;④助词,用在句末,表陈述、肯定等语气,不译;⑤助词,用在句中,表示停顿或舒缓语气;⑥用在形容词、副词之后,相当于“然”,译为“……的样子”;⑦兼词,相当于“于此”“于之”;⑧指示代词,相当于“之”,译为“它”“他”;等等。
然后将以上义项逐一代入语句中筛选,即可判断出两句中“焉”的意义和用法:兼词,在那里/形容词词尾,可译为“……的样子”。
2.标志确认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就能迅速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判断句的标志“者”“也”等,被动句的标志“见”“于”“为……所”等,宾语前置的标志“是”“之”等,其词性和意义是确定的,只要判断出是哪种标志,就能知道它的意义和用法了。如:
①贤之不可已也如是夫
②夫晋,何厌之有
前一句的“之”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后一句的“何厌之有”很明显是宾语前置句,“之”在此处也是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3.结构分析法
(1)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文言句子讲究整齐、对称,抓住这一点,可从一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推知相同位置的另外一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句中的“而”是连词,表修饰关系,那么“以”也该和它相同,作连词,表修饰关系。
(2)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成分来推断。不同的句子成分决定词语的词性和用法。如:
①其人民习战斗之道
②公其令人贵买衡山之械器
前一句中的“其”作“人民”的定语,是代词,译为“它的”;后一句中的“其”处于主谓之间,修饰谓语“令”,是副词,加强祈使语气。
4.成语联想法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形式和意义简洁精辟的固定短语。成语绝大多数来源于古诗文,因此其中许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同文言文中的完全相同。根据这一特点,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如:
①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句中“是”的意义和用法,就可根据成语“唯命是从”“唯利是图”来推断,判断出“是”为助词,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5.句例比对法
平时熟读课文,能够记住大量包含“常见虚词”的例句,阅读文言文或考试时就可用课文中结构相同的句子来推断有关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从而顺利解题。如:
①御制诗以纪其事
②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前一句中的“以”,可以根据《岳阳楼记》中结构相同的句子“属予作文以记之”,推知其为连词,表示目的;后一句出自课文《六国论》,“以”在句中是连词,表示结果。

考点通关练

1.下列“其”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君知其难也 B.共其乏困 C.又欲肆其西封 D.吾其还也
2.与“吾其还也”的“其”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B.其皆出于此乎
C.其可怪也欤 D.其孰能讥之乎
3.下面“其”字的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吾其还也
B.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C.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D.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已,快然自足
4.关于“其”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B.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C.其皆出于此乎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5.与例句的“其”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耶?
A.藏之名山,传之其人。 B.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
C.不识今之言者,其觉者乎,其梦者乎? D.其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继之。
6.下列各句中“焉”作兼词的一项是( )
A.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 B.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C.盘盘焉,囷囷焉 D.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7.与“愿为小相焉”的“焉”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B.子亦有不利焉
C.焉用亡郑以陪邻 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8.下列句中“焉”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有青麻头伏焉 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9.以下虚词“以”不能翻译为“把”的一项是( )
A.仁以为己任 B.埏埴以为器 C.故窃异室以利其室 D.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
10.下列各句中“以”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①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②臣具以表闻  
③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④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⑤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⑥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⑦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⑧谨拜表以闻
A.①②③④ B.⑤⑥⑦⑧
C.①⑤⑦ D.②④⑥⑧
11.对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分类正确的是( )
①舟遥遥以轻飏
②木欣欣以向荣
③乐琴书以消忧
④园日涉以成趣
⑤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⑥问征夫以前路
⑦农人告余以春及
⑧眄庭柯以怡颜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⑧/⑤/⑥⑦
C.①②④/③⑧/⑤/⑥⑦ D.①②④/③/⑤⑧/⑥⑦
12.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B.使工以药淬之
C.而乃以手共搏之 D.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13.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用法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②宋人执而问其以
③以刀劈狼首
④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⑤余以乾隆二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⑦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⑧属予作文以记之
⑨士大大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A.①/②/③④⑨/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⑨/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⑨/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⑨/⑤/⑥⑦/⑧
14.下列句子中“以”字的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A.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
B.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C.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D.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15.下列各句中“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A.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B.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
C.故贼人以利其身
D.是以圣人欲不欲
16.与“以吾一日长乎尔”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树之以桑 B.具告以事
C.以其无礼于晋 D.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17. 请根据所给虚词的义项,选出所给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把序号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动词,“以为”“认为”
②动词,“任用”
③介词,“因为”“由于”
④介词,“在,从”
⑤介词,“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
⑥连词,表并列
⑦连词,表因果
⑧连词,表修饰
⑨连词,表目的“来,用来”
⑩连词,表承接
(1)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________________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________________
(3)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________________
(4)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________________
(5)作《师说》以贻之________________
(6)引壶觞以自酌________________
(7)忽魂悸以魄动________________
(8)木欣欣以向荣________________
18.下列各句中“所以”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
B.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19.下列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所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
B.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C.夫秦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
D.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20.下列各句中“所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A.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D.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21.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①夫子欲之。 ②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③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④之二虫又何知。 ⑤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⑥夫晋,何厌之有? ⑦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⑧辍耕之垄上。
A.①② B.⑤⑥ C.③⑧ D.④⑦
22.下列句子中“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顷之,烟炎张天 ②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③夫晋,何厌之有? 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⑤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⑥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⑦子犯请击之 ⑧曾不知老之将至
A.②/⑥⑧/③④/①⑤/⑦ B.①/②③/⑤⑦/⑥/④⑧
C.①/④⑤/②⑥⑦/③⑧ D.③/⑤⑥/①⑧/②④⑦
2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是寡人之过也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⑤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⑥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A.①③⑤/②④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②④/⑥ D.①⑥/②④/③⑤
24.按照“之”字的意义用法,选出全是代词的一项( )
①青,取之于蓝 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③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⑤冰,水为之 ⑥君将哀而生之乎 ⑦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⑧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A.②③⑤ B.①⑤⑥ C.③⑦⑧ D.④⑤⑧
25.与“臣之壮也”的“之”用法相同一项是( )
A.子犯请击之 B.郯子之徒
C.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 D.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26.对下列各句中划线的“之”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②彼童子之师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⑤士大夫之族 ⑥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A.①和③相同 B.②和⑤相同 C.①和⑥相同 D.②和④相同。
2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必知乱之所自起 B.虽父之不慈子
C.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矣 D.故大夫之相乱家
28.下列句中“之”的意义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 B.北收要害之郡
C.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D.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29.下列关于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 ②送之至湖口 ③徐而察之 ④汝识之乎 ⑤周景王之无射也
A.①⑤用法相同,②③④用法相同。 B.①②③用法相同,④⑤用法相同。
C.①③用法相同,②④⑤用法相同。 D.①②③④⑤用法全不相同。
30.与“顷之,持一象笏至”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B.先妣抚之甚厚
C.儿之成,则可待乎 D.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31.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的含义或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A.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吾尝终日而思矣
C.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D.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3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而”字含义不同的一句是( )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B.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33.“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下面句子中的“而”属于哪种用法,按顺序排列哪个选项正确( )
①连词,表并列关系。②连词,表递进关系。③连词,表转折关系。④连词,表因果关系。⑤连词,表顺承关系。⑥连词,表修饰关系。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e.蟹六跪而二螯
A.②③⑥①⑤ B.③②⑤⑥① C.②⑥③⑤① D.③②⑥⑤①
34.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B.王怒而疏屈平
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D.《国风》好色而不淫
35.下列句子中与其它各项“而”字用法与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子路率尔而对曰 B.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C.人不知而不愠 D.官知止而神欲行
36.下列加点的“而”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A.吾尝终日而思矣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C.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D.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37.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恂询而起。
A.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跌丽。 B.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C.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D.太后盛气而揖之。
38.下列句中“而”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B.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C.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D.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39.下列各句中与其他加点的“而”字表示的关系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
B.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4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师不必贤于弟子 B.在止于至善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良曰:“长于臣。”
41.下列句中“于”的意义、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②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③战于长勺。
④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⑤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⑥于是田忌进孙膑于威王。
⑦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⑧盘庚迁于殷。
A.②④/⑤⑦/①⑧/④/⑥ B.①③/⑤⑦/②⑥/④/⑧
C.①③/⑤⑦/②⑧/④/⑥ D.①④/⑤⑦/②⑥/④/⑧
42.与“苛政猛于虎”的“于”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能谤讥于市朝。
B.对曰:“甚于妇人。”
C.赵氏求救于齐。
D.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43.下列句子中加点介词“于”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①青取于蓝,而青于蓝 ②善假于物也 ③于其身也
④不拘于时,学于余 ⑤师不必贤于弟子 ⑥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A.①④ B.①② C.③⑤ D.②⑥
44.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的含义或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师不必贤于弟子
C.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45.下列各句中“尔”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以吾一日长乎尔 B.如或知尔
C.子路率尔而对曰 D.尔何如
46.下列各句中“与”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B.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莫能与之争
D.当与秦相较
47.对下列句子中“乃”的意义、用法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①良乃入,具告沛公
②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④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
⑤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⑥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⑦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⑧家祭无忘告乃翁
A.①和②意义、用法都相同 B.③和④意义、用法都不同
C.⑤和⑦意义、用法都相同 D.⑥和⑧意义同,用法不同
48.下列句子中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乃”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家祭勿忘告乃翁 B.骑乃得过
C.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求之 D.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4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A.为长者折枝 B.吾见其难为
C.视为止,行为迟 D.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50.下列对“为”的意义和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不为侵官
④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⑤吾属今为之虏矣 ⑥为天下理财 ⑦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A.①⑦/③/②⑤/④⑥/ B.①⑦/②③⑤/④⑥/
C.①/②③⑤/④/⑥⑦ D.①/②⑤/④⑥/③⑦
51.下列对“为”的意义或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北冥有鱼,……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②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③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④天下熙熙,皆为利来,皆为利往。
⑤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⑥此可为知者道,难为外人言也。
⑦秦为知之,必不救也。
⑧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52.下列句子中“若”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①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②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③吾翁即若翁。
④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⑤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⑥若入前为寿。
⑦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⑧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A.①②⑥ B.②③⑦ C.④⑤ D.⑦⑧
53.下列句中的“如”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①如或知尔
②如五六十
③如其礼乐
④如会同
⑤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⑥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①②⑥
54.下列各句中的“然”与“室始洞然”中的“然”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
B.吴广以为然
C.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使之然也
D.偃仰啸歌,冥然兀坐
5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乎”的用法判定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②曰:壮士,能复饮乎
③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④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A.①与②相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C.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不同
56.下列选项中“且”的用法和意义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B.示赵弱且怯也(《廉蔺列传》)∥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C.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D.且夫天下非小弱也∥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57.下列句子“何”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①童子何知?躬逢盛饯(宴会)。《滕王阁序》
②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
③孟尝君曰:“客何好?”日:“客无好也。”
④孟子者何?昭公夫人也。
⑤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⑥寡人有哀,子独大笑,何也?
⑦原野何萧条!白日忽西匿。
A.②④⑥ B.①③⑥ C.①③⑤ D.②④⑦
58.与“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的“者”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B.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
C.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D.暮春者,春服既成。
59.下列句子中“者”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楚之南有冥灵者。 B.有复言令长安君为质者,老妇必唾其面。
C.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60.选出与“导大窾,因其固然”的“因”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因之以饥馑 B.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C.则无恒产者,因无恒心 D.罔不因势象形,各具神态
61.下列句中“因”的意义、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A.廉颇……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昔人有因噎而废食者。
C.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D.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
6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
A.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B.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
C.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D.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不如拼博一笑,因合纳斗盆(蒲松龄《促织》)
63.下列各句中,“因”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B.不如因善遇之
C.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D.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64. 请根据所给虚词的义项,选出所给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把序号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介词,“依照、根据”
②介词,“趁着,趁此”
③介词,“通过,经由”
④介词,“因为,由于”
⑤连词,“于是,就;因而”
⑥动词,“沿袭,继续”
(1)因击沛公于坐________________
(2)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________________
(3)蒙故业,因遗策________________
(4)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________________
65.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的含义或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
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D.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66. 请根据所给虚词的义项,选出所给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把序号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译为“就,便”“原来”“已经”
②连词,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假使”“如果”“要是……就”“那么”“就”“便”
③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可是”“却”
④副词,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⑤副词,通“辄”总是,常常
⑥名词,法则
(1)以身作则________________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________________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____
(4)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________________
67.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义、用法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青麻头伏焉 盘盘焉,囷囷焉
B.竖子不足与谋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C.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大王来何操 青泥何盘盘
D.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为武置酒设乐 为君翻作琵琶行
6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C.不拘于时,学于余 而耻学于师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