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生物一轮复习课堂互动探究案:8-3激素调节及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生物一轮复习课堂互动探究案:8-3激素调节及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2-27 22:36: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人教生物一轮复习课堂互动探究案
8-3 激素调节及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考点一 激素和内分泌系统
任务驱动·探究突破
任务1 完善人体内激素的种类及功能
任务2 完善不同动物激素的化学本质及相应受体位置
 动物激素成分的辨析
高中阶段接触的激素中,下丘脑、垂体和胰岛分泌的激素都是肽类或蛋白质类。肽类、蛋白质类激素易被胃肠道消化酶分解,故一般采用注射方法,不宜口服。雄性激素、雌性激素、孕激素等固醇类激素和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氨基酸衍生物类激素都可以口服。
任务3 动物激素功能的实验探究
(1)一般思路:

(2)常用方法举例。
①验证甲状腺激素的功能。
a.饲喂法:
b.摘除法和注射法:
②验证胰岛素的生理功能:
[师说拓展] 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1)给人工养殖的雌、雄亲鱼注射促性腺激素类似物,促进亲鱼的卵和精子成熟,从而进行人工授精。
(2)阉割催肥的原理:割除牲畜生殖腺,使其不具有性行为和生殖能力,易驯养,利育肥。
(3)给牲畜注射生长激素以促进生长,缩短生长周期。
(4)兽医对母畜肌肉注射卵泡雌激素,促进母畜发情等。
任务4 辨析人体内的信息分子(科学思维:比较、归纳)
种类 激素 神经递质 细胞因子
来源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主要)
化学 本质 蛋白质(多肽)、氨基酸衍生物、脂质等 大多为小分子物质 蛋白质
作用 调节________ 原有的生理活动 作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其兴奋或抑制 促进____细胞、________细胞的增殖分化
去向 失活 被酶分解或被重新回收 失活
考向分类·对点落实
考向一 激素相关基础知识的考查
1.下列有关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激素的作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激素不参与组成靶细胞的结构
C.神经系统的某些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激素
D.某些激素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2.[经典高考]给实验兔注射一定量甲状腺激素后,可引起的生物学效应是(  )
A.糖的分解代谢降低
B.碘的需要量增加
C.饥饿感增强
D.TSH分泌增加
考向二 激素相关实验探究及应用
3.[2022·宁夏石嘴山市三中月考]研究人员对人体内的三种物质做了以下处理,表中表示几种物质的增减变化,对甲乙丙三种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物质 处理     甲 乙 丙
降低甲含量 ↓ ↑
提高乙含量 ↓ ↓
提高丙含量 ↑ ↑
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胰岛素 血糖浓度 胰高血糖素
D.胰高血糖素 血糖浓度 胰岛素
4.[2022·济南模拟]实验小组的同学从小白鼠的体内提取了一种激素,推测可能是胰岛素或甲状腺激素。实验小组为了探究该激素是何种激素,把生理状况相同的小鼠分成四组,编号甲、乙、丙、丁,给甲组小鼠注射一定量的该激素,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丙组小鼠饲喂含该激素的饲料,丁组小鼠饲喂不含该激素的饲料,观察现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如果甲组小鼠出现休克,注射适量的葡萄糖后恢复,说明该激素是胰岛素
B.如果甲组小鼠比乙组小鼠兴奋、呼吸和代谢加快,说明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
C.如果丙组小鼠出现休克,饲喂适量的葡萄糖后恢复,说明该激素是胰岛素
D.如果丙组小鼠比丁组小鼠兴奋、呼吸和代谢加快,说明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
5.[经典模拟](不定项选择)某科研小组开展了胰岛素及肾上腺素对家兔血糖含量影响的研究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组家兔的生理状况应相同
B.激素注射前几小时,家兔需进行禁食处理
C.注射用的胰岛素和肾上腺素要用生理盐水配制
D.胰岛素和肾上腺素表现为协同作用
考点二 激素分泌的调节及应用
任务驱动·探究突破
任务1 完善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
(1)血糖调节模型及解读
①调节中枢:________。
②调节方式:____________调节。
神经调节: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可直接调控肾上腺、甲状腺、________细胞和________细胞。在此种调节方式中,内分泌腺本身就是反射弧________的一部分。
体液调节:高浓度血糖可直接刺激________细胞分泌胰岛素,低浓度血糖可直接刺激________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2)血糖、胰高血糖素、胰岛素三者之间的变化关系
①血糖浓度高时,可降低血糖浓度的胰岛素含量________,而升高血糖浓度的胰高血糖素含量相对________。
②当血糖浓度较低时,胰高血糖素含量________。
③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协调共同维持血糖平衡。
(3)糖尿病的“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的原因分析:
[师说拓展] 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因素
任务2 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模型分析
如图表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丙是甲状腺,则a和b的名称分别是什么?如果丙是性腺呢?
                                    
                                    
(2)如果切除腺体乙,则a、b、c的含量分别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如果过量注射激素b,a和c的含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3)根据反馈调节的原理解释为什么运动员注射性激素会导致性器官萎缩,甚至失去生育能力?
                                    
                                    
任务3 激素分泌调节的类型分析
(1)________、性激素等分泌调节属于甲类型,即:
(2)________的分泌调节属于乙类型,即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
(3)______________、肾上腺素等的分泌调节属于丙类型,即:
考向分类·对点落实
考向一 血糖平衡调节的考查
1.[2022·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月考]如图为胰岛素作用的一种机制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受体M的化学本质可能是糖蛋白
B.胰岛素能促进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从而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
C.若某人血糖浓度偏高,可能是体内产生了某种能与受体M结合的物质所致
D.GLUT4合成障碍的糖尿病患者可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
2.下图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
B.图中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为胰岛A细胞
C.结构①通过传出神经释放神经递质,直接影响甲的分泌
D.血糖升高能直接刺激胰岛B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分泌胰岛素
3.(不定项选择)下图表示正常人体进食后血糖浓度变化和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进食后血糖浓度变化的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
B.激素甲可作用于肝细胞促进细胞内肝糖原分解
C.调节激素乙合成分泌过程的信息分子有葡萄糖和神经递质
D.激素甲和激素乙相互协调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血糖水平
考向二 激素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模型分析及应用
4.[天津卷改编]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激素的变化能调节其对刺激的适应能力。如图为皮质醇分泌的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运输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图中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C.皮质醇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
D.动物被运输过程中,体内皮质醇含量先升高后逐渐恢复
5.[2022·山东模拟](不定项选择)褪黑素是由哺乳动物和人的松果体产生的激素,它能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从而起到调整睡眠的作用。褪黑素的分泌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不能体现激素的分级调节
B.长时间光照会使褪黑素的分泌减少
C.该过程中褪黑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
D.微量注射褪黑素作用于下丘脑能促进动物睡眠
6.[2022·河北武邑中学高三模拟](不定项选择)催产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垂体后叶释放到内环境的一种九肽激素,是男性和女性共有的激素,该激素可以使人克服社交中的羞涩感。下列相关叙述或推断合理的是(  )
A.人体内由下丘脑合成并由垂体释放的激素还有抗利尿激素
B.孤独症患者可以口服催产素以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C.有些神经细胞的胞体位于下丘脑,而突触小体位于垂体
D.催产素对靶器官和靶细胞发挥调节作用后会被灭活
考点三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
任务驱动·探究突破
任务1 人体体温调节过程
(1)构建体温调节模型
(2)当外界温度低时,机体产热多,散热少,对吗?
在正常情况下,由于体温调节的作用,机体产热和散热保持________,机体产热增多,散热也增多。
(3)体温(躯体)感觉中枢和体温调节中枢不是一回事,因为前者位于________,后者位于________。
(4)高烧不退的病人________(能、不能)加盖棉被。加盖棉被不但不会排汗,反而影响了热量的散失。
 体温调节过程中关于产热和散热的三个误区
①在体温调节过程中,改变的是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而不是产热和散热相对平衡的状态。
②“寒战”指骨骼肌不自主收缩,“起鸡皮疙瘩”指立毛肌收缩,二者都是增加产热的途径。
③体温调节能力是有限的,当环境温度的改变超出了机体的调节能力,则体温会发生明显的改变。
任务2 完善水盐平衡的调节
(1)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在________,渴觉中枢在________。
(2)调节机制:神经—体液调节。
(3)反射弧:________渗透压感受器下丘脑水盐调节中枢下丘脑内分泌细胞(效应器)。
(4)血浆渗透压、抗利尿激素含量和尿量的关系:
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________,二者呈____相关;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________,使尿量减少,二者呈______相关。三者关系如图所示。
任务3 下丘脑在机体调节中的作用
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总枢纽。下丘脑的部分细胞称为神经分泌细胞,既能______神经冲动,又有______的功能。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感受刺激:________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盐平衡。
(2)传导兴奋: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________。
(3)分泌激素:分泌__________,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促激素。如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__________,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合成分泌__________增加。
(4)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________调节中枢。
任务4 完善重要生命活动调节总结图
考向分类·对点落实
考向一 体温和水盐平衡调节
1.下列是对高温环境中作业的工人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大量流汗后,应及时大量饮用纯净水,以维持身体的水盐平衡
B.高温环境会导致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C.体内失水过多,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
D.皮肤毛细血管舒张,人体散热量大于产热量
2.[2022·日照模拟]体温调定点学说认为,在人体体温调节中枢内有一个调定点(正常人体为37.5 ℃左右),体温调节中枢将体温与调定点比较,通过对机体产热和散热的调控,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但因为某些因素,人体体温调定点可能上升或降低。如图是某人感染新冠病毒后的体温变化曲线,依据本学说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b段人体感染病毒,体温调定点上升
B.bc段机体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C.cd段该人可能会出现身体出汗等症状
D.ab段温觉感受器兴奋,cd段冷觉感受器兴奋
3.某同学夏天参加劳动,在未饮水的情况下,出现了大量出汗和尿量减少的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
B.下丘脑的渴觉中枢兴奋性增强
C.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D.集合管和肾小管重吸收水量减少
4.[2022·日照模拟](不定项选择)研究人员检测尿液渗透压与人体血浆中抗利尿激素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神经细胞合成的肽类激素,由轴突运输到垂体后保存
B.图中血浆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的原因是尿液渗透压增加
C.血浆中抗利尿激素的浓度与细胞外液渗透压大小呈正相关
D.抗利尿激素的受体主要在肾小管和集合管中的细胞中选择性表达
考向二 下丘脑在人体生命活动调节中的功能
5.[2022·内蒙古赤峰质检]人的下丘脑如果发生病变,不可能产生下列哪种现象(  )
A.排尿反射丧失
B.体温调节出现故障
C.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
6.[浙江4月选考]下列关于下丘脑与垂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垂体可通过神经细胞支配其他内分泌腺
B.垂体分泌的激素通过管道运输到体液中
C.甲状腺激素能作用于下丘脑但不能作用于垂体
D.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可通过下丘脑相联系
7.[经典高考](不定项选择)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与调节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增加
B.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
C.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
D.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
考向三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综合考查
8.[2022·泰安模拟]下丘脑和垂体在人体的内分泌活动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下丘脑中有一些神经细胞能分泌激素,促进垂体中某些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B.图中④能调节血浆渗透压
C.当②过多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
D.⑤⑥在血糖调节中具有协同作用
[网络建构提升]
[长句应答必备]
1.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2.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使靶细胞、靶器官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3.下丘脑合成分泌,并由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能提高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4.体温平衡决定于产热和散热的平衡,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是有机物的氧化放能,热量散失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毛细血管散热等。
5.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具有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作为信使传递信息的特点。
[等级选考研考向]
1.[2021·浙江6月选考]下列关于人体性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雌激素可抑制女性皮下脂肪的积聚
B.睾酮是维持男性第二性征的重要条件
C.雌激素可促进卵泡的生长和卵子的成熟
D.睾酮不足会影响男性的机体代谢率
2.[2021·浙江1月选考]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调节血糖水平的重要激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利用葡萄糖
B.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原分解
C.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水平调节上相互对抗
D.血糖水平正常时,胰岛不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3.[2021·河北卷]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启动三条调节途径:①血糖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②血糖作用于下丘脑,通过兴奋迷走神经(参与内脏活动的调节)支配胰岛B细胞;③兴奋的迷走神经促进相关胃肠激素释放,这些激素作用于胰岛B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①和②均增强了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
B.②和③均体现了神经细胞与内分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C.①和③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均为体液调节
D.血糖平衡的调节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4.[2021·河北卷](不定项选择)高盐饮食后一段时间内,虽然通过调节饮水和泌尿可以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Na+摄入前的水平,但机体依旧处于正钠平衡(总Na+摄入多于排泄)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来源于Na+和Cl-
B.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与主动饮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有关
C.细胞内液不参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
D.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但机体处于正钠平衡时,细胞外液总量和体液总量均增多
5.[2020·海南卷]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全身细胞,环境变化及相关部位病变都可影响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引起机体生理活动的变化。回答下列问题。
(1)冬季气温降低时,寒冷刺激的信号传入位于________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多,细胞代谢速率提高,使机体产生的热量________,以抵御外界寒冷。但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不会过高,这与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存在________调节机制有关。
(2)患者甲因身体不适就医,医生根据其病史初步判定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中有一个部位发生病变。经检测,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都明显低于正常范围,据此可排除的病变部位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患者注射适量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测得TSH水平仍然低于正常范围,说明该患者的病变部位是________。
(3)患者乙由于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出现行动迟缓、少动嗜睡的症状,这与该患者神经系统的________降低有关。
[国考真题研规律]
6.[2020·全国卷Ⅰ,3]某研究人员以小鼠为材料进行了与甲状腺相关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切除小鼠垂体,会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产热减少
B.给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注射垂体提取液后,其耗氧量会增加
C.给成年小鼠注射甲状腺激素后,其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会增强
D.给切除垂体的小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其代谢可恢复正常
7.[2021·全国乙卷,31]哺乳动物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是其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请参照表中内容,围绕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完成下表,以体现激素和靶器官(或靶细胞)响应之间的对应关系。
内分泌腺或 内分泌细胞 激素 激素运输 靶器官或 靶细胞 靶器官或靶 细胞的响应
肾上腺 肾上腺素 (3)通过 ________ 运输 (4)________ 心率加快
胰岛 B细胞 (1)________ 肝细胞 促进肝糖 原的合成
垂体 (2)________ 甲状腺 (5)________
课堂互动探究案3
高效课堂 师生互动提考能
考点一
【任务驱动·探究突破】
任务1 抗利尿激素 促进 抑制 降低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生长激素 肾上腺素 甲状腺 促进 雌性激素 雄性激素
任务2 性激素 甲状腺激素 促激素释放激素 抗利尿激素 胰高血糖素
任务3 (1)病理症状 恢复正常 (2)促进发育 甲状腺 继续发育 注射 低血糖 降低血糖
任务4 内分泌器官或细胞 神经元 辅助性T细胞 靶器官或靶细胞 突触后膜 B 细胞毒性T
【考向分类·对点落实】
1.解析:酶的作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激素的作用是调节细胞代谢,A错误;激素不参与组成靶细胞的结构,只能调节靶细胞的生命活动,B正确;神经系统的某些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激素,如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C正确;某些激素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如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D正确。
答案:A
2.解析:给实验兔注射一定量甲状腺激素后,细胞代谢增强,糖的分解代谢加快;甲状腺自身合成的甲状腺激素减少,碘的需要量降低;细胞对能量的需求增大,因此饥饿感增强;在负反馈调节的作用下,垂体分泌的TSH减少。
答案:C
3.解析:根据上表的变化,假设甲、乙、丙三种物质为参与甲状腺激素调节的三种激素,则甲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减少,则甲状腺激素(乙)减少,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丙)增加,A错误、B正确;根据上表的变化,假设甲物质代表人体内的血糖,血糖浓度降低,则胰岛素降低(乙),胰高血糖素(丙)升高,使得血糖浓度升高,C、D错误。
答案:B
4.解析: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血糖浓度过低会出现休克等低血糖症状。如果甲组注射该激素后小鼠出现了休克,然后注射适量的葡萄糖后又得以恢复,说明该激素是胰岛素,A正确;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物质的氧化分解,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如果甲组小鼠比乙组小鼠兴奋、呼吸和代谢加快,说明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B正确;丙组小鼠是饲喂了含该激素的饲料,而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而失去疗效,C错误;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可以口服。如果丙组小鼠比丁组小鼠兴奋、呼吸和代谢加快,说明该激素是甲状腺激素,D正确。
答案:C
5.解析:为了排除实验中无关变量的影响,实验前家兔需进行禁食处理,并且保证所选家兔的生理状况相同,A、B正确;为了不影响家兔体内的渗透压,激素需要用生理盐水配制,C正确;由实验结果可知,胰岛素具有降血糖的作用,而肾上腺素具有升血糖的作用,两者表现为拮抗作用,D错误。
答案:ABC
考点二
【任务驱动·探究突破】
任务1 (1)下丘脑 神经-体液 胰岛B 胰岛A 效应器 胰岛B 胰岛A (2)增加 较低 增加
任务2 (1)答案:如果丙是甲状腺,则a和b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如果丙是性腺,则a和b分别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性腺激素。
(2)答案:切除腺体乙,b和c含量均减少,a含量会增加;过量注射激素b,则c的含量会增加,但激素a含量会减少。
(3)答案:性激素过多,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可以促进性器官的发育,所以缺乏促性腺激素后性器官会萎缩,甚至会失去生育能力。
任务3 (1)甲状腺激素 (2)抗利尿激素 (3)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考向分类·对点落实】
1.解析:受体M为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其化学本质可能是糖蛋白,A正确;据图可知,胰岛素与受体M结合后能促进含GLUT4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从而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B正确;若某人血糖浓度偏高,可能是体内产生了某种能与受体M结合的物质所致,导致胰岛素与受体M结合受阻,进而影响了组织细胞吸收葡萄糖,C正确;根据题干和示意图分析,GLUT4是细胞膜上转运葡萄糖的载体,GLUT4合成障碍,葡萄糖便无法进入细胞内,胰岛素只能调控细胞膜上GLUT4的数量,而不能调控细胞膜上GLUT4的合成,D错误。
答案:D
2.解析:血糖平衡的调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过题图分析可知,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参与了血糖调节;甲表示胰岛B细胞,能产生胰岛素,使血糖浓度降低,乙表示胰岛A细胞,能产生胰高血糖素,使血糖浓度升高;甲可作为效应器,可接受传出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做出相应的反应;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方式是胞吐,而不是主动运输。
答案:D
3.解析:据图分析,人体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在神经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和体液调节(激素甲的参与)共同作用下调节血糖浓度降低到正常水平,A正确;激素甲是胰岛素,可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糖原的合成,B错误;图中显示调节激素乙(胰高血糖素)的信息分子有葡萄糖(浓度低)和神经递质,C正确;激素甲是胰岛素,激素乙是胰高血糖素,两者相互协调共同维持人体的正常血糖水平,D正确。
答案:ACD
4.解析:动物被运输过程中,接受相应刺激,引起下丘脑分泌激素的过程,属于反射,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A正确;图中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M,M促进皮质醇分泌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B错误;由图可知,运输刺激导致动物皮质醇分泌量增多,通过反馈调节,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进而抑制肾上腺皮质的分泌活动,使皮质醇含量逐渐恢复,C、D正确。
答案:B
5.解析:分级调节是一种分层控制的方式,常见的调控为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图中所示调节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其中下丘脑为神经中枢,松果体为效应器,未体现激素的分级调节,A正确;由图可知,暗信号可促使褪黑素增多,则光信号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导致褪黑素分泌减少,B正确;由图可知,褪黑素含量增多时,其抑制下丘脑向松果体传递兴奋,即存在反馈调节,C正确;由题意可知,褪黑素可促进动物睡眠,注射褪黑素,导致褪黑素含量过高,其抑制下丘脑的功能,导致褪黑素分泌减少,抑制动物睡眠,D错误。
答案:ABC
6.解析:人体内由下丘脑合成并由垂体释放的激素还有抗利尿激素,A正确;从题干信息“该激素可以使人克服社交中的羞涩感”可知,孤独症患者体内该激素的含量可能较少,但该激素是九肽类激素,口服后会在小肠内被消化,B错误;催产素之所以是由垂体后叶释放到内环境,是因为神经细胞的胞体在下丘脑,而突触小体在垂体中,C正确;激素不能被重复利用,因为发挥作用后都会被灭活,D正确。
答案:ACD
考点三
【任务驱动·探究突破】
任务1 (1)神经—体液 冷觉 下丘脑 收缩 减少 减少 战栗 增强 神经 温觉 下丘脑 增多 舒张 (2)动态平衡 (3)大脑皮层 下丘脑 (4)不能
任务2 (1)下丘脑 大脑皮层 (3)下丘脑 (4)增多 正 重吸收 负
任务3 传导 分泌激素 (1)渗透压 (2)渴觉 (3)促激素释放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抗利尿激素 (4)水盐平衡
任务4 汗腺 促激素释放激素 甲状腺 抗利尿激素 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
【考向分类·对点落实】
1.解析:高温环境作业,大量流汗,既失水又失盐,需要补充大量的淡盐水,以维持身体的水盐平衡,A错误;低温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产热量,B错误;体内失水过多,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C正确;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增加散热量,使得人体散失的热量等于产热量,D错误。
答案:C
2.解析:ab段体温升高,所以是人体感染病毒,体温调定点上升,A正确;bc段持续高热,体温相对稳定,则产热总量和散热总量处于动态平衡,B正确;cd段病人可能会出现脸色发红(毛细血管舒张)、身体出汗(汗腺分泌增加),进而增加散热量,使得体温下降,C正确;ab段体温升高,是人的冷觉感受器兴奋,导致人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cd段体温降低,是温觉感受器兴奋,增加人体散热,减少产热,D错误。
答案:D
3.解析:据题意分析可知,此时该同学的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A错误;此时位于大脑皮层的渴觉中枢兴奋性增强,B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通过下丘脑的调节,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C正确;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使重吸收水量增加,D错误。
答案:C
4.解析: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分泌并由垂体释放,A正确;图中尿液渗透压增加的原因是血浆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B错误;血浆中抗利尿激素的浓度越大,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细胞外液渗透压越低,故两者不是正相关关系,C错误;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产生相应受体识别抗利尿激素,D正确。
答案:BC
5.解析:排尿反射的中枢在脊髓,与下丘脑无关,A符合题意。下丘脑中含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如果发生病变,体温调节出现故障,同时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会导致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减少,进而导致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减少。
答案:A
6.解析:垂体通过分泌激素支配其他内分泌腺(性腺、肾上腺皮质和甲状腺等),A错误;垂体是内分泌腺,其分泌的激素不通过导管运输到体液中,而是直接分泌到体液,B错误;甲状腺激素既能作用于下丘脑,也能作用于垂体,C错误;下丘脑是机体内分泌活动的枢纽,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可通过下丘脑相联系,D正确。
答案:D
7.解析: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够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可引起尿量减少,A错误;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B正确;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使肾上腺产生肾上腺素,C正确;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垂体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多可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D正确。
答案:BCD
8.解析:下丘脑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A正确;④为抗利尿激素,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调节血浆渗透压的稳定,B正确;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C正确;⑤为肾上腺素,⑥为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作用,与胰岛素具有拮抗作用,D错误。
答案:D
课堂总结 网络聚焦大概念
网络建构提升
①下丘脑 ②水盐平衡调节 ③胰岛素 ④肾上腺素 ⑤甲状腺激素 ⑥微量和高效 ⑦分级调节 ⑧反馈调节
历届真题 分类集训培素养
1.答案: A
2.解析:胰岛素能促进肝细胞、肌肉细胞、脂肪细胞等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A正确;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促使葡萄糖释放进血液中,使血糖升高,B正确;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浓度的作用,二者在血糖水平调节上相互对抗,C正确;血糖水平正常时,胰岛仍会分泌一定量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使机体内二者浓度维持相对稳定状态,D错误。
答案:D
3.解析:①血糖浓度升高直接作用于胰岛B细胞,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②血糖浓度升高作用于下丘脑,通过兴奋迷走神经支配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多,A正确;②是兴奋迷走神经释放的神经递质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支配胰岛B细胞,③兴奋的迷走神经促进相关胃肠激素释放,也是通过神经递质与胃肠上的相应受体结合进行调节的,二者都体现了神经细胞与内分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B正确;①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是体液调节,③调节胰岛素水平的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C错误;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使血糖水平下降到正常水平,此时血糖水平会反过来抑制胰岛素的进一步分泌,防止血糖过度下降;胰高血糖素也是如此,故在血糖调节过程中存在负反馈调节,D正确。
答案:C
4.解析: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来源于Na+和Cl-,A正确;高盐饮食一段时间后,细胞外液渗透压会升高,机体可以通过主动饮水和抗利尿激素分泌的增加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从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Na+摄入前的水平,B正确;细胞内液可以与细胞外液相互交换成分,因此,细胞内液参与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C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但机体处于正钠平衡时,通过调节饮水和泌尿可以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回归Na+摄入前的水平,饮水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可以增加细胞外液总量,体液由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组成,体液的总量也会增多,D正确。
答案:ABD
5.解析:(1)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使机体产热量增加。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2)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都明显低于正常范围,据此可排除的病变部位是下丘脑,理由是如果病变部位为下丘脑,则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水平都低于正常范围;给患者注射适量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后,测得TSH水平仍然低于正常范围,说明该患者的病变部位是垂体。(3)甲状腺激素可以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会引起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答案:(1)下丘脑 增加 (负)反馈 (2)下丘脑 如果病变部位为下丘脑,则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水平都低于正常范围 垂体 (3)兴奋性
6.解析:切除小鼠垂体,小鼠促甲状腺激素缺乏,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产热减少,A正确;注射的垂体提取液中含有促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切除垂体的幼年小鼠的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增加机体耗氧量,B正确;甲状腺激素具有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功能,成年小鼠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其神经系统兴奋性会增强,C正确;注射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缺乏其作用的靶器官——垂体,进而无法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故切除垂体的小鼠的代谢不能恢复正常,D错误。
答案:D
7.解析:(1)胰岛B细胞能合成和分泌胰岛素。(2)由内分泌腺为垂体、靶器官为甲状腺,可推出垂体分泌的激素是促甲状腺激素。(3)激素的作用特点之一是通过体液运输。(4)由靶器官或靶细胞的响应为心率加快,可推出对应的靶器官或靶细胞为心脏或心肌细胞。(5)促甲状腺激素可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答案:(1)胰岛素 (2)促甲状腺激素 (3)体液 (4)心脏(心肌细胞) (5)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