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人教生物一轮复习课堂互动探究案
6-2 DNA的结构、复制及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考点一 DNA分子的结构、特性及基因的本质
任务驱动·探究突破
任务1 明确DNA结构的两种关系和两种化学键
(4)碱基对数与氢键数的关系:
若碱基对数为n,则氢键数为________,若已知A有m个,则氢键数为________。
(5)由碱基种类及比例可分析判断核酸的种类
①若有U无T,则该核酸为RNA。
②若有T无U,且A=T,G=C,则该核酸一般为双链DNA。
③若有T无U,且A≠T,G≠C,则该核酸为单链DNA。
任务2 DNA分子中的数量对应关系
据图分析DNA分子结构中的碱基计算:
(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____,C=____,A+G=____,即嘌呤碱基总数____嘧啶碱基总数。
(2)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的两碱基之和(如A+T或C+G)占全部碱基的比例________其任何一条单链中这两种碱基之和占该单链中碱基数的比例。
(3)DNA分子一条链中(A+G)/(C+T)的比值的倒数________互补链中该种碱基的比值,在整个DNA分子中该比值等于________。(不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在两条单链中互为________)
(4)DNA分子一条链中(A+T)/(C+G)的比值________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在两条单链和双链中比值________)
(5)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________,即(A+T)/(C+G)的值________。该比值体现了不同生物DNA分子的________。
(6)若已知A占双链的比例为c%,则A1/单链的比例无法确定,但最大值可求出为________%,最小值为________。
规律方法
DNA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有关计算
规律1:互补的两个碱基数量相等,即A=T,C=G。
规律2:任意两个不互补的碱基和占总碱基的50%。
规律3:一条链中互补碱基的和等于另一条链中这两种碱基的和。
规律4:若一条链中,=n,则另一条链中=n,=n。
规律5:若一条链中=K,则另一条链中=,=1。
任务3 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1)基因的实质:基因通常是有______________的DNA片段。
(2)基因与DNA的关系: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基因。构成基因的碱基数小于DNA分子的碱基总数。
(3)基因与遗传信息: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________称为遗传信息;DNA分子能够储存足够量的________。
(4)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基因在染色体上呈________排列。
(5)生物体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物质基础:________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考向分类·对点落实
考向一 DNA分子结构的考查
1.[2022·漳州一模]如图为某双链DNA(由甲链和乙链组成)的局部结构简图,图中数字①~⑥表示不同物质或氢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⑤为氢键,且③与④可为A—T碱基对或G—C碱基对
B.图中①为腺嘌呤,②为胸腺嘧啶,①②通过氢键连接
C.图中⑥为磷酸基团,此DNA片段中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D.图中甲链与乙链方向相反,但两条链碱基排列顺序相同
2.同源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之间最可能相同的是( )
A.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B.磷酸二酯键的数目
C.初步水解产物的种类
D.(A+T)/(G+C)的比值
考向二 DNA分子结构中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演化而来的计算问题
3.[经典高考]某研究小组测定了多个不同双链DNA分子的碱基组成,根据测定结果绘制了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与其互补链、一条单链与其所在DNA分子中碱基数目比值的关系图,下列正确的是( )
4.(不定项选择)DNA熔解温度(Tm)是使DNA双螺旋结构解开一半时所需要的温度,不同种类DNA的Tm值不同。如图表示DNA分子中G+C含量(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与Tm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一般地说,DNA分子的Tm值与G+C含量呈正相关
B.Tm值相同的DNA分子中G+C的数量有可能不同
C.生物体内解旋酶也能使DNA双螺旋结构的氢键断裂而解开螺旋
D.DNA分子中G与C之间的氢键总数比A与T之间多
考向三 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5.(不定项选择)
如图为果蝇X染色体的部分基因图,下列对此X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l、w、f和m为非等位基因
C.说明了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绝对位置
D.雄性X染色体上的基因来自其雌性亲本
考点二 DNA分子复制的研究方法、过程和条件
任务驱动·探究突破
任务1 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如图为真核细胞DNA分子复制过程的模式图,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DNA复制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
(2)图中DNA分子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开始的,但不同时开始,复制开始时间右边最早。
(3)图中DNA分子复制的特点有:边解旋边复制、多起点复制、双向复制、半保留复制。
(4)图示中的解旋酶和DNA聚合酶各有什么作用?
[归纳拓展]
明确DNA复制、“剪切”与“水解”中的四种酶
(1)DNA聚合酶:需借助母链模板,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到已有的链上;
(2)DNA连接酶:将多个复制起点所复制出的“DNA片段”“缝合”起来形成磷酸二酯键,即连接“片段”;
(3)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用于切割DNA双链中主链上的“3′,5′-磷酸二酯键”;
(4)DNA酶:用于将DNA分子水解为脱氧核苷酸。
任务2 DNA复制过程中的数量关系分析
若将亲代DNA分子复制n代,其结构分析如下:
(1)子代DNA分子数为________个。
①含有亲代链的DNA分子数为________个。
②不含亲代链的DNA分子数为________个。
③含子代链的DNA分子数为________个。
(2)子代脱氧核苷酸链数为________条。
①亲代脱氧核苷酸链数为________条。
②新合成的脱氧核苷酸链数为________条。
(3)消耗脱氧核苷酸数:
①若一亲代DNA分子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m个,经过n次复制需要消耗该脱氧核苷酸数为________个。
②第n次复制所需该脱氧核苷酸数为________个。
易错提醒
有关DNA复制和计算的4点“注意”
(1)DNA中氢键可由解旋酶催化断裂,同时需要ATP供能,也可加热断裂(体外);而氢键是自动形成的,不需要酶和能量。
(2)注意“DNA n次复制”和“第n次复制”的区别,前者包括所有的复制,后者只包括第n次的复制。
(3)DNA复制计算时看清题中所给出的碱基的单位是“对”还是“个”;所问的是“DNA分子数”还是“链数”,“含”还是“只含”。
(4)在真核生物中,DNA复制一般是多起点复制;在原核生物中,DNA复制一般是一个起点。无论是真核生物还是原核生物,DNA复制大多数都是双向进行的。
任务3 有关DNA复制的几个问题
(1)复制的场所:主要场所是________,但在拟核、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如质粒)中也可进行DNA复制。
(2)复制方式:________。新合成的每个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模板链)。
(3)过程特点:边解旋边复制;________解旋和复制。
(4)DNA复制的准确性:
①一般情况下,DNA分子能准确地进行复制。原因:DNA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通过____________,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②在特殊情况下,在外界因素和生物内部因素的作用下,可能造成碱基配对发生差错,引发________________。
考向分类·对点落实
考向一 DNA分子复制过程及特点分析
1.[2022·宝鸡渭滨区一模]关于DNA分子复制机制,科学家用荧光染料给Rep(DNA解旋酶中作为引擎的那部分结构,驱动复制叉的移动)加上了绿色荧光蛋白从而获知被标记的分子相对于DNA分子的运动轨迹,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Rep可以破坏相邻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
B.DNA结合蛋白可能具有防止DNA单链重新形成双链的作用
C.根据材料推断Rep推动复制叉移动是通过水解ATP提供能量
D.DNA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2.(不定项选择)下图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DNA分子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同时开始的
B.图中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
C.真核生物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
D.真核生物的这种复制方式提高了复制速率
考向二 DNA分子复制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3.[2022·临川一中质检]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脱氧核苷酸60个,该DNA分子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不可能是( )
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
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C.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D.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
4.(不定项选择)某DNA分子中含m对碱基,其中腺嘌呤有A个。下列有关此DNA在连续复制时所需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第一次复制时,需要(m-A)个
B.在第二次复制时,需要2(m-A)个
C.在第n次复制时,需要2n-1(m-A)个
D.在n次复制过程中,总共需要2n(m-A)个
考向三 DNA复制与细胞分裂
5.(不定项选择)BrdU能替代T与A配对而渗入新合成的DNA链,植物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有BrdU的培养基中分别培养到第一、第二个细胞周期的中期。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条染色体形成2条染色单体的同时,DNA也完成了复制
B.1个DNA复制2次所产生的DNA分别位于4条染色单体上
C.第一个细胞周期的中期,每条染色体均有1个DNA的2条脱氧核苷酸链都含BrdU
D.第二个细胞周期的中期,每条染色体均有1个DNA的1条脱氧核苷酸链含BrdU
6.[高考改编]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完成后每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是( )
A.0条 B.20条
C.大于0小于20条 D.以上都有可能
[归纳拓展]
1.DNA复制与基因突变
(1)一般情况下,DNA分子能准确地进行复制。其原因是:DNA具有独特的双螺旋结构,能为复制提供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2)特殊情况下,由于外界因素和生物内部因素的作用,可以造成碱基配对发生差错,引发基因突变。
2.DNA复制与细胞分裂
此类问题可通过构建模型图解答,如下图:
这样来看,最后形成的4个子细胞有3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4个细胞都是;第2种情况是2个细胞是,1个细胞是,1个细胞是;第3种情况是2个细胞是,另外2个细胞是。
7.在DNA复制开始时,将大肠杆菌放在含低剂量3H标记的脱氧胸苷(3H-dT)的培养基中,3H-dT可掺入正在复制的DNA分子中,使其带有放射性标记。几分钟后,将大肠杆菌转移到含高剂量3H-dT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收集、裂解细胞,抽取其中的DNA进行放射性自显影检测,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可以作出的推测是( )
A.复制起始区在高放射性区域
B.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
C.DNA复制从起始点向两个方向延伸
D.DNA复制方向为a→c
考向四 DNA复制过程中的相关实验探究
8.[北京卷]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方法进行了DNA复制方式的探索实验,实验内容及结果见下表。
组别 1组 2组 3组 4组
培养液中 唯一氮源 14NH4Cl 15NH4Cl 14NH4Cl 14NH4Cl
繁殖代数 多代 多代 一代 两代
培养产物 A B B的子Ⅰ代 B的子Ⅱ代
操作 提取DNA并离心
离心结果 仅为轻带 (14N/14N) 仅为重带 (15N/15N) 仅为中带 (15N/14N) 1/2轻带 (14N/14N) 1/2中带 (15N/14N)
请分析并回答:
(1)要得到DNA中的N全部被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B,必须经过________代培养,且培养液中的________是唯一氮源。
(2)综合分析本实验的DNA离心结果,第________组结果对得到结论起到了关键作用,________组和第________组的结果进行比较,才能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讨论:
①若子Ⅰ代DNA的离心结果为“轻”和“重”两条密度带,则“重带”DNA来自于________,据此可判断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不是________复制。
②若将子Ⅰ代DNA双链分开后再离心,其结果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判断DNA的复制方式。
③若在同等条件下将子Ⅱ代继续培养,子n代DNA离心的结果是:密度带的数量和位置________,放射性强度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带。
④若某次实验的结果中,子Ⅰ代DNA的“中带”比以往实验结果的“中带”略宽,可能的原因是新合成DNA单链中的N尚有少部分为____________。
[网络建构提升]
[长句应答必备]
1.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旋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2.DNA双螺旋结构的基本骨架是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的。
3.DNA上的碱基对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通过氢键连接。
4.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了遗传信息。
5.DNA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6.DNA复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参与。
7.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8.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存在基因。
[等级选考研考向]
1.[2021·广东卷]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提出是二十世纪自然科学的伟大成就之一。下列研究成果中,为该模型构建提供主要依据的是( )
①赫尔希和蔡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
②富兰克林等拍摄的DNA分子X射线衍射图谱
③查哥夫发现的DNA中嘌呤含量与嘧啶含量相等
④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半保留复制机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020·浙江7月选考]某DNA片段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表示胞嘧啶 B.②表示腺嘌呤
C.③表示葡萄糖 D.④表示氢键
3.[2019·天津卷]用3H标记胸腺嘧啶后合成脱氧核苷酸,注入真核细胞,可用于研究( )
A.DNA复制的场所
B.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
C.分泌蛋白的运输
D.细胞膜脂质的流动
4.[2019·浙江4月选考]在含有BrdU的培养液中进行DNA复制时,BrdU会取代胸苷掺入到新合成的链中,形成BrdU标记链。当用某种荧光染料对复制后的染色体进行染色,发现含半标记DNA(一条链被标记)的染色单体发出明亮荧光,含全标记DNA(两条链均被标记)的染色单体荧光被抑制(无明亮荧光)。若将一个细胞置于含BrdU的培养液中,培养到第三个细胞周期的中期进行染色并观察。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1/2的染色体荧光被抑制
B.1/4的染色单体发出明亮荧光
C.全部DNA分子被BrdU标记
D.3/4的DNA单链被BrdU标记
5.[2018·浙江卷,22]某研究小组进行“探究DNA的复制过程”的活动,结果如图所示。其中培养大肠杆菌的唯一氮源是14NH4Cl或15NH4Cl,a、b、c表示离心管编号,条带表示大肠杆菌DNA离心后在离心管中的分布位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本活动运用了同位素示踪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
B.a管的结果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是在含14NH4Cl的培养液中培养的
C.b管的结果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的DNA都是15N/14N-DNA
D.实验结果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的
6.[2018·海南卷,15]现有DNA分子的两条单链均只含有14N(表示为14N14N)的大肠杆菌,若将该大肠杆菌在含有15N的培养基中繁殖两代,再转到含有14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则理论上DNA分子的组成类型和比例分别是( )
A.有15N14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1∶3
B.有15N15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1∶1
C.有15N15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3∶1
D.有15N14N和14N14N两种,其比例为3∶1
[国考真题研规律]
7.[全国卷Ⅱ]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
B.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
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
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8.[全国卷Ⅰ,节选]在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用α、β和γ表示ATP或dATP(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Pβ~Pγ或dA-Pα~Pβ~Pγ)。回答下列问题:
(3)将一个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用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互动探究案2
高效课堂 师生互动提考能
考点一
【任务驱动·探究突破】
任务1 (4)2n~3n 3n-m
任务2 (1)T G C+T 等于 (2)等于 (3)等于 1 倒数 (4)等于 都相等 (5)不同 不同 特异性 (6)2c 0
任务3 (1)遗传效应 (3)排列顺序 遗传信息 (4)线性 (5)DNA
【考向分类·对点落实】
1.解析:图中⑤为氢键,③与④之间有3个氢键,只能为G—C碱基对,A错误;图中①为腺嘌呤,②为胸腺嘧啶,①②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B错误;图中⑥为磷酸基团,此DNA片段中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C正确;图中甲链与乙链方向相反,两条链碱基排列顺序不相同,D错误。
答案:C
2.解析: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其来源不同,碱基序列存在差异,A错误;X、Y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但其大小不同,磷酸二酯键的数目也不同,B错误;DNA分子都由腺嘌呤脱氧核苷酸、鸟嘌呤脱氧核苷酸、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和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组成,C正确;不同DNA分子中(A+T)/(C+G)的比值不同,D错误。
答案:C
3.解析:设该单链中四种碱基含量分别为A1、T1、G1、C1,其互补链中四种碱基含量为A2、T2、C2、G2,DNA分子中四种碱基含量A=T、G=C。由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A+C)/(T+G)=1,A曲线应为水平,A错误;(A2+C2)/(T2+G2)=(T1+G1)/(A1+C1),B曲线应为双曲线的一支,B错误;(A+T)/(G+C)=(A1+A2+T1+T2)/(G1+G2+C1+C2)=(A1+T1)/(G1+C1),C正确;(A1+T1)/(G1+C1)=(T2+A2)/(C2+G2),D错误。
答案:C
4.解析:根据题干可知,DNA熔解温度(Tm)是使DNA双螺旋结构解开一半时所需要的温度,图示表示的DNA分子中G+C含量(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与Tm的关系,Tm值越大,C+G含量越高,即DNA分子的Tm值与C+G含量呈正相关,A正确;两DNA分子若Tm值相同,则它们所含G+C比例相同,但C+G的数量不一定相同,B正确;解旋酶能使DNA双螺旋结构的氢键断裂而解开螺旋,C正确;G-C碱基对之间有3个氢键,A-T碱基对之间有2个氢键,但整个DNA分子中G与C之间的氢键数量不一定比A与T之间多,D错误。
答案:ABC
5.解析: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且呈线性排列,A正确;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而l、w、f和m在同一条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为非等位基因,B正确;变异会导致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是绝对的,C错误;雄性果蝇的X染色体来自母本,因此雄性X染色体上的基因来自其雌性亲本,D正确。
答案:ABD
考点二
【任务驱动·探究突破】
任务1 (1)细胞核
(4)答案:前者使氢键打开,DNA双链发生解旋;后者催化形成新的子链。
任务2 (1)2n 2 2n-2 2n (2)2n+1 2 (2n+1-2) (3)m·(2n-1) m·2n-1
任务3 (1)细胞核 (2)半保留复制 (3)多起点 (4)独特的双螺旋结构 碱基互补配对 基因突变
【考向分类·对点落实】
1.解析:根据Rep蛋白的功能可推断出,Rep蛋白应为解旋酶,该酶能破坏氢键,但不能破坏相邻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A错误;DNA结合蛋白缠绕在DNA单链上,具有可防止DNA单链重新形成双链的作用,B正确;根据材料推断Rep推动复制叉移动需要消耗能量,是通过水解ATP提供能量,C正确;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DNA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的特点,D正确。
答案:A
2.解析:从图中能看出有多个复制起点,但并不是同时开始,A错误;图中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真核生物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等酶的参与,这种半保留复制的模式不仅保持了前后代的稳定性,同时提高了复制速率,B、C、D正确。
答案:BCD
3.解析: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可形成16个DNA分子,其中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含有14N的DNA分子占100%。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子代每个DNA的两条链,一条来自母链,一条是新合成的子链。由题可知,该DNA分子中有腺嘌呤(A)40个,则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为40×(24-1)=600(个)。
答案:B
4.解析:解答本题时,首先把模板中胞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求出,即(2m-2A)/2=(m-A)个,则复制一次,需要(m-A)(21-1)=(m-A)个;复制两次,共需要(m-A)(22-1)=3(m-A)个,因此,第二次复制需要3(m-A)-(m-A)=2(m-A)个;则第n次复制需要(2n-1)(m-A);在n次复制过程中,总共需要(2n-1)(m-A)个。
答案:ABC
5.解析:1条染色体形成2条染色单体的同时,DNA也完成了复制,A正确;1个DNA复制2次所产生的DNA分别位于4条染色单体上,B正确;第一个细胞周期的中期,DNA分子只复制一次,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每条染色体均有1个DNA的1条脱氧核苷酸链含BrdU,C错误;到第二个细胞周期的中期,DNA分子进行了2次半保留复制,每条染色体均有1个DNA的1条脱氧核苷酸链含BrdU,D正确。
答案:ABD
6.解析:第一次细胞分裂完成后形成的细胞中,DNA双链均是一条链含有32P,另一条链不含32P,第二次细胞分裂的间期,染色体复制后每条染色体上都是一条染色单体含32P,一条染色单体不含32P,有丝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如果含32P的20条染色体同时移向细胞的一极,不含32P的20条染色体同时移向细胞的另一极,则产生的子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20条和0条;如果移向细胞两极的20条染色体中既有含32P的,也有不含32P的,则形成的子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大于0小于20条。
答案:D
7.解析:根据放射性自显影结果可知,中间低放射性区域是复制开始时在含低剂量3H标记的脱氧胸苷(3H-dT)的培养基中进行复制的结果,A错误;该实验不能证明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B错误;两侧高放射性区域是将大肠杆菌转移到含高剂量3H-dT的培养基中进行复制的结果,因此可判断DNA复制从起始点(中间)向两个方向延伸,C正确,D错误。
答案:C
8.解析:(1)要得到DNA中的N全部被放射性标记的大肠杆菌B,必须经过多代培养,并且培养液中15NH4Cl是唯一氮源。(2)从图表看,证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第3组实验结果起到了关键作用,因为其离心后仅为中带(15N/14N);还需与第1组和第2组的结果进行比较,才能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3)①亲代DNA为15N/15N,原料为14N,离心的结果为“轻”(14N/14N)和“重”(15N/15N)两条密度带,则“重带”DNA来自于亲代DNA,即B,这种复制方式没有发生母链与子链的重新组合,因而不是半保留复制。②判断DNA的复制方式主要是看子代DNA与亲代DNA的关系,实质是看母链与子链是否发生重新组合,若将DNA双链分开离心,则不能判断DNA的复制方式。③在同等条件下,将子Ⅱ代继续培养(原料为14N),子n代DNA离心结果密度带仍为两种,即轻带(14N/14N)和中带(15N/14N),位置未发生变化。④子Ⅰ代DNA的“中带”(15N/14N)比以往实验结果略宽,说明该实验结果中的“中带”不完全是15N/14N,有可能新形成的子链(14N)中混有少量的15N。
答案:(1)多 15NH4Cl (2)3 1 2 半保留复制
(3)①B 半保留 ②不能 ③没有变化 轻 ④15N
课堂总结 网络聚焦大概念
网络建构提升
①稳定性 ②特异性 ③基因 ④边解旋边复制、半保留复制 ⑤解旋→合成子链→形成子代DNA ⑥两条反向平行长链 ⑦磷酸、脱氧核糖交替连接 ⑧碱基互补配对形成碱基对
历届真题 分类集训培素养
1.解析:①赫尔希和蔡斯通过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与构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无关,①错误;②沃森和克里克根据富兰克林等拍摄的DNA分子X射线衍射图谱,推算出DNA分子呈螺旋结构,②正确;③查哥夫发现的DNA中嘌呤含量与嘧啶含量相等,沃森和克里克据此推出碱基的配对方式,③正确;④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半保留复制机制,是在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之后提出的,④错误。
答案:B
2.解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DNA结构中与A配对的是T,①表示胸腺嘧啶,A错误;与G配对的是C,②表示胞嘧啶,B错误;③表示脱氧核糖,是脱氧核苷酸中的单糖,C错误;④表示氢键,D正确。
答案:D
3.解析:胸腺嘧啶是脱氧核苷酸的特有组成成分之一,脱氧核苷酸是DNA复制的原料,故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合成脱氧核苷酸,注入真核细胞后可以用于研究DNA复制的场所,A正确。
答案:A
4.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在第三个细胞周期中期时,含半标记DNA的染色单体分别在两个细胞中,故有两个细胞的两条染色单体荧光全被抑制,有两个细胞中的一条染色单体发出明亮荧光,一条染色单体荧光被抑制,A、B正确;一个DNA分子中有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分别位于两个DNA分子中,由于DNA为半保留复制,故不含BrdU标记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分别位于两个DNA分子中,新复制得到的脱氧核苷酸链必然含BrdU标记,故所有DNA分子都被BrdU标记,C正确;以第一代细胞中的某一条染色体为参照,在第三个细胞周期中期时一共有16条DNA单链,含BrdU标记的有14条,故有7/8的DNA单链被BrdU标记,D错误。
答案:D
5.解析:由题意“培养大肠杆菌的唯一氮源是14NH4Cl或15NH4Cl”和“条带表示大肠杆菌DNA离心后在离心管中的分布位置”可知:本活动运用了同位素示踪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A正确;分析图示可知:a管中的DNA密度最大,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是在含15NH4Cl的培养液中培养的,B错误;b管中的DNA密度介于a、c管之间,表明该管中的大肠杆菌的DNA都是15N/14N-DNA,C正确;实验结果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D正确。
答案:B
6.解析:将含有14N14N的大肠杆菌置于含有15N的培养基中繁殖两代后,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得到的子代DNA为2个15N15N-DNA和2个15N14N-DNA,再将其转到含有14N的培养基中繁殖一代,会得到6个15N14N-DNA和2个14N14N-DNA,比例为3∶1,D正确。
答案: D
7.解析:某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说明该物质会阻碍DNA分子的解旋,因此会阻碍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和抑制细胞增殖,A、B、D均正确;因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间期,所以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间期,C错误。
答案:C
8.解析:(3)由于DNA分子复制为半保留复制,故噬菌体双链DNA复制过程中,被32P标记的两条单链始终被保留,并分别存在于两个子代DNA分子中。另外,新合成DNA的过程中,原料无32P标记,所以n个子代DNA分子中有且只有2个含有32P标记。
答案:(3)一个含有32P标记的噬菌体双链DNA分子经半保留复制后,标记的两条单链只能分配到两个噬菌体的双链DNA分子中,因此在得到的n个噬菌体中只有2个带有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