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科学下册《 建桥梁》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科学下册《 建桥梁》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4-04-05 16:43: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五年级科学下册《 建桥梁》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桥梁是由桥面和桥墩 ( http: / / www.21cnjy.com )等组成。
2、了解掌握桥梁的特点,知道桥梁根据不同的标准有不同分类方法。
3、知道拱桥承受力最大,是最结实的一种桥。
4、知道桥梁的承重力和桥梁的形状有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桥梁的搭建过程,体验造桥的艰辛与快乐。
2、意识到科学技术在桥梁建设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搭建三种不同形状的桥梁。
2、能够利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对桥梁的承重力进行研究。
3、能够完整表达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21cnjy.com
重点难点;知道桥梁的承受力与桥梁的形状有关。
教学准备:
1、各种类型的桥梁图片课件;
2、实验材料:硬纸盒、硬纸板、吸管、棉线绳、胶带、砝码、小汽车、剪刀等。
21·cn·jy·com
教学过程
一、问:目标引领 问题导学
1、出示卡片“桥”,让学生说有关桥梁的词语,由此引出“桥梁”(黑板出示卡片“桥梁”)
2、谈话激趣,让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桥梁。
3、多媒体欣赏有关桥梁的照片。
(立交桥、开封黄河大桥、日本明石海峡大桥、赵州桥、金门大桥、伊丽莎白大桥……)教师稍做简单介绍。
二、猜(读):联系旧知 自主尝试搭
建桥梁,自主探究
1、大胆猜测
2、动手实验
① 建桥梁
② 比较承重力
1、 交流建桥梁需要什么材料,需要老师提供什么帮助?
2、 指导学生会选择材料,为进行实验做好准备。
3、 让学生探讨建桥的标准是其坚固性,桥梁的“承重力”由此引出(板书:承重力)
4猜想:这三类桥梁中,哪种桥最坚固?
1、 积极交流建桥梁的实验材料,清楚实验材料的精心准备是进行实验的前提条件。21教育网
2、 学会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填写实验记录单。
3、 根据经验积累,知道坚固性是衡量桥梁好坏的先决条件;理解“承
重力”这个概念。
4、大胆猜想,填写实验记录单。
三、探:合作探究 点拨辅导
1、 小组讨论:验证桥梁承重力大小的实验活动需要注意什么?
2、 总结:多媒体展示测量承重力大小的实验过程的“温馨提醒”。
3、 分发材料:砝码和小汽车。
4、 指导合作动手实验,认真观察,填写实验记录。
5、 指导学生总结归纳实验结论。
6、 教师总结:拱桥承重力最大,斜拉桥居中,平板桥承受力最小。
7. 通过交流、讨论知道实验必须遵循的实验规则。
8、 知道在比较实验中的“公平原则”,明白比较桥梁的承重力大小实验必须遵循这一规则。
9、 组长领取实验材料:砝码和小汽车。
10、 合作完成动手实验,认真填写实验记录单。
11、 小组汇报实验结论:拱桥最坚固,也就是承受力最大,其次是斜拉桥,承受力最小的是平板桥。
12、 懂得只有科学实验才能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1、探讨交流:根据实验你发现桥梁的承重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鼓励学生大胆分析影响桥梁承重力大小的原因。
3、教师总结。
4、教师评价学生的探究活动成果。
1、根据实验观察到,桥梁的形状会直接影响桥梁的承重力大小。
2、畅所欲言,大胆分析其中的原因。
3、知道只有科学准确的实验活动才能得出准确的科学结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四、用:训练推进 拓展延伸
1、 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你心中最理想的桥是什么样的?
2、 在富有激情的音乐背景下,与学生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起欣赏古今中外名桥的风采。(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世界最高的运输大桥、最动感的大桥、世界最有名的塔桥……)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 多媒体展示“一个伟大的创举”(2 ( http: / / www.21cnjy.com )003年10月13日北京国际汽车会展中心上演的惊险一幕:一辆1、2吨重的北京吉普车却稳稳当当地在一座报纸桥上行驶了2分钟,发明者竟然是清华大学机械系的10多名学生。)
4、 交谈:看了这段资料,你有什么想法?(科学技术在桥梁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5、 交流: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6、 教师激趣:桥是智 ( http: / / www.21cnjy.com )慧的结晶,桥的奥妙无穷,桥的文化博大精深,可以与你志同道合的好友,也可以和亲爱的爸爸妈妈一起,继续探究身边的桥梁。
7、 总结:科学探究是无止境的,你的目光越远,心中的桥就越长。
板书设计
建桥梁
桥梁的形状 承受力的大小
教学反思:《建桥梁》选自苏教版小学《科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桥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孩子们的身边,随着人类的生活节奏加快,各种桥梁已架设到祖国的大江南北。而由桥梁引出的种种问题正是学生心中的困惑,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接受新知识,如何让他们在探索实践中发现事物的特点,掌握事物的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这正是我这节课所要达成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做中学”新理念下的课堂效果。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