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物质的溶解性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已知:20℃时,NaCl和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 g和88 g。
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固体种类 NaCl NaCl NaNO3 NaNO3 NaNO3
固体的质量/g 30 60 30 60 90
水的质量/g 100 100 100 100 100
上表是20℃时实验得出的数据,根据该数据,则下列关于①~⑤所得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
A.溶质质量:②=④
B.溶液质量: ①<②
C.溶质质量
2.甲和乙两种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ω)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t1℃时,甲与乙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25g乙物质完全溶于100g水中所需的最低温度是t1℃
D.t2℃时,若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需要蒸发掉较多水的是乙物质饱和溶液
3.甲、乙、丙三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见表:
0 30 60 90
甲 13.3 45.8 110 202
乙 35.5 36.0 37.1 38.1
丙 0.18 0.16 0.12 0.08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可使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为甲>乙>丙
C.甲、乙饱和溶液从60℃降为30℃,析出晶体甲>乙
D.大于30℃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甲>乙>丙
4.下列通过对比实验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一可以证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B.实验二可以说明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同时解除
C.实验三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可燃物
D.实验四可以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种类有关
5.某温度下,m克溶质溶解在m克水里恰好饱和,此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
A.100克 B.m克 C.2m克 D.1克
6.高氯酸钾(KClO4)可用作火箭推进剂,其溶解度如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68 3.73 7.3 13.4
A.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B.20℃时,将2g高氯酸钾溶液于98g水可配制2%的溶液
C.60℃时,高氯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7.3%
D.80℃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有结晶现象
7.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甲、乙的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等
B.t2℃时,将50g甲加入50g水中,可得到100g溶液
C.t2℃时,90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到20%需加水110g
D.t1℃时,分别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8.梅梅同学很善于归纳总结,她的化学笔记本上有如下记录,你认为错误的是()
A.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知道一定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
B.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以知道金属活泼性的强弱
C.一定温度下,向溶液中加入溶质都会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D.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9.取10℃,100 g水于烧杯中,按下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溶剂损失忽略不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溶液和丁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甲→乙→丙,硝酸钾的溶解度变大
C.丙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约为22:100
D.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丁>丙>乙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0g水溶解了30g某物质,则该物质的溶解度为30g
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C.温度相同条件下,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D.20℃,某物质的溶解度为20克,此时它的饱和溶液的溶质在整个溶液中的质量分数是20%
11.如图是碳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将 100g Na2CO3加入 200g 水中,可得到 300g 溶液
B.将 a 点的碳酸钠溶液升温至 T4℃的过程中有晶体析出
C.b 点碳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 a 点的溶质质量分数
D.将 b 点的碳酸钠溶液降温至 T1℃,溶液变成不饱和
12.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t1℃时,30g乙加到100g水中形成饱和溶液
C.t2℃时,各100g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固体甲多于乙
D.t2℃时,75g甲的饱和溶液中加100g水得到20%的溶液
二、填空题
13.已知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与b相比,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在t1℃时,a与b的溶解度相等
C.t2℃时,将30g a物质溶于50g溶剂中,可得到80g溶液
D.从t2℃降温至t1℃时,c有晶体析出
(2)如图2所示,将盛有c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置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中,需向烧杯内加入下列哪种物质,才能使试管内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A.浓H2SO4 B.氢氧化钠 C.蔗糖 D.食盐 E.硝酸铵.
14.无土栽培是利用营养液栽培作物的一种方法.
表中是栽培绿叶菜营养液配方.
肥料成分名称 用量(毫克∕升)
硝酸钙 1260
硫酸钾 250
磷酸二氢钾 350
硫酸镁 537
硫酸铵 237
①化学肥料成分中属于复合肥的肥料名称是 .
②该营养液中存在的一种金属离子符号 .
③硫酸镁的化学式是: .
④若在实验里配制2升该营养液,需要称取的硫酸钾的质量是 毫克.
15.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氯化钠和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1)比较甲、乙两图可知: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陡斜程度的因素是 ,两种物质中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更小.
(2)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
(3)若将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到50℃,此时溶液为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溶液中硝酸钾的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在学习《溶液》这一章之后,我们发现在物质混合、反应等过程中,存在“1+1≠2”这一有趣现象,例如:1克硝酸银溶液和1克稀盐酸混合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不等于2克.你还能围绕溶液举出属于“1+1≠2”的其他任意两个不同例子吗?① ② .
17.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试回答以下问题:
(1)m点表示 ;
(2)20℃时,在100克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10克水,为使溶液重新达到饱和,需加甲物质 克;
(3)常压下,CO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应类似于 物质;(填甲或乙)
(4)40℃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到20℃,所得甲物质溶液的质量 (选填“>”或“=”或“<”)乙物质溶液的质量。
18.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②若将丙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 (写一种);
③将60℃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三、综合题
19.根据题意填写下列空格
(1)烫发用的定型剂主要成分是溴酸钠(NaBrO3),对皮肤有刺激作用,使用不当会引起皮炎.溴酸钠中溴元素的化合价为
(2)某微粒结构示意图为 ,用化学符号表示为
(3)现有30℃的不饱和KNO3溶液,与该溶液有关的量有:①水的质量;②溶液中溶质KNO3的质量;③KNO3的质量分数;④30℃时KNO3的溶解度;⑤溶液的质量.用序号填空:将该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至饱和,不变的量有 .
20.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溶解度曲线交于P点,据图回答问题:
(1)t2℃时40ga物质加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为 。
(2)将t2℃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降到t1℃时,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
(3)除去固体a中混有的少量固体b的方法是 (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具体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A.冷却结晶 B.过滤 C.溶解 D.蒸发浓缩
21.空气、水和溶液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空气成分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薯片露置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变潮,说明空气中有 。
(2)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该溶液的溶质是 ;洗洁精能使餐具上的油污分散在水中,便于洗涤,这种现象称为 。打开可乐瓶盖后,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与 (填“温度”或“压强”)有关。
22.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10℃时,溶解度较大的物质是 。
(2)从图示中你能获得的一条信息是 。
(3)40℃时,将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 降温至25℃,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A(选填“>”“<”或“=”) B。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A
6.【答案】D
7.【答案】C
8.【答案】C
9.【答案】B
10.【答案】C
11.【答案】C
12.【答案】D
13.【答案】B;E
14.【答案】磷酸二氢钾;K+ ( Ca2+,Mg2+);MgSO4;500
15.【答案】溶质的性质;氯化钠;31.6g;不饱和溶液;不变
16.【答案】1克饱和食盐水中加入1克食盐后,所得饱和溶液的质量不等于2克;1克碳酸钠溶液和1克氯化钙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不等于2克(合理即可)
17.【答案】(1)2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都为40g
(2)4
(3)乙
(4)<
18.【答案】甲>乙>丙;加溶剂(或降温);乙>甲>丙
19.【答案】(1)+5
(2)Mg
(3)②④
20.【答案】(1)75g
(2)b﹥a﹥c
(3)降温结晶;CDAB
21.【答案】(1)氧气或O2;氮气或N2;水蒸气或H2O
(2)氯化钠或NaCl;乳化;压强
22.【答案】(1)B
(2)25℃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合理答案均可)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