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综合能力提优测试卷
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一、基础训练场。(37分)
1.积累形声字。(3分)
蚂,读作 ,“马”是它的 旁,“虫”是它的 旁,从“虫”旁可知它与 有关。在本单元学习了不少带“虫”旁的形声字,请把你积累下来的生字,写下来: 、 。
2.请照样子,给字加上偏旁,形成新字并组词。(3分)
但(但是) ( ) ( ) ( )
旦 云 害 婴
昼(昼夜) ( ) ( ) ( )
3.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或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篝火(gōu) 玉罄 B.河蚌(fēng) 榆树
C.渺小(miǎo) 澄撤 D.倭瓜(wō) 拔河
4.下面的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海燕 燕山 B.供奉 供认 C.晃动 明晃晃 D.辍学 点缀
5.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在做出重大决定前,我们一定要 考虑。
(2)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 地把那幅他珍爱的墨梅图递给了我。
(3)中秋晚会在央视演播大厅 举行,为广大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A.慎重 郑重 隆重 B.隆重 郑重 慎重
C.郑重 慎重 隆重 D.慎重 隆重 郑重
6.填入下面句子中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从这幅墨梅图上,我看到的( )简简单单的梅花,( )外祖父对祖国故土的一颗赤子之心。
A.虽然……但是…… B.因为……所以……
C.尽管……还是…… D.不是……而是……
7.用“藏”组词,然后填入下面合适的句子中。(2分)
(1)我一直( )着外祖父送给我的墨梅图。
(2)左边的小屋是用来( )杂物的。
(3)我爷爷喜欢( )古代的钱币。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村晚》一诗中,“山衔落日浸寒漪”描写了太阳落山的情景。
B.“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村民们白天在田里劳动,晚上在家里搓麻线。
C.《月是故乡明》中,作者借月亮来寄托离乡后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D.“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是说家乡的月亮很小,所以“我”忘不了。
9.读句子,照样子,完成练习。(5分)
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分析:这句话把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与“我”心爱的小月亮进行对比,突出表现了“我”对心爱的小月亮的热爱。
(1)月亮的光芒是柔和的,她不似太阳那般耀眼夺目,热情四射,但她的宁静之美却深深地吸引着我。(3分)
分析:这句话中,把 与 进行对比,突出表现了 。
(2)我能把下面这个句子补充完整。(2分)
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 。
10.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8分)
不( )胜( ) ( )( )大悟 风( )雪( )
顶天( )( ) ( )头( )节 乐此( )( )
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描写梅花的诗词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说明梅花总是在寒冷的季节开放,哪怕 ,也是 ,不肯 。
1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梅花魂》中的“魂”指的是精神,“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
B.《呼兰河传》这部作品中写到了当时祖父的园子是呼兰最有名的地方。
C.“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这句话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
D.《村晚》这首诗表现了儿童自得其乐,无忧无虑的乐趣。
12.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句子的表现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B.冬天,天真冷,小河冷得穿上了白色的盔甲,小鸟冷得加厚了鸟巢里垫的枝叶,人们冷得加厚了衣服。
C.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
D.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3.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照样子写一写。(2分)
例: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
忙 吵 静 绿
。
二、生活实践题。(12分)
1.暑假,乐乐和爸爸去一个江南古镇游玩。在影视城古代生活扮演中,他不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2分)
A.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B.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C.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D.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2.在游览的过程中,乐乐看见一老一少。小女孩正蹲在小池边,用脚使劲儿把水踢到天上去,大声叫:“下雨啦!下雨啦!”,而老爷爷满眼慈爱地看着小女孩。看到这样的情景,乐乐想到了自己学过 (作者)的《 》,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正是因为祖父的宠爱,才有了作者 的童年。(3分)
3.乐乐随着爸爸走进了一个名叫“风骨”的书画院,只见满墙挂着梅花图。妈妈小声说了句:“‘风骨’里怎么有那么多梅花啊?”如果你是乐乐,请结合在《梅花魂》中所学的知识,给妈妈解释一下:
妈妈,因为梅花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我中国有许多像梅花一样的人,他们不管 ,不管 ,从来都是 ,这里悬挂梅花,其实是在赞美有梅花秉性的人。(3分)
4.随后他们又来到了“慈母亭”。慈母亭中的石碑上刻着一首诗,因为常年被人触摸,有些字迹已经模糊了,但是一位小朋友把整首诗朗诵了下来。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
,
。
[唐] .
(1)请把他朗诵的内容补充完整。(2分)
(2)妈妈说从小朋友的朗诵中,她感受到了作者对母亲的爱。你还有什么办法能够体会作者对母爱的感激之情?(2分)
我的办法是: 。
三、阅读与感悟。(21分)
(一)对比阅读(11分)
月是故乡明(节选)
到了更晚的时侯,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丢失的乡村夏夜(节选)
夏天,孩子们嫌白日太长,夜晚又总是姗姗来迟。你看,黄昏,最后一缕炊烟消失在乡村的茫茫夜空,一群赤膊溜光的孩子还在溪里戏水,孩子们心里有盼头,孩子们是在等夏夜那枚月亮,月亮才不会失约呢。月亮是从山头跃进溪里的,还是先在溪水里扎了一个猛子才蹦上山头的,孩子们天天守着看着,这回却还是没看清。孩子们把月亮溅碎了,满溪银鳞闪闪,多美的月亮花;孩子们捉月亮捧月亮,月亮叮叮咚咚唱着歌儿从指缝滑入溪里了。夏夜的孩子就是这么弄月亮的,月亮可不会生气,孩子们嘻嘻哈哈上岸了,月亮在溪水里悠悠地一荡,又一荡,慢慢的自己复原自己,又是一脸慈祥。但转眼几十年,这样的情景只在我梦里出现,一幕接一幕,记忆的闸门就是关不住,现实呢,现实是我的乡村夏夜丢失了!
1.请你用小标题的形式分别归纳一下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4分)
《月是故乡明》 .
《丢失的乡村夏夜》 .
2.选文《月是故乡明》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出了故乡月亮 、 的特点,突出了故乡月亮的 。选文《丢失的乡村夏夜》中画横线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了 ,生动地写出了月亮的 ,同时表现了孩子们的 。(4分)
3.两篇文章都是描写月亮的,但表达的情感不同,选文1表达了 ,选文2表达了 。(2分)
A.对童年的怀念,对故乡的思念
B.对童年时代的怀念,对失去月夜乐趣的惋惜
4.你知道哪些借明月写思乡之情的诗句?写一写。(1分)
。
(二)童年(节选)(10分)
曹文轩
我对童年有着特别美好而温暖的记忆。
我有一位慈祥的老祖母。她有一头漂亮的银发,常拄着拐棍,倚在门口向人们极善良地微笑着。她称呼我为“大孙子”。后来我远行去上大学了,她便日夜将我思念。她一辈子未走出三里方圆的地方,所以根本不知道三里外还有一个宽广无垠的大世界。她认为,这个世界除了她看见的那块地方外,大概还有一处,而凡出门的人都一律是到那一处去的。因此,她守在大路口,等待从那地方归来的人。一日,她终于等到一位军人,于是便向人家打听:“你见到我大孙子了吗?”
母亲对我的爱是本能的,绝对的。她似乎没有任何食欲,我从来也没有见过她对哪一种食品有特别的欲望,她总是默默地先紧孩子们享用,剩下的,她再随便吃一点。父亲的文化纯粹是自学的,谈不上系统,但他又几乎是一个哲人。一次,我跑到八里外的一个地方看电影,深夜归来,已饿得不成样子了,但又懒得生火烧饭去。父亲便坐起身,披件衣服对我说:“如果想吃,就生火去做,哪怕柴草在三里外堆着,也应去抱回来。”就在那天晚上,他奠定了我一生积极的生活态度。还有那片独一无二的土地,也给了我无限的情趣和恩泽。这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水乡。我是在“吱吱呀呀”的摇橹声中,在渔人“噼噼啪啪”的跺板(催促鱼鹰入水)声中,在老式水车的“泼剌泼剌”的水声中长大的。我的灵魂永远不会干燥,因为当我睁开眼睛时,一眼瞧见的就是一大片水。在我的脑海里所记存着的故事,其中大半与水相关。水对我的价值绝非仅仅是生物意义上的,它参与了我的性格、我的脾气、我的人生观和我的美学情调的构造。
这一切,使我的“舞文弄墨”成为可能。苦难给了我幻想的翅膀。我用幻想去弥补我的缺憾和空白,用幻想去编织明天的花环,用幻想去安慰自己,壮大自己,发展自己。苦难给了我透彻的人生经验,并给我的性格注入了坚忍。祖母、父亲和母亲给我仁爱之心,使我从不知道何谓仇恨。我从未抓住不放地仇恨过任何人。我始终觉得世界是善良的,尽管我常常看到恶的肆虐。那片土地给了我灵气、题材、主题和故事。开门可见的水,湿润了我的笔,使我能永远亲昵一种清新的风格。
1.作者给我们讲述了童年的哪些生活片段?请简要概括。(3分)
(1)恋爱善良的老祖母日夜把“我”思念。
(2) 。
(3) 。
(4) 。
2.“就在那天晚上,他奠定了我一生积极的生活态度。”结合短文,说说父亲的话中包含的“积极的生活态度”是什么。(分)
。
3.读第3自然段中画“ ”的句子,下列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1分)
A.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B.这句话用了三个拟声叠词。
C.这句话生动形象地写出水乡无限的情趣,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爱。
D.这句活说明了“我”在喧闹嘈杂的环境中度过了童年,十分不幸。
4.文中说母亲“似乎没有任何食欲”,你是怎样理解的?(1分)
。
5.“水”承载着作者对故乡的回忆和情感。你对家乡的情感主要寄托在什么事物上呢?请简要写一写。(2分)
。
6.谈谈你对“苦难给了我幻想的翅膀”“苦难给了我透彻的人生经验”的理解。(2分)
。
四、妙笔生花苑。(请另附纸)(30分)
同学们都有五彩的童年生活,每当回忆起来总觉得那样富有情趣,那样值得回味留恋。请你写一件童年趣事。要求写出趣事的详细经过,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参考答案
一、1.mǎ 声 形 昆虫 示例:蝴 蝶
2.耘 耕耘 坛 花坛 割 割草 瞎 瞎闹 樱 樱桃 鹦 鹦鹉
3.D 4.B 5.A 6.D
7.示例:(1)珍藏 (2)储藏 (3)收藏
8.D[解析]不论在什么地方,我们看到的月亮都是一样的,文中的“小月亮”代表的是故乡,作者忘不掉“小月亮”是说忘不掉童年快乐的生活和故乡。
9.(1)月亮 太阳 月亮的宁静之美
(2)示例:黄莺的叫声还要尖些
10.可 数 恍然 欺 压 立地 低 折 不疲 不可胜数 风欺雪压 顶天立地低头折节
11.B 12.B
13.示例:静:放假了,校园很安静。教室里没有了读书声,操场上没了学生们游戏的身影,校园中的鸟儿似乎也放假了,此刻好像只能听见自己的呼吸声。
二、1.B
2.萧红 祖父的园子 自由快乐
3.示例:历经多少磨难 受到怎样的欺凌 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4.(1)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孟郊
(2)把自己想象成作者孟郊,感受作者对母爱的感激之情
三、(一)示例:1.坑边看月 夏夜“玩”月
2.清光四溢 晶莹澄澈 美丽 比喻 月亮倒影 月亮花 美丽 天真活泼
3.A B
4.示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二)1.(2)母亲把好吃的留给“我”吃。
(3)父亲用生活的哲理激励“我”成长
(4)故乡的水土滋润“我”、养育“我”。
3.D
4.文中说母亲“似乎没有任何食欲”,是“我”看到的表象,其实母亲是不舍得吃好东西,把好东西先紧着孩子们享用。
5.提示:言之有理即可。
6.提示:结合短文内容,言之有理即可。[解析]解答时,结合文章内涵和自己的生活经历,分析苦难的作用。作者认为苦难锻炼了他坚韧的品格,并教会他面对缺憾用幻想去弥补,因此有了“苦难给了我幻想的翅膀”“苦难给了我透彻的人生经验”这两种观点。可以从赞同和不赞同两个方向进行分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